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OPC技术的DeviceNet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OPC技术及OPC在现场总线下的应用模式,给出了基于OPC技术的D ev iceN et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框图,详细论述了OPC C lien t/Server的开发思维、系统的本地/远程实时监控技术及系统软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OPC技术的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与传统实时监控系统的比较,介绍了基于COM的OPC技术,分析了基于OPC技术的实时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以OPC数据存取自动化接口规范(2.0)为蓝本,利用COML S7软件配置OPC服务器,用VB语言编写OPC应用程序,给出了实时监控系统的详细设计步骤和具体程序,实现了对被控对象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3.
基于PLC及PROFIBUS现场总线的炼铁高炉集中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监控系统是应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及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为某炼铁高炉设计的。该系统以SIEMENS公司的PLC、S7—300作为数据采集单元及控制单元,在各种检测传感器的配合下对高炉的多个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并依据所检测到的数据及时对高炉的汽包水位、热风温度实施控制,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同时在监控上位机上为操作人员提供多个动态运行监视画面、事故时的报警信号、当前和历史数据报表及数据变化趋势图等等。系统中主要的通讯是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来实现;同时按照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的技术规范,实现上位监控主机之间的通讯,大大加强了整个系统的高度集中性。  相似文献   

4.
本监控系统是应用PLC2(可编程控制器)及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为某炼铁高炉设计的.该系统以SIEMENS公司的PLC、S7-300作为数据采集单元及控制单元,在各种检测传感器的配合下对高炉的多个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并依据所检测到的数据及时对高炉的汽包水位、热风温度实施控制,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同时在监控上位机上为操作人员提供多个动态运行监视画面、事故时的报警信号、当前和历史数据报表及数据变化趋势图等等.系统中主要的通讯是通过Profihus现场总线来实现;同时按照OPC(OLE for Process Contr01)的技术规范,实现上位监控主机之间的通讯,大大加强了整个系统的高度集中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德政府合作项目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概述了Interbus总线以及用于数据传输的OPC接口的基本特点,并通过实例给出了基于Web平台的现场总线的远程监控的简要实现方案.Web技术加速了全球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进程,通过Web读取设备的实时数据成为远程服务系统开发中的一个创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OPC技术以及OPC基金会最新发布的OPC XML DA规范,在Internet环境下,基于OPC技术,提出了C/S模式和B/S模式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重点讨论了实现B/S模式远程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了这两种模式下的远程监控系统的优缺点以及远程监控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这些讨论,明确了这两种模式下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OPC接口技术是一种能够提供高效信息集成和数据交互功能的工业通信接口标准,在工业网络控制中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基于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技术的工业网络控制系统中,利用OPC技术实现上位机监控软件与S7-400PLC的通讯,西门子PLC作为OPC服务器,VB作为OPC客户端,使用VB来编写OPC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达到控制系统中设备之间数据交互和实时监控,实现管控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Profibus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现场总线技术.在介绍Profibus通信层次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profibus总线存取模型,分析了报文循环的访问流程,给出了Profibus的数据链路服务的通信过程,这是确保通信实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和OPC技术的分布式实时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Web和OPC技术的分布式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对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分析了OPC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PLC、Profibus及工控组态软件在水电站状态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PLC技术及现场总线通信技术、组态技术等进行系统设计,给出了一种适用于中型水电站的自动化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软件PLC是以集成技术为背景的综合自动化控制平台,它的关键技术有3项:嵌入式PC的OPC(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嵌入和链接)技术及ActiveX控件,现场总线技术和以IFC61131-3标准为基础的控制软件编程技术。介绍软件PLC技术的形成和结构,论述3项关键技术的内涵和特点,说明了软件PIC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场总线的软件化开放式CNC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现场总线引入控制系统的硬件体系结构,使每个外部设备都成为现场总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构成基于现场总线的数控系统,使硬件安装和扩展方便,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控制精度.结合现场总线的特点和开放式系统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开放式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系统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划分为应用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三个层次,对每一层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描述.总线规范采用自主开发的实时串行总线技术,基于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平台,采用COM/DCOM技术的软件设计方法,实现数控系统的软件模块的重用与扩充,满足数控系统开放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iFIX组态软件在炭黑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炭黑生产过程控制为背景,研究并开发了一套基于现场总线、工业组态软件以及OPC技术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针对该监控系统要求多功能、高可靠性的特点,采用了面向对象编程技术构建了基于iFIX工业组态软件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炭黑生产过程参数的数据处理显示、超限报警以及现场设备的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将现场总线引入控制系统的硬件体系结构,使每个外部设备都成为现场总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构成基于现场总线的数控系统,使硬件安装和扩展方便,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控制精度.结合现场总线的特点和开放式系统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开放式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系统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划分为应用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三个层次,对每一层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描述.总线规范采用自主开发的实时串行总线技术,基于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平台,采用COM/DCOM技术的软件设计方法,实现数控系统的软件模块的重用与扩充,满足数控系统开放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原油稳定监控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抗干扰能力差和存在大量安全隐患等现状,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CAN总线和MCGS组态软件的原油稳定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CAN总线组建原油稳定工业现场控制网络,MCGS组态上位机监控系统通过OPC技术实现二者之间通讯.实际运行表明,全数字通讯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系统组态灵活、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方便进一步升级和扩展.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大型铝型材挤压机的管理水平,以55MN挤压机为对象,研究基于OPC的铝挤压机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根据挤压机控制器S7-400 PLC的重要状态变量和故障变量,编辑OPC条目符号,加载到SimaticNet OPC服务器地址空间中。PC机基于VB.Net和RsiOPCAuto建立OPC客户端,实时访问OPC服务器的条目符号,实现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通过GSM短信终端将重要故障通知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通过局域网监控挤压机运行状态,通过GSM短信远程了解挤压机的工作状态及故障报警情况。研究表明,基于该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有效掌握挤压机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停机时间。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化管理需求,采用VC++6.0和MySQL数据库技术设计了信息远程监测系统.将传感器节点数据通过紫蜂(ZigBee)无线网络传至网关节点,再由串口上传至本地个人计算机(PC机),实现农业生产环境信息的远程监测;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模型,在VC++6.0开发平台上结合C++语言和MySQL数据库技术设计监测系统的实时数据监测、动态分析、历史查询和异常报警功能;利用MSComm控件设计PC机与下位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程序,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操作数据库,通过开放数据源互联配置实现与MySQL数据库之间的互联.在终端节点接入温湿度传感器,将采样时间设置为20 min,系统上位机能够稳定地接收和显示下位机上传的温湿度值;通过设置温湿度异常标准值,当监测数据超出阀值时,系统能及时报警并记录异常信息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多元环境信息的实时、有效的监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用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CAN总线网络系统中PC机端适配卡和检测端的最小CAN节点的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方法。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为总线型。在上位机适配卡的设计中,针对ISA总线和卡上单片机同时对双口RAM读写数据时的仲裁问题,提出了一种硬件判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