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环切术(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治疗直肠前突(R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直肠前突患者11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56例及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 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术后直肠前突深度变化,术后排便情况及 LONGOODS 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直肠前突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术后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远期疗效优于传统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 PPH 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4 年 7 月至 2017年 7 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 66例实施PPH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术。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PPH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不影响恢复时间,具有疗效确切、症状改善明显、复发率低等优点,是直肠前突较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马炯  缪剑辉 《疑难病杂志》2011,10(12):943-944
<正>直肠前突又称直肠前膨出,指排便时直肠前壁突入阴道后壁,形成内疝,是造成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以往对中度以上直肠前突采用经阴道或肛门行直肠前突修补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感染发生率高。近年来采用吻合器PPH治疗直肠前突,取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痔吻合器行PPH术加直肠前壁柱状缝合术切除松弛直肠黏膜,修补直肠前突治疗因中重度直肠前突伴直肠黏膜内脱垂引起的直肠排空型便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改手术治疗的40例中重度直肠前突伴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治疗效果。结果:治愈25例,明显好转12例,症状缓解不佳3例。结论:PPH加直肠前壁柱状缝合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伴直肠黏膜内脱垂引起的直肠排空障碍型便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直肠前突是指直肠壁经阴道后壁向阴道内突出,主要发生于女性,尤以中老年病人为多,单纯直肠前突少见,且常伴有其他肛门直肠疾病,笔者主要介绍我们治疗直肠前突合并混合痔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闭式修补加直肠黏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方法:对20例直肠前突患者采用经直肠修补加直肠黏膜下消痔灵硬化剂注射。结果:直肠前突20例,治愈18例,显效2例,有效率100%。术后随访1~24个月,无明显后遗症及复发。结论:经直肠闭式修补加直肠黏膜下硬化剂注射方法治疗直肠前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贾智宏  曹海峰  岳勇  李波 《包头医学》2001,25(3):101-102
临床上女性顽固性便秘以直肠前突较为常见,我们对35例直肠前突患者行经直肠前突修补术,体会颇深,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直肠前突是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常见原因,多发于女性患者、排便习惯不良者及老年人.直肠前突又称直肠前膨出,是各种原因造成直肠阴道隔黏膜松弛,直肠前壁易向前突出,此时排便时直肠内压力朝向阴道方向而不是向肛门,粪块积存于前突内,从而引起排便困难.  相似文献   

9.
PPH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治疗出口处梗阻型便秘,探讨利用吻合器切除脱垂直肠粘膜、修补直肠前突、治疗因直肠粘膜脱垂及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PPH设备对直肠低位的粘膜及粘膜下肌层实施环形切除术,使直肠前壁的前突消失,直肠前壁及粘膜保持微张力状态。结果痊愈18例,明显好转5例,3例术后直肠粘膜脱垂改善不明显,2例直肠前突改善不满意。结论对于前突及直肠粘膜松弛所致的便秘采用PPH作粘膜与粘膜下肌层环形切除术行之有效,创伤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但治疗直肠前突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自体阔筋膜移植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直肠前突的新术式。方法直肠前突实际上是直肠前壁在排便增加腹压时向前突出,如同疝突出一样,我们借鉴补片修补腹壁疝的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治疗直肠前突的新的手术方法。结果本组123例患者全部治愈,全部病例跟踪随访时间两年以上。经排粪造影检查,直肠前突未见复发。结论自体阔筋膜移植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具有不增加局部张力,修补处呈自然状态,术后便秘不易复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PPH(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的缩写,是指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因直肠粘膜松弛和直肠前突导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100例直肠粘膜松弛和直肠前突患者采用PPH方法治疗,解决直肠粘膜松弛,使直肠前突消失.结果 89例患者便秘症状完全消失,10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1例患者因直肠前突严重,效果不满意.结论 对于因直肠粘膜松弛和直肠前突导致的便秘采用PPH手术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效果好,是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PPH术+直肠前壁加固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PPH术+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粘膜内腻垂所致便秘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经肛门行PPH术+直肠前壁加固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粘膜内脱垂所致便秘患者36例。结果36例患者中25例自觉排便通畅,11例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排便造影均有好转。结论该术式适用于治疗低、中位直肠前突并发轻、中度直肠粘膜内脱垂的病人,特点是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经阴道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观察赵浩翔,陈润华,蒋朝旭(广西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关键词直肠前突;阴道修补;疗效直肠前突是女性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院经排粪造影,结肠运输检查诊断150例直肠前突。笔者自1992年起对直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钉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TST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组及直肠前突修补组,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TST组及PPH组在改善直肠前突症状上与直肠前突修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明显短于直肠前突修补组(P<0.05);TST组及直肠前突修补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肛门坠胀及吻合口狭窄方面,均优于PP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手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治疗直肠前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直肠前突(rectocle,RC)的译文是直肠膨出,即直肠前壁突出,亦称直肠前膨出,国外有的学者称为阴道疝,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在顽固性便秘报告的病例中,直肠前突发病率占30.6%~62.0%。因而对直肠前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归纳国内、外文献资料就此疾病作一综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直肠前突 直肠前突是近年来研究便秘时发现的一个较新的病种,为出口梗塞综合征之一。英文简写为RC,系直肠膨出之意,又称为直肠前膨出,即直肠前壁向前突出。女性作直肠指诊可在肛管上端的直肠前壁触及一圆形或卵圆形突向阴道的凹陷薄弱区,用力排便时其突出更明显。一般通过作X光的排便造  相似文献   

17.
直肠前突指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向前突入阴道穹隆,是由于直肠前壁、直肠阴道隔和阴道后壁薄弱所形成,又称直肠前膨出。是出口处梗阻,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临床上单纯的直肠前突较少见,绝大多数合并有其他异常,如结肠慢运输、直肠脱垂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隔氧分压变化与直肠前突病因及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应用C(0)-GQ-0002型光纤氧气传感器分别测定受试者前臂、前胸及直肠阴道隔阴道侧、直肠侧的经皮氧分压。结果:受试人群皮肤各部位间氧分压(PaO2)数值接近,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直肠前突患者直肠阴道隔阴道侧、直肠侧局部组织氧分压比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直肠前突患者直肠阴道隔阴道侧、直肠侧局部组织氧分压变化与直肠前突病因及发病机理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直肠前膨出症是出口梗阻型便秘常见类型之一,又称为直肠前突(reetoeele,RC)。本病主要见于女性(特别是经产妇及老年人),发病率约为75%-81%。近年来对直肠前突的解剖生理学研究表明,直肠阴道隔(reetovaginal seprum,rtvs)的损伤是造成直肠前突的主要因素,因此重建直肠阴道隔及其连接组织是直肠前突手术修补成功的关键。本院2000年2月-2006年6月共收治直肠前膨出症患者21例,均经疝补片无张力修复,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直肠前突(rectocle,RC)的译文是直肠膨出,即直肠前壁突出,亦称直肠前膨出,国外有的学者称为阴道疝[1],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在顽固性便秘报告的病例中,直肠前突发病率占30.6%~62.0%[2].因而对直肠前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归纳国内、外文献资料就此疾病作一综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