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门窗》2019,(15)
在城市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下,人们对城市交通的便捷要求不断提升。地铁作为一种具备科学性、高效性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能够有效节约城市空间,为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打下良好基础保障。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施工工艺非常复杂、施工控制要求较高,导致整个工程的施工风险高、施工难度大。本文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号线工程为例,对地铁盾构叠落段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研究,并且明确施工当中的技术控制要点,对施工工艺进行进一步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2.
依托地铁4号线红椿路站~城建学院站盾构下穿哈大高铁客专高架桥工程,探讨施工方案,包括桥下特定设备打设隔离桩、试验段总结各项施工参数、下穿前各项技术和管理措施、下穿过程技术和管理落实等,并通过自动化监测、人工复核监测等手段,反馈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  相似文献   

3.
李锋 《建设监理》2024,(1):105-110
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段由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1、T2站接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3站,其区间盾构隧道采用左、右线交叉叠落互换平面位置方式布置。叠落段长度约103 m,叠落段隧道净距3.6~6.2 m。施工过程中,盾构掘进采用“先下后上”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叠落段隧道净距,提出了下层隧道的保护措施:优化上层隧道盾构掘进参数,减少盾构对地层的扰动;保证下层隧道管片壁后空隙的注浆填充更加密实;在上层隧道穿越前,采用管片纵向槽钢拉紧下层隧道或通过液压支撑台车对下层隧道进行加固。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所采取的措施对下层隧道结构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盾构隧道小净距、交叠下穿京沪高铁桥为工程依托,制订了折线型隔离桩+桩间旋喷止水的控制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下穿施工过程高铁桥桩基的变形规律和内力分布。结果表明:多区间交叠隧道最佳施工顺序为交叠隧道按自下而上顺序施工,同一平面按与既有隧道由远而近顺序施工;随各条盾构隧道的掘进,高铁桥桩基变形逐渐增大,桩基最大水平变形达到2.87 mm,最大竖向变形达到0.34 mm;现场实测表明盾构下穿施工引起的桥墩最大沉降值为0.41 mm,满足变形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四川建材》2019,(12):171-172
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不断延扩发展,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情况越发频繁,威胁着既有铁路的运营安全。本文以长株潭城际铁路树木岭隧道大直径盾构下穿运营京广铁路为工程依托,提出了通过袖阀管注浆对隧道周围一定范围进行预加固的控制技术,阐明了盾构隧道下穿前准备工作、下穿过程控制、穿越后控制等风险控制要点,确保了下穿施工安全,为类似工程的安全施工控制提供一定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交通行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但在轨道交通的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问题采用相应的控制技术。其中地铁轨道下穿高架桥施工中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还需要加强技术研究,保证施工质量。对地铁隧道下穿高架桥施工的控制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许剑波  苏长毅  李子硕  刘灿光 《建筑施工》2021,43(2):265-267,270
武汉大东湖深隧工程在富水砾卵石地层中下穿武汉地铁4号线,给盾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并对盾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为例,将盾构下穿施工分为试验段、穿越前、穿越中、穿越后4个阶段,并对盾构参数进行精细化控制,同时采取自动化监测手段,有效控制了对地层的扰动,保证了地铁4号线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8.
白冰  姜厚停  苏庆  杨康 《市政技术》2020,(6):195-198
北京地铁16号线万寿寺站—苏州桥站区间盾构隧道的左右线叠落段长度为666 m,叠落段两隧道最小间距1.6 m,施工工序为先施工下层隧道(右线隧道),后施工上层隧道(左线隧道)。为有效控制叠落段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提出并实施了:"对两隧道之间的夹土层进行注浆加固,并在下层盾构隧道内设置型钢支撑"的加固措施。型钢支撑受力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夹土层注浆和型钢支撑体系的加固措施能够保证叠落段隧道的施工安全。最后根据监测结果对下层隧道内的型钢支撑方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路网规划时,普遍存在线路交叉的情况,如果交叉线路不是同时施工,这就造成了后施工线路上跨或下穿既有线路,往往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果是下穿运营地铁线施工,若施工中出现土体沉降超标、坍塌,将会严重威胁到运营地铁线的安全甚至导致重大事故。针对目前盾构下穿既有运营地铁线路施工技术运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影响,文章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并提出了实践控制的策略方法。结果表明,只有盾构下穿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结合,才能使施工技术的运用效果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10.
《低温建筑技术》2015,(10):119-121
盾构下穿既有车站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地面沉降不容易控制,因此要精心组织,严格控制地面沉降。以某地铁盾构隧道下穿车站施工实际情况为背景,主要从施工参数设定、技术措施等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上交通巳不堪重负,地铁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盾构法施工被广泛采用,但伴随而来的是盾构开挖对地层的扰动,尤其在盾构下穿桥梁等重要建筑物时,施工的风险极大。结合沈阳地铁九号线区间地铁施丁下穿西江桥的丁.程,分析了该工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采用单侧而双排旋喷桩支护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加间土体和防止渗流,且施工简单,耐久性好,对盾构下穿桥梁的施工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建北京地铁14号线盾构隧道下穿运营的地铁15号线区间竖向净距仅1.9 m,施工中采取了加强地面监测、划分区段、及时补浆和封堵洞门、使用改进型管片、设聚氨酯隔离环等优化措施。监测结果表明,盾构机穿越时上方隧道沉降曲线稳定。  相似文献   

13.
14.
黄璐珈 《建材与装饰》2022,(10):159-161
本文将从当前地铁施工的概况出发,阐述盾构近距离下穿地铁运营隧道施工的技术,对工程施工的优化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建议,更好地进行盾构近距离下穿地铁运营隧道施工,从而让隧道施工保质保量完成.  相似文献   

15.
结合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实例,针对在城市中心城区采用盾构法施工穿越既有运营的地铁隧道的关键施工控制技术和地铁运营保障开展技术研究,总结提出了盾构下穿施工的重点控制环节,对有效管控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进一步提高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世博过江段工程长清路站~世博园站区间隧道需下穿已建轨交7号线隧道.以此为例,详细阐述了盾构在整个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确保在轨交7号线的稳定和安全的基础上顺利施工轨交1 3号线工程.  相似文献   

17.
姜春阳 《山西建筑》2016,(6):171-172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盾构小曲线半径下穿浅覆土河流施工的难点,从设备检查及维护、盾构参数设置、盾构机姿态控制、管片选型等方面,介绍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采用无铰接盾构施工小曲线隧道存在可能性.根据无铰接盾构施工小曲线隧道的特点,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在曲线段始发、隧道推进过程中的轴线控制、管片偏移等方面采取的针对性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无铰接盾构施工小曲线半径隧道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受隧道侧上方苏州桥的桥桩位置限制,北京地铁16号线万寿寺站~苏州桥站区间盾构隧道左右线呈叠落型式布置,叠落段长度为1km,隧道竖向间距1.6~4.0m,上层盾构隧道掘进将会对下层已成型隧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针对不同的叠落段,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上层盾构隧道开挖对周围地层及下层已建成盾构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下层隧道的保护措施,即:对隧道之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并在上层隧道穿越下层隧道之前,对下层隧道采用型钢支撑进行加固,研发了型钢支撑结构体系及配套的安装台车。型钢支撑体系受力测试结果表明:对下层隧道结构的保护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蒋超  王文辉 《江西建材》2022,(4):246-248,253
为保证盾构长距离重叠、并行下穿运营地铁隧道施工中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确保盾构隧道的安全掘进,文中依托长沙地铁3号线下穿地铁1号线的成功工程案例,通过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现场施工控制和监测方案布置,对地铁隧道在复杂下穿工况下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工法、地层地质条件和现场控制措施均是隧道安全掘进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