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9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黏液腺癌6例、肠型腺癌1例、尿路上皮癌2例。结果本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膀胱镜检查主要表现为膀胱顶部宽基底肿物,影像学检查常见膀胱顶前壁与腹壁之间软组织肿块影,多浸润膀胱壁。2例(Ⅲ期)膀胱部分切除者分别于术后7、9个月局部复发,并于1年内死亡。1例(Ⅳ期)晚期未切除者行化疗,无进展生存6个月,化疗后13个月死亡。6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中1例(Ⅳ期)术后18个月因肺转移死亡,2例(Ⅲ期)术后32个月及41个月死亡,3例(Ⅲ期)分别为术后22、58和62个月,仍在随访中。结论脐尿管癌发病位置隐匿,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治疗方法主要是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首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及对晚期及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脐尿管癌疗效的关键。本病的预后很差,临床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15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和随访结果。结果病理证实黏液腺癌7例,腺癌6例,黏液腺癌伴尿路上皮细胞癌1例,小细胞内分泌癌1例。依据 Sheldon分期标准,Ⅱ期1例,ⅢA 期9例,ⅢB 期4例,ⅢC 期1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14例,其中同时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12例获随访,失访3例,随访时间3~6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例小细胞内分泌癌患者接受 MEP 方案化疗,于术后3个月死于全身骨转移;1例术后1年复发,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并接受联合化疗及盆腔放疗,于术后1.5年死于远处转移;1例术后15个月和2年复发,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于术后3年死于盆腔转移;2例分别于术后8个月和术后3年死于远处转移;7例随访至今,未出现复发及转移。1年生存率为83.3%(10/12),5年生存率为37.5%(3/8)。结论脐尿管癌是一种少见的高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隐匿,预后极差。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为治疗脐尿管癌的主要术式。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对肿瘤预后判断及辅助治疗选择有一定临床意义。根据病理及复发情况,可行化疗或积极补救性手术,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征、诊断与及治疗,以提高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1例,女2例,平均年龄48岁。Sheldon分期Ⅱ期1例,ⅢA期8例,ⅢC期2例,ⅣA期1例,ⅣB期1例。13例患者均获手术治疗,10例行膀胱扩大部分切除术1例因术后复发并远处转移于术后1年死亡,1例术后2年出现局部复发转移,予以MVAC方案化疗,化疗后未见缓解,半年内死亡。其余8例随访3个月至1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均未见复发。3例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其中两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半年内死于并发症,1例随访四年未见复发。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3.1%、50%、25%。结论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可作为治疗脐尿管癌的首选术式,首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以及对晚期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脐尿管癌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脐尿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30~90岁,中位年龄52岁。结果 13例患者术前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糖类抗原125(CA125)阳性率分别为46%、54%及31%。17例均行扩大的膀胱部分切除术,其中2例同期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因侵犯回肠行部分回肠切除术,1例合并左肾占位分期行左肾癌根治术。开放手术11例,腹腔镜手术5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1例。术后病理示黏液腺癌7例,中分化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1例,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1例,未分型2例。7例患者接受化疗。中位随访时间22(3~66)个月,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38.9%。结论脐尿管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多为局部晚期,预后差,扩大的膀胱部分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方法,结合化疗或靶向治疗可能会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点,增加对脐尿管癌的了解,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3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7个月原位复发.再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术后辅以全身化疗。1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13个月死亡。3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中,1例术后9个月复发,并与6个月后死亡,其余2例分别随访6个月、18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脐尿管癌是一种少见的膀胱恶性肿瘤,预后差。影像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的综合应用是诊断脐尿管癌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是脐尿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揭示脐尿管肿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治水平.方珐分析16例脐尿管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14例,女2例 平均年龄(52.0±4.5)岁.肉眼血尿11例,血尿伴尿频尿急5例,血尿时间中位数3.5个月.尿中有黏液者6例.肿瘤直径平均(6.0±1.2)cm,盆腔淋巴结转移4例.TNM分期:T2 2例,T3 10例,T4 4例.临床分级:G1 2例,G2 12例,G3 2例.均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黏液性腺癌10例,混合癌3例,乳头状腺癌2例,小细胞型内分泌癌1例.术后IL-2治疗2例,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3例,M-VAC方案化疗1例.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个月~11年,平均(28±3)个月.术后1年期生存率为50%(8/16),5年期生存率为18.25%(3/16).T2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T3、T4期患者.5例小于50岁的脐尿管癌患者均自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大量吸烟.结论 血尿是脐尿管癌的最常见症状,扩大性膀胱切除术为标准手术方式,复发转移者应采取综合治疗.过早大量吸烟可能是脐尿管癌的一个危险因素.早诊、早治对脐尿管癌的长期存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脐尿管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脐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脐尿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50.0±2.5)岁。肉眼血尿31例,血尿伴尿频、尿急5例,血尿中位时间22d。尿中有黏液者16例。肿瘤直径平均(5.0±1.0)cm。盆腔淋巴结转移3例。TNM分期:T221例,T312例,T43例。临床分级:G118例,G213例,G35例。均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黏液性腺癌28例,非黏液腺癌混合癌5例(含肠型、印戒细胞亚型),乳头状腺癌3例。术后膀胱内灌注表阿霉素治疗25例。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8年,平均2.5年。术后1年生存率为50%(18/36),5年生存率为19.44%(7/36)。T2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3.81%(5/21),T3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6.67%(2/12)。结论脐尿管癌不容易被早期发现和诊断。血尿是脐尿管癌的最常见症状。扩大性膀胱切除术为标准手术方式。脐尿管癌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膀胱非尿路上皮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6例膀胱非尿路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4例,女12例。年龄30~82岁,平均61.3岁。术前辅助检查主要包括B超、盆腔CT、膀胱镜加病理活检以及131I-MIBG。42例行手术治疗,4例放弃手术。结果:46例术前或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膀胱鳞状细胞癌19例,膀胱腺癌18例(单纯性非脐尿管腺癌8例,脐尿管腺癌5例,转移性腺癌5例),膀胱小细胞癌4例,膀胱嗜铬细胞瘤5例。术后40例随访12~72个月,膀胱嗜铬细胞瘤5例均健在,膀胱鳞癌及腺癌各2例随访至14~26个月仍存活,其余患者平均存活时间13.2个月。结论:膀胱非尿路上皮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确诊时大多已是晚期,预后差。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是除转移性癌和小细胞癌外的膀胱非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的推荐手术方案,小细胞癌以化疗为主,转移性癌以改善尿路症状为主,良性嗜铬细胞瘤以膀胱部分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脐尿管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总结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5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转移患者仅行化疗.随访6~48个月.平均20个月.5例患者中未手术者于治疗后6个月死于多处转移,另有1例术后12个月死于其他疾病,其余3例截至2013年5月仍在随访中,未出现肿瘤复发.结论脐尿管肿瘤较为少见,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血尿是其最常见症状,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影响预后及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脐尿管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7年收治的5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重点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 结果 5例患者中4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1例患者术后6个月死于多处转移,4例患者未出现肿瘤复发并生存至今. 结论 脐尿管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早期尽可能彻底的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可以达到长期无病生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19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46例脐尿管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总生存时间及总生存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探究脐尿管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4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8∶1,中位年龄57(27~89)岁。其中黏液腺癌13例(28.3%)、中分化腺癌13例(28.3%)、低分化腺癌11例(23.9%)、印戒细胞癌4例(8.7%)、肠型腺癌1例(2.2%)、移行细胞癌3例(6.5%)、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1例(2.2%)。初次就诊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34例(73.9%),体检发现膀胱占位6例(13%),血尿伴尿路刺激症状2例(4.3%),脓尿、胶冻样尿、尿痛以及脐周痛各1例(2.2%)。Shelton分期Ⅲ期及以上41例(89.1%)。中位总生存时间51个月,1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和44.8%。单因素Cox回归显示,术后肿瘤复发(P=0.001)、术后转移(P=0.001)、CK7阳性(P=0.034)、切缘阳性(P=0.005)为脐尿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结果表明,CK7阳性(P=0.041)与切缘阳性(P=0.029)为脐尿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脐尿管癌多发于男性,初始症状以肉眼血尿为主,起病隐匿,疾病发现时多处于进展期。手术切缘阳性及CK7阳性是脐尿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及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泌尿外科1990-2011年收治的13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 13例患者中12例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B超及CT均提示膀胱顶壁或前壁外囊性或囊实性肿物.9例患者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行膀胱全切术;3例术后行化疗,1例单纯行化疗.随访2个月~11年,9例单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6例2年内死于肿瘤复发转移,1例术后30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并远处转移,2例术后分别随访至今3年及6年肿瘤无复发;3例行手术加化疗患者中1例术后,1年复发转移死亡,2例术后分别随访至今4年及6年肿瘤无复发;1例单纯化疗患者2个月后死于肿瘤进展.结论 脐尿管癌首发症状多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手术方法以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为主,术后应积极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探讨脐尿管癌的诊治及预后情况,并分享单中心经验。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5月~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7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59.1岁。其中5例因出现无痛性肉眼出血就诊,1例因体检发现盆腔占位就诊,1例因自觉腹部包块就诊。予5例患者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其中1例患者术后4个月复发,评估后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例患者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共3例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随访时间7~80个月,6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患者带瘤生存。脐尿管癌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大多能提供长期无瘤生存,是否常规行淋巴结清扫尚存争议,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可能对提高脐尿管癌的疗效以及改善其预后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脐尿管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18例脐尿管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4例,中位年龄52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13例,下腹部可触及肿块5例。肿瘤直径1.3~5.7cm,平均3.7cm。14例行扩大的膀胱部分切除手术,脐部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3例行腹部肿块切除,侵犯回肠行部分回肠切除术;1例转移者给予姑息化疗。结果:18例病理诊断均为腺癌,其中黏液腺癌8例,中分化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3例,未分型2例。Sheldon分期T2期3例,T3期11例,T4期4例。随访时间3~76个月,7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11例存活至今,其中5例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余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脐尿管腺癌临床罕见,早期发现和诊断困难,大多数发现时以局部晚期为主,有远处转移倾向,预后差。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肉眼血尿,膀胱镜和CT是定性和定位诊断的必要手段。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结合内科治疗可能会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脐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2019年11月我院收治脐尿管癌患者1例,女性,69岁,完善相关准备后行腹腔镜下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及脐尿管和脐切除术。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讨论脐尿管癌的发病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策略。结果 术前CT检查示膀胱顶部新生物形成,局部隆起样改变,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顶部肿瘤,活检病理结果提示腺癌。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约3 h,术中出血约20 ml,术后病理结果示中分化腺癌、切缘阴性,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脐尿管癌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膀胱镜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治疗上采用脐、脐尿管及膀胱部分切除术并联合术后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脐尿管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对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3例脐尿管癌患者应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对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3例患者均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完成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90(180、190、200)min,平均术中失血量96(80、100、110)mL,围手术期未见明显并发症,病理提示2例为脐尿管粘液腺癌,1例为脐尿管肠型腺癌,3例切缘均为阴性,平均随访时间12(4、12、18)个月,均未发现复发转移。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脐尿管癌安全可行,可作为治疗脐尿管癌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脐尿管腺癌(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提高脐尿管腺癌的诊治效果。 方法 回顾性总结1978 ~1997 年收治12 例脐尿管腺癌的诊治结果。 结果 脐尿管腺癌占同期收治膀胱癌688 例的1 .7 % ,膀胱腺癌的38 .7 % 。血尿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膀胱镜检见膀胱顶部肿瘤直径小于 B 超或 C T 扫描结果。7 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无1 例局部复发,5 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其中4 例复发。5 年生存率33 % 。2 例肺转移患者经放疗+ 化疗后分别生存28 个月和60 个月。 结论 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可作为脐尿管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对复发、转移病例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脐尿管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诊疗水平. 方法脐尿管癌患者7例.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52(26~75)岁.临床表现间歇无痛肉眼血尿5例,血尿伴尿中有黏液1例,血尿伴下腹部疼痛1例.术前检查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膀胱镜、尿脱落细胞、CT、IVU.肿瘤直径平均3.6(2.0~6.0)cm.7例中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 结果 病理报告黏液腺癌5例,肿瘤细胞呈柱状,胞质内见空泡状黏液分泌特征;未特殊分类腺癌1例,癌细胞呈腺样排列,腺腔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癌细胞核大,染色质深;小细胞型内分泌癌1例,癌组织主要位于肌层及脂肪组织中,呈片状分布,癌细胞核小呈短梭形或圆形,可见空心菊形团结构,免疫组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Sheldon分期ⅢA期6例,ⅢC期1例.1例术后3个月死于多发骨转移,1例术后15个月和2年分别出现膀胱颈部及尿道复发接受经尿道肿瘤电切术,余5例随访2~30个月,肿瘤无复发. 结论脐尿管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可以达到长期无瘤生存效果,脐尿管下端体积较小的肿瘤可行保留脐部手术,放化疗无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膀胱黏液腺癌(包括非脐尿管型和脐尿管型)的诊疗水平,评估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8例原发性膀胱黏液腺癌患者,其中非脐尿管型12例,脐尿管型6例。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60(45~78)岁。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就诊症状。手术治疗17例,1例患者全身状况较差未行手术治疗,7例患者术后给予辅助化疗。结果:18例病理报告均为膀胱黏液腺癌,其中脐尿管源性6例。病理分期:T1期3例,T2期8例,T3期5例,T4期1例,未手术患者无病理分期。病理分级:高分化8例、中分化10例。免疫组化:CK7、CK20、EMA、Ki-67、Leu-M1、CEA均+,Vimentin均-,仅3例PSA+。17例平均随访17.5(5~68)个月,1例失访。1年生存率58.8%(10/17),2年生存率40.0%(6/15),5年生存率33.3%(4/12)。结论:原发性膀胱黏液腺癌少见,造成预后差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不易早期诊断,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为本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肿瘤大小对术后生存期有一定影响,术后配合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膀胱鳞状细胞癌(SqCC)和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7例膀胱非尿路上皮癌(NUBC)患者的病例资料。男78例,女29例,男女比例为2.69∶1;中位年龄62.0(51.0,72.0)岁。根据组织学类型将患者分为SqCC组、脐尿管腺癌组和非脐尿管腺癌组。SqCC组55例,男40例,女15例;年龄69.0(58.0,75.0)岁;有吸烟史14例;就诊原因为血尿35例,膀胱刺激征13例,排尿困难2例,疼痛5例;肿瘤位于前后壁18例,侧壁27例,三角区8例,顶壁2例;肿瘤直径4.5(3.0,6.0)cm;肿瘤单发37例,多发18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8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9例,介入手术2例,未手术2例。脐尿管腺癌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53.5(43.5,57.8)岁;有吸烟史6例;就诊原因为血尿16例,膀胱刺激征1例,疼痛2例,无症状1例;肿瘤位于前后壁4例,顶壁16例;肿瘤直径3.0(2.0,4.8)cm;肿瘤单发18例,多发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6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例,TURBT 1例,未手术2例。非脐尿管腺癌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55.0(46.3,70.8)岁;有吸烟史11例;就诊原因为血尿16例,膀胱刺激征3例,排尿困难1例,疼痛7例,无症状5例;肿瘤位于前后壁17例,侧壁7例,三角区5例,顶壁3例;肿瘤直径3.6(2.0,4.5)cm;肿瘤单发23例,多发9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9例,TURBT 9例,未手术3例。3组年龄、就诊原因、肿瘤直径、肿瘤部位、手术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并应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107例中,91例获得随访,总体随访率85.1%。中位随访时间26(7,48)个月,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1%和42.2%。SqCC组术后接受化疗11例,放疗3例,膀胱灌注治疗12例;术后复发10例;淋巴结转移17例;远处转移19例;pT分期pTx期5例,pT1~pT2期36例,pT3~pT4期14例;肿瘤分化未知19例,高分化4例,中分化24例,低分化8例。脐尿管腺癌组术后接受化疗7例;术后复发3例;淋巴结转移2例;远处转移2例;pT分期pTx期1例,pT1~pT2期16例,pT3~pT4期3例;肿瘤分化未知9例,高分化3例,中分化5例,低分化3例。非脐尿管腺癌组术后接受化疗3例,放疗1例,膀胱灌注治疗11例;术后复发10例;淋巴结转移5例;远处转移4例;pT分期pTx期6例,pT1~pT2期21例,pT3~pT4期5例;肿瘤分化未知14例,中分化8例,低分化10例。3组术后行膀胱灌注治疗和远处转移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pT分期、肿瘤分化、组织学类型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HR=2.604,P=0.032)、远处转移(HR=2.571,P=0.026)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qCC和膀胱腺癌临床罕见,预后较差,常表现为血尿,首选手术治疗,其中SqCC和非脐尿管腺癌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脐尿管腺癌首选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女性、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