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就发动机行业整体而言,发动机每年拥有4000万台/套的市场规模,其中有2000多万台是摩托车所使用的汽油机,这些小型发动机100台的价格可能还抵不上一台工程机械用的价格高;从功率上比较,一台小的发动机只有1马力,而工程机械用的柴油机从几十马力到几百马力.与商用车、重卡和轻卡方面配套使用的发动机数量相比,为工程机械产品配套的发动机每年只有30多万台/套,所占比例并不算大,但因工程机械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其总的市场容量与其他行业相比并不逊色.  相似文献   

2.
俞琚 《建筑》2008,(6):66-67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具有庞大的企业数量、相当强的制造能力、规格品种基本齐全的重要制造产业,几十年来,为市场提供了数百万台各类施工机械,在我国宏伟的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和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大规模技术引进,到20世纪80年代广泛的合资合作,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中提高和壮大了自己。  相似文献   

3.
国际化之路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高扬着国际化的旗帜开始走出国门,当2004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开始缓速慢行,当企业开始意识到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开足马力纵疆驰骋之时,走国际化的道路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迫在眉睫的选择。然而时至今日,国际化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究竟有多少企业开始迈出国际化的步伐?从何时起,中国工程机槭市场已经不再是一个区域市场?中国工程机槭企业国际化的进程究竟还有多远?与发展到几近成熟阶段的中国家电业、或者是发展迅猛并带有明显时代特色的电信业和IT业相比,现在谈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的话题可能为时尚早。因为,在中国工程机械这个传统行业里,还没有真正出现像海尔、TCL、华为、联想这样国际化的领军企业。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准中国市场的时候。就已经预示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必将走上国际化的竞争之路。只是与前两个行业相比,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具有更明显的预见性,它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试探性和渐进式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1月22—25日,菲亚特动力科技亮相bauma China 2016,携旗下可满足Tier 3、Tier 4B以及Stage V等不同排放标准的系列发动机模块化解决方案亮相,进一步彰显了菲亚特动力科技在全球动力总成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自国内对非道路发动机严格执行国Ⅲ排放标准后,工程机械行业特别是相关发动机领域迎来了一次升级浪潮。排放标准升级对主机制造商而言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对于成本控制敏感的工程机械主机制造商亟需经济高效且符  相似文献   

5.
今日速览     
《今日工程机械》2012,(11):34+36
声音Voice行业"工程机械排放标准升级受成本与油质制约。"——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认为,发动机成本与油品质量直接制约排放标准的升级,提高操作员的技术水平则是更具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发动机的技术升级将带动采购成本增加,上涨幅度可达30%。  相似文献   

6.
解困二手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2013年5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不包括港、澳、台)上产品的社会保有量将近600万台,其中500万台产品已成为,或者可以成为潜在目标进入二手市场。二手机的流通问题,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来讲不是一个新问题——行业发轫初期,就有大量的进口二手设备涌入国内,极大地冲击了原本十分薄弱的本土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但这个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在设备存量不断增加的当下,由于市场规则的不完善以及产品退出机制的缺失,二手机交易的问题越来越成为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行业人行动了。  相似文献   

7.
排放标准的升级需要以设备技术提升为基础,而提升的关键点就是发动机。本文就国内工程机械用发动机作以梳理,对目前工程机械用发动机技术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峥  闫考  叶森森 《工程机械》2012,43(7):I0018-I0019
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里,产业形态发展最为成熟、市场竞争最为充分的,莫过于装载机.2011年,该行业主要的26家制造商共销售装载机约24.6万台,增幅达14%.然而,在持续增长的同时,行业已经走到变革的前夜.在本土装载机企业仍用利润和发展空间换取市场份额之时,国外企业已从关键技术角度向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起攻击.  相似文献   

9.
探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段市场低迷的过程,众多的生产制造企业重新洗牌。自2004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世界各国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量逐年扩大,拉动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的发展,大型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其中徐工、柳工、三一和山推等都是工程机械行业出口的重要单元。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程机械行业也迎来了其发展历程中重要时刻——2016年4月1日,非道路移动机械三阶段排放标准将正式实施,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将进入"国Ⅲ"时代。节能领  相似文献   

11.
孙博为 《工程机械》2010,(12):I0014-I0015
本届bauma展,正值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超预期发展时期,配套件产业受益于此,也在更大的市场中实现了整体升级。发动机方面,国内外企业不断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和技术水平,排放系统得到改进提升;液压液力方面,各大企业也整合资源,蓄力待发。因此,bauma China2010也成为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的盛宴。  相似文献   

12.
行业动态     
《工程机械》2009,40(10)
▲告别规模时代新时期工程机械行业特征受金融危机影响,工程机械企业单靠规模取胜的发展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了。产业升级、产品升级与技术创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工程机械业通过若干年的发展,摸爬滚打中走出了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并逐渐发展壮大,在逐步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以出色的性价比优势,开始在  相似文献   

13.
行业     
《今日工程机械》2012,(11):34-34
“工程机械排放标准升级受成本与油质制约。”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认为,发动机成本与油品质量直接制约排放标准的升级,提高操作员的技术水平则是更具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发动机的技术升级将带动采购成本增加,上涨幅度可达30%。如果购买者不愿为此“买单”,生产企业只能析求销量大增到足以抵消成本。  相似文献   

14.
本刊编辑部 《建筑机械》2013,(1):14+16-19,2
2012年,在这个有着"世界末日"传说的年份,中国工程机械人也经历了近十年来少有的艰难。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振的双重影响,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一改多年来的高速增长之势,整体陷入低迷,进入深度调整期。有数据显示,2012年工程机械销量大幅下滑,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分别销售11.5万台、17.3万台、1.07万台和1.3万台,同比分别下滑34%、29%、18.5%和39.5%。然而面对困境,行业人士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投入更大的努力来困中求进,困中求变——于低迷中借势整合,于困境中变革创新,夯基础,强管理,攻高端,求突破,谋发展,厚积以待薄发,并在转型升级、主攻高端,以及实施国际化战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内工程机械制造商的快速发展,以及外资品牌的大举进入,代理制这一起源并成熟于西方的舶来物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迅速兴起,特别是挖掘机行业,代理制已经发展成为了  相似文献   

16.
在如今的中国工程机械发动机配套领域,特别在潍柴、玉柴等国内发动机制造企业大张旗鼓地进军和开拓工程机械市场的映衬下,中国重汽发动机品牌在工程机械行业中也许还未被众多的人所熟知。然而,作为斯太尔技术最早的引进、传承和发扬者,中国重汽发动机早已在起重机和装载机等工程机械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他们的产品和技术可以称得上是最具潜力的中国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压路机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压路机是公路机械化施工的关键设备,由于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与速度,历来为公路施工单位所重视。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迅猛,国内压路机制造业因此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十五”期间行业发展情况与运行特点1.1行业运行特点1.1.1销量规模攀升,高端市场不强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内压路机需求量逐年上升(图1),2003年一举突破万台大关,达到历史性的12103台,销量规模已居世界前列。2004、2005年国内压路机市场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出现了全面的回落,有资料显示2006年上半年这种影响还在继续。但从长远来看,国内…  相似文献   

18.
正过去几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高速发展、行业过热的时候,如果每个行业领导者、企业领导者都有冷静的思维,今天的冬天就不会寒冷。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销量是43.5万台,当年欧美市场不太好,欧洲才12万台,北美12万台,全球102万台。2015年中国掉到了13万台,美国增长到了18万台。从销量上,2015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但是从价值上,仍落后于欧洲,甚至有可能落后于日本。但是,未来五年,中国的总量还会逐步回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十年,年产值由不足干亿到突破5000亿元大关,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也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十年来,经过厂商的共同努力,曾经孱弱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营销渠道逐渐演变并不断完善和强大起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机械代理制成为行业营销的主流模式,上千家代理商企业迅速成长、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工程机械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国内高空作业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空作业机械的生产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起步,发展较快,目前生产经营企业已由原来的几家迅速增加到40余家,其中与国外合资或合作生产的企业有5家。根据2004年和2005年《中国工程机械年鉴》,2003年高空作业机械工业总产值为32139万元,生产各类高空作业平台1906台,高空作业车740台;2004年高空作业机械工业总产值为36340万元,生产各类高空作业平台2500台,高空作业车800台。行业几个骨干企业通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各自特色的产品系列,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高空作业机械的需要,企业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逐步上升,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