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DN)对Aβ所致AD大鼠海马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3月龄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侧脑室注射10μg Aβ25-35)、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腹腔注射多奈哌齐1.5mg/kg/d,持续4w,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组大鼠海马结构3个亚区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组大鼠海马结构T-Akt和P-Akt的表达。水迷宫行为学测试3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模型组海马结构3个亚区的caspase-3平均光密度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治疗组较模型组减少(P<0.05)。3组之间T-Akt的表达没有差异,但模型组P-Akt的表达量较对照组下调(P<0.05),治疗组P-Akt的表达量较模型组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多奈哌齐可能是通过上调Akt的磷酸化水平而减少caspase-3的表达,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神经元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V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备小鼠VD模型,设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第29、30d,经跳台试验和水迷宫试验对两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成绩测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中ERK的表达变化。结果:V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成绩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ERK1、ERK2的表达及海马CA3区p-ERK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马神经元内ERK的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因此,应用能促进ERK表达的药物可能成为治疗VD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探讨阿里红多糖(Fomes officinalis Ames polysaccharides,FOPS)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并从Nrf2/ARE信号通路研究其作用机制。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称体质量并按随机原则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0.5 mg/kg)、阿里红多糖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每组12只。采用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5μL/侧)Aβ1-42建立AD大鼠模型,给药30天,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变化,荧光定量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结构蛋白Keap1、Nrf2及下游抗氧化蛋白HO-1、NQO1 mRNA及蛋白含量。结果发现,干预30天后,与空白组比较,AD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1),大鼠海马区及脑皮层Nrf2、NQO1、HO-1的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而Keap1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和阿里红多糖高、中剂量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升高(P<0.01),大鼠海马区及脑皮层Nrf2、NQO1、HO-1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Keap1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研究表明阿里红多糖通过调节Keap1的表达,促进Nrf2激活,诱导NQO1、HO-1的表达,发挥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作用,从而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痴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和联合组(n=60,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评分、事件相关电位、血清BDNF和IGF-1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N1潜伏期、P2潜伏期均缩短,P3波幅均升高,且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P2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3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N1潜伏期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IGF-1水平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在盐酸多奈哌齐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认知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可调节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及血清BDNF、IGF-1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尼西坦(Ani)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实验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Ani治疗组。采用改良四血管阻断法(永久灼闭椎动脉、可逆夹闭颈总动脉)建立VD大鼠模型,用Ani(300 mg/kg)灌胃治疗4周;对照组大鼠手术同上,但不阻断血供,生理盐水2 ml灌胃4周。4周后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海马齿状回的表达。结果: Ani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明显提高(P<0.05),caspase-3在海马齿状回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Ani能增强VD大鼠的空间认知能力,机制可能与其下调caspase-3表达而保护海马细胞免受凋亡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电针对于SAMP8模型小鼠海马区早老蛋白1(presenilian 1,PS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SAMP8小鼠(早老化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每组10只;10只SAMR1小鼠(正常老化小鼠)组成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15天,在电针治疗组治疗时抓取束缚一次,不做任何治疗;电针治疗组每天治疗前抓取束缚之后再进行电针治疗,治疗穴位选取"百会"、"印堂"、"人中"三穴,频率2 Hz,电流强度以小鼠头部微颤为宜,留针20 min,每日1次,共15天。电针治疗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通过免疫组化观察SAMP8小鼠海马区PS1蛋白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海马区的PS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行为学中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逃避潜伏时增加,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减少(P0.05,P0.01);电针治疗组逃避潜伏时明显减少,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化观察各组海马区PS1蛋白表达,电针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S1蛋白在海马区表达水平,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电针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可以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而且电针治疗组海马区PS1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电针治疗可能参与减弱PS1蛋白的表达,降低Aβ水平,对于AD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份至2015年7月份期间本院收治的56例老年痴呆患者,将这5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8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有效率为96.4%,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的有效率为71.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阿尔兹海默症合并抑郁对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以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表达的影响。方法:2017年9月到2019年8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98例阿兹尔海默症合并抑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帕罗西汀组50例与多奈哌齐组48例。多奈哌齐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帕罗西汀组在多奈哌齐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治疗,两组治疗观察3个月,记录血清NE、5-HT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帕罗西汀组的总有效率是96.0 % (48/50),显著高于多奈哌齐组的79.2 % (38/48) (P<0.05)。两组治疗前的MMSE评分对差异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帕罗西汀组也显著高于多奈哌齐组(P<0.05)。帕罗西汀组治疗期间的便秘、嗜睡、头晕、心动过速、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 % (20/50),多奈哌齐组为31.3 % (15/48),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NE、5-HT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NE、5-HT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帕罗西汀组也显著高于多奈哌齐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阿尔兹海默症合并抑郁能促进血清NE、5-HT的释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治疗效果确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探究阿里红多糖组分(FOPS-a和FOPS-b)对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海马区AKT/GSK3β/Tau/P-tau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选用64只3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65 mg/kg)、阿里红多糖a组分(FOPS-a)与阿里红多糖b组分(FOPS-b)高、中、低(60、30、15 mg/kg),同月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给与药物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90天。6月龄时通过跳台、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的变化,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应用RT-PCR法检测小鼠海马区AKT、GSK3β、Tau mRNA转录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AKT、GSK3β、Tau、P-tau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阿里红多糖组分(FOPS-a和FOPS-b)均能明显改善小鼠学习与记忆功能并保护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上调AKT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下调GSK3β、Tau mRNA转录水平和GSK3β、Tau、P-tau蛋白表达。研究表明阿里红多糖组分(FOPS-a和FOPS-b)通过减少海马区神经元纤维缠结从而保护神经元的损伤,发挥拮抗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缓激肽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96例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痴呆量表(Blessed-Roth)评分、阿尔兹海默症评定量表(ADAS-Cog)评分以及血清缓激肽(BK)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升高(P0.05),Blessed-Roth评分以及ADAS-Cog评分下降(P0.05),血清BK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高(P0.05),Blessed-Roth评分,ADAS-Cog评分以及血清BK水平较低(P0.05);结论: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能够更有效改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可与其降低血清BK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大鼠血管性痴呆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模型(permanent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occlusion,2VO)进行改良,以提高模型动物存活率。方法采取改良造模方法(间隔7d分2次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和传统的2VO方法(同时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观察并比较2种方法大鼠的存活率、学习记忆能力改变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7 d,改良模型组动物存活率(86.7%)明显高于传统模型组(40.0%)(P〈0.05)。术后8 w与12 w,与假手术组比较,两种方法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而改良法与传统法造模组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E染色显示:改良法与传统法造模组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有相似程度的明显变性、坏死和凋亡。结论 2VO改良造模法是降低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动物死亡率的成功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长期酒精摄入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损伤机制。方法:选用8周龄的SD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蔗糖,口服);酒精组(4g/kg,口服)。连续12周后,分别取附睾考察精子数目、活力;取血清检测睾酮和促黄体生产素(LH)含量;计算睾丸一体重比,并检测睾丸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以及caspase.3前体和剪切体的蛋白表达。结果:酒精组12周后,大鼠的睾丸.体重比明显降低(P〈0.05),精子数目减少(P〈0.01),精子活力下降(P〈0.01);血清中睾酮含量下降(P〈0.05),LH含量增加(P〈0.05);睾丸中MDA含量增加(P〈0.01),GSH含量降低(P〈0.05),GPX和SOD活性下降(P〈0,01);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增加(P〈0.05),caspase-3剪切体与前体的比值增加(P〈O.01)。结论:长期摄入酒精引起的大鼠睾丸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增加是其导致其生殖系统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小鼠顺铂(CDDP)耳毒性模型,研究不同剂量顺铂对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aspase-3在螺旋神经节中的表达;同时结合听脑干反应(ABR)测试,观察用药前后小鼠听力的变化。结果:不同剂量顺铂组小鼠体重和听力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并且随着顺铂给药剂量的增加,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中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以及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应用小鼠能建立可靠的顺铂耳毒性模型;顺铂可导致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而且此凋亡过程中有caspase-3的参与,进一步证实了凋亡可能是顺铂耳毒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脑创伤后海马神经组织中casepase-3表达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创伤组。用Marmarou方法造成大鼠重型弥漫性颅脑创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casepase-3蛋白表达情况,原位细胞DNA断裂检测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动态变化。同时行TUNEL与caspase-3双标染色。结果:对照组海马区神经细胞casepase-3未见明显表达,创伤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casepase-3表达在伤后3小时开始升高,伤后3天达高峰(P〈0.01),伤后7天下降明显。对照组海马区未见TUNEL阳性细胞,创伤组海马区TUNEL阳性细胞伤后3小时开始增多,伤后3天达高峰(P〈0.01),伤后7天下降。可见创伤组TUNEL染色与caspase-3免疫染色双标阳性的细胞伤后6小时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于伤后3天达高峰(P〈0.01),伤后7天双标阳性细胞数量下降。Casepase-3表达与TUNEL阳性细胞明显相关(P〈0.01)。结论:大鼠脑创伤后casepase-3的过度表达是影响大鼠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原因之一,抑制casepase-3活性表达对神经组织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及扩增MSCs后,用绿色荧光染料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标记,通过静脉途径移植给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的SD大鼠,按不同时间点取材,荧光显微镜观察BMSCs在脑内的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检测大鼠脑内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移植组在移植后第6天神经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移植后3、12、24、48、72 h caspase 3免疫组化阳性目标面密度分别为(1.34±0.31)%、(3.98±0.67)%、(5.58±0.92)%、(4.65±0.69)%、(3.51±0.63)%,对照组分别为(2.09±0.19)%、(5.23±0.30)%、(6.89±0.57)%、(5.93±0.56)%、(4.39±0.57)%,移植组和对照组比较均(P〈0.05)。6h及7 d移植组caspase 3阳性目标面密度分别为(2.81±0.35)%、(1.64±0.29)%,与对照组(3.92±0.44)%,(2.29±0.21)%比较差异显著(P〈0.01)。移植组相应时间点caspase-3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移植组大鼠缺血侧皮层的caspase-3 mRNA相对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其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方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03)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促凋亡作用及对Smac、caspase-9、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经As20,处理,共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等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采用MTT、Hoechst33258染色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观察其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凋亡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以及诱导凋亡作用;采用Westem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Smac、caspase-9、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MTT显示:As203在体外能明显抑制SMMC-7721的生长,具有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oechst33258显示细胞呈明显的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具有剂量依赖性;AnnexinV-FITC/PI双染法显示:As203作用24小时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69±0.58),其余三组(4.01±0.58)、(5.99±1.69)、(9.26±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显示:As2O3作用SMMC-7721细胞24小时,Smac、caspase-9、caspase-3表达上升,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的As203能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mac、caspase-9、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鲁泽春  陈亚琼  刘涛  周玲  张文颖 《生物磁学》2010,(21):4030-4033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GnRH-a)对大鼠海马、皮质部位小白蛋白(parvalbumin,PV)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激素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观察大鼠海马、皮质部位PV的表达。结果:①GnRH-a组大鼠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LH及FSH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VX组比较LH、FSH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2差异不显著。②正常情况下,大鼠海马、皮质部位可观察到PV神经元及纤维分布。③GnRH-a组PV细胞数及灰度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去卵巢组大鼠组相似;GnRH-a+E2联合用药后,PV细胞数及灰度值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GnRH-a降低大鼠海马、皮质部位神经元中PV的表达,从而影响神经元的功能,这可能与其用药后神经精神副反应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异氟烷单独或联合咪达唑仑对7日龄大鼠大脑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大鼠3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3),异氟烷组(I组,n=13)和咪达唑仑联合异氟烷组(MI组,n=13).C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10ml/kg,吸入30%O2 6 h;I组:在37℃恒温并通入1.5%异氟烷的麻醉小室内维持麻醉6h ;MI组:腹腔注射咪达唑仑9 mg/kg后,随即置于37℃恒温并通入1.5%异氟烷的麻醉小室内维持麻醉6h.麻醉结束即刻每组取3只大鼠,行动脉血气分析.麻醉结束2h 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皮质和海马组织Caspase-3 mRNA水平的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大脑Active caspase-3阳性神经细胞的分布情况,计数阳性细胞.结果 ⑴ I组和MI组大鼠麻醉结束即刻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 Realtime-PCR 结果显示,I组与MI组大鼠皮质和海马区Caspase-3 mRNA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增多,且MI组与I组比较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P<0.05).⑶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组与MI组大鼠在皮质、海马及丘脑部位Active caspase-3阳性神经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 (P<0.05),而MI组与I组相比,在海马和丘脑部位Active caspase-3阳性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 异氟烷麻醉能诱导脑发育高峰期大鼠重要脑区Caspase-3表达增加,联合应用咪达唑仑增加更明显;推测Caspase-3表达增加可能引起凋亡级联反应,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