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37-138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予以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酮替芬治疗,疗程7~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较好缓解咳嗽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非肺炎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呼吸科非肺炎感染后咳嗽且中医辨证诊断为风咳证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均为93.33%(28/30)(P0.05);两组患者治疗3 d和7 d后咳嗽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按咳嗽频率、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非肺炎感染后咳嗽,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210例变应性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4例)予以口服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106例)在此基础上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4d,依咳嗽症状评分判断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咳嗽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89. 4%,两者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变应性咳嗽安全可靠,其疗效优于单用枸地氯雷他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风邪犯肺型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感冒后咳嗽的患者6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片治疗,治疗组口服中成药苏黄止咳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咳嗽等症状缓解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咳嗽积分的组内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风邪犯肺型感冒后咳嗽,能明显缓解咳嗽等临床症状,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适合门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在变应性咳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我院2009年4月份至2017年1月份收治的300例变应性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50例患者,予以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实验组150例患者,予以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予以分析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要高,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咳嗽症状积分相比对照组改善理想,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变应性咳嗽患者实施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对患者病情症状改善有积极意义,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并检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苏黄止咳胶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两组止咳起效和咳嗽消失时间、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咳嗽症状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治疗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 <0.01);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儿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治疗组患儿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ⅹ2=5.289,P < 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57例临床疗效。方法:对诊断为感冒后咳嗽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苏黄止咳胶囊1次3粒,1日3次,7天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必嗽平16mg/次,1日3次,7天为1疗程。2疗程后疗效判定及临床症状评分比较。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4.1%。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苏黄止咳胶囊联合阿斯美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联合阿斯美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斯美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2.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状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阿斯美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症状可在较快时间改善及消失,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96-102
目的研究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6),对照组给予氨茶碱、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苏黄止咳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各临床症状、肺功能改善情况及整体治疗效果进行评比。结果对照组咳嗽、喘息、咯痰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长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V1、FEV1/FVC、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可有效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采纳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成人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院呼吸内科门诊180例感染后咳嗽的患者,随机分组为A、B、C 3个组;A组口服苏黄止咳胶囊、B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C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和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均为7天疗程。对三组咳嗽症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3组咳嗽症状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三组咳嗽症状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其中A、B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组及B、C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各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应用苏黄止咳胶囊和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以有效改善咳嗽症状,并使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有效减少,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咳嗽症状积分表评分、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症状积分表日间和夜间积分以及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CQ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LCQ评分,降低咳嗽症状积分表日间、夜间积分以及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苏黄止咳胶囊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应用苏黄止咳胶囊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疗效66.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哮鸣音消失时间(4.6±1.2)d、咳嗽消失时间(7.2±0.6)d、气喘消失时间(3.2±0.6)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MVV(56.7±3.8)%、FEV_1(48.5±6.2)、PEF(2.8±0.2)L/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苏黄止咳胶囊辅助治疗可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改善,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豚鼠模型的疗效,探讨苏黄止咳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豚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组及苏黄止咳胶囊高、低剂量组,复制CVA豚鼠模型,检测各组豚鼠咳嗽反应、肺组织病理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百分率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 E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豚鼠咳嗽次数显著增多(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苏黄高剂量组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P0.05);3个治疗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对照组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中IL-4、TNF-α、Ig E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醋酸泼尼松组血清中IL-4、TNF-α水平显著下降,苏黄高剂量组血清中TNF-α、Ig E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TNF-α和Ig E的水平,改善CVA豚鼠的咳嗽症状、气道炎症及肺组织病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CVA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对小儿感冒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就医的感冒后咳嗽儿童86例,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止咳宁嗽胶囊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0.44%(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对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具有良好疗效,在临床中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苏黄止咳胶囊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干预组患者服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的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方法:检索11个数据库从建库至2014年6月30日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筛选合格文献。应用Cochrane评价员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价,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有效率比值比(odds ratio,OR)为4.8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92,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杨华军  邱丹  杜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891-2892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止咳作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抗感染、舒张支气管及控制气道慢性炎症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苏黄止咳胶囊3粒口服,每天3次,治疗10 d。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咳嗽症状及肺功能等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及最大呼气流量(PEF)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在治疗AECOPD患者中其止咳及改善肺功能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酮替芬1 mg,2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苏黄止咳胶囊3粒,3次/d,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咽痒、气急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优于单用富马酸酮替芬。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咳证,风邪犯肺)临床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独特性。方法:采用随机密闭信封法,以西药镇咳药——可愈糖浆为对照组,纳入西医诊断符合感冒后咳嗽,中医诊断符合风咳证风邪犯肺患者共36例,其中治疗组24例,对照组12例,治疗7 d,通过观察患者疗效自评、临床咳嗽疗效、中医症状疗效、咳嗽自测评分及安全性指标,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探讨其治疗的独特性。结果:临床咳嗽疗效比较,治疗组愈显率54.2%,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愈显率25.0%,总有效率75.0%;两组临床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05);中医症状疗效评价,治疗组愈显率29.2%,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愈显率16.6%,总有效率58.4%,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5)。患者疗效自评及咳嗽自测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8<0.05,P=0.005<0.05)。安全性评价:治疗组有1例服药后出现腹泻,停药缓解,后继续服用症状未再出现,考虑与药物关系不大。两组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未发生有明确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有效、安全,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该次调查时间设为2014年1月~2015年11月;调查对象为呼吸内科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两组均为40例。治疗方法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苏黄止咳胶囊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0 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上存在差异,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在咳嗽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