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以微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与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及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 disease)等同属于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由于通常无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常规CT和MRI扫描均不敏感,因此以往无法在患者中检出.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磁共振梯度回波(gradient-echo,GE)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GE-T2 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已能有效检出CMBs.本文就CMBs的发病机制、影像学检出方法及表现、相关危险因素及对认知功能、抗凝及溶栓治疗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磁敏感成像(SWI)技术在脑微出血(CMB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中医院2017-01—2018-12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CMBs患者80例,均行磁共振(MRI)常规序列(T_1WI、T_2WI、T_2FLAIR、DWI)及磁敏感成像(SWI)序列检查,探讨MRI常规序列与SWI序列在CMBs检出方面的差异,同时观察CMBs发生部位差异。结果 SWI序列检出CMBs病灶328个,DWI序列(b=1000)检出率为43.3%,T_1WI检出率为9.8%,T_2WI检出率为15.5%,T_2FLAIR检出率为18.9%,SWI序列对于CMBs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常规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s病灶发病部位以基底节区为最多,依次为皮层及皮层下、丘脑、脑干、小脑。结论 SWI序列能够高效显示CMBs,且具有特征性表现,监测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3.0T MRI诊断高血压性脑微出血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MRI不同扫描序列检出高血压性脑微出血(CMBs)的能力。方法对215例高血压患者行颅脑常规MRI和梯度回波T2^*加权(GRE T2^*-WI)扫描,并对其中的21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比较不同扫描序列检出CMBs的差异,以及分析CMBs在GRE T2^*-WI上的分布。结果215例患者中,GRE T2^*-WI检出的CMBs最多(112例,961个CMBs),其次为T2WI、DWI、T2 Flair和T1WI。在GRE T2^*-WI上,脑不同部位CMBs的分布不同,以皮质-皮质下区最多,小脑最少。21例行SWI的患者中,SWI检出267个CMBs。结论在MRI检出高血压患者CMBs方面,GRE T2^*-WI序列应作为首选,SWI是检出CMBs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一种亚型,是脑组织微量渗血或含铁血黄素沉积的一种出血倾向的病理状态,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容易被忽视。随着梯度回波T_2加权成像(GRE-T2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的广泛应用,CMBs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目前的研究表明,CMBs与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干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s)与椎-基底动脉形态的关系。方法对204例脑干梗死患者行头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头颈MRA检查,根据CMBs情况将患者分为脑干CMBs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两组椎-基底动脉形态特点,分析脑干梗死患者CMBs与椎-基底动脉形态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头颅SWI检查结果显示,112例患者有脑干CMBs(阳性组),92例脑干无CMBs(阴性组)。阳性组椎-基底动脉异常发生率(78.6%)显著高于阴性组(58.7%)(χ~2=9.432,P=0.002)。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椎动脉狭窄、椎动脉发育不良及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的比率显著增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动脉发育不良、基底动脉迂曲延长是脑干脑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59,95CI%:1.056~3.270,P=0.032;OR=1.745,95CI%:1.010~3.018,P=0.046)。结论伴有椎-基底动脉形态异常脑干梗死患者脑干CMBs发生率高。脑干CMBs与椎动脉发育不良、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SWI)在脑毛细血管扩张症(BC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5例BCT患者的MRI平扫、MRI增强扫描及SWI的直接征象,并对病灶进行计数。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及SWI。BCT在MRI平扫(T1WI、T2WI)、SWI、MRI增强扫描均表现为脑实质内多发低信号,其中SWI检出敏感度最高(100%),其次是增强扫描(39.5%),T1WI,T2WI最低(22.9%,22.6%),SWI检出敏感度与其他序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增强扫描与平扫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T1WI与T2WI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头部MRI平扫、增强及SWI能显示BCT的直接征像,本研究得出头颅SWI成像可作为诊断BCT的首选检查,且是最敏感、最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4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资料。结果DEACM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智能、人格改变;头颅MRI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和半卵圆中心双侧对称的点状、斑片状或融合性病灶,T2加权像呈高信号,T1加权像呈低信号,基底节或苍白球区呈慢性缺血性改变,偶见病灶主要位于大脑皮质。结论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头颅磁共振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脑微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20例疑似脑微出血患者分别行MRI常规序列扫描以及SWI序列扫描,对检出CMBs阳性例数、脑微出血灶位置分布情况、脑微出血灶数量的显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90例患者通过SWI检测均显示出磁敏感效应,SWI主要表现为条状、点状以及类圆形等,检出率为100%;86例常规序列检出CMBs阳性,检出率为76.5%,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90例患者中通过T1WI序列扫描表示病灶显示不明显,通过T2WI序列扫描共检出232个低信号灶。SWI序列共检出1 392个低信号灶。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现阶段的临床应用中可检出脑微出血的最佳序列,从而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上世纪90年代磁共振梯度回波成像(GRE)技术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的出现及应用,脑微出血(CMBs)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使得CMBs为人所知并日益受到重视。CMBs是脑内微血管破裂或渗漏所致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出血后含铁血黄素、脱氧血红蛋白、铁蛋白等沉积在微血管周围,T2WI-GRE对出血甚至微小出血后的残余痕迹,尤其是对含铁血黄素的沉积敏感性很高。CMBs产生的顺磁性血液分解产物导致局部磁场不均匀,引起信号丢失,在MR GRE上表现为圆形、质地均一、边缘清楚的直径约2~5 mm的局灶性信号缺失区,病灶周边无水肿;同时应排除由苍白球钙化、  相似文献   

10.
<正>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以微量血液外漏为特征。CMBs多无明确相关症状和神经系统体征,且常规头颅CT和MRI检测对其不敏感,故较少引起临床医师重视。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如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gradient-echo T2WI)和三维快速场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Carson等提出的栓子外渗学说,并回顾性研究了"CMBs"信号产生的危险因素,对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CMBs信号的产生机制提出新的观点。方法首先引用Carson提出的栓子外渗学说,解释纤维蛋白原凝块(血栓)的外渗现象;其次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91例,女性47例)MRI 3.0T的SWI序列检查进行分组,其中SWI相脑梗死非责任病灶的"CMBs"阳性组73例,为"CMBs"阴性组65例。对两组临床指标等资料进行"CMBs"阳性的相关因素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arson等栓子外渗学说的血栓外渗现象可较好地解释了MRI技术"CMBs"信号的形成。我们资料显示:"CMBs"阳性组与"CMBs"阴性组比较,单因素分析:"CMBs"阳性组:年龄、同型半胱氨酸、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CMBs"阴性组(P值为0.000、0.000、0.016、0.013);将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腔隙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吸烟史、嗜酒史等危险因素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腔隙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在"CMBs"阳性组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值为0.010、0.000)。结论脑无症状SWI"CMBs"用栓子外渗学说解释较有说服力,因此临床上将SWI"CMBs"信号重新认识为"脑微栓子"信号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WI序列及SWI序列检查在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DAI患者按颅脑CT是否发现脑实质内出血分为脑CT阳性组及阴性组。评价2组MRI平扫(T1WI、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成像(SWI)影像学资料,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对DAI的敏感性。结果 CT阳性组CT、T1WI、T2WI、FLAIR、DWI、SWI出血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6%、21.6%、38.9%、42.8%、62.1%、98.2%,CT阴性组分别为2.7%、14.4%、17.8%、21.9%、100%、23%,DWI序列在非出血性弥漫轴索损伤的检出率最高,与MRI常规平扫及CT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SWI序列在出血组检出率最高,与MRI常规平扫及CT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AI影像中DWI序列在非出血病灶及SWI序列在出血性病灶的检出率高于CT及MRI常规序列,应将DWI及SWI序列作为诊断DAI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LA)与脑微出血(CMBs)这两种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南方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例、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13例),均诊断为脑小血管病,均行头颅MRI扫描(T1WI、T2WI、FLAIR及SWI成像)、相关血生化检查及基本资料收集[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纤维蛋白原(FIB)].根据MRI结果将LA分为侧脑室周围LA 0~3级和皮质下LA 0~3级,计算CMBs病灶数量并分为0~3级. 结果 伴有CMBs的LA患者年龄、糖尿病史、腔隙性脑梗死、血糖值、HDL与不伴有CMBs的LA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s分级在不同级别侧脑室周围LA患者和不同级别皮质下LA患者中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CMBs与有无LA之间、CMBs分级与侧脑室周围LA分级之间、CMBs分级与皮质下LA分级之间均存在相关性(rs=0.439,P=0.000;rs=0.506,P=0.000;rs=0.448,P=0.000). 结论 患者年龄越大,患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高血糖、低HDL时更容易患LA及CMBs.CMBs、LA两种疾病互为危险因素,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共同受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SWI)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142例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常规行头颅CT扫描。统计头颅CT的出血灶,MR各序列的出血灶显示率。结果近一半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史,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位于基底节及丘脑。SWI对出血灶的检出率100%,T1检出率16.32%,T2检出率18.40%,FLAIR检出率19.0%。统计发现SWI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灶显示最高,与T1WI、T2WI及FLAIR序列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1WI、T2WI及FLAIR序列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灶的显示明显高于其他序列,为脑出血早期出血灶的有效检查方法,对脑内出血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发生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经头颅MRI证实患有LI的高血压患者82例,其中经头颅SWI检查发现并发脑微出血(CMBs)患者47例,无CMBs患者(对照组)35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间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24h舒张压变异性(24hDBPV)差异,分析CMBs数量与24hSBP、24hDBP、24hSBPV、24hDBPV的相关性。结果 CMBs组24hSB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24hSBP、24hDBP、24hDBPV无显著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MBs组CMBs数量与24hSBPV、24hDBPV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性LI患者血压变异性升高与并发脑微出血相关,血压变异性升高可能是高血压性LI患者并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患者。根据头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分为有CMBs组(56例)和无CMB组(56例)。收集两组患者病史、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结果及头颅MRI,对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脑室周围高信号、深部白质高信号Fazekas’s分级的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CMBs组与CMBs组患者的年龄(61.620±11.479 vs.70.620±11.185)、UA(278.920±69.512 vs.353.460±111.206)、Cr(71.360±19.797 vs.90.450±44.989)、Hcy(12.587±2.664 vs.21.715±10.4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63,95%CI:0.905~1.025,P0.05)、Hcy(OR=1.487,95%CI:1.219~1.813,P0.05)是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Hcy是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亚急性期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SWI检查,根据图像分析结果比较不同扫描序列所显示的梗死灶内出血灶数目及其阳性检出率;测量SWI序列出血最大层面出血灶面积和T2WI序列梗死灶最大层面的梗死灶面积,并行相关分析;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经CT确诊的脑出血患者于发病2 d内及2周后分别进行MRI常规序列及SWI扫描,并进行血肿分期及对各序列的病灶显示率、微出血灶的分布和出血量评估.结果 在12例脑出血患者中,共发现33处出血灶.SWI、T,WI、T<,2>WI、Flair序列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头颅MRI的SWI序列检测症状性小动脉硬化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灶,分析不同部位CMBs的临床特征差异及CMB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2018年10月就诊于新疆昌吉州中医院神经内科的小动脉硬化的CSVD患者。根据有无微出血分为CMBs组与无CMBs组。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判断CMBs数量分级与独立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根据CMBs的位置分为脑叶区亚组、深部区亚组、幕下区亚组。比较脑叶区CMBs与非脑叶区CMBs、深部CMBs与非深部CMBs、幕下区CMBs与非幕下区CMBs亚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共纳入144例CSVD患者,CMBs组42例(29.2%),无CMBs组102例(70.8%),其中脑叶区18例,深部白质区23例,幕下区9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载脂蛋白b水平(OR 0.308,95%CI 0.099~0.957,P=0.042)及高空腹血糖值(OR 1.128,9...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牛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8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其中包括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E-T2~*WI),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 26例(30.6%)患者中共检出CMBs 124个,每位患者的CMBs数目在1~16个之间.CMBs在基底节丘脑区和皮质一皮质下区分布较多,在幕下区较少见.发生在脑十的CMBs可有相关症状及体征.CMBs数目与年龄、腔隙性梗死数目及白质疏松程度评分有相关性(r=0.243,P=0.025;r=337,P=0.002;r=0.438,P=0.000).CMBs在GE-T2~*WI上显影良好,部分CMBs可在自旋叫波(SE)T2WI及DWI序列上显影. 结论 CMBs是脑微小血管病变标志,主要预测因素有高龄、多发腔隙性梗塞和白质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