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受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源约束的影响,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迫切需要提升效率、加快转型。本文基于网络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2016年中国26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测算了有色金属冶炼过程的整体及分阶段转型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MPI)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的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均受冶炼及压延加工阶段的主导;在技术进步、规模效应增长的同时,产业链的纯技术效率下降。有色金属产业链转型效率主要受冶炼及压延加工阶段影响,仅靠技术和规模并不能有效促进产业转型,企业需要从多角度提升综合能力,促进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废水的水质特征,对2000-2009年间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处理相关论文进行了检索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处理的相关研究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在2005年以后膜法和其他一些新技术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对相关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处理研究和应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DEA模型的有色金属产业链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有色金属产业面临“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为背景,结合有色金属产业链特点,将有色金属产业链划分为采选业和冶炼及加工业,建立有色金属产业链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使用2014年数据,应用网络DEA模型对包含有色金属产业链的26省市的有色金属产业链及内部各环节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评价,为各省市有色金属产业的整体效率改进提供了基础。结果表明,浙江省是唯一一个在产业链内各环节及整体产业链综合有效的省市,对于其他省市,通过环节内部找寻发展重点,为有色金属产业链的整体效率提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8年上半年国内外经济发展良好,这为我国矿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除油气外其他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基本平衡,除有色金属外其他主要矿产品进口量增长,油气和有色金属价格高涨。预计201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产量将继续增长,原油进口量将会回落,铁矿石价格将保持当前水平。受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影响,我国矿业发展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期,提高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扩大国际矿业合作是矿业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废水的水质特征,对2000~2009年间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处理相关论文进行了检索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处理的相关研究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在2005年以后膜法和其他一些新技术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对相关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处理研究和应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煤炭》2004,30(3):64-64
一项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近 80 0 0座国有矿山中的大部分是在困境中运行 ,缺乏发展后劲 ,其中煤炭、有色金属、化工矿山尤甚。 2 0世纪 50年代建设的矿山有 2 / 3进入中晚期 ,有 440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而面临闭坑的威胁。全国 42 6座矿业城镇中有47座面临资源枯竭后的转型振兴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科技部最新研究提出 ,资源型城市如能及时转型为区域经济中心 ,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化进程 ,否则 ,城市会随资源枯竭而衰落。这项名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与对策研究”的课题是由国土资源部、中科院、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石油天然气总…  相似文献   

7.
缅甸矿产资源种类较多,特别是有色金属资源,其矿床空间分布较为规律,规模较大,但地质工作程度很低,资源开发滞后,投资潜力大。目前,缅甸正处于政治、经济转型的新时期,整体投资环境逐步趋于改善,有色矿业开发必将成为该国重要经济支柱和引进外资的重点行业之一。本文重点论述了缅甸有色金属资源状况,结合“走出去”开发资源的实践,系统分析了该国有色矿业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企业赴缅甸开发有色金属资源,提高我国资源保障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色金属矿山深井采矿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  韩志型 《采矿技术》2003,3(2):38-38,95
随着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我国的浅表有色金属矿床即将消耗殆尽,迫使大多数有色金属矿山转入深部矿床开采。阐述了我国进行深井安全开采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和国内外深井采矿技术现状,提出了深井采矿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建设,对各种有色金属不断增长的迫切需要,与我国有色金属企业各种金属现在可能达到的实收率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尤其是突出地表现在收塵效率方面。有色金属系统内各企业的收塵效率是很不一致的。如401厂的静电收塵效率可达98%左右,这是最好的例子;第一冶炼厂铜系统的收塵效率可达到95%以上,铅系统的收塵效率达到92%左右;第三冶炼厂的收塵效率为90%;第五铅锌矿第二冶炼厂的收塵效率为86%左右;第九钨矿的收塵效率为80%左右;第二锡矿冶炼厂的收塵效率为70%左右;最坏的是第一锡矿的静电收塵效率仅达60%左右。其他各厂都是介于最好和最坏的之间。  相似文献   

10.
董明  梁红娟 《中国矿业》2023,(10):40-46
有色金属行业是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也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行业,与国民经济高度相关。有色金属行业作为我国低碳转型的重要一环,已成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如何实现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解析有色金属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为碳达峰争取更多的时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某有色金属联合企业温室气体历史排放数据的核算分析,以情景分析法预设三种未来发展情景模式,预测了在基准情景、适度情景和达峰情景三种情景下某有色金属联合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情况;按照降碳潜力核算方法探讨了未来10年某有色金属联合企业在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工艺节能挖潜、电气化水平提升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降碳路径下的减碳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某有色金属联合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在达峰情景下将在2028年达到峰值,在适度情景下将在2028年后碳排放增速逐年下降,在基准情景下将无法实现碳达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的主要路径和举措,为有色金属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了方法和可参照的碳达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生态经济学中生态产业链的规划设计方法,探讨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生态化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通过分析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上采矿、选矿、冶炼与加工环节在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生态低碳改造与规划设计相结合,采矿与选矿企业生态低碳化,冶炼与加工企业生态低碳化,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生态低碳技术支撑体系的生态低碳实现途径,以保障有色金属资源安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生态化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铜火法冶炼废水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排放规律,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开展了铜冶炼行业水污染源的解析,结果表明:整个铜火法冶炼过程中最主要污染源是污酸,最主要的污染物是总砷、总铜、总镉。为我国铜冶炼行业阐明了废水治理方向和重点污染物,也可为其它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和中游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下游长三角地区矿产加工业已失去低成本优势,这种局势使得研究长江经济带矿业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协调度模型,本文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采掘业与矿产加工业按矿类分为四组,对各组采掘业与对应矿产加工业协调度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矿产加工业无论与本地区采掘业相比,还是区域横向比较来看,均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上游地区除经济较为发达的重庆外,其他地区总体呈现矿产资源采掘业领先、矿产加工业落后的格局,其中贵州在煤炭方面、四川在有色金属方面尤为明显;中游地区协调性优于长三角和上游地区,其中煤炭和油气总体上表现为矿产加工业领先,黑色金属总体上为资源采掘业领先,而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总体呈现协调发展态势。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在矿业产业协调发展中承担的职责和分工,以期为带内地区间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政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4-2018年中国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DEA模型方法测算中国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并引入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企业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上市公司的综合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五年的平均值为0.815,且大部分已经处于规模效应递减之中。同时发现上市时间、企业规模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上市公司的效率成明显正相关,而固定资产净额与之负相关。基于此提出了改善中国色金属矿采选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玉琳 《矿冶工程》2022,42(4):167-172
以锌冶炼行业为例,重点概述了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锌冶炼行业能耗相关标准及多家锌冶炼企业综合能耗现状和单元过程能耗分析,指出了湿法炼锌企业应从冶炼过程降电耗以及渣处理过程降焦耗两个方向进行技术攻关。最后从锌冶炼企业的全局视角出发,提出锌冶炼企业应重点从“源头消减、过程控制、跨行业消纳、末端治理”四个方向布局,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锌冶炼局面。  相似文献   

16.
金属矿产资源产业是矿产资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范围广,覆盖领域多,通常被认为对资源禀赋及关联产业具有较强的依赖关系。基于2003—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禀赋及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金属矿产资源产业整体、金属采选业和金属冶炼加工业对资源禀赋的依赖,以及关联产业布局对金属矿产资源产业整体以及不同环节的影响。结果表明:(1)资源禀赋仅对金属采选业的空间布局产生影响,对金属矿产资源产业整体和金属冶炼加工业布局的影响不显著;(2)金属采选业和金属冶炼加工业的布局在本地相互影响,而对邻近地区均没有产生空间溢出效应;(3)金属矿产资源产业后向关联产业的布局对本地金属矿产资源产业存在正向影响,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的金属采选业既会产生正向影响也会产生负向影响,而对金属冶炼加工业布局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有色金属冶炼污酸的水质特点和排放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有色金属冶炼污酸处理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有色金属冶炼污酸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从污酸达标排放向回收有价金属和稀酸的方向发展;从以污酸处理为重点向关注处理过程中废渣的减量化和无害化方向发展;从传统处理方法向先进适用替代技术方向发展,以期对我国有色金属冶炼污酸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内蒙古查明有色金属的主要特点和找矿潜力等诸多方面入手,分析了自治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优势,即:1)生产能力不断扩大;2)装备水平不断提高;3)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4)核心企业迅速成长。同时也指出了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即:1)产业结构不合理;2)环境承载力有限;3)水资源贫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4点政策建议,即:1)优化有色金属产业布局;2)合理配置资源,完善产品结构;3)创新制度,推动大型有色金属矿业企业成长;4)培养人才队伍,推动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中部省级行政区极力倡导低碳经济的前提下,湖南省有色金属采选业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经济发展、行业发展、能源消耗三方面研究湖南省2010~2017年有色金属采选业碳排放的影响因子,通过关联度比较,得出能源规模、有色金属采选业企业个数、能源强度、经济增速、第二产业占比和能源结构是湖南省有色金属采选业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耗比、减量增质以实现集约发展、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促进资源深加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