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土壤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决定其生物有效性及毒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分类及其提取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影响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与迁移转化的因素,表明土壤pH值、有机质、外源重金属量和人为活动干扰影响最显著,并展望了土壤重金属形态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植物分泌的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化学行为和植物吸收积累重金属具有重要影响。对施加根系分泌物的方式、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重金属化学行为和重金属吸收积累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吴娟  陈培斯 《绿色科技》2023,(2):107-111+116
污染土壤修复是一项专业的、复杂的环保治理工程。为保障修复质量、规范二次污染防治,以泰州市某化肥厂地块污染土壤水泥窑协调处置项目为研究对象,细化分析了开挖、预处理、暂存、运输、下游处置等主体修复工程,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二次污染防治措施。结果表明:规范施工保障了修复质量,该地块修复后土壤污染物石油烃(C10-C40)检测值小于修复目标值(4500 mg/kg)、苯并[a]芘检测值小于修复目标值(1.5 mg/kg);施工阶段有效落实了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影响较小,周边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同步思考了全过程管控及废气面源逸散两项工作难点,建议施工单位组建梯级团队,领导人员环保知识体系健全,经验丰富,确保施工过程合法合规;施工人员分工明确,定岗定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规范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洒水、雾炮等各项扬尘控制作业有效落实,污染较重的施工环节构筑封闭空间收集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废气处理后达标排放。为污染土壤水泥窑协同处置施工过程环境管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根系分泌物对植物吸收积累重金属具有重要作用,这与根系分泌物影响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有关。就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植物吸收积累重金属机理的理解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与危害特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及其特点,以及重金属对环境危害和在土壤中的化学作用,概述了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和生物过程等影响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因素,重金属形态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可给性、活性的关系,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与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兰州市蔬菜基地土壤中的重金属Pb、Zn、Cu、Cr和AS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深爱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性;不同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性。对兰州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进行了聚类分析,将五区三县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聚类结果分为了三大类。  相似文献   

7.
浅谈土壤重金属监测与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希 《绿色科技》2012,(10):155-156
指出了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为土壤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逐年增多,土壤重金属的监测问题成了环境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重金属污染对土壤产生的破坏性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会导致土壤中的植物受到污染,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产品中,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对于土壤重金属的监测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随着村镇城市化发展提速,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加大,市政污泥的产出量也随之上涨。市政污泥是一类由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微生物、无机物和水分组成的非均相絮状物,其成分复杂,理化性质独特,有毒有害物质多,彻底无害化处置极其困难。传统填埋、焚烧、堆肥技术虽能减量化处置市政污泥,但处置效果一般,资源化程度较低。基于此,提出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技术,可同步实现水泥熟料生产和市政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处理效果稳定,处置费用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9.
以勉县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项目为例,对其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和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等五大定量指标进行了分析,以评价项目其清洁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杨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土壤重金属对杨树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重金属在杨树体内富集规律及提高杨树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强化措施等3个方面介绍了杨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得出不同环境因子的土壤化学特性变化规律,通过环境因子变化判断土壤化学性质,选择栽培的药用植物。在喀斯特山区药用植物栽植地块,按不同环境取土样进行检测,用Excel软件对环境因子与化学特性变化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大部分土壤化学特性指标均具有中等以上变异性,除坡向、地类2个环境因子对土壤化学特性指标达不到显著性影响,p H值、As、全N、速效K、交换性Ca等化学性质基本不受环境因素影响外,海拔与土壤有机质、有效P,相对高差与重金属Ni,坡度与重金属Cd、有效态Cu,土层厚度对重金属Cd、Pb、有效态Cu、Zn,石砾含量与重金属Cd、有效态Cu,岩石裸露率与重金属Ni、Cd、有效态Cu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岩性对重金属Cd、有效Si、有机质、有效态Fe、有效态Mn,不同坡位对Cd、Cr、有效态Cu、交换性Mg,不同坡形对Hg、有效B、有效Si、有机质,不同土壤类型对Cd、Pb、有效态Mn、有效B、有效态Cu均有显著差异性。岩性、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坡位、坡形这5个因子影响的化学元素较多,对一些元素的影响已达到极显著性,可作为药用植物栽培上进行土壤地块选择评价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丛枝菌根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60年代,随着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也随之恶化,由于重金属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被微生物所降解,所以,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也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是土壤中一类特殊真菌菌丝与植物根系共生所形成的复合器官。地球上大部分有花植物都具有丛枝菌根。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条件下,菌根结构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植物稳定以及增强寄主植物抗逆性、促进寄主植物吸收重金属元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中体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文章综述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目前丛枝菌根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策略和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丛枝菌根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土壤/沉积物中的铁、锰和铝的(氢)氧化物对磷和重金属的吸附解吸,在极大程度上控制着这些元素在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中的浓度、形态和迁移转化,关系到人类健康。本文列举了磷和重金属的环境效应,以铁、锰和铝的(氢)氧化物为例,阐述了土壤/沉积物中氧化物的组成、氧化物吸附磷和重金属的3种机制(内层络合、外层络合和存留于扩散团间)与吸附模型(等温吸附的经验和半经验方程与表面络合模型),分析了氧化物对磷和重金属行为调控的影响因素,指出氧化物间可能存在的竞争或协同吸附现象。认为当前结合各种现代测试技术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认识氧化物-水界面的吸附反应本质以及多晶型或不同氧化物共同参与下的多界面复杂反应过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蔬菜基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在作物体内富集进入食物链,对人畜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防治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特点和主要途径,探讨了土壤重金属的危害以及其治理措施和发展方向,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矿山开采等众多原因造成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峻,土壤当中积累过多的重金属会对植物、动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并最终进入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的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EDTA可以有效活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因此,被广泛用于强化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提取修复。文章从EDTA活化土壤中目标重金属机理,以及EDTA诱导下,植物对目标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机理出发,综述了EDTA在重金属污染强化植物提取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使用EDTA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植物对土壤Cd、Pb污染的修复与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扩大趋势,其中Cd、Pb污染尤为严重。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虽有很多,但各有利弊。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治理方法存在花费高、操作难、容易破坏土壤理化特性和干扰土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它具有原位修复、廉价、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文中从重金属Cd、Pb对植物的影响、植物修复技术和植物抗性机理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未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树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杨树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优势、富集能力强杨树种/品种/无性系的筛选方法、重金属在杨树体内的富集和分配特性、重金属对杨树的影响及提高杨树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能力的措施,提出今后该领域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点,并可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治理和恢复的难度大。笔者的目的是通过筛选出对玉米植株中N、P、K含量有促进作用,且能有效抑制玉米铅富集量的耐铅菌株,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耐铅微生物菌对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上玉米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铅水平下,耐铅菌株对玉米N、P、K的吸收均有促进作用,而对玉米铅富集量各菌株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从5种菌株中筛选出M2对玉米吸收有效养分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工业、农业和交通等来源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壤环境质量形势严峻,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与治理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植物修复技术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园林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和吸收作用,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生态、环保、对环境破坏力度小、美化环境等优势,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近年园林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阐述,从园林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技术、重金属富集园林植物的筛选、植物修复技术的联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同时对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桑树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潜力,以工业区周边桑树及与之对应根基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样品中Mn、Ni、Zn、Cd、Hg、Pb、As、Cu、Cr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级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解析,分析桑树中不同元素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计算桑树的富集、转运系数分析桑树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潜力。结果表明:城郊工业区土壤中Mn、Ni、Pb元素处于清洁状态;Zn、Cd、As、Cr元素处于轻度污染水平;Hg元素处于重度污染水平。区域土壤重金属元素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Mn、Cr、As、Hg、Cd污染可能不同程度受燃煤、金属冶炼等因素影响;Pb、Ni可能来源于交通污染源以及成土母质双重影响;Cu可能与区域交通污染及有机肥施用有关。综合分析认为:桑树对Ni元素综合富集能力相比于其他元素较强,对Zn、Cd、Hg具有较强的转运能力,对Ni、Zn、Cd、Hg具有较强的修复潜力,其中对Ni元素的修复潜力最强。桑树可作为Ni、Zn、Cd、Hg复合污染地生态修复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