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透针技术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操作规范,综合分析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用阳陵泉透阴陵泉、外膝眼透内膝眼、膝阳关透曲泉、梁丘透血海4组穴位,采用透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过循证医学研究方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间临床综合疗效评定对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两组间疼痛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透针组优于针刺组。结论透针法与常规毫针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止痛、综合疗效等方面均有效,但透针法比常规毫针刺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毫针刺法、艾灸法、推拿疗法相结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推拿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针刺法、艾灸法、推拿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辨证选取主穴和配穴.按疗程施治;对照组常规给予营养支持药物、增强免疫药物、镇静催眠药物等,进行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84%.对照组有效率3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毫针刺法、艾灸法、推拿疗法相结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筋毫针刺法治疗足三阳经筋型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8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筋毫针治疗组和普通毫针治疗组,每组44例。经筋毫针治疗组选取膝关节周围经筋点运用经筋毫针刺法治疗;普通毫针治疗组选取膝眼、梁丘、阳陵泉等穴位运用毫针刺法治疗。1个疗程7 d,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随访。通过VAS量表、WOMAC量表、总有效率来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经筋毫针治疗组疗效优于普通毫针组。结论:经筋毫针刺法能够改善足三阳经筋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膝关节生理功能,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毫针速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电针配合毫针速刺疗法,对照组用电针疗法。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2.9%.两组比较P<0.05,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针配合毫针速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良好,优于单一的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火针配合平衡针和常规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KOA患者67例,分成单一组(34例)和复合组(33例)。单一组接受常规毫针治疗,而复合组接受火针配合平衡针治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关节指数量表(WOMAC)和临床综合疗效评估作为检验针灸疗效的指标。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来比较治疗前后和2种治疗方法之间的疗效差别。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程、治疗前VAS和WOMA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毫针治疗和复合针灸疗法均有效地降低了VAS和WOMAC评分(P<0.05),表明2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地缓解KOA患者的病情。与单一毫针疗法相比,复合针灸疗法在缓解患者疼痛、骨关节僵直和活动障碍方面更显著(P<0.05)。此外,尽管2种治疗方法在KOA治疗的总有效率相似(P>0.05),但复合针灸法在治愈率和愈显率上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一毫针法(P<0.05)。结论:火针配合平衡针的复合针灸法在治疗KOA的临床效果上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灸推拿结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巧琳  胡斌 《中医学报》2011,26(3):371-373
目的:观察毫针刺法、艾灸法、推拿疗法相结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推拿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针刺法、艾灸法、推拿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辨证选取主穴和配穴.按疗程施治;对照组常规给予营养支持药物、增强免疫药物、镇静催眠药物等,进行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肱骨外上髁炎即网球肘,是骨伤科和针灸科门诊中较常见的病症,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笔者近年来采用火针或毫针刺法治疗本病,并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补泻并施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腰椎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6例和52例,治疗组采用毫针补泻并施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取穴相同,采用平刺方法治疗,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毫针补泻并施治疗腰椎椎管狭窄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浮针疗法在临床中应用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我院此次治疗的11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毫针刺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应用浮针刺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对呼吸暂停的症状有所改善,疗效显著,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火针、正骨疗法加甘露醇静点治疗与毫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别。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火针、正骨疗法加甘露醇静点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毫针刺法进行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正骨疗法加甘露醇静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定向浮刺加短刺的毫针刺法治疗棘上韧带劳损的疗效。方法:用定向浮刺加短刺的毫针刺法治疗棘上韧带劳损98例,配合适当的运动,每日1次,7次为1疗程。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痊愈68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有效率94.90%。结论:定向浮刺加短刺治疗棘上韧带劳损是具有良好疗效的非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12.
小针刀配合透刺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燕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44-144,146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透刺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25例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配合透刺法治疗组80例和单一小针刀组45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观察组:取穴梁丘、血海、犊鼻,内膝眼采用透穴法,再加小针刀。对照组:单一的小针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透刺法配合小针刀治疗与单一小针刀治疗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配合透刺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确切,优于单一的小针刀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自拟毫针刺穴结合走罐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6例,共1~3个疗程.结果治愈24例(66.7%)、好转8例(22.2%)、无效4例(11.1%),总有效率88.9%.结论毫针刺穴结合走罐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济、有效,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周围性面瘫(以下简称面瘫)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其治疗方法很多,尤其是近几年来涌现出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使之治疗方法更趋完备。但是目前临床上还是以毫针刺法应用较普遍,因此,笔者仅就面瘫的毫针刺法,略陈管见。 中西医对面瘫病理治则的认识 1.祖国医学对面瘫病理治则的认识:面瘫属于祖国医学之真中风范畴,其发病多由于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毫针针体与周围腧穴组织之间力学现象的分析研究,提出毫针刺法的基本微观力学刺激主要是挤压力、摩擦力和牵张力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认识毫针刺法的力学作用本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毫针刺法历代分类繁多,但它们之间有着系统的联系。本文试以针刺操作的次序为纲目,以各种刺法的作用为主线,将各种刺法按照其作用性质进行系统归纳,使之融汇贯通,层次分明,以利于临床和教学的应用及针法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刺络放血法在治疗多种病症上有很好的疗效,作者在临床中用刺络放血法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体会到刺络放血法在治疗各种痛证,如肩周炎、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较毫针、电针、水针等具有明显优势,取穴少,见效快,疗效好。文章还探讨了刺络放血法在痛症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试论毫针刺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针刺法历代分数繁多,但它们之间有着系统的联系,本文试以针刺操作的次序为纲目,以各种刺法的作用为主线,将各种刺法按照其作用性质进行系统归纳,使之融汇贯通,层次分明,以利于临床和教学的应用及针法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赵久鸿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8):279-279,282
目的:评价自拟毫针刺穴结合走罐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6例,共1.3个疗程。结果:治愈24例(66.7%)、好转8例(22.2%)、无效4例(11.1%),总有效率88.9%。结论:毫针刺穴结合走罐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济、有效,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浅刺多捻法”结合耳穴揿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40例采用“浅刺多捻法”结合耳穴揿针治疗, 急性期每日1次,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毫针刺法,急性期不予针刺;急性期后两组均隔天1次,10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ouse—Brackmann)来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7.50%(p<0.05);采用改良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标准Portmann评分对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浅刺多捻法”结合耳穴揿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确切,且优于常规毫针刺法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