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张杰  王雪飞 《世界电信》2004,17(11):29-31
IP电话的迅速发展给各国的电信管制者提出了一个难题,一方面如果要保证IP电话的健康发展、解决引发的矛盾.就不得不管制IP电话;另一方面,由于IP电话完全不同于传统电信业务.它所具备的特点和复杂性给现有管制体制带来很是挑战。所以,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都在讨论和关注IP电话的管制问题,但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IP电话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近一两年来如火如荼,随着它的普及,给电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大,引发了有关业务划分、承担社会责任等许多问题,引起全球各国电信管制者和相关部门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3.
蔡翔 《世界电信》1998,11(3):32-34
世界各国电信管制机构和运营商都面临运营独立问题,我国的电信运营独立要通过管制与企业分离以和资分离来实现,电信管制的独立将经历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电信管制机构和运营商都面临运营独立问题,而中国电信产业正从垄断走向竞争,在未来竞争性电信市场中,运营之问的“游戏”规则必须符合IU信市场发展的要求,电信管制机构在监督和执行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已于近期颁布,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如何通过电信管制政策的制定,营造电信企业生存发展的良好空间,亦即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造合理的竞争格局,是目前电信产业  相似文献   

5.
1998年1月1日,在经过近10年的酝酿之后,欧盟电信运营市场全面开放。在此前后,欧盟委员会颁布一系列指令,确立了欧盟电信的管制框架,各国根据此框架对其国内政策和管制规则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6.
浅析各国独立电信管制机构的类型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信私有化改革的深入,建立独立的电信管制机构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他不仅要独立于电信运营部门,也要独立于其他政府机构。目前,按电信管制独立程序,世界电信体制可分为四类:地位独立、权力集中的管制机构;地位相对独立、权力分散的管制机构;政府主管部直拉承担电信管制职能以及多极化的电信管制机构。  相似文献   

7.
淡出非对称管制把握管制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  朱辉 《移动通信》2005,29(2):52-54
1  前言随着新一轮改革重组的完成,我国电信业进入了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和促进电信运营商做优做强的新发展阶段。我国电信管制也随之进行了不断的深化改革,使管制体制及政策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实践难题亟待解决,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非对称管制政策。管制方式的对称与非对称问题一开始就颇有争议,而如今更面临着是否该退出历史舞台的讨论。非对称管制目前该不该退、何时退、如何退,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探讨。2   我国电信业的非对称管制2.1 采取非对称管制的依据采取非对称管制的依据是不对称竞争,即市场中存在支配…  相似文献   

8.
何伟  马源 《世界电信》2007,20(5):42-44
我国电信普遍服务仍然处于普遍接入阶段电信普遍服务是各国电信管制机构强制实施的一项电信管制政策,旨在促进并维持社会公众能够获取经济上可以承受的电信服务。目前,人们所熟知的普遍服务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国内外电信管制机构的发展状况及我国电信管制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电信管制机构的发展方向,对建立健全我国的电信管制机构的对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泰国电信业近几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市场也部分开放,并建立了独立的管制机构NTC。但迄今为止,泰国的电信运营商仍然行使部分管制机构的职权。TOT和CAT负责大部分电信网络设备的测试和入网许可,TOT占固定电话领域一半以上的份额,CAT则在国际电信业务方面占垄断地位。泰国移动通信发展迅速,市场竞争相对激烈。目前TOT准备引进3G。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讨论了IP电信网存在的诸多关键技术问题。指出IP电信网有能力综合现有全部电信业务,可以提供与传统电信网相同的安全性和相同的服务质量,而且不会因此而加大IP网的复杂性;IP电信网的关键问题不是可逾越的,有相当技术业已存在,这些问题是可以近期内解决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通信市场管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光斌 《世界电信》2001,14(10):10-13
在即将加入WTO之际,我国已建立了电信管制机构,出台了电信管理条例,做好了组织和法律上的准备。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还没有制定一部正式的电信法,而一些地方法规跟目前的“电信条例”和WTO的原则还有不协调的地方;电信管制机构、尤其是地方管制机构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管制范围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郑红凤 《世界电信》2002,15(5):22-25
i-mode引发了日本电信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未来的市场充满了机遇,竞争将在品牌,商业模式,战略定位,创新方面全线拉开,移动互联网,宽带接入和IP电话无疑将率先进入日本电信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本地IP电话网络中IP电话终端测试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崑  武骏 《世界电信》2002,15(11):33-36
国内在骨干IP电话系统的网络建设和研究中已经获得了一些测试经验,在IP电话终端的测试中可以首先借鉴这些经验。首先要考虑该产品与公用电信网络的接口、性能指标、功能的完整性、网管能力、安全防护能力、稳定性和可靠性等;还有必要对IP电话终端的协议兼容性进行评估。此外,IP电话终端的测试还要考虑其特殊性,如抗假冒能力和IP地址的动态分配、可管理性、软件和业务功能的动态升级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IP电话要提供与传统电话相同的电信级质量的电话服务需要进一步发展IP电话标准、IP电话设备及IP电话网设计方法。为此文章对IP电话的标准及IP电话设备的互连互通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忻展红  张磊 《世界电信》2006,19(7):45-48
随着电信市场出现IP电话等新业务形式,直接带来了电信资费的下降。通过对该现象的深入分析,认为新投资必须要带来新业务,新收入.否则,新增资本将不可避免地与沉积资本进行激烈竞争,导致市场业绩整体不佳。因此。政府应把握新投资的进入时机,并在不同情况下对新入者与在位者分别采取相应的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17.
雷震洲 《世界电信》2001,14(5):8-12,16
从上世纪最后15年到现在,电信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过去00年的进步。在如此快在发展速度的基础上,人们可以想象出未来电信世界的大致情况。在未来,全光网络连接世界各个角落;个性化服务充满市场;移动电话成了人们的网络伴侣;充裕的带宽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服务和应用,但另一方面,移动通信却可能成了新世纪的“烟草工业”;IP统治了网络之后,人们有可能面临着又一轮选择。  相似文献   

18.
雷震洲 《世界电信》2001,14(10):3-6,21
“入世”在即,中国电信业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是尽快制定电信法,确定电信市场的竞争和管制框架。其次是建立独立的电信管制机构,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管制。另外,迎接加入WTO的挑战,还要做好战略转移,主要有:电信业务市场由局部竞争走向全面竞争,电信业的增长点由电话转向数据,基本电话业务市场由东部沿海移信中西部、从城市称往农村等9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柬埔寨共有6家电信运营商,即柬埔寨邮电部(MPTC)和另外5家私人公司为公众提供电信业务,MPTC还是电信行业的政策制定者和管制者,5家私人公司都有国外战略合作伙伴,大多来自东南亚地区,主要有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柬埔寨的固定电话普及率很低,但移动业务发展迅速。柬埔寨是世界上Internet价格最高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20.
Mobile phone users are demanding an efficient convergent communication approach for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with their real life social circles. Unfortunately, the existing telecom services and the popular Internet services are not organically integrated to provide convenient convergent services. To overcome this issue, one of the promising convergent communication services considered by telecom carriers is RCS (Rich Communication Suite). However, existing issues, such as insufficient interoperability among different operators, shortage of terminals and heavy dependence on large‐scal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network deployment, mean that it will take time to implement RCS across worldwide networks and for it to become a service equally universal as voice and short message. Instead of a heavyweight RCS solutio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lightweight, quick deployment mobile phone book application system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without a fully deployed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nfrastructure, which seamlessly integrates tradi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and automatic conta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this, ‘Telco‐OTT’ service provision approach, telecom carriers can allow their subscribers to enjoy conveniently the rich convergent personal service experience quickly without a large initial investment. Thus, it is a low‐risk opportunity for telecom carriers to meet subscriber demand for advanced user‐centric convergent service feature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