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调miRNA378*表达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心肌细胞凋亡、网腔钙结合蛋白、内质网应激及信号通路因子的作用。方法:实验分4组:对照组(正常细胞)、CVB3感染组(正常细胞+CVB3)、miRNA378*过表达对照组(正常细胞+CVB3+转染miRNA378*空表达质粒)、miRNA378*过表达组(正常细胞+CVB3+转染miRNA378*过表达质粒)。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α-SMA蛋白,慢病毒质粒转染心室肌细胞,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心肌细胞感染CVB3,采用TUNEL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网腔钙结合蛋白、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及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因子PERK、P-PERK、eIF2α、ATF4、CHOP表达。结果:与CVB3感染组比较,miRNA378*过表达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网腔钙结合蛋白表达增加,而GRP78、P-PERK、eIF2α、ATF4、CHOP表达均减少(均P0.01),PERK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调CVB3感染心肌细胞miRNA378*表达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减少,网腔钙结合蛋白表达增多,进而缓解内质网应激,并抑制内质网应激凋亡信号通路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GRP94及促凋亡信号分子JNK、p-JNK、Caspase 1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3组,对照组(正常细胞)、柯萨奇病毒感染组(正常细胞+柯萨奇B3病毒)、黄芪总黄酮组(正常细胞+柯萨奇B3病毒+黄芪总黄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α-SMA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GRP94、p-JNK、JNK及Caspase 12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柯萨奇B3病毒感染组心肌细胞GRP78、GRP94表达增多(P0.01),黄芪总黄酮组心肌细胞GRP78、GRP94表达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柯萨奇B3病毒感染组心肌细胞p-JNK及Caspase 12表达增多(P0.01),黄芪总黄酮组心肌细胞p-JNK及Caspase 12表达减少(P0.01)。各组心肌细胞JNK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柯萨奇B3病毒可引发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并使促凋亡信号分子p-JNK、Caspase 12表达增多,引发心肌细胞凋亡;黄芪总黄酮抑制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该实验结果可能是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网腔钙结合蛋白(Calumenin)沉默阿霉素损伤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作用。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构建稳定的慢病毒——Calumenin质粒,转染乳鼠培养心肌细胞,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正常细胞+3mg/L阿霉素)、模型组(慢病毒感染细胞+3mg/L阿霉素)、磷酸肌酸钠1组(正常细胞+阿霉素+磷酸肌酸钠)、磷酸肌酸钠2组(转染细胞+阿霉素+磷酸肌酸钠)。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Calumenin蛋白、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及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因子PERK、PATF-4PERK、eIF2ɑ、ATF-4、IRE1、CHOP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磷酸肌酸钠2组心肌细胞Calumen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及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因子PPERK、eIF2ɑ、ATF-4、IRE1、CHOP表达明显增多(P0.01)。3与模型组相比较,磷酸肌酸钠1组及磷酸肌酸钠2组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及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因子P-PERK、eIF2ɑ、ATF-4、IRE1、CHOP表达减少(P0.01)。结论:阿霉素损伤可能诱发ERS,并通过ERS凋亡信号通路PERK→P-PERK→eIF2a→ATF-4→CHOP/IRE1→CHOP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磷酸肌酸钠可抑制阿霉素损伤所诱导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这一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Calumenin蛋白抑制ERS及其凋亡信号通路PERK→P-PERK→eIF2a→ATF-4→CHOP/IRE1→CHOP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霉素损伤心肌细胞miRNA378*与网腔钙结合蛋白(calumenin)、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凋亡因子bax及bcl-2相关性。方法:实验分6组:对照组、阿霉素组、miRNA378*过表达对照组、miRNA378*过表达组、miRNA378*沉默对照组、miRNA378*沉默组。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α-SMA蛋白,慢病毒质粒转染心室肌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miRNA378*、calumenin、GRP78、bax及bcl-2mRNA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较,阿霉素组心肌细胞calumenin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GRP78 mRNA表达增加(P0.01),bax mRNA表达增加(P0.01),bcl-2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2与阿霉素组相比较,miRNA378*过表达组心肌细胞calumenin mRNA表达增加(P0.01),bcl-2mRNA表达增加(P0.01),而GRP78mRNA表达减少(P0.01),bax mRNA表达减少(P0.01)。与阿霉素组相比较,miRNA378*沉默组GRP78、bax mRNA表达增加(P0.01),bcl-2mRNA表达减少(P0.01)。结论:阿霉素损伤可能引起心肌细胞calumenin表达减少进而发生内质网应激;上调miRNA378*表达会增加阿霉素损伤心肌细胞calumenin表达缓解内质网应激,进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而沉默miRNA378加重阿霉素损伤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及促进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核转录因子抑制剂对病毒感染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核转录因子(NF κB)抑制剂吡咯基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病毒感染搏动心肌细胞的作用及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利用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CVB3 感染组[心肌细胞感染 coxsackieB3(CVB3)病毒],PDTC干预组(加入PDTC干预后心肌细胞再感染 CVB3 病毒)。采用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细胞病变法计算细胞病变;采用Westen blot测定NF kBp6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CVB3 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细胞病变加重;NF kBp6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DTC干预组心肌细胞活性明显低于CVB3 感染组, 细胞病变较 CVB3 感染组轻,NF kBp65 蛋白表达明显低于 CVB3 感染组(P<0.01)。结论:CVB3 病毒在感染早期可导致心肌细胞损伤,NF κB抑制剂可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病毒侵害,NF κB信号通路激活可能为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原代培养SD大鼠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衣霉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损伤模型,观察脂联素对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致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通过α-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鉴定。选用原代培养3~4天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1 mg/L衣霉素组、1 mg/L衣霉素+100 mg/L脂联素组、1 mg/L衣霉素+3μmol/LSB203580组及1 mg/L衣霉素+3μmol/L SB203580+100 mg/L脂联素组。实验终止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用qRT-PCR及免疫荧光法检测内质网应激指标GRP78和CHOP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予衣霉素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GRP78和CHOP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脂联素预处理后给予衣霉素,可较大程度地逆转上述指标变化,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GRP78和CHOP的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而加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后脂联素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凋亡率显著增加,GRP78和CHOP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但较单纯衣霉素处理组凋亡率低,GRP78和CHOP的mRNA及蛋白表达也减少。结论衣霉素可使GRP78和CHOP表达增强,启动内质网应激,导致心肌细胞凋亡,脂联素可以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逆转衣霉素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p38-MAPK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均分为病毒性心肌炎组、正常组及黄芪总黄酮组。病毒性心肌炎组与黄芪总黄酮组腹腔内无菌注射含0.1ml 10-9 50TCIDCVB3,正常组不注射CVB3病毒。黄芪总黄酮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20mg·L-1黄芪总黄酮0.2ml,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7d时行血流动力学检查后处死取心脏标本,用TUNEL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细胞内质网伴侣蛋白GRP78和GRP94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病毒性心肌炎组小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降低(P0.05);与病毒性心肌炎组小鼠相比,黄芪总黄酮组小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显著改善(P0.05)。2TUNEL染色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病毒性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与病毒性心肌炎组小鼠相比,黄芪总黄酮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5)。3与正常组相比,病毒性心肌炎组小鼠内质网伴侣蛋白GRP78和GRP94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其变化趋势与心肌细胞凋亡数相似;与病毒性心肌炎组小鼠相比,黄芪总黄酮组小鼠内质网伴侣蛋白GRP78和GRP94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黄芪总黄酮对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小鼠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这可能是黄芪总黄酮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小鼠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对原代培养乳鼠心房肌细胞网腔钙结合蛋白(calumenin)、内质网应激及信号传导通路作用,探讨氧化应激与心房肌细胞网腔钙结合蛋白、内质网应激及其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相关性。方法:实验分2组:对照组和氧化应激组。原代培养乳鼠心房肌细胞,氧化应激组在培养的原代心房肌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H2O2培养2h,检测氧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ELASE法检测2组心房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Western bloting检测2组心房肌细胞GRP78、GRP94、chop、IRE1及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氧化应激组心房肌细胞SOD活力下降,GSH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P0.01)。2与对照组比较,氧化应激组心房肌细胞calumenin表达减少(P0.01),而GRP78、GRP94、chop、IRE1及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表达增加(P0.01)。结论:氧化应激反应能引起心房肌细胞calumenin表达减少,这可能介导心房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并激活其凋亡信号传导通路表达,导致心房肌细胞凋亡,参与心房结构重构引发房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OS)/内质网应激(ERS)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将原代培养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预处理组(NAC 100μmol/L,NAC组)、UⅡ组(UⅡ100 nmol/L)和UⅡ+NAC组(UⅡ100 nmol/L+NAC100μmol/L)。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作为探针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内质网应激的标志性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活性转录因子6(ATF6)、细胞凋亡信号分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的表达情况,观察UⅡ对氧化应激及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UⅡ组心肌细胞中ROS表达水平较UⅡ+NAC组、正常对照组、NAC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Ⅱ组中ATF6、GRP78、CHOP和caspase-12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较UⅡ+NAC组、正常对照组、NAC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Ⅱ可以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及内质网应激的激活,而抗氧化剂预处理可以明显减轻UⅡ诱导的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提示UⅡ可能通过氧化应激进一步激活内质网应激及相关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 方法 分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Con)组,Iso组及异丙肾上腺素+西地那非(Iso+Sil)组,通过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确定Sil的后续实验浓度,通过RT-PCR检测心肌肥大指标心房钠尿肽(ANP)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 mRNA含量、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凋亡情况及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水平。 结果 与Con组相比,Iso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LDH的释放增加(P<0.05)。与Iso组相比,一定浓度Sil预处理可以提高细胞活力及减少LDH的释放(P<0.05),在5 μmol/L Sil预处理时达到最大效应。与Con组相比,Iso组增加ANP和β-MHC mRNA的表达、上调凋亡比率以及增加GRP78和CHOP的蛋白水平。与Iso组相比,Sil预处理可以降低ANP和β-MHC mRNA的表达,下调凋亡比率以及抑制GRP78和CHOP的蛋白表达。 结论 PDE5抑制剂Sil可以有效抑制Iso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的凋亡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6周、12周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STZ 60 mg/kg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分批处死,处死前测量大鼠24 h尿蛋白排泄量,取每只大鼠右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GRP78、Caspase12蛋白及mRNA的表达;应用TUN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GRP78、Caspase12在正常大鼠肾脏组织中少量表达,主要分布于肾脏内肾小球及肾小管细胞,糖尿病6周组GRP78、Caspase12在肾脏肾小球及肾小管细胞的表达量升高,糖尿病12周组表达量更高。结论内质网应激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肾脏细胞的内质网应激能力及相应的细胞凋亡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原代培养SD大鼠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H_2O_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观察脂联素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所致内质网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通过α-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鉴定.选用原代培养3~4天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H_2O_2组、H_2O_2+10 mg/L脂联素组、H_2O_2+20 mg/L脂联素组和H_2O_2+30 mg/L脂联素组.实验终止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的释放,通过流式细胞术来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用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指标GRP78和Caspase-12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给予H_2O_2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70.7%±6.4%比1.0%±0.6%,P<0.05),LDH释放增加(1411.5 ±189.7 U/L比353.3 ±50.3 U/L,P<0.05),内质网伴侣蛋白GRP78以及Caspage-12在mRNA(分别为1.25±0.50比0.18 ±0.10和1.32±0.15比0.26±0.06)及蛋白水平(分别为0.92±0.50比0.37±0.10和1.24 ±0.50比0.51±0.01)表达增加(P<0.05),30 mg/L脂联素预处理后给予H_2O_2,可较大程度地逆转上述指标变化,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43.6%±3.8%),LDH释放减少(686.7±61.1 U/L),内质网伴侣蛋白GRP78以及Cagpase-12在mRNA(分别为0.56±0.03和0.83±0.04)及蛋白水平(分别为0.66±0.03和0.64±0.03)表达减少(P<0.05).结论 氧化应激使GRP78和Caspase-12表达增强,启动内质网应激,脂联素可以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逆转H_2O_2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作用,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滞剂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DIDS)对衣霉素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以及内质网应激标记性分子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样同源蛋白(CHOP)的影响。方法取乳鼠心肌细胞培养后,应用衣霉素构建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衣霉素组、衣霉素+DIDS组、DIDS组。应用100ng/ml衣霉素处理24、48、72、96 h;另用DIDS 25、50、75和100μmol/L处理72 h,噻唑蓝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GRP 78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衣霉素组48、72和96 h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衣霉素组比较,DIDS 50、75和100μmol/L处理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存活率(P<0.05)。与对照组比较,衣霉素组GRP78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衣霉素组比较,衣霉素+DIDS组GRP78和CHOP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 DIDS可以抑制衣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拮抗GRP78和CHOP的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保护心肌细胞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的过程是否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和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蛋白(MCU)相关,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H9c2心肌细胞常规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过氧化氢组、白藜芦醇+过氧化氢组、MCU抑制剂(钌红)+白藜芦醇+过氧化氢组。微板法检测细胞外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GRP94和MCU蛋白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钙离子(Ca2+)、活性氧(ROS)和mPTP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过氧化氢显著增加细胞外液中LDH的含量、GRP78、GRP94和MCU蛋白表达、细胞内Ca2+和ROS含量,显著减少mPTP特异性探针TMRE的荧光强度(均P<0.05)。白藜芦醇明显抑制过氧化氢引起的变化,而钌红显著增强白藜芦醇的作用(均P<0.05)。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MCU减少细胞内Ca2+超载和ROS生成进而抑制mPTP开放,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内质网应激损伤,保...  相似文献   

15.
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 78)和葡萄糖调节蛋白94(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94,GRP 94)分别是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90家族成员,是细胞为了适应内质网应激状态所产生的一组应激蛋白,在低氧、酸中毒、葡萄糖缺乏及感染等应激条件下表达增加,可在维持细胞稳态方面发挥多种功能.作为内质网分子伴侣,参与内质网蛋白的转运、蛋白质量控制、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内质网应激调节及内质网钙绑定等活动[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低硒条件下野毒株柯萨奇B2病毒(CVB2)感染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方法 应用低硒合成饲料(含硒0.016mg/kg)喂养昆明鼠5周后交配,取其子代7日龄乳鼠经腹腔注入10^7 TCID50 CVB2 0.1ml,9d后处死,取其心脏。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免疫组化方法对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补硒病毒组和低硒对照组乳鼠心肌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而补硒对照组和低硒病毒组未见细胞凋亡发生。各组乳鼠C-myc、Bcl-2、p53以及TGFβ-1蛋白表达异常。结论 低硒和病毒分别作用均可引起乳鼠心肌细胞发生凋亡。低硒条件下感染CVB2(野毒株)不能引起心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时网腔钙结合蛋白的变化。方法:构建稳定的慢病毒——Calumenin质粒,乳鼠培养心肌细胞随机分2组,分别为对照组(正常细胞+3mg/L阿霉素)、模型组(慢病毒感染细胞+3mg/L阿霉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对照组、模型组心肌细胞Calumenin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对照组、模型组心肌细胞促凋亡因子Caspase-3及Chop表达;采用TUNEL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Calumenin蛋白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减少(P0.01);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促凋亡因子Caspase-3及Chop表达明显增多(P0.01);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1)。结论:Calumenin蛋白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损伤(MIRI)后GRP78和caspase - 1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内质网应激途径的心肌保护.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I/R+ Pio组[灌服5 mg/(kg·d)]、I/R组及假手术组,各10只.制作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模型.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RP78和caspase - 12表达变化.结果 吡格列酮预处理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GRP78、caspase - 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比I/R组减少(P<0.05).结论 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可能是吡格列酮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卡维地洛(Cavedilol,CVD)对缺氧再供氧时心肌细胞缝隙连接通道蛋白43(Conexin43,CX43)的基因表达和CX43通道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心肌细胞,随机分为2组:未用药组,CVD组。建立缺氧、再供氧模型,分别于正常、缺氧30min、再供氧1h、2h、3h、6h搜集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CX43 mRNA表达、蛋白免役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X43蛋白的含量。结果:未用药组的心肌细胞缺氧30min时CX43 mRNA表达与蛋白含量和正常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再供氧1h、2h、3h、6h则分别减少了39.16%、45.00%、46.67%、51.67%,和正常时相比差异显著(P<0.01)。其中再供氧1h下降幅度最大。用CVD干预后再供氧1h、2h、3h、6h则分别减少了22.95%、27.87%、30.33%、35.25%(P<0.01)。再供氧1h、6h的下降幅较未用药组分别减少了41.39%、31.78%,差异显著(P<0.01)。结论:心肌细胞缺氧再供氧时,其CX43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卡维地洛可抑制CX43降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原代心肌细胞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模型,使用抗心律失常肽10(AAP10)对该疾病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小鼠原代心肌细胞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方法:选取出生1~3天的BALB/C小鼠10只进行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分别用不同剂量的抗心律失常肽10的培养液进行干预100倍组织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将原代小鼠心肌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病毒对照组、低剂量干预组、高剂量干预组4组,每组8孔,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水平。结果:缝隙连接蛋白43相对表达水平低剂量干预组[(71.46±2.69)%]和高剂量干预组[(83.56±3.74)%]明显高于病毒对照组[(44.92±4.49)%],随着干预剂量增加,其缝隙连接蛋白43相对表达水平进一步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抗心律失常肽10可保护心肌细胞,增加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减少病毒性心肌炎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