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肺复苏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肺复苏(CPR)是对心搏骤停患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心搏骤停后正确及时的实施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人员配合抢救治疗中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1].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心肺复苏的护理进展情况做一简单综述,以促进临床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心肺复苏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分析和总结因为心跳骤停来我院抢救的95例病患行心肺复苏后的结果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1年8月期间来我院急救的95例心跳骤停病患,分析病患复苏的方法、急救的时间及复苏结果等指标,为心肺复苏的有效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材料.结果:急救的95例心跳骤停病患复苏失败的有80例,成功15例,其中3例病患痊愈出院.复苏方式的选择、复苏时间等因素对病患的心肺复苏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心跳骤停是急诊抢救中比较常见的情况,急诊抢救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对患者采取正确的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才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心肺复苏(CPR)是对心搏骤停患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心搏骤停后正确及时的实施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人员配合抢救治疗中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心肺复苏的护理进展情况做一简单综述,以促进临床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心肺复苏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社康–医院–志愿者联动培训社区居民急救能力的模式,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及技能操作,提高社区居民的急救意识及能力,以观察此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深圳某社区119名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应用社康–医院–志愿者联动培训居民急救知识及技能操作,观察培训前后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知晓率;培训前后急救小常识知晓率;培训前后心肺复苏操作正确率。结果:培训后,居民的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知晓率、急救小常识知晓率、心肺复苏操作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康–医院–志愿者联动培训社区居民急救能力的模式,可提高社区居民急救能力,能充分发挥基层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及公众组织的效能,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延伸及优化社康医疗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PDCA工具探讨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平台的建设,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以及心肺复苏质量。方法利用PDCA方法调查本地区公众心肺复苏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实施质量改进,并对培训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公众心肺复苏专业的培训平台。结果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平台的建立可明显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以及心肺复苏质量(P 0.001)。结论公众心肺复苏专业的培训平台可以达到很好的急救科普知识宣传效果,提升市民急救意识以及心肺复苏质量,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院前急救的意识和急救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以往遇到急救病例,通常科室在急救后组织护理人员针对急救病例进行讨论和查房,总结急救护理工作经验,寻找差距.而这些往往只是强化了护理人员对急救护理工作的理性认识,对护理人员急救意识、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协调指挥能力以及急救技能的提高仍存在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急救综合技能,我院护理部在全院科室组织了急救模拟演练与比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了医院对化工企业工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CPR)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效果,并找出培训中的难点.方法:我院对泸天化公司生产现场一线工人1800人进行CPR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评价培训前、培训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前1800名工人普遍缺乏基本的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工人的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能合格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开放气道、按压与吹气之比、按压姿势比较难以掌握和实施.结论:对化工企业工人进行规范有序和定期巩固的培训是增强其急救意识、提高CPR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普及急救医学知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其护理,以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对1999年6月~2003年6月在院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中使用AED除颤12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程序。结果128例患者中34例心电示波为室颤给予AED除颤,心肺复苏成功8例;护士熟练掌握AED的操作程序和护理程序。结论使用AED快速早期除颤可以提高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护士应熟悉AED在心肺复苏的操作程序和护理程序,熟悉心肺复苏药物和器械的使用,具备现场急救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基层医院医务人员2010版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为全民普及心肺复苏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本市基层乡镇医院医务人员236人,利用问卷的方法调查2010版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并由我科医护人员利用多媒体理论授课,现场演示与讲解相结合,情景模拟的方法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培训,并随机抽取10%进行培训前后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考核.结果 我市基层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水平差,调查对象培训前后心肺复苏技能水平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培训能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水平,若要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技能,首先要培训基层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学大专实习生对《2010心肺复苏指南》知晓情况,对院前急救培训及毕业前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名大专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医学大专实习生对《2010心肺复苏指南》初级复苏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结论:医学实习生学习2010心肺复苏技能,对于提高整个社会人群急救知识普及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结果:52例患者中,复苏成功20例,成功率38.5%。结论:及时进行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建立高级气道、早期除颤、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使用复苏药物、重视脑复苏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急救穴对急诊心跳骤停患者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标准的64例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按照20lO年心肺复苏指南组织抢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平衡针刺急救穴。观察并比较2组复苏时间及复苏后效果。结果:观察组28例、对照组31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2组即刻复苏效果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常规心肺复苏基础上进行平衡针刺急救穴对心跳骤停患者的即刻复苏效果为优。但最终复苏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常规心肺复苏基础上进行平衡针刺急救穴对心跳骤停患者的最终复苏效果与常规心肺复苏效果相当。2组即刻复苏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平衡针刺急救穴可缩短心跳骤停患者即刻复苏时间。结论:平衡针刺可明显缩短心跳骤停患者即刻复苏时间,提高即刻复苏成功率,在院前急救中应用有可能为后续抢救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心脏骤停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并分析如何改善急诊心肺复苏护理配合,提高急救成功率.方法:将77例心跳骤停患者分为存活组、有效组、死亡组,对心跳骤停发生时间(TCA)、CPR时间(TC)及除颤开始时间等方面的护理配合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77例患者中,复苏成功27例,死亡50例.结论:及早复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各级中医院广泛开展心肺复苏培训和临床实践,但存在下列理论认识和实践误区:过分强调指南版本的更新,忽略旧版本的合理内容;多参考国际指南,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心肺复苏实践;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心肺复苏尚处起步阶段,初步体现中医特色;执行单一的肺复苏流程,不能适应多种复苏环境;存在培训的形式化,情景真实性不足;对医护要求偏低,非医护人员缺乏急救意识和技能;忽略心肺复苏中诸多的细节问题。中医院在心肺复苏培训和实践中应立足指南,体现一定的中医特色,促进中医院急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大学生对心肺复苏(CPR)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现状,并进行长效培训,旨在提高大学生的院前急救能力。方法法:从广州大学城某高校随机抽取60名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技能长效培训,采用自编问卷及《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标准对被试者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及实践技能普遍缺乏,通过专业人员进行CPR理论及技能培训,理论成绩较培训前显著提高,第三个月进行复训后,操作成绩有进一步的提升(P0.05)。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长效培训,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院前急救能力,值得在高校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心复苏后延续生命支持阶段对维护心脏和循环功能、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将68例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心搏恢复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32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均按"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进行持续性心脏按压复苏,常规使用抢救措施和急救药物,中西医组在心搏恢复后即刻或延续生命支持阶段早期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5~7d.结果 两组≤5min开始心肺复苏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最高.6~10min次之;中西医组各时间段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11~15min对照组无复苏成功者.各种原因所致的心搏骤停中,中西医组心肺脑复苏成功率为62.50%(20/32),明显高于对照组之38.89%(14/36);心率、平均动脉压、最大氧耗指数、心肌酶谱、血液生化、肝肾功能、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等项指标达稳定或平衡时间中西医组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结论 持续性心脏按压复苏和在后续生命支持阶段及早应用生脉注射液对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护理部自今年 3 月中旬起开始举办急救技能大比武活动。全院护理人员经过一个月的理论和实践操作强化训练,较好地掌握了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应用及电除颤等急救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急救心肺脑复苏治疗仪对脑复苏的效果。方法将心脏骤停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复苏组与针灸仪组,均予常规心肺脑复苏,针灸仪组加用针灸急救心肺脑复苏治疗仪治疗。结果针灸仪组对复苏后30min、7d、17d相关指标评定,明显优于常规复苏组。结论在传统心肺脑复苏基础上加针灸急救心肺脑复苏治疗仪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脑复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心肺复苏学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过程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各种复苏急救措施以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和改善复苏后生活质量,目前已成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独特学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深圳市南山区特殊职业人群对于心肺复苏救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普及程度,以及对于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需求。方法:对南山区人流聚集度高的8种特殊职业人群,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调查问卷1486份。其中,有效问卷1480份,应答率98.7%。结果:(1)急救知识普及程度:对120电话的知晓率为89.5%,对心跳呼吸骤停简易判断方法的知晓率为36.8%,对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频率、深度的知晓率分别为43.4%、32.0%、30.0%,对高质量心肺复苏要素的知晓率为17.9%,对徒手开放气道的方法的知晓率为19.9%。(2)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急救培训占比50.3%,科普讲座占比19.0%。(3)对待现场急救的态度:愿意主动拨打120电话者达90.9%,愿意主动进行现场急救者达75.9%。(4)培训需求:希望接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者达83.2%。其中:愿望非常强烈者达50.8%,希望接受徒手心肺复苏术培训者达30.2%。结论:(1)南山区特殊职业人群对于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达到了较高的认知程度。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获取途径,主要是通过接受急救培训。表明2011年第26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前后,由市急救中心、区内各医院、区红十字会对特殊职业人群开展的急救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2)面对突然倒地或发病者,南山区特殊职业人群的态度非常明确:乐于伸出援手,热心救助他人。(3)南山区特殊职业人群对于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培训需求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