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目的观察金钠多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金钠多加早期康复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加早期康复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变化。结果金钠多加早期康复组治疗后血脂、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增加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金钠多结合早期康复能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改善功能结局,提高康复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针灸理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5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在内科基础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早期针灸理疗,并增加早期康复锻炼和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均治疗28 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康复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针灸理疗与护理干预,能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康复加针灸治疗的疗效。方法 :康复组加康复训练 ,康复针灸组加针灸 ,对照组不进行康复和针灸。结果 :早期康复组、康复加针灸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 ;康复组与康复加针灸组比较 ,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 ,可以明显提高治愈好转率 ,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2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以Barthel指数(BI)评定ADL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及BI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5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出院前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评估,出院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评定ADL。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减少,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积分增加(P<0.01)。2组比较,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采用床旁综合康复干预与单纯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能更显著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平衡、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康复组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治疗时间均为4周.评价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障碍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康复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52.6%);治疗后2组卒中量表计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且康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生活活动能力计分均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且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精神状态量表计分在组内、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是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康复组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治疗时间均为4周。评价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障碍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康复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52.6%);治疗后2组卒中量表计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且康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生活活动能力计分均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且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精神状态量表计分在组内、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是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35例)和一般治疗组(35例),两组均进行脑卒中常规治疗,前者加用Bobath和Brunnstrom为主的促通技术,治疗前后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早期康复组的3种评分均显著优于一般治疗组(P均<0.05).结论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具有中度以上神经功能缺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评定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能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ADL能力。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维持性康复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维持性康复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患19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及维持性康复,对照组仅给临床常规治疗.分别于第1~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对两组进行单盲评定。运动功能用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用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缺损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结果:康复组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康复组比对照组减少更显(P<0.001),一年后这种差异依然存在。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进行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维持性康复能影响远期疗效,有助于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卒中单元内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各50例。对照治疗组患者行临床常规方法治疗,康复治疗组患者行卒中单元内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康复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治疗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NDS)、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康复治疗组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康复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治疗组(P<0.05)。康复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治疗组(P<0.05)。康复治疗组复发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治疗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内早期规范化康复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预后较好,但治疗费用相比常规治疗高,临床上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卒中单元内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时,应同时关注运用效果和治疗费用,综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应用降纤酶治疗40名脑梗死患者,分别记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用药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力、红细胞压积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降纤酶可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有助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舒血宁注射液(雪乐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 90例及对照组 90例 ,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舒血宁注射液静点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87.6 %和 76 .8% ,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的血脂、血流变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舒血宁注射液不仅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而且可显著降低血脂及血流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经鼻饲管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留置鼻胃管进食,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经口进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营养指标、神经功能恢复、误吸及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各项营养指标、神经功能恢复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误吸及肺炎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应早期经鼻饲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脂蛋白(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接诊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对象的D-二聚体、NT-proBNP及脂蛋白(a)水平进行检测。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对3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及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及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轻型和中型,随着病情程度加重,3项指标的水平逐渐升高(P0.05)。腔隙性脑卒中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及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非腔隙性组患者(P0.05)。结论 D-二聚体、NT-proBNP及血清脂蛋白(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中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曹爱丽  黄素芳  王朝亮 《护理研究》2006,20(13):1149-1151
[目的]观察甘露醇、磷酸川芎嗪和高压氧治疗神经损伤后缺血再灌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神经损伤病人9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与对照组应用维生素类药物治疗、理疗和功能锻炼相同治疗基础上,采用甘露醇、磷酸川芎嗪和高压氧治疗,通过肌电图检测运动神经动作电位,放射免疫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运动神经动作电位的波幅、运动传导速度明显加快,SOD含量增加,MDA含量减低,神经功能综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甘露醇、川芎嗪和高压氧综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后缺血再灌注,能从分子水平、电生理和功能上修复和改善损伤神经。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卒中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和血糖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缺血性卒中病人血液流变性和血糖水平间的关系.方法对9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血糖和血流变学相关参数的检测.结果缺血性卒中病人的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其中全血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与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正相关(P<0.05).调整红细胞聚集和变形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后计算血糖和全血黏度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发现全血中切、低切黏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正相关(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与血糖增高有关,高血糖主要通过影响红细胞聚集和变形能力、血浆黏度,使全血黏度升高,长期高血糖和反应性高血糖均可影响缺血性卒中病人的血流变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及随意功能锻炼。康复组则于患者急性期生命体征平稳后分阶段采用早期康复干预。在患者人院时、入院后第12W及第24W,采用MESSS评分表和QLI评分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入院后第12W及第24W康复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神经内科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LBV)、红细胞刚性指数(ERI)]及血清炎症因子[人高前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 结果在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清炎症因子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13.43±4.08)分 vs(19.67±4.06)分,P<0.05]、MoCA评分[(28.75±2.76)分 vs(26.06±2.64)分,P<0.05]、ADL评分[(90.26±5.27)分 vs(76.16±5.82)分,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FIB[(2.07±0.32)g/L]、PV[(2.04±0.65)mPa.s]、LBV[(15.06±3.42)mPa.s]、ERI(2.42±0.11)较对照组[FIB(3.35±0.41)g/L、PV(3.56±0.70)mPa.s、LBV(18.44±3.18)mPa.s、ERI(3.47±0.24)]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MG-B1[(4.54±1.12)μg/ml]、IL-8[(64.62±11.54)pg/ml]、TNF-α[(36.17±4.67)mmol/L]较对照组[HMG-B1(8.65±1.67)μg/ml、IL-8(88.64±9.17)pg/ml、TNF-α(59.45±4.09)mmol/L]显著降低(P<0.05)。 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抑制血清炎症因子释放,减轻患者脑损伤程度,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对血液超敏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D- 二聚体(D-Dimer,D-D)水平影响及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河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进展性脑卒 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 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组基础上给予地龙承气汤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hs-CRP 和D-D 表达水平及血液流变学;记录两组患 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及中医症状积分,并对治疗后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 察组治疗后hs-CRP 水平、D-D 水平、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容分别为6.48±0. 71mg/ L,1.75±0.46μg/L,4.74±1.32mPa · s,21.51±0.96mPa · s,1.52±0.74mPa · s 和31.53%±1.33%,明显优于对照组 (8.57±1.21mg/L,2.33±1.02μg/L,5.66±1.43mPa · s,22.86±0.99mPa · s,1.68±1.22mPa · s 和33.71%±1.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51,2.978,2.874,2.374,2.452 和2.451,均P < 0.05);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 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和中医证候评分,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8.99±0.3,7.01±0.16)显著优于对照组 (10.33±0.54,13.36±0.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54,3.012,均P <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高 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22,P < 0.05)。结论 采用地龙联合西药可以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 中的治疗中发挥中西联合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