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桂权教授认为难治性肾综的病机以正虚(脾肾虚)为本,邪实(风湿瘀)为标,其病机本质为在虚实夹杂的基础上,正虚难复、邪实难清.治疗则以分期辨治为主,水肿期以消除水肿为急,分阳虚水泛证、气虚湿滞证、阴虚湿热证、瘀水交阻证、风邪外袭证5型;非水肿期以补虚消除蛋白尿为要,分脾虚证、肾虚证、气阴两虚证3型.在临证用药上,谢教授扶正注重补益脾肾,祛邪强调祛湿化瘀;并重视对患者的调摄指导,收到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在"四四固本颗粒"治疗IBS-D脾肾阳虚型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临床护理。比较2组患者综合治疗护理后中医证候积分、IBS-QOL、SAS、SDS积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BS-QOL、SAS、SDS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9.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中医临床护理应用在"四四固本颗粒"治疗IBS-D脾肾阳虚型的综合治疗护理中,能提高临床疗效和病人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在门诊治疗特发性水肿患者 2 5例 ,均为经中西医治疗未愈者 ,采用本法治疗 ,疗效较为满意。1 一般资料  门诊患者共 2 5例 ,其中女 2 1例 ,男 4例 ;30~ 4 0岁者 8例 ,4 1~ 5 0岁者 17例 ;间歇性水肿者 17例 ,持续性水肿者 8例 ;病程最短者半年 ,最长者 7年半 ,3~ 5年为多 ;服药最少者 10剂 ,最多者 4 5剂。2 辨证治疗特发性水肿 ,中医可以称之为“气郁水肿”。根据病因病机可判断为脾肾亏损肝郁停水证。应采用精神疗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2 .1 精神疗法 :医者对患者要热情、耐心 ,介绍本病的科学知识 ,鼓励患者与医生合作 ,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将135例本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的鼾症患者按是否绝经分为绝经组93例和非绝经组42例.两组均于多导睡眠图检查前填写标准化问卷,记录年龄、身高、体质量、主要症状、舌象、脉象等信息;对患者进行夜间不少于7h的睡眠监测,采用统计学软件,建立患者的个人信息条目数据库,对各组证候条目采用分层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由主任医师组成专家小组,对聚类分析的初始模型讨论后,确定证型名称,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绝经组的主要证型为痰瘀互结、肾气亏虚证(36例,38.7%),痰湿内阻、脾肾亏虚证(21例,22.6%);非绝经组的主要证型为痰湿内阻、肺脾两虚证(14例,33.3%),气滞血瘀证(11例,26.2%).两组在痰瘀互结、肾气亏虚证,痰湿内阻、脾肾亏虚证及气滞血瘀证方面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绝经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气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以痰瘀互结、肾气亏虚证和痰湿内阻、脾肾亏虚证为主,非绝经女性以痰湿内阻、肺脾两虚证和气滞血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从脾辨治慢性荨麻疹(CU)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法进行研究,对符合诊断要求的72例患者从脾辨证分型,并给予相应治疗方药.其中脾虚湿蕴证CU治以益气健脾、除湿止痒;脾肺气虚证CU治以补益脾肺、疏风止痒;心脾气血两虚证CU治以益气健脾、补血养心、祛风止痒.分别以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归脾汤为主加减组方而治之.观察各证型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停药后复发情况以及副作用.结果:经治疗后,各型均获满意疗效,其中脾虚湿盛证总有效率为92.31%,脾肺气虚证总有效率91.67%,心脾气血两虚证总有效率为90.91%,三型比较,疗效无统计学差异.2个月的跟踪随访,结果复发共5例,其中脾虚湿蕴证2例,脾肺气虚证1例,心脾气血两虚证2例,三型无显著差异.从血、尿常规、肝、肾功等方面观察均未发现异常或不良反应.结论:从脾辨证分型论治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属祖国医学“阴水”范畴。我院护理部自1990年2月至1994年4月对21例住院患者运用中医理论实行辨证施护,无一例并发症发生。20例患者水肿消退,血压平稳,自觉症状明显改善,病情好转出院;1例患者治疗护理无效死亡。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恭请同道指正。 1、一般护理四法 环境护理:做到病室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内宜温暖。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床铺应松软、平整、干燥、清洁。病人应卧床休息,做好皮肤护理,每天热水擦洗,更换内衣。 体位护理:水肿严重者,应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局部受压时间,防止褥疮的发生。高度水肿而致胸闷喘促时,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减轻心肺压迫,改善呼吸功能;眼睑及面部水肿时,可垫高枕头;阴囊水肿者,可用提睾带托起;下肢水肿者应适当抬高,水肿减轻后可适当活动。水肿部位要尽可能避免针刺和注射,以防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为进一步分析该病临床多证型之间的联系作初步探讨。方法:对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然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中医证候分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规律。结果:7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脑力劳动者为618例(85.8%),体力劳动者为102例(14.2%);20~29岁为354例(49.2%),30~39岁为264例(36.7%),40岁及以上为102例(14.2%);居于前三位的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虚湿盛证162例(22.5%)、痰火上扰证120例(17.5%)、脾虚肝旺证114例(15.8%)。结论:本组调查的7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脑力劳动者主要是与脾肾有关,体力劳动者主要与肝脾有关;年龄在40岁以前的患者主要与肝脾有关40岁及以上患者,主要与肝脾肾有关。  相似文献   

8.
177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例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样病例的中医证型的分布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7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四诊资料进行调查,并应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PSD患者症状、体征和舌脉象主要有26个,症状、体征出现的频率前6项为情绪不宁(96.04%)、胁肋胀满(95.48%)、纳差(64.97%)、悲忧善哭(59.88%)、胸部闷塞(57.06%)、喜怒无常(38.41%)等.舌脉象以舌质红(57.62%)、舌质淡(55.36%)、薄白(58.19%)、苔薄腻(48.58%)、脉弦(62.14%)、弦数(58.19%)多见.177例中患者中气滞血瘀证76例,肝郁脾虚证42例,心脾两虚证26例,肾虚肝郁证18例,脾肾阴虚证9例,痰火扰心证6例.脑卒中后抑郁主要症状构成中,气滞血瘀和心脾两虚证以情绪不宁为主;肝郁脾虚证和肾虚肝郁证胁肋胀满、胸部闷塞和悲忧善哭为主;痰火扰心主要以喜怒无常、失眠健忘为多;而脾肾阴虚以情绪不宁、喜怒无常为多.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基本中医证型为气滞血瘀证、痰瘀互阻证、肾精不足证、脾胃虚弱证、痰火扰心证、肝郁血虚证、肝郁血瘀证、心脾两虚证,以气滞血瘀证最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附子黄芪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脾肾阳虚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用附子黄芪胶囊组治疗慢性肾炎脾肾阳虚的患者40例,并与单纯西医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并观察尿蛋白和血清Hs-CRP变化.结果:治疗组怕冷、腰酸、纳差、水肿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蛋白尿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s-CRP明显降低.结论:附子黄芪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证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微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
连方  梁静雅 《中医杂志》2012,53(6):485-487
目的 研究28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控制性超排卵(COH)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280例患者进行信息采集,采用变量聚类分析研究IVF-ET中COH后的证型分布特点,探讨其证候分布规律及规范化证型.同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患者COH后主要表现为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肝郁气滞兼血瘀3种证型.其中肾气阴两虚证最多,共113例占40.4%,其次为脾肾阳虚证,共77例占27.5%,肝郁气滞兼血瘀证共51例占18.2%,其他证型39例占13.9%.肾气阴两虚组患者注射HCG当日E2水平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VF-ET中COH后临床上所出现中医证型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肾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兼血瘀证,其他证型.肾气阴两虚证患者注射HCG当日的低E2水平提示本证型患者的获卵数目及获卵质量可能低于其他证型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干预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耳穴埋豆干预。以便秘点、肺、大肠、肾、脾、三焦穴为取穴点,每日按压4~5次,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干预AD患者FC脾肾阳虚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对125例UAP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从而进一步阐明uAP证候分布特征。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和/A,冠脉CT检查确诊UAP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信息采集以面访方式进行调查。结果:125例UAP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涵盖血瘀证、痰浊证、气滞证、寒凝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等7个证候;其中单证31例,占24.60%,以血瘀证为主,占51.61%,其次气虚证,占12.90%;两证组合64例,占51.20%,以气虚血瘀证最多,占48.88%,其次痰瘀互阻证,占14.06%;3证组合22例,占16.80%,以气虚血瘀痰浊证最多,占28.57%,其次为气虚血瘀气滞证,占23.81%;4证组合和5证组合少见,各占4.76%和2.38%;从两证到5证组合在气虚血瘀证的基础上以气虚一阴虚一气滞为组合变化轴线;气虚血瘀并见者51例,占总病例数的40.80%;虚实兼夹证71例,占总病例数的56.80%;结论:①125例UAP患者证候分布以虚实夹杂为主,以气虚血瘀并见最多,气虚血瘀为UAP患者主要病机;②从两证到5证UAP医证候组合在气虚血瘀基础上,以气虚-阴虚-气滞为组合变化轴线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 出现概率在10%以上的中医症状包括阴虚、气虚、阳虚、湿热及血瘀症状;其中气阴两虚证最多(41.4%),脾肾阳虚证最少(8.1%);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肺气虚证患者比例下降,而脾肾阳虚证患者比例上升;兼证中湿热(31.6%)和血瘀(28.9%)最为常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证(P〈0.05);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血压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P〈0.05)。结论 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型与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的MRI表现与其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寻找股骨头坏死骨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方法:分析73例股骨头坏死骨患者(117髋)骨髓水肿表现及中医证型,根据骨髓水肿表现分四级,中医证型分两型,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117个坏死股骨头中,筋脉瘀滞型共66例,其中0级水肿2例,约占3.03%,1N.水肿22例,约占33.33%,2级水肿30例,约占45.45%,3N.水肿12例,约占18.18%。肝肾亏虚型共51例,其中0级水肿3例,约占5.88%,1级水肿31例,约占60.78%,2级水肿16例,约占30.98%,3级水肿1例,约占1.96%。不同中医证型的水肿表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的MRI表现与其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医辨症分型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其中药疗效,建立标准化、客观化的分型依据,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脏病理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共74例,并于行。肾穿刺活检术前后24h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从而观察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之间联系。结果:脾肾亏虚证22例(29.8%),脾肾阳性证11例(14.8%),心肾气虚证3例(4.0%),肝肾阴虚证2例(2.7%),阴阳两虚证1例(1.3%),与之相对应的肾脏病理类型较重:水湿浸渍证12例(16.2%),湿热蕴结证10例(13.5%),脾肾气虚证6例(8.1%),痰湿内蕴证4例(5.4%),浊瘀内阻证2例(2.7%),风水相搏证1例(1.3%),与之相对应的肾脏病理类型相对较轻。结论:病理类型较重者以脾肾亏虚兼痰湿浊瘀证多见,而病理类型轻者以单纯的水湿浸渍证及湿热内蕴证多见,西医肾脏病理的对推断中医证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择8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分析临床症状和体征,辨证给出证型。结果:调查发现,肾移植术后证型均为虚证,所涉及脏腑为脾肾。其中脾肾气虚、脾气虚、脾肾阳虚较为常见。移植1年以上组及肾功能正常组阴平阳秘比例高;男性患者以气虚证为多,女性患者以阳虚证、气虚证为主;40~50岁年龄组病人虚证的比例较高。结论:肾移植术后证型均为虚证,其中以脾肾气虚、脾气虚、脾肾阳虚为主。证型与患者病程、年龄、性别以及肾功能改善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捡术病理提示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分型及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185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分型、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血尿查因者47例(占25.4%),蛋白尿查因者26例(占14.1%);慢性肾小球肾炎54例(占29.2%)、肾炎综合征34例(占18.4%)、肾病综合征20例(占10.8%)、其他4例(占2.2%)。病理分期:HassI型54例(占29.2),HassⅢ型52例(占28.1%),HassII型40例(占21.6%)、HassIV型3l例(占16.8%)、HassV型8例(占4.3%)。中医证侯本虚标实者166例(89.7%),单纯虚证者9例(4.9%),单纯实证者10例(5.4%)。其中脾肾气虚者最多见占120例(64.9%),其次分别为气阴两虚39例(21.1%)、肝肾阴虚13例(7%)、脾肾阳虚者2例(1.0%)、肺肾气虚1例(0.5%)。在176例含标实证者中,湿热证128例(72.7%)为最多见,其次分别为血瘀证115例(65.4%)、湿浊证25例(14.2%)、水湿证13例(7.4%)、其他(如风水相搏等)7例(4%)。结论IgA肾病高发年龄段为20—39岁;临床表现以非肾病范围的尿检异常为最多见;病理上以HassI型、Ⅱ、Ⅲ型最为多见;中医证候,以本虚标实证为多见,其中脾肾气虚,湿热证为最常见证候,且多数患者兼有血瘀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13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AUC)患者的证型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肠黏膜表现与证候的关系。方法对137例AUC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行肠镜检查,观察其肠黏膜表现,分析其辨证分型和肠黏膜象的关系。结果主证型分布中,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脾气亏虚证>血瘀肠络证>阴血亏虚证。肠黏膜象频率出现超过50%以上的为黏膜损害、黏膜颜色异常、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脓苔、血管模糊或消失。水肿、糜烂、溃疡以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居多(P<0.05,P<0.01);息肉、肠蠕动异常、颗粒感以大肠湿热证、肝郁脾虚证居多(P=0.010);皱襞变浅或结肠袋消失以脾肾阳虚证、大肠湿热证居多(P=0.002);黏膜桥以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为多(P=0.280);质脆或接触性出血以大肠湿热证、脾气亏虚证、肝郁脾虚证为多(P=0.045);肠出血淡红色血以脾气亏虚证为多,暗红色血以大肠湿热证为多(P=0.017);脓苔集中在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和肝郁脾虚证,白脓苔以脾肾阳虚证为多,黄脓苔以大肠湿热证为多(P<0.001);黏液以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脾气亏虚证为多(P=0.012);肠腔狭窄或肠管纤维化、铅管样表现以血瘀肠络证为多(P=0.001),黏膜萎缩以血瘀肠络证和阴血亏虚证为多(P<0.001)。结论不同证型的肠黏膜具有不同的表现,从镜下肠黏膜的微观区别在一定程度上能印证中医宏观辨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观察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诊治的5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分为大肠湿热、脾虚湿蕴、寒热错杂、肝郁脾虚、脾肾阳虚、阴血亏虚6个证型进行辨证施治.结果:5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5例,占61.4%;有效20例,占35.1%;无效2例,占3.5%;总有效率占96.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40例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进行QOL测量与评价。结果湿热蕴脾证组与肝郁脾虚证组和正常组比较QOL总分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得分最低,与湿热蕴脾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脾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OL各项得分均下降,以BP,GH,VT,SF,MH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与湿热蕴脾证组比较,QOL各项得分均下降,除VT下降不甚明显外,其余得分均明显低于湿热蕴脾证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OL各项得分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蕴脾证组、肝郁脾虚证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生理、心理、社会机能受到很大影响;湿热蕴脾证组患者由于情感问题所造成的职能限制较轻微;肝郁脾虚证组虽然其与湿热蕴脾证组相比肝损害较轻,病情相对稳定但生活质量却明显低于湿热蕴脾证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