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一川 《自然资源》1995,(2):52-55,67
本文运用生态学理论,结合安宁河流域的生态、经济现状提出了流域内林业发展方向即实施生态林业建设;并阐述了必要性和可行性。作者认为只有打破旧的林业模式,发展多效用林业;重视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从而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才能为全流域的经济综合开发提供巨大的生态环境容量和物质财富。在对林业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原则、战略重点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林业企业作为林业产业经济的具体落脚点,其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可以辅助决策者合理安排林业产业布局,促进林业产业良好发展。基于2000—2020年陕西省林业企业数据,采用平均最近邻、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等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陕西省林业企业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讨了107个县区林业企业分布数量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揭示了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及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陕西省林业企业数量增长幅度逐渐加大,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不断增强。(2)陕西省林业企业空间分布整体向东偏移,但核密度热点区域始终位于西安市,并与咸阳市形成连片的高值区域。(3)陕西省林业企业经营范围鲜明,以林业相关的“销售”和“服务”为主,随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初加工、再加工到深加工,林业企业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并扩增相关服务项目。(4)从林业企业分布数量的影响因素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数量等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对于林业企业分布数量的影响强度最...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生态学会、中国地理学会、辽宁省生态学会、北京大学地理系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联合组织的“首届全国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6—8日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的7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70多篇,内容涉及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林业、牧业、渔  相似文献   

4.
邵阳市森林资源特征及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玉翠 《热带地理》1999,19(4):358-364
阐述了邵阳市林业生产条件, 分析了邵阳市森林资源特征、林业生产的地位及现存问题, 并对邵阳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文中重点探讨了林业分类经营问题, 提出了在建设商品林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公益林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现在,我国的林业形势非常好,特别是中央九号文件出台以后,林业战略工程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过去,林业主要集中在用材林上,所以林科院的项目很多是围绕速生丰产林的。自从中央九号文件和战略出台以后,国家把林业放在很高的一个位置上,树立了林业三生态,即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在这个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林业已经不仅是搞用材林,而是放在国家安全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广州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朝辉 《热带地理》2002,22(1):34-38
广州市在现代化过程中 ,要建成山水城市 ,也即生态城市 ,首先要正确理解城市化 ,合理布局城镇体系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包括林业、农业、水体等环境建设 ,优化城市环境 ,形成具有良性循环的城乡经济—生态体系。为此 ,必须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科学的城市规划 ,保证建立合理用地结构  相似文献   

7.
陈朝辉 《热带地理》2001,21(3):202-206,222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部,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近20年来,生态环境建设虽取得初步成效,但问题也较突出,如林业尚存隐患,耕地锐减,水域受蚕食和局部环境恶化,城市绿化美化不足等。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任务主要是:合理布局城镇,建设具有经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乡体系;完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建成强有力的陆地生态支柱;保护好水体环境,搞好碧水工程建设;保护耕地、保证农业持续发展;整治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为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1985年7月3—7日,评议卧龙自然保护区会议在世界大熊猫研究中心——四川省卧龙特别行政区核桃坪(海拔1830米)召开。 这次会议由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我国动物、植物、林业、生态、气象、水文、土壤、地理和经济等专业的科技工作者30多位,其中有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阳含熙教授、林业  相似文献   

9.
林业生态扶贫政策的评价与建议:怒江州和阿坝州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采取了长期不懈的扶贫行动,近十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扶贫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农村脱贫的双重目标,中国把重点放在深度贫困地区的林业生态扶贫上。然而,贫困人口从林业扶贫项目中获利的程度、贫困户对这些扶贫政策是否满意、以及林业扶贫政策是否有效仍然是个未知数。通过对西南地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具有代表性的怒江州和阿坝州79户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林业扶贫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小额金融扶贫、结对驻村帮扶四条扶贫路径明显增加了建档贫困户的收入,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贫困群众对林业生态扶贫政策感到满意,两州的生态扶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参与不积极、精准识别不完善、资金来源有限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我们的研究结果突出了林业产业和公益性岗位在贫困地区扶贫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健全林业生态扶贫政策,实现深度贫困区的生态保护和减贫之间的协同是可能的,文章最后还提出了通过林业发展实现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五项政策建议:(1)精准识别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2)选择有效适宜的林业扶贫模式;(3)拓宽扶贫资金渠道;(4)建立林业产业脱贫体系;(5)完善生态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罗辑 《山地学报》2002,20(4):509-510
美国西北部保存着丰富的森林类型,为开展森林生态学研究和林业实践提供了理想场所。随着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对林业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得愈来愈突出,Franklin提出的“新林业”理论的经营总目标是森林相嵌体数量多,分布合理,能持续提供多种林产品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新林业理论对世界林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民勤沙井子地区地下水动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俄有洁  严平 《中国沙漠》1997,17(1):70-76
水是民勤沙区生态演替起主导作用的因子,随地表来水锐减,地下水在民勤沙区农、林业生产及水分平衡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民勤沙井子地区35年来地下水的动态分析,用GM(1,1)模型作了近期水位预测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地理》2005,28(5):626-626
2005年9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伊犁河流域林业生态科技示范”项目研究组与察布查尔县人民政府,在察布查尔县伊犁河流域林业生态科技示范基地成功的举办了一期棉花现场观摩会。会议上,项目组详细介绍了在6.7hm^2(100亩)棉花试验田上进行的棉花品种选育、种植栽培以及灌溉模式试验成果,得到了当地的农民、农业技术员、县各级领导以及有关专家的好评。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伊犁河流域林业生态科技示范”项目研究组,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的棉花品种选育、种植栽培以及灌溉模式试验结果成功可靠,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并对于伊犁盆地次宜棉区的棉民增产、增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采取了长期不懈的扶贫行动,近十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扶贫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农村脱贫的双重目标,中国把重点放在深度贫困地区的林业生态扶贫上。然而,贫困人口从林业扶贫项目中获利的程度、贫困户对这些扶贫政策是否满意、以及林业扶贫政策是否有效仍然是个未知数。通过对西南地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具有代表性的怒江州和阿坝州79户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林业扶贫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小额金融扶贫、结对驻村帮扶四条扶贫路径明显增加了建档贫困户的收入,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贫困群众对林业生态扶贫政策感到满意,两州的生态扶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参与不积极、精准识别不完善、资金来源有限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我们的研究结果突出了林业产业和公益性岗位在贫困地区扶贫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健全林业生态扶贫政策,实现深度贫困区的生态保护和减贫之间的协同是可能的,文章最后还提出了通过林业发展实现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五项政策建议:(1)精准识别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2)选择有效适宜的林业扶贫模式;(3)拓宽扶贫资金渠道;(4)建立林业产业脱贫体系;(5)完善生态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与河南生态经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昊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6):54-57,70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的战略措施,是关系国家经济布局的重点工程。文章概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情况及其意义,并对中线工程实施后对主要水源区和受水区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产业及循环经济的河南生态经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新时期林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社会对林业生态功能需求的变化 ,林业生产建设的中心正在逐步由过去以木材加工为主转向以植树造林、森林管护 ,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因此 ,林业建设及植被恢复是一项难度极大的生物工程、生命工程 ,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所以 ,在进行林业和植被恢复建设中 ,必须遵循两个基本的自然规律 ,即生态适应性规律和植被的地域分布规律 ,否则 ,就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影响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甚至给国家造成无法祢补的损失。新世纪 ,国家投巨资进行林业生态建设 ,特别是整合后林业“六大重…  相似文献   

16.
<正>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是一所综合性林业科研机构。从1958年9月20日正式成立以来,转战南北,几经搬迁,走过一条成立—发展—撤销—恢复—再发展壮大的坎坷不平、艰难曲折的道路。40年来,在国家林业局、辽宁省委、省政府及省林业厅、省科委、省  相似文献   

17.
<正> 林业科技园区建设是“科技兴林”的有效抓手,是新技术新成果组装集成及科技创新的载体,是林业高新技术孵化和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化创建的基地。近年来,浙江省林业部门加大了林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力度,实施林业科技创新与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战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河南平原林业从无到有,屡经起伏,平原林业为农业生产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同时带动了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已成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当前平原林业存在着现有的维护和持续利用难以保障,平原林木资源急剧下降,绿化水平严重滑坡等问题,通过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 1.林业新科技革命; 2.林业可持续发展(现有林保护、生态林业等); 3.林业产业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衡阳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衡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衡阳乃至湖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衡阳市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上j探讨了在资源开发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措施,指出了要发展生态产业、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必须大力实施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能源、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工程,从而为衡阳市经济建设莫定坚实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