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白竹炭粘胶/粘胶/棉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纺制白竹炭改性粘胶纤维与普通粘胶纤维、棉纤维混纺纱,针对各种纤维的性能特点,采取用白竹炭粘胶、粘胶纤维、棉纤维分别制条的纺纱工艺,并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纺纱工艺参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混纺纱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负离子丙纶纤维/粘胶/棉混纺纱工艺的可纺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博 《中国纤检》2009,(10):65-67
以负离子丙纶纤维混纺纱为例,根据工艺试验和测试,就负离子丙纶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负离子丙纶纤维、细旦粘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纺制草珊瑚纤维/棉纤维混纺纱,根据草珊瑚纤维和棉纤维的性能特点,通过改进和优化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的纺纱方案,采用新型纺纱器材专件以及保持车间温湿度稳定等措施,实现了两种原料混合均匀,混纺比准确,成纱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影响纱线质量的因素,研究了改善成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圣麻纤维和细旦涤纶纤维的特点,针对圣麻纤维和细旦涤纶纤维的性能,分析纺纱工艺等因素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圣麻/细旦涤纶/棉纤维混纺纱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探讨精梳棉/石墨烯改性锦纶60/40 14.8tex赛络集聚纺纱线的纺纱方法。通过优选原料,在开清棉工序混入一定比例的棉纤维,解决了石墨烯改性锦纶成卷困难的问题;通过在预并工序并入一定比例的精梳棉条来调整成纱的混纺比。在保证良好分梳、除杂的同时,尽量减少梳理过程对纤维的损伤,合理优化并条、粗纱工艺流程,细纱采用赛络集聚纺纱方式,加强对牵伸区浮游纤维的控制,计算并调整纺纱工艺参数。经测试,成纱的各项性能指标良好。认为:针对石墨烯改性锦纶的工艺研究可以在棉纺设备上解决混纺纱的生产难点。  相似文献   

6.
精梳棉纽代尔纤维混纺纱的开发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开发高质量的精梳棉/组代尔纤维混纺纱,针对纽代尔纤维与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较接近的特性,采用了棉纤维、纽代尔纤维分别制条、再在并条机上混并后纺纱的工艺路线,并对各工序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配置,使精梳棉/纽代尔纤维混纺纱成纱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优等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用棉型纺纱设备开发狐狸绒混纺纱的可行性,根据狐狸绒纤维、棉纤维、抗菌粘胶纤维以及腈纶纤维的性能特点,研究开发狐狸绒/棉、狐狸绒/抗菌粘胶、狐狸绒/腈纶等12种狐狸绒混纺纱,其中狐狸绒纤维含量分别为5%、10%、15%、20%.对混纺纱纺制工艺流程中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及其配置进行了探讨,并对成纱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狐狸绒系列品种混纺纱成纱质量优良,工艺设计合理可行,为狐狸绒纤维在棉纺设备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紧密纺和环锭纺2种成纱方法纺制3种混纺比例的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并对纱线的强伸性、条干、毛羽等性能进行了测试,结合混纺纱的径向分布情况,分析比较了2种不同成纱方法对纱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紧密纺技术因减小了纺纱三角区并使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中纤维的转移程度降低,出现了与环锭纺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相反的纤维转移趋势,反映在纱线性能上是紧密纺技术显著降低了成纱毛羽,提高了成纱的强伸性能,并改善了成纱条干.因此在智能调温/羊绒混纺产品设计中,可以选择紧密纺成纱方法纺制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以改善成纱性能,且紧密纺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中羊绒纤维有向外层转移的趋势,这有助于使纱线及其织物显示羊绒纤维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黄麻/细旦粘胶/天丝混纺纱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麻纤维混纺纱为例,根据工艺试验和测试,就黄麻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黄麻纤维、细旦粘胶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纱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强伸性能的影响,将聚乳酸和棉纤维以不同混纺比混纺成纱,并对其成纱分别进行了拉伸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当聚乳酸纤维含量为50%左右时,成纱断裂强力最低,当聚乳酸纤维为50%~65%时,聚乳酸纤维对成纱断裂强力的影响滞后于其对成纱伸长率的影响.纺纱生产时聚乳酸纤维含量应避免50%~65%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为纺制精梳棉Formotex纤维混纺竹节纱,根据Formotex纤维性能特点,合理选择工艺流程,清梳工序多松少打、多梳少落,优选速度、隔距等工艺参数,减少纤维损伤、提高棉网清晰度;并粗工序优选后区牵伸、罗拉隔距和粗纱捻系数,注重改善纱条均匀度;细纱工序合理选用胶辊、钢丝圈和集合器,控制毛羽和减少纱疵,最终使纺纱质量指标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进口棉纺细号纱棉结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解决进口棉纺细号纱棉结高的问题,通过全面掌握进口棉特性、合理配棉,做好高含糖进口棉消糖处理及低回潮进口棉吸湿平衡,选择进口棉与国产棉开清棉、梳棉工序单独加工、棉条混和的工艺路线,合理配置各工序纺纱工艺,强化运转、设备及温湿度等基础管理,解决好进口棉使用中的黏、缠、挂、堵问题.结果使成纱棉结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生产出以进口棉为主体或全进口棉的优质且无异纤的CJ 9.7 tex、CJ 7.3 tex、CJ 5.8 tex细号棉纱,满足了用户质量要求,降低了原料成本,增加了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效能精梳机的技术进步与迅速推广,精梳新产品的开发日新月异。介绍了不同天然纤维纺精梳系列(包括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涤棉混纺精梳系列、纤维素纤维与棉混纺精梳系列,转杯纺精梳系列、双精梳纺精梳系列中的纤维性能、应用原则及工艺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香蕉织物的应用现状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香蕉纤维、天然香蕉纯纺纱及其与棉混纺纱的性能研究,分析香蕉纤维织物的性能,展望产品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棉与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纤维径向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并利用汉密尔顿转移指数的方法分析了四种棉与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中纤维的径向分布。棉纤维在混纺纱中优先向内转移,大豆蛋白纤维优先向外转移,这样的分布能较好地体现出大豆蛋白纤维的优良特性,而混纺比对转移指数的影响不大,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进一步研究纺纱工艺以提高混纺纱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竹炭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工艺。根据竹炭纤维的性能特点和纺纱实践,分析了影响竹炭纤维成纱的主要因素。针对竹炭纤维纺纱静电现象严重的问题,对各工序的工艺配置进行了优化,优选了纺纱配件,采取严格控制相对湿度等技术措施,提高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丽赛纤维/长绒棉混纺纱的生产工艺,讨论了丽赛纤维/长绒棉混纺纱在纺纱生产中的工艺流程,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设备及原纱特点,确定了合理的纺纱各工序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细号涤与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涤纶和棉两种纤维纯纺纱的拉伸曲线,从理论上预测细号涤与棉混纺纱的拉伸性能,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细号涤纶的含量和混纺纱强伸性能之间的关系;比较了同样混纺比情况下,常规涤棉混纺纱与细号涤与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差异。分析结果认为,同一混纺比细号涤与棉混纺纱的强力比常规的涤棉混纺纱高15%;不同细度涤纤维的混纺比例对混纺纱的强伸性能影响趋势基本一致,临界混纺比也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莫代尔/芦荟/棉竹节纱质量,采用赛络纺纺纱工艺生产。文章简要介绍了莫代尔、芦荟纤维的特性以及莫代尔/芦荟/棉竹节纱赛络纺纺纱工艺流程,并指出莫代尔纤维、芦荟纤维纺纱前需进行预处理以及三种纤维混纺要混合均匀等关键问题,保证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圣麻棉混纺细号纱的成纱质量,根据圣麻纤维的性能特点,以SM/CJ 65/35 7.35 tex混纺纱及股线为例,分析了纺纱工艺配置情况,介绍了生产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实践表明:圣麻纤维与棉纤维采用条混工艺,圣麻纤维强力较低,清梳工序要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序注意纤维缠绕,合理设计粗纱和细纱捻系数及股线与单纱的捻比,可以使圣麻棉混纺细号纱质量指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