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的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临床医生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112名临床医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医生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3.932;P<0.05)、不同婚姻状况医生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F=7.526,12.048,7.519;P<0.01)、不同职称医生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2个维度上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3.731,7.478;P<0.05)。在应对方式中,不同性别医生在自责、合理化两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1.845,2.356;P<0.05)、不同婚姻状况医生在求助和退避两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3.155,3.784;P<0.05)、不同职称医生在幻想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37,P<0.05)。通过职业倦怠和应对方式的Pearson相关分析,解决问题、求助与情绪衰竭(-0.254,-0.214)、去个性化(-0.208,-0.159)、低个人成就感(-0.216,-0.161)存在显著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医生职业倦怠现状严重,防治工作应关注女性、离异、高级职称的医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对缓解医生职业倦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本市3家医院300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①年龄30~39岁的医护人员情感耗竭较高,40~49岁的医护人员有较高的成就感(F=4.39,4.17;P<0.05);②工龄10~19年的医护人员情感耗竭较高,20~29年的医护人员有较高的成就感(F=4.18,4.21;P<0.05);③妇产科医护人员情感耗竭较高,精神科医护人员的人格解体较高(F=5.02,5.40;P<0.05);④医护人员的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t=0.94,0.96;P<0.01)。结论医护人员面对工作的压力,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5种压力情境下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小学教师在 5种压力情境下应对方式的异同。方法 采用修订的 COPE量表对 5 3 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1中小学教师在应对一般压力情境时普遍采用积极认识与直接行动等应对方式。 2集中资源行动、克制性行动、心理解脱和工具性社会支持在 5种压力情境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 ,但只具统计学意义。其他应对方式在 5种压力情境中的运用均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1中小学教师普遍采用适应性应对方式。 2中小学教师在应对不同压力情境时 ,采用的应对方式具有一定的跨情境性。  相似文献   

4.
小学女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小学女教师的压力、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三者之间关系。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自测压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81名小学教师进行测试。结果小学女教师的压力较大、职业倦怠现象并不严重;小学女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说明,小学女教师的压力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β=0.50、0.55、0.15,P〈0.01);小学女教师的应对方式是压力与职业倦怠的中介变量。结论减轻压力、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减少小学女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65,自引:13,他引:65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被试为367名中小学教师,采用自编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调查表和职业倦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当前中小学教师所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多、压力强度较大。(2)中小学教师的考试压力、工作负担压力、角色职责压力、聘任压力、职业发展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与情绪疲惫有显著的正相关;人际关系压力与少成就感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去个人化有显著的正相关。(3)人际关系压力和聘任压力对情绪疲惫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人际关系压力对少成就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人际关系压力对去个人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职业声望压力对去个人化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来源的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三个亚成分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社会支持、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工作压力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对183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查。结果 1教师群体中,男性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女性(F=1.925,P0.05),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成就感低落维度得分和职业倦怠总分上有显著差异(F=5.053,P0.01;F=2.801,P0.05),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小学与高中教师(F=3.253,P0.05);2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27,0.42,0.38,0.49,0.35,0.43,0.28,0.29;P0.01),与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r=-0.06,-0.11,-0.53,-0.12,-0.13,-0.10,-0.09,-0.07;P0.01),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也呈负相关(r=-0.25,-0.31,-0.22;P0.01);3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工作压力既可以直接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Carver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COPE)进行修订,考察该量表应用于中国中小学教师群体的适用性。方法以内蒙古530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修订后的应对方式问卷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并确定该问卷测评维度的最佳结构。结果结果支持应对方式问卷的9因子的一阶因子结构斜交模型,修订后的应对方式问卷(CSS)确定为9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4.342%,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61,并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CSS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群体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并证明了应对方式具有多维度性及应对方式彼此相关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压力知觉,抑郁、焦虑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压力知觉量表(CP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3312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压力知觉与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57,0.59;P<0.01),压力知觉对抑郁,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应付方式问卷、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对湖南省155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幸福感与工作压力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0,P0.01);②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消极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83,-0.169,-0.242,-0.250;P0.01),与压力的得分显著正相关(r=0.270,0.220,0.255,0.213;P0.01);③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压力既可以直接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睡眠质量的状况,探讨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职业倦怠问卷(MBI-G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55名医院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医护人员睡眠质量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医生与护士睡眠质量比较也未见显著性差异;②医生和护士的职业倦怠总分存在差异(t=2.49,P<0.01),医生总体职业倦怠水平高于护士。医生的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因子均高于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P<0.01;t=2.01,P<0.05);③医生积极应对因子低于护士,消极应对因子高于护士,差异有显著性(t=3.30,P<0.01;t=2.45,P<0.05);④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43,P<0.01);主观睡眠质量因子、睡眠时间因子、睡眠障碍因子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与情绪衰竭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r=0.260,0.218,0.568;P<0.01)。而睡眠质量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积极应对因子和消极应对因子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医护人员睡眠质量的总体状况较好,医生的职业倦怠比护士更严重。与护士相比,医生更多的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并且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与职业倦怠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与应对方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灾区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来自四川地震灾区102所小学的307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1不同职称小学教师在精力、忧郁或愉快、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及松弛与紧张4个维度差异显著(F=3.297,P0.05;F=4.101,P0.01;F=2.702,P0.05;F=5.208,P0.01);不同级别学校的教师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差异显著(F=3.093,P0.05);2男教师更多采用自责、退避的应对方式(t=2.283,P0.05;t=2.523,P0.05),女教师更多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t=2.272,P0.05);不同任教年限教师在解决问题维度差异显著(F=3.058,P0.05);中年教师较青年教师更多采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F=40.013,P0.05);3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相关,自责、幻想和求助能联合预测主观幸福感29.8%的变异量。结论应对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主观幸福感水平;有必要对灾后教师的应对方式进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学教师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0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学教师主要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的应对方式。小学教师SCL-90的总均分大于或等于2者占总体的19.1%,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和人际敏感。自责、幻想对心理问题的总均分和各因子有正向预测作用,解决问题对其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容易引发多种心理问题,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上海市两所中学26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和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等因子呈显著相关;②父母养育方式中的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等因子以及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呈显著性别差异;父母养育方式中的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等因子呈显著年级差异;③父母养育方式与应对方式一些因子的相关受性别差异的影响。结论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中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73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量。结果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自我处在比较和谐状态,但有一部分教师自我和谐水平不高;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自我和谐在性别、学校类型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工作满意度与自我和谐总分(r=0.162,P<0.0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r=-0.150,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刻板性(r=-0.008,P>0.05)没有显著相关,与自我灵活性显著正相关(r=0.135,P<0.01)。结论工作满意度是影响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的重要因素,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越高,其自我和谐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量表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300名高校在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在婚姻状况(t=3.256,P<0.05)、行政级别(t=2.859,P<0.05)上存在着显著差异;②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是否尝试运用心理减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压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259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总分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211,P0.01),从各个不同的压力源来说,社会压力和个人压力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185,r=0.245,P0.01),采取不同应对方式的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及各压力源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校教师越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感受到的职业压力、社会压力和个人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师生活、工作满意度与职业枯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及其与工作、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应用《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及满意度五点量表对960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①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特点表现为:认知枯竭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成就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②在近郊,女教师的工作、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男教师;③满意度与职业枯竭存在显著相关且对职业枯竭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人口学变量及工作、生活满意度与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应激变量与心身健康的关系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生活事件发生后 ,能否引起心理生理反应 ,进而导致健康问题 ,除取决于生活事件自身的属性外 ,还受制于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1] 。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负性情绪 ,其发生与多种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有关中小学教师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研究曾有过报道[2 ,3] ,但应对方式在中小学教师生活事件和焦虑、抑郁间的作用尚无系统报道。本文基于对 5 18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卫生调查资料分析 ,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整群随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