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小儿肺炎衣原体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炎衣原体TWAR株(简称TWAR)是继沙眼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之后,近年来新发现的第3个衣原体生物种。TWAR主要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和其它呼吸道感染。它是迄今已知的4种或5种最常见的肺炎病原体之一。本文介绍了肺炎衣原体TWAR株的微生物学特性、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以及小儿TWAR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肺炎衣原体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PCR方法对1995年6 ̄9月的74例住院患儿进行肺炎衣原体(TWAR)检测,结果显示TWAR阳性10例,阳性率13.51%,其中9例为肺炎患儿,1例为Still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10例临床均有发热、咳嗽。9例患儿均用红霉素治疗,1例安美汀治疗,预后佳,而同期对照组37例正常儿童TWAR检测均显示阴性。提示:TWAR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城区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解北京市城区儿童肺炎衣原体TWAR(chlamydiapneumonialstrainTWAR,简称TWAR)既往感染状况,采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对508名2~14岁健康儿童进行了血清TWAR特异性抗体IgG的检测。既往感染的诊断标准:IgG效价为1∶16~1∶256。将受试儿童依年龄不同分为4组。检测结果显示,2~6岁TWAR抗体IgG阳性率为17.2%,~9岁为23.5%,~12岁25.5%,~14岁为41.7%,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17.299,P<0.01);在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意义。提示北京城区儿童TWAR感染率很高,临床上应重视儿童TWAR感染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新生儿先天性感染中进行沙眼衣原体病原学及临床研究,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免疫荧光法血清抗体定量测定(ⅡFA),荧光标记单克隆缺本咽、眼分泌物抗原检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28例患者进行沙眼衣原体测定,结果发现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8.59%(11/128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新生我肺炎和结膜炎。给予氨苄青素或羟氨苄青霉素治疗较好。提示沙眼衣原体在新生儿感染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小儿下呼吸道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于1992年11月~1997年8月对住院的13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咽拭子衣原体培养分离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衣原体特异性IgM、IgG抗体或PCR检测,以证实沙眼衣原体(CT)和肺炎衣原体(CPn)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并对...  相似文献   

6.
衣原体感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起人类疾病的衣原体有3个属:即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及肺炎衣原体,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随着对肺炎衣原体感染认识和深入,近年来发现它和冠心病有密切联系[1]。肺炎衣原体在人群中普遍易感,沙眼衣原体在西方国家是主要的性病病原体,放在原体感染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衣原体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治疗方面作综述。一、病原学衣原体归于与革兰阴性菌接近的微生物,具有粘肽组成的与革兰阴性菌相似的细胞壁,含DNA和RNA核酸。农原体的共同特点为:细胞内寄生,具特殊的生活周期(即存有原体和始…  相似文献   

7.
衣原体分为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引起人类呼吸道疾患的是前二种,沙眼在原体还是眼、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疾病的病原体之一,为了解新生儿下呼吸道衣原体感染情况,我们于1993年4月至7月对57例肺炎新生儿进行了衣原体感染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57例在我院分娩并一直生活在我院新生儿室而发生感染性肺炎的婴儿,其中男35例,女22例;足月儿sl例,早产儿6例;阴道分娩儿48例,剖宫产儿9例;体重1300~37009,其中wt250097例,>25009以上50例;发生肺炎的时间为生后l~20天,平均5.9天。2…  相似文献   

8.
63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针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进行5种病原联合检测。肺炎衣原体感染占第1位,阳性22例,阳性率34.9%(22/63),其中3岁以下小儿占19例(19/22,86.8%)。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阳性19例,阳性率30.2%(19/63)。混合感染7例,其中5例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9.
儿童肺炎衣原体肺炎病原学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衣原体(C.pn)肺炎的发病情况,探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及微量免疫荧光(MIF)检测肺炎衣原体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联合应用nPCR及MIF检测300例肺炎患儿及130例健康儿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随机选取2例nPCR阳性标本,进行DNA测序。结果:检测300例肺炎中,nPCR阳性且MIFT符合急性感染标准者30例,即确诊为肺炎衣原体肺炎,占肺炎总数的10.0%。nPCR阳性者42例占14.0%,MIF符合急性感染标准者31例,占10.3%,在年龄分布上,120例≤3岁者有16例nPCR阳性,阳性率13.3%,8例MIF符合急性感染标准,阳性率6.7%;180例>3岁患儿中26例nPCR阳性,阳性率14.4%,23例MIF符合急性感染标准。阳性率12.8%。130例健康对照儿童中,nPCR均呈阴性,虽有24例MIFIgG≥1:16(IgG滴度分别为1:16-1:28),但无一例符合急性感染标准。2例nPCR阳性标本nPCR产物之DNA序列与C.pn标准株(CWL-29)完全一致。结论:肺炎衣原体是儿童肺炎重要的病原,nPCR诊断肺炎衣原体感染快速、简便、敏感、特异性高,联合应用用nPCR及MIF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丁云芳  朱宏 《新生儿科杂志》1997,12(5):193-194,20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DNA,84例新生儿肺炎咽拭子中检出21例,阳性率25%,其中剖宫产儿阳性率16.6%,经产道产儿阳性率26.4%,早产儿体低重儿阳性率50%,提示新生儿为CT感染的高危群体;其感染CT以通过孕妇产道获得为主。偶有宫内感染;早产低体重儿易被CT感染且症状较重,PCR检测CT感染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有助于新生儿CT肺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与慢性咳嗽的发病关系,本对128例慢性咳嗽病儿进行了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及肺炎衣原体抗体(CP—Ab)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由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肺炎近年来逐渐增多,此类肺炎不易明确诊断,常造成不合理用药和反复感染,从而延误病情.文章主要讲述几种非典型病原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以期早期明确病原,指导临床治疗,提高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肺炎患儿肺炎衣原体感染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 ,肺炎衣原体已被公认为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为了解长春地区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 ,探讨协助临床诊断的方法 ,我们采用细胞培养及微量免疫荧光试验两种方法 ,对肺炎患儿进行肺炎衣原体的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病例选择 :1997年 2月~ 1997年 8月 ,在我科住院的1个月~ 14岁患儿共 87例 ,诊断均符合肺炎的诊断标准[1] 。其中 3岁以上患儿 46例 ,3岁及以下患儿 41例 ;男 35例 ,女5 2例。同期采集儿外科 2周内无呼吸道感染病史患儿 (1个月~ 14岁 ) 2 3例作为正常对照。2 标本的处理 :(1)鼻咽…  相似文献   

14.
衣原体IgM及IgG抗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因学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阐明4岁内小儿衣原体感染的病因及发病率,检测151例下呼吸道感染小儿血清衣原体特异性抗体,结果有24.7%确诊为呼吸道衣原体感染,且22.7%为肺炎衣原体引起,沙眼衣原体仅占2%。衣原体是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危险因子,研究100例7个月-15岁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血清沙眼衣原体特异性抗体,其中55例IgM和IgG抗体阳性,8例(14.5%)有两种抗体。患儿之母亲血清抗体阳性率亦高(75%),并发现沙眼衣原体抗体平均滴度值与患儿年龄呈线性关系,在6岁以内反复呼吸道感染最多的组内特异性IgG抗体平均滴度明显高于7-15岁小儿(P<0.05)。所以宫内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其次是日常生活接触传染(家庭性衣原体病)。  相似文献   

15.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衣原体是近些年来被鉴定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新型病原体,并认为其与成人哮喘的发病机制有关Ⅲ。我们采用Nested PCR技术,分析了肺炎衣原体与小儿哮喘的关系,并探讨了肺炎衣原体在慢性感染中的作用及年龄因素的影响。 资料与结果 一、对象 取自80例哮喘患儿(1~14岁)及15例正常小儿(1~15岁)的鼻腔抽吸液。并对患儿在哮喘发作期和未发作期(无症状持续至少2周以  相似文献   

16.
沙眼衣原体(CT)肺炎是6mo内婴幼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几年文献报道较多。但6mo以后CT肺炎少见报道。现将我科48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999年1~8月我科住院患儿中符合肺炎诊断标准647例,男372例,女275例,年龄6mo~3a。均于入院当天抗生素使用前咽拭子荧光定量PCR(美国PerkinElmer公司生产的ABI7700仪器,试剂盒由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检测CTDNA,阳性者诊断为CT肺炎。48例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6mo~1a29例,~3a19例…  相似文献   

17.
聚合酶链反应早期诊断小儿肺炎衣原体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TWAR)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人类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我们自1995年11月至1996年11月用PCR技术检测小儿呼吸道感染483例,达到早期诊断肺炎衣  相似文献   

18.
南宁地区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南宁地区呼吸道感染和无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对149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及111 例对照组儿童(55 例同期住院的非呼吸道疾病患儿,56 例健康儿童) 进行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IgM 检测。结果 260 例小儿肺炎衣原体抗体IgG 阳性率20 % ,其中149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IgG阳性率26 % ,对照组IgG阳性率为12%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01)。受试儿童< 3 岁组肺炎衣原体抗体IgG 阳性率为16 % ,3 岁~组为15 % ,6 岁~组为24 % ,12 岁~15 岁组为43% ,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49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24 例(16% )为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结论 南宁地区各年龄组儿童都有一定比例的肺炎衣原体感染,临床上应重视小儿肺炎衣原体感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小儿肺炎衣原体感染及肺炎衣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测定 5 18例肺炎患儿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 ;以直接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并做鼻咽吸出物细胞培养。对诊断为肺炎衣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 39例 (7 5 % ) ,<3岁组 3 2 % (9/ 2 78) ,≥ 3岁组12 5 % (30 / 2 4 0 ) ,(χ2 =15 9,P <0 0 0 5 )。肺炎衣原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 2 0 5 % (8/ 39) ,其中支原体 4例 (10 3% ) ,细菌 2例 ,腺病毒 1例 ,三重感染 1例。仅肺炎衣原体IgM抗体阳性诊断肺炎衣原体肺炎 31例 ,入院时病程≥ 1个月 6例(2 0 % )。发热 2 6例 (83 8% ) ;阵咳或连咳 2 4例 (77 4 % ) ;肺部湿音 18例 (5 8 1% ) ,哮鸣音 7例 (2 2 6 % )。外周血白细胞、CRP增高各 4例 (12 9% ) ,X线支气管肺炎改变 11例 (35 5 % ) ,间质性肺炎改变 7例 (2 2 6 % ) ,节段性实变影 13例(4 1 9% ) ,胸膜炎 3例。 31例肺炎衣原体肺炎与 6 8例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体征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提示肺炎衣原体是 3岁以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结论 肺炎衣原体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率较高 ,肺炎衣原体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衣原体感染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衣原体于1957年首先由我国汤飞凡教授自鸡胚中分离成功,1959年将其归属为独立的细菌群。70年代初始认识到它是主要的性病传播者之一,自80年代确定其致病谱达25种之多,包括局部及全身感染。衣原体属分为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TWAR)、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ei)和家畜衣原体(chlamydia pecorum)4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