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空气震裂与双相真空抽吸联动原位修复技术的原理,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现场修复试验。试验数据表明:空气震裂技术有利于提高污染物质的传输性,与双相真空抽吸技术联动运行可有效提高现场自由相污染物的去除率。空气震裂与双相真空抽吸联动运行系统修复的场地试验结果表明:在12 d内自由相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为86.68%。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修复工作势在必行。对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综述有机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以及微纳米气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将微纳米气泡应用于地下水原位修复。提出微纳米气泡强化修复技术的现场应用方案,利用微纳米气泡的高效气体传质以及存在时间长的特性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实现污染物去除。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可以大范围提高地下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有效修复地下水体。研究表明,微纳米气泡强化修复技术节能高效、环境友好,在有机污染地下水修复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在对山西省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土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场地重金属修复的典型技术,提出了适宜本地重金属修复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固化/稳定化、纳米零价铁原位修复技术、淋洗法、化学萃取、低温热脱附、高温热脱附、植物修复,指出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工业污染场地开发利用的岩土工程关键问题,全面总结了笔者及其课题组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5个方面:(1)污染场地土体工程性质变化基本规律和污染场地分类评价方法,阐明了重金属污染土和有机污染土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在总结国内外已有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和工程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原理的污染场地指数分类法;(2)基于多功能孔压静力触探(CPTU)的污染场地原位测试方法,包括污染土的电阻率基本特征,基于电阻率CPTU的污染场地原位测试方法,基于CPTU的污染场地水力传导参数测试评价方法;(3)重金属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揭示了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机理,阐明了水泥系固化剂固化/稳定重金属污染土的有效性与不足,提出了磷酸盐系固化剂和碱激发矿渣固化剂固化/稳定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土的方法,从工程与环境安全二方面提出了固化/稳定法的施工工艺;(4)有机污染场地曝气法处理技术,采用研发的一维二维曝气模拟装置,揭示了曝气法修复有机污染场地的气相运动规律、修复机理与效果,建立了基于集总参数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评价方法,提出了曝气法工艺设计方法;(5)污染场地竖向隔离技术,提出了土–膨润土系竖向隔离墙材料设计关键参数确定方法,揭示了土–膨润土系竖向隔离墙的长期防渗防污性能和化学相容性特征,比较了隔离施工技术的特点,对SMC工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成果对中国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污染地块原位热修复工程中,土壤热采样是判定地块内污染物残留量的重要手段。在热采样的土壤样品钻探、收集和冷却过程中,易发生土样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或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损失,造成检测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地块内污染物浓度。论文参照国内外热采样技术方法和应用案例,引入加标回收方法,选择适合的标准物质,在实验室内模拟现场热采样过程中,土样经收集和急冷2个步骤后,VOCs和SVOCs的回收程度。本次研究结合热修复工程常用加热温度数据,设计80℃和120℃2个温度环境。实验数据分析可得,SVOCs加标回收效果优于VOCs。本次试验结论和数据,可为热修复过程中热采样方法规范性、数据保真、过程控制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地下水实际污染治理过程中,面临各异的污染场地和地下水污染物,大量的地下水修复技术也应运而生。决策者在执行巨大耗资修复行动之前,需要多方面衡量项目影响因素,包括:场地现状、技术可行性、修复时间长短、国家标准等。以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为研究目标,比较几种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优缺点和使用条件,简述地下水修复方案筛选步骤的呈现形式,讨论地下水修复技术筛选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决策模型。为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三氯乙烯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氯乙烯(TCE)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使其成为地下水和土壤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污染物之一。为此综述了TCE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抽出处理和原位修复,其中原位修复包括原位化学氧化、原位电动修复、原位生物修复以及渗透反应格栅技术。  相似文献   

8.
膜界面探测器(Menmberane Interface Probe, MIP)是应用与土壤和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原位勘测的技术设备。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VOCs污染场地勘测中。对MIP的结构、测试原理以及与其相匹配的气相色谱检测器进行了介绍,综述了MIP在国内外污染场地勘测的应用案例,总结了国外学者针对MIP测试精度进行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MIP原位测试能全面地、真实地反应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分布状况,减少污染场地勘查成本,提高污染场地勘查效率。通过与其它原位测试探头的结合,可同时对污染场地岩土工程特性进行评价,进而为后续污染场地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①环境岩土工程调查与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电阻率静力触探探头、与静力触探结合的传感器薄膜界面探头、光纤光学化学传感器、X荧光分析仪等在场地污染物分布和污染程度识别技术;综述了土工离心技术应用于土体及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及污染场地修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污染场地分类方法和风险评价模型。②城市固体废物填埋技术。介绍了固废填埋场多场相互作用的主要耦合模型理论,总结了固废生化反应-骨架变形-水气运移-溶质迁移模型及应用;提出了填埋场污防污屏障服役寿命的定量评价方法。③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技术。介绍了废弃电石渣和木质素加固过湿土、粉土路基的性能和工程应用;总结了固化污泥和淤泥技术的研究现状。④工业污染地基处理技术。总结了工业污染场地主要修复技术;介绍了固化污染土稳定技术、新型固化剂和稳定剂的研发进展;总结了常见竖向隔离墙技术,介绍了土-膨润土系竖向隔离墙长期防渗防污性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曝气法处理有机污染地下水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其具有高毒性、高生物富集性和难以生物降解等特点而备受关注。介绍了POPs污染沉积物原位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重点说明了目前在新型吸附覆盖材料及其覆盖方式、高效化学反应活性材料的研发、缓释型生物促进剂的制备、红树植物修复湿地沉积物等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以及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原位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过硫酸盐新兴高级氧化技术,分析了活化过硫酸盐氧化作用的机理和活化方法,重点介绍了热活化和过渡金属活化过硫酸盐在有机污染土壤中的研究现状,包括菲、柴油、石油、石油烃、芘、十溴联苯醚、对硝基氯苯等污染土壤的处理效果、制约因素或动力学规律等。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方面的针对性建议: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污染风险防控;深入研究过硫酸盐活化方式,提高过硫酸盐活化效率和利用率;研发组合修复工艺技术和智能化土壤修复装备;加强对复合污染物土壤的联合修复;开发水土共生体系一体化修复技术。以期相关成果能为活化过硫酸盐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相关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传统原位注入技术(如注入井)效率低、效果差等缺点,从而实现药剂的有效输送和混合,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通过小试实验,研究了岩土施工设备在污染场地修复中药剂对设备的腐蚀问题,得出修复药剂对不锈钢不存在腐蚀现象的结论;通过中试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可为岩土施工技术在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大力推广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3.
结合山东省某机械公司岩体污染场地六价铬污染修复工程,详细分析研究了基岩裂隙水中污染物的运移特征、修复技术选择与施工、修复效果评价。研究表明:基岩裂隙水中六价铬污染羽的形态与规模主要取决于地下水流场、含水层富水性及断裂带产状,污染羽的深度取决于含水层埋深;基岩裂隙水复杂的水力联系条件是引起污染空间分布差异性大的控制因素。通过论证分析,提出了原位阻隔、地下水化学还原与抽水异位处理的多技术联合修复方案,修复后所有监测井内地下水中六价铬浓度均低于地下水质量Ⅳ类标准0.1mg/L,修复率达到99%以上。该工程的成功实施可为基岩裂隙含水层污染修复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空气曝气法去除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室内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某石油污染场地地层分布情况,探讨了复杂介质条件下空气曝气法(air sparging, AS)去除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质苯、萘的去除效果和最佳实验条件。结果显示,对于复杂地层有机污染,利用AS技术进行修复是有效的;曝气量为300 mL/min曝气效果最好,苯、萘的去除率分别为99.54%和11.58%;对于异质分层多孔介质,连续曝气的去除效果优于间歇曝气;实验过程中萘的去除效率较低,这除与其自身的结构和性质有关,还与介质的异质性有关,在应用AS修复此类污染物时要联合使用其他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城镇产业布局调整和重污染企业搬迁等过程遗留大量工业污染场地,特别以化工区搬迁废弃地的二次污染尤为严重。化工废弃地的土壤和地下水生态修复,是当今世界理论研究和工程项目实施的热点和难点。对上海市塘外化工搬迁地开展了土壤、水体、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境和生物现状调查,分析诊断出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作为主要修复对象,结合该地块性质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技术途径,并开展初步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6.
选取并介绍了异位抽出-处理技术在上海某地下水砷污染场地中的修复应用。该案例采用止水帷幕结合真空抽提的方式对污染地下水进行抽出,并利用自主设计研发的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对其进行絮凝沉淀处理,所用药剂包括混凝剂和助凝剂。经过13 d的间断性异位抽出-处理,地下水目标污染物达到了预期的修复目标。应用结果验证了异位抽出-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并且具有修复周期短、成本低、运行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德国的土壤修复方法的调研,介绍一种遭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法——原位水力修复技术。该方法是以传统施工技术(基坑降排水)为基础,并结合水文地质学和生物、化学以及物理反应原理而产生,可有效治理各类砂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作用原理、应用条件、修复系统设施以及典型工程案例,可为国内土壤修复行业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军  王瑀  安琳 《市政技术》2012,30(2):84-88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原来位于城区的污染企业从城市中心迁出,产生了大量污染场地。这些污染场地的存在带来了双重问题:一方面是环境和健康风险;另一方面是阻碍了城市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解决污染场地问题的最直接方法是场地修复。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经济评估工作对修复项目的技术选择以及立项和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简述了污染场地修复领域的现况、技术经济评估方法及主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功能进化历程中要求对人体健康可实验分析会造成不良影响的重工业等已搬离市区,但遗留下的场地由于历史原因往往存在一定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因此对后续场地再开发就提出了一定挑战。以上海某污染场地为例,开展了场地环境初步调查、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健康风险评估以及土壤修复工作,以期为污染土壤的调查与治理修复提供一定借鉴。调查结果显示该场地土壤污染物主要为地表2.0 m内的苯并(a)芘。通过方案比选,采用开挖后原地异位化学氧化修复治理模式,待修复土方量约为1 298.4 m~3。实验室小试试验表明氧化药剂过硫酸盐和活化药剂硫酸亚铁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和0.5%。处理结果显示采用过硫酸盐化学氧化法对污染场地土壤中苯并(a)芘、苯并(b)荧蒽以及二苯并(a,h)蒽的修复效率分别为79%、84%、59%,达到预期修复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文章着重总结近5年来国内外环境岩土工程领域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①环境岩土工程新理论与方法,介绍环境岩土多场多相耦合理论、环境土力学多尺度表征方法、污染体环境安全及工程特性评价方法;②环境岩土工程新技术与装备,总结污染场地勘察、探测技术与装备,污染场地工程修复技术与装备,固体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技术与装备三方面的相关进展;③污染体环境治理典型工程案例与示范,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场灾害防控工程应用与实践,废弃固废堆场工程综合生态治理与示范,污染场地原位修复工程应用与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