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中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2)表达影响。方法经体外培养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C12细胞)分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液)、Aβ损伤组(即AD细胞模型,加入Aβ)、bFGF组(加入bFGF及Aβ)和抑制剂组(加25-3525-35入MEK抑制剂PD98059、bFGF和老化Aβ)。MT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存活率,WesternBlot免疫印迹25-35法分析p-ERK1/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β损伤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FGF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β损伤组(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Aβ损伤组p-ERK1/2相对表达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Aβ损伤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后p-ERK1/2的相对表达值较Aβ损伤组显著增强,抑制剂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PD98059后p-ERK1/2的相对表达值较bFGF组p-ERK1/2显著下降。结论 bFGF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强PC12细胞ERK1/2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豆肽对β- 淀粉样蛋白肽( 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胚胎 18.5 d C57BL/6 小鼠海马原代神经元,培养7 d 后用10 μmol/L 的Aβ25-35 处理,制作神经元损伤模型;随后分别在 神经元培养基中加入0.1%、0.5% 和1.0% 的大豆肽,处理48 h 后,利用MTT法检测大豆肽对海马神经细胞活力的 影响,DAPI 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形态变化;免疫印迹检测神经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 原代神经元中微管蛋白β-Ⅲ-tubulin 及微管相关蛋白MAP2的变化。结果:大豆肽提高了Aβ25-35 所致神经损伤模型 中海马神经元的细胞活力,大豆肽降低了Aβ25-35 所致神经损伤模型中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减轻了细胞骨架的损伤。 结论:大豆肽对Aβ 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及细胞骨架损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中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2)表达影响.方法 经体外培养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C12细胞)分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液)、Aβ损伤组(即AD细胞模型,加入Aβ25-35)、bFGF组(加入bFGF及Aβ25-35)和抑制剂组(加入MEK抑制剂PD98059、bFGF和老化Aβ25-35).MTT怯检测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分析P-ERK1/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β损伤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FGF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 β损伤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β损伤组p-ERK1/2相对表达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A β损伤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后p-ERK1/2的相对表达值较A β损伤组显著增强,抑制剂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PD98059后p-ERK1/2的相对表达值较bFGF组p-ERK1/2显著下降.结论 bFGF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强PC12细胞ERK1/2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β-淀粉样蛋白(1-42)对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Aβ(1-42)对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的Aβ(1-42)处理PC12细胞,采用MTT法、抗氧化酶活性测定以及RT-PCR分析观察Aβ(1-42)对PC12细胞的影响,分析Aβ(1-42)与SeGPx、MnSOD基因表达的关系。 结果: 随着Aβ(1-42)浓度的增加,SeGPx的表达不断下降;0.1 μmol/L Aβ(1-42)能诱导MnSOD的活性增加,Aβ(1-42) 对PC12的损伤作用能被acetovanilon(一种抑制内源性自由基产生的化合物)所抑制。 结论: Aβ(1-42)能介导PC12细胞内源性自由基的产生增多。  相似文献   

5.
β-分泌酶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β-分泌酶(β-site APP cleaving enzyme,BACE)在β位点裂解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并产生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proteinβ,Aβ),Aβ的聚集是形成阿尔茨海默病(Alzhemier’s disease,AD)患者脑中老年斑的主要原因,引起神经元损伤和认知功能减退,在AD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中心和共同通道的作用。BACE的抑制剂部分抑制BACE,可使Aβ水平下降,取得明显疗效。进一步研究BACE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对AD治疗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人外周血中抗淀粉样蛋白抗体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AD病人和健康老年人外周血中的抗Aβ抗体特性。方法随机选择AD患者45例和健康老年人51例,①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抗Aβ抗体滴度,②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AD病人和健康老人血清中的抗Aβ抗体与Tg2576鼠脑内老年斑的结合情况;③不同抗体水平的AD病人和健康老人的血清分别与PC12细胞培养,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结果①AD病人和健康老人血清中的抗Aβ抗体分别为(119.78±84.50)μg/ml和(200.44±216.78)μg/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免疫组化发现用AD病人血清作一抗,抗Aβ抗体不能很好地显示已经形成的老年斑;③虽然AD病人血清中抗Aβ抗体较高,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反而下降,且与Aβ42的剂量无相关性;而健康老人的血清仍能表现出较强的PC12细胞保护作用。结论AD病人血清中抗Aβ抗体滴度下降,与老年斑结合能力和对细胞的保护能力也下降。  相似文献   

7.
接种Aβ42全肽疫苗恒河猴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恒河猴接种Aβ42肽疫苗后的特异性抗体的产生. 方法 将5只雄性恒河猴分别在0、 2、 6、 10、 14、 18、 22 wk肌内注射Aβ42肽疫苗; 用ELISA法检测恒河猴血清抗Aβ42抗体水平及IgG亚类; 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清抗Aβ42抗体的特异性; 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抗血清对Tg2576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Aβ斑的识别. 结果 疫苗接种后第8周, 恒河猴血清中出现明显的抗Aβ42抗体, 抗体水平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而升高, 第24周达1∶ 4 320, 以后抗体水平开始下降.产生的抗Aβ42抗体以IgG1和IgG2为主(IgG2/IgG1>1).血清抗Aβ42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可识别Tg2576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的Aβ斑. 结论 Aβ42肽疫苗可有效地诱导恒河猴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致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Wistar大鼠皮质神经元,先后给予不同剂量的DHA(20、50和100μmol/L)及Aβ25-35(25μmol/L),用CCK-8比色法观察神经元存活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Aβ25-35使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31%±6%,P<0.05);使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249%±12%,P<0.05);2)孵育DHA可降低Aβ25-35引起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下降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结论 Aβ致细胞内钙超载是Aβ产生神经毒作用的一个方面,而DHA可部分拮抗Aβ25-35的神经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Aβ多肽与佐剂组合免疫小鼠对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野生型和突变型Aβ40及Aβ42与不同佐剂组合对T淋巴细胞亚型的不同刺激和调节作用,以探讨降低Aβ免疫毒性反应的可能途径。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组:铝(Al)佐剂对照组、Aβ42+福氏佐剂(CFA)组、Aβ42+Al组、Aβ40+Al组、Aβ40(E22A)+Al组,每组8只。经初次免疫和3次加强免疫,检测抗体效价,培养脾淋巴细胞,分别用各自抗原刺激,48h后用双抗夹心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IFN-γ、IL-2、TNF-α和IL-4的含量。72h后用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 经Aβ免疫的4个试验组血清中均有特异性抗Aβ的抗体产生。脾淋巴细胞经各自抗原刺激后,均出现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Aβ42+CFA组分泌的代表Th1型的细胞因子含量最高,Aβ40(E22A)+Al组则有显著降低(P <0.01)。其中Aβ40及突变型+Al组与Aβ42+Al组相比,分泌的Th1型细胞因子也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Aβ40(E22A)+Al组对T细胞的毒性作用最低,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可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Aβ1-42寡聚体对大鼠大脑的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经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挑选出逃避潜伏期少于60s的60只实验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设为正常组、PBS对照组、Aβ1-42纤维组、Aβ1-42寡聚体组.将Aβ1-42纤维或Aβ1-42寡聚体注射于大鼠右侧脑室制成实验动物模型;PBS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给予注射等量的PBS;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变化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水平变化情况.借助于光学显微镜观察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及PBS组比较,Aβ1-42纤维组和Aβ1-42寡聚体组大鼠皮质MDA含量(分别为7.826±1.696、11.247±1.948)及海马MDA(分别为9.818±1.900、15.090±2.425)含量增加(P<0.05),皮质SOD(分别为29.829±6.340、18.649±6.070)和海马SOD(分别为51.097±8.381、31.634±8.680)活性下降(P<0.05),皮质GSH-Px(分别为133.113±17.506、79.503±19.936)和海马GSH-Px(分别为154.819±23.688、102.800±28.332)活性下降(P<0.05),其中,以Aβ1-42寡聚体组的变化更明显.HE染色可知,Aβ1-42纤维体及Aβ1-42寡聚体可使大鼠大脑海马区的神经元损伤,其中,Aβ1-42寡聚体对神经元的毒性损伤作用更严重.结论 Aβ1-42纤维、Aβ1-42寡聚体都可通过氧化应激损伤引起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的损伤,以Aβ1-42寡聚体氧化损伤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致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Wistar大鼠皮层神经元,先后给予不同剂量的DHA(20、50、100μmol/L)及Aβ25-35(25μmol/L),用CCK-8比色法观察神经元存活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β25-35使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31± 6 %,n=8, p<0.05);使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249±12 %,n=8, p<0.05);2)孵育DHA可降低Aβ25-35引起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下降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结论:Aβ致细胞内钙超载是Aβ产生神经毒作用的一个方面而DHA可部分拮抗Aβ25-35的神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enistin对β淀粉样蛋白片段(Aβ1-4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Aβ1-42处理组和Genistin预处理组。Aβ1-42处理组用Aβ1-42处理细胞,Genistin预处理组在用Aβ1-42处理前2h加入Genistin。使用细胞形态学方法、LDH法和MTT法观察Genistin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单纯Aβ1-4210滋mol/L处理细胞24h,MTT吸光值减小,LDH释放量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用25mmol/LGenistin预处理PC12细胞2h,MTT吸光值与Aβ1-42处理相比明显增加,LDH释放量显著降低,与Aβ1-42处理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Genistin在体外抑制Aβ1鄄42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重要的病理特征。传统认为Aβ沉积能够诱导神经元凋亡。最近发现Aβ沉积同样能够诱导星型胶质细胞凋亡。Iduna是新近发现的内源性神经保护基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Iduna在Aβ所致星型胶质细胞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株C6进行细胞培养,细胞密度达到80%时传代培养。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β组,经MTT法、比色法、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检测Aβ所致C6细胞损伤时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C6细胞中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ARP1)通路内的Idun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β组中Aβ能够增加C6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同时,Aβ可下调C6细胞中PARP1通路内的Iduna蛋白的表达。结论:Aβ引起星型胶质细胞损伤可能与神经保护因子Iduna下调从而引起PARP1死亡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在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5μl氯化铁溶液制成视网膜氧化应激模型,连续14 d每日尾静脉注射人参皂苷溶液,单纯模型组不予处理,给药溶媒对照组等量注射生理盐水。处死取材后对大鼠视网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ACE1以及β-CTF含量,ELISA检测Aβ1-40的含量,通过吸光光度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给药处理组与单纯模型组及给药溶媒对照组相比,BACE1表达量明显降低,Aβ1-40和β-CTF产生量明显减少,丙二醛含量下降(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对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视网膜BACE1表达上调并相应减少Aβ1-40、β-CTF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张琴  邝莹  李峰 《解剖学研究》2019,41(2):81-87
目的通过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诱导HT22细胞损伤,建立氧化应激损伤的体外模型,探讨姜黄素胶束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合成姜黄素胶束并评价其体外生物相容性。分别用姜黄素胶束与游离姜黄素预处理细胞后用Aβ_(1-42)诱导HT22细胞损伤,观察对比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胶束组与游离姜黄素组的细胞形态、细胞存活率、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MP)以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和三磷酸腺苷(ATP)酶活力。进一步比较HT22细胞对姜黄素胶束和游离姜黄素摄取能力的差异。结果体外溶血实验显示姜黄素胶束的相对溶血率均低于5%,MTT结果显示姜黄素胶束对HT22细胞存活率基本无影响(P>0.05)。与游离姜黄素相比,姜黄素胶束更能显著改善Aβ_(1-42)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的形态,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ROS生成、抑制MMP降低、降低LDH释放率并升高ATP酶活力(P<0.05)。在相同条件下HT22细胞更易摄取姜黄素胶束。结论与游离姜黄素相比,姜黄素胶束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更能有效对抗Aβ_(1-4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这可能与姜黄素胶束能促进细胞摄取有关。姜黄素胶束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药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Aβ_(25-35)作用下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5μmol/L的Aβ_(25-35)作用于PC12细胞48 h,预先加入25、50和100 mg/L的原花青素干预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CFH-DA单染法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的含量,JC-10单染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原花青素可提高Aβ_(25-35)作用下PC12细胞的存活率,降低胞内ROS含量,阻止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抑制caspase-3的活化(P0.05或P0.01),从而抑制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结论:原花青素对Aβ_(25-35)作用下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Aβ_(25-35)诱导产生的ROS而减轻对线粒体膜的损伤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甘草次酸(GA)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成纤维样细胞(CIA-FLS)TNF-α、IL-1β表达分泌的影响,并观测与传统治疗药物MTX联合应用后的效果。方法: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分离纯化CIA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CIA-FLS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MTX组、GA组和GA+MTX组4组,分别对CIA-FLS细胞进行体外药物干预实验。每组分别干预1、3、5 d。Real time qPCR法检测各组CIA-FLS细胞TNF-α、IL-1β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水平。结果:药物干预1 d,CIA-FLS TNF-α、IL-1β表达均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3 d,CIA-FLS TNF-α、IL-1β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5 d,CIA-FLS MTX、GA、GA+MTX均可明显抑制TNF-α、IL-1β表达(P<0.05),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强弱依次是GA+MTX>MTX>GA(P<0.05)。MTX、GA、GA+MTX抑制TNF-α、IL-1β表达均呈时效依赖性,作用时间延长,抑制作用越明显(P<0.05)。结论:GA、MTX、GA+MTX对CIA-FLS炎症因子TNF-α、IL-1β表达和分泌的抑制作用依次递增,并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β-淀粉样蛋白在Alzheimer病中的神经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综述了β淀粉样蛋白多肽(βamyloid peptide,Aβ)在老年性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毒性作用。Aβ是老年斑形成的始动因子,也是老年斑核中的核心成分;Aβ沉积所形成的神经炎性斑,即老年斑是AD脑内特征性病理变化之一;Aβ本身也可形成自由基损伤神经元;Aβ引起的细胞凋亡在AD病神经元丢失中起着重要作用;Aβ可作用于胆碱能神经元末梢,通过抑制胆碱的摄取而减少乙酰胆碱合成,减少海马和皮质脑片释放乙酰胆碱。总之,Aβ是通过多个环节引发神经毒性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慢性酒精中毒会对脑神经造成损伤,并且这种损伤与Aβ蛋白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慢性酒精中毒会促进Aβ蛋白的产生,而Aβ蛋白可以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和小神经胶质细胞,产生过多的炎症细胞因子间接损害神经,亦可通过影响线粒体的功能而损害神经元。Aβ蛋白对脑神经的损伤可表现为认知、记忆功能障碍,引发阿尔兹海默病(AD)。  相似文献   

20.
Aβ1-15疫苗免疫接种成年恒河猴的体液免疫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Aβ1-15疫苗免疫接种成年恒河猴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方法: 5只雄性成年恒河猴分别在0、2、6、10、14、18、22周肌肉注射法接种Aβ1-15疫苗;ELISA法检测恒河猴血清抗Aβ1-42抗体及其IgG亚型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Aβ1-42抗体的特异性;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抗血清与Tg2576转基因鼠脑Aβ斑的识别。结果: 疫苗接种后第8周,恒河猴血清中出现明显的抗Aβ1-42抗体,抗体滴度随接种次数的增加而升高,第24周达1∶3 840,疫苗停止接种后抗体水平开始下降;血清抗Aβ1-42IgG以IgG1为主;血清Aβ1-42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抗血清可识别结合Tg2576转基因鼠脑组织的Aβ斑。结论: Aβ1-15疫苗可有效诱导成年恒河猴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