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将互联网+引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将MOOC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中,采取互联网上预习-课堂讨论-互联网课后答疑的方式,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背的刻板现状,我们通过制作微课、推行翻转课堂等手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其实施于《药用生理技术》的课堂教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Seminar教学模式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伊莉 《广东化工》2010,37(11):194-195
Seminar教学模式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或专家共同讨论的交互式教学方式,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文章探讨了Seminar教学模式在化学专业英语的某些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教学实践表明,Seminar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并且使得教学质量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无论处在哪一阶段的学生,其学习兴趣、知识能力、逻辑思维方式和目标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差异,这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并着重其应用于高职《基础化学》课程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广州化工》2021,49(15)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结合线上教学平台和资源,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采用"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与提升"三段式教学模式,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1-溴丁烷的制备"为例,阐述了混合式教学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为实验的教与学注入了活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设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变现阶段该课程遇到的教学瓶颈,本文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出发,以本校相关专业的大一新生为施教主体,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方法上对"教"和"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实现了"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即时互动教学模式,把被动学习的学生变为主动学习的客体,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充分实现了当前个性化、多样化、移动化学习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师们探讨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目标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阐述了体验式教学的意义,介绍了分析化学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以及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尝试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案例及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艳平  梁平  孟繁琦  张海彦 《广东化工》2014,41(22):189+182
自学型课程要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关键是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笔者在分析我国高校自学课授课现状的基础上,将主动学习教学模式引入自学型课程教学中,分析了采用该法授课的现有基础,提出实施"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无机化学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抛开教师"灌输式"的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秉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思想,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自学探究的能力。无机化学学科分为理论和元素部分,理论部分知识抽象难懂,元素部分琐碎难掌握,针对这一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探索高效可行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材料物理性能是普通高校材料类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学生对该课程的高效掌握,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将"微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材料物理性能课程中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通过在雨课堂与学习通网络课程平台构建教学资源,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无机化学教学活动中,实现了课前准备、课中实施以及课后拓展等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延伸了教学的时空与内容的扩充。问卷调查也证明,翻转课堂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团队协作及交流意识,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深度学习目的。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将OBE理念贯彻到课程建设中.混合式教学正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酶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主要的核心课,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以OBE理念为指导,借助网络平台,通过混合式教学,针对授课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测和过程化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以达到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专题讨论式教学模式是化工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该模式有布置任务、准备阶段、课堂环节、作业要求和作业讲评五个环节组成,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在工程课教学中采用专题讨论式教学模式,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体化教学是能较好适应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对构建的由乙醇水溶液精馏生产高浓度乙醇生产任务,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通过学生个体学习、集体讨论、教师答疑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设计任务方案并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5.
以"发现学习"、"建构主义学习"和"人本主义学习"等学习理论为依据,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构建了"三段式六环节主体学习"教学模式,并对其教学过程设计程序和目标,实施策略,教学流程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三段式六环节主体学习"教学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无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课时少、教学内容多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设计程序和流程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教学实施策略符合学生的心身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雨课堂"、慕课、微课等许多新兴网络教学平台不断涌现,既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也为两者的融合与促进提供了机遇。本文以"雨课堂"为网络媒介探索了"互联网+"模式下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新模式,着重从课前、课中、课后、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期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化工原理教学与改革建设探索,以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标准为基础,从化工原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三方面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提高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对建设本科阶段化工原理"金课",探究化工原理课程优质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逐步影响着当今大学生接受知识和课堂学习的方式。传统课堂教学需要进行适时转变,探索出适应时代变迁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授课途径。基于"PPT+微信"的互动模式,"雨课堂"能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各教学环节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搭建一座实时沟通的桥梁,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验,可以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全面。着重阐述"雨课堂"平台在卫生检验检疫专业《分析化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应用,分析"雨课堂"实施对学生学习的利弊,从而为一线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模式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高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固化、实验内容单调、学生基础差别大以及对实验课关注程度欠缺等问题。面对慕课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和挑战,提出了如何在慕课理念下,从实验内容,教学方式,教师素养,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分析化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提升实验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实践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郑绍玲 《化工之友》2007,(15):50-51
本文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自己的教学体会,阐述了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措施。新课程标准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全方位的改革,"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灵魂所在,教师和学生都要适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