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42例。结果术后随访8-22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评定:优15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20例。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评定:优15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背侧入路2.4 mm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背侧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背侧入路2.4 mm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桡骨远端C3型背侧粉碎性骨折,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0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愈合。采用Stewart et al改良的Sarmiento评分评价:优10例,良8例,一般2例。腕关节功能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优8例,良10例,一般2例。结论经背侧入路使用2.4 mm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背侧粉碎性骨折,减少了复位丢失与内固定松动,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背侧人路π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桡骨远端骨折,男11例,女21例;年龄23~67岁,平均36岁;左侧11例,右侧21例。骨折按AO分类:B2型16例,C1型9例,C2型7例。全部行背侧入路,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百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27例患者行植骨。术后随访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范围。结果:32例经随访19-28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按照Gartland—Werley疗效评价标准,优25例,良7例。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π钢板手术创伤小,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侧入路π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桡骨远端骨折,男11例,女21例;年龄23~67岁,平均36岁;左侧11例,右侧21例。骨折按AO分类:B2型16例,C1型9例,C2型7例。全部行背侧入路,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百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27例患者行植骨。术后随访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范围。结果:32例经随访19-28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按照Gartland—Werley疗效评价标准,优25例,良7例。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π钢板手术创伤小,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尺桡骨远端三柱理论经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背侧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尺桡骨远端三柱理论经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桡骨远端C型背侧粉碎性骨折。结果 21例术后随访5~19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根据Gart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7例,良10例,一般4例,优良率81.0%。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型背侧粉碎性骨折,应用尺桡骨远端三柱理论经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可较好地达到骨折复位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干骺端掌侧粉碎的不稳定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9-12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9例干骺端掌侧粉碎的不稳定C2型桡骨远端骨折,术中采用"复位-锁定近端-再复位-锁定远端"的治疗策略.结果 59例均顺利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C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AO分型桡骨远端B、C型骨折患者分别予以掌侧或背侧入路,切开复位AOT形钢板或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结果76例随访6~2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标准,49例腕关节75°(背伸)~75°(掌屈),17例70°(背伸)~54°(掌屈),7例腕关节伸屈活动无疼痛,3例诉有轻微疼痛。无腕关节旋转活动受限,优良率92.1%。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C型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使腕关节功能达到较好恢复。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背侧入路双微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7例桡骨远端骨折,男7例,女10例;年龄23-67岁,平均36.5岁;左侧6例,右侧11例。骨折按A0分类:B2型8例,C1型4例,C2型5例。全部行背侧入路,均采用切开复位双L形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1例,其中AO分型B:型2例,码型5例,C1型9例。Cz型5例,采用Henry掌侧入路,必要时背侧辅助小切口复位关节内骨折,术后第2天允许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背侧肌腱激惹、正中神经刺激症状发生。根据Sarmiento改良的Garland&We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优11例,良7例,可3侧,优良率为85.7%。结论掌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骨折复位、固定满意,腕关节功能预后良好,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内固定材料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4例,内固定材料使用普通钢板4例,T型钢板13例,锁定钢板17例;手术切口取掌侧入路24例,背侧入路10例.结果:34例经11~23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优19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桡骨远端III、IV型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为主,锁定钢板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11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5例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背侧入路对关节面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关节面塌陷严重且骨折复位后存在骨缺损者需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将桡骨远端背侧锁定钢板置于桡骨远端尺侧背侧面固定中间柱,再显露桡骨远端桡侧关节面,复位后在第1、2伸肌间隔间隙中用弧形锁定钢板固定桡骨远端桡侧柱。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7(12~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0.2(9~15)周。随访期间无腕部畸形、肌腱断裂、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优22例,良10例,可3例。结论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不仅存在关节面塌陷,而且还存在背侧不稳定,通过背侧入路对中间柱和桡侧柱进行有效复位固定可使腕关节获得早期稳定,有利于患者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恢复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内固定材料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4例,内固定材料使用普通钢板4例,T型钢板13例,锁定钢板17例;手术切口取掌侧入路24例,背侧入路10例。结果:34例经11~23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优19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桡骨远端III、IV型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为主,锁定钢板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2.4 mm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掌侧、背侧或掌背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2.4 mm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17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结果本组16例获随访2~11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1周,平均9.7周。根据Dienst等功能评估表进行评定:优12例,良4例。结论 2.4 mm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有利于复杂骨折的解剖复位、更多骨块坚强固定及最大程度保留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9—2013-09采用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8例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入路17例均采用Henry切口,斜T形掌侧钢板内固定;背侧入路11例采用背侧纵形切口,双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较背侧入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入路组DASH评分优于掌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治疗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手术入路的选择需要根据术前CT评估骨折块移位情况及术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入路桡骨远端掌侧(distalvolarradius,DVR)解剖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掌侧入路,DVR解剖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6例,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果46例获3-14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以上并发症。按照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35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91.3%。结论掌侧入路应用DVR解剖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双层螺钉立体支撑软骨面.最大强度固定骨折,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目前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最理想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7.
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11年12月对32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掌、背侧入路或掌背侧双入路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9.5(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优1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采用掌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掌侧或背侧内固定的选择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探讨T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中的应用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根据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特点,就不同类型骨折分别采用T型钢板掌侧或背侧固定,对于骨皮质破坏较严重,支撑不满意的病例,通过植入人工骨或自体骨来恢复局部的稳定性。结果 本组64例病例,经手术复位,纠正畸形满意,术后2~3d开始指导下的功能训练。平均随访时间29.63个月,总体优良率达90.77%。其中,55侧行掌侧固定(其中30侧为桡骨远端骨折向背侧移位),优良率达92.72%;伤后6周以上陈旧骨折或损伤情况估计从掌侧入路有困难的患者,采用背侧入路钢板固定,优良率为77.77%。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向掌侧移位的病例,掌侧入路是理想的方式,对于向背侧移位的病例(Colles骨折),同样也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桡骨远端掌侧切口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骨床平坦,易操作,符合张力带原则,软组织破坏相对较少,维持背侧软组织合页的完整性,植骨不易外漏等优点。掌侧入路钢板固定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是满意的,特别是对新鲜骨折;陈旧骨折在6周以内有条件仍可从掌侧入路,并疗效满意。背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效果稍差,背侧截骨后植骨的患者,对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掌侧和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将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94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背侧入路,观察组采用掌侧入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组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 a,依据Mcbridgi评分标准,观察组腕关节优良率为87.23%,对照组为85.1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均有良好复位效果,但掌侧入路的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为主的组合内固定在桡骨远端C3型骨折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2010―2015年我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22例。根据需要复位固定的骨块和重建结构稳定的部位,采用相应的入路、以微型掌骨钢板为主,结合普通版、锁定板、克氏针等进行个体化重建。结果 20例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10~14周临床愈合,无切口感染,无肌腱断裂,无复位丢失及固定失效病例,术后6个月按Gartland and Werley功能评分标准,优5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85%。结论桡骨远端C3型骨折,通过掌、背侧入路,采用微型掌骨钢板为主的组合内固定进行个体化重建,能获得良好的复位和稳定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