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景观照明中的环境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其心理发生不同变化并探求环境和心理之间互动、因果关系的学问。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环境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人可以改变环境,同时,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可被环境所影响。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景观照明,更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环境心理学较好地运用到景观照明的规划、设计中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常青 《中州建设》2009,(17):64-65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类行为关系的科学。它力图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人在城市中的活动及人对空间环境的反应,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以更好地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关于心理实验的SD研究法——语意解析法(SemanticDifferential),则是:  相似文献   

3.
环境心理学是西方出现的一门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学科,在采访中,潘鸿彬多次提及环境心理学与中国传统的堪舆学之间的相似之处,并且建议设计师们既要学好中国的堪舆学,又可以学习一下西方的环境心理学,“这样你就可以融合中西最聪明的智慧”,潘鸿彬这样说。  相似文献   

4.
建筑心理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心理学浅析阎妍,吴秀强建筑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围绕心理学研究所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领域不仅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而且与建筑学、园艺学、环境学等学科都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建筑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经验与行...  相似文献   

5.
论人聚环境的变迁与哲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序言人聚环境学作为一门建筑与规划设计预域的新学科,鉴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意识的加强,而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通过对人聚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与哲理的分析,使人们加深对该学科认识和掌握,引发有识之士共同关心其发展与完善.一、早期人聚环境的变迁与哲理(一)、环境变迁人类早期活动主要是适应自然环境和利用自然环境,起始于狩猎的农牧业,往往在一些自然条件比较好的森林、水草繁茂的河谷地带和冲积平原地带发展,如中国的黄河流域、非洲的层罗河流域、西亚的底格里斯河流域等,这些都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  相似文献   

6.
论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室内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在我国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环境心理学是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心理学、环境保护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室内环境学、室内装修等学科和技术关系密切,主要研究物质环境(建筑内部环境和车、船等内部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而现代室内设计的本质是对人所需要的环境(物理环境、物质环境、心理环境、视觉环境)等进行设计。本文在阐述环境心理学的同时结合当代室内设计的实际,分析探讨了环境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代室内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据预测:21世纪将是人类进一步潜入地下的新世纪。影响人类地下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环境受到的威胁和回归大地母亲怀胞的精神需求。本文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及分析方法,结合实验研究成果,分析了地下空间的环境特性;地下环境中人的认识模型和反应模型;地下环境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方法,及心理环境设计对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门新学科——地下环境心理学,为人类的地下化事业消除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8.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作为新型的、交叉性的学科”环境心理学”已悄然向我们走来。本文对中山大学校园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的空间组织及行为活动进行了一些调查,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分析调查结果,分析了校园公共空间的活动特点,结合实例讨论了行为参与和空间交往、环境品质与行为活动以及行为的负效应过程等问题。并进一步从满足人的行为角度出发,对提高校园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略论环境、行为与行为建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建筑学是建筑学与行为科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人—环境关系。这是一个多学科领域,在六十年代发展起来。我国近年来规划与设计创作及理论研究上对环境与行为问题也开始关注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心理环境学和心理建筑学是一门边缘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它与环境心理学的崛起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将对未来的建筑和环境的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蒋刚 《中外建筑》2014,(1):106-107
当代愈演愈烈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要求我们开始从自身出发,从人的需求出发,从人的意识出发,从人的行为出发。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环境心理学作为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理论的学科分支对城市环境的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环境包含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外环境是幼儿感知事物、认识自然的主阵地,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幼儿园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与生存环境的综合学科,其相关理论与成果也常被应用于建筑设计方面。因此,文章通过室外环境设计对幼儿各方面影响的分析,研究了环境心理学与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的关联,尝试立足环境心理学,探究通过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提升幼儿活动体验的方法和途径,从而进一步改善幼儿成长体验。  相似文献   

13.
建筑心理学经一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及精神需求与建筑内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可辅助建筑规划设计营造出更加适应人们心理情感所需的建筑空间.本文回顾了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三号教学楼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从建筑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设计思路及手法,从建筑形体、色彩、空间、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说明了环境心理学基础理论,在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空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人在空间中活动行为的深层原因,并以世界和平公园滨海景观改造为例,探讨"以人为本"的环境心理学理论在滨海景观环境改造设计中所具有的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办公室内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内设计发展至今,早已突破了原有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成为了一门容环境心理学、美学、人体工程学、工程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学科门类。是现代住宅、办公、商业等室内设计的指导理论,其中办公室内环境设计的优劣是直接影响我们办公族身心健康的部分。而环境心理学是“以人为本”的室内设计的重要指导理论。所以本文通过分析探讨了如何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现代办公室内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16.
环境心理学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华 《园林》2006,(10):32-33
环境心理学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求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环境心理学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应解决的问题①人们如何分享公共空间;②人们喜欢什么样的环境;③人们青睐的社区有哪些特征;④如何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⑤怎样的环境减少犯罪。这些问题可通过建立人性场所,了解居住区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及将其运用于空间、时间、交流、意  相似文献   

17.
廉仲 《城市规划》1990,(1):29-30
<正> 城市环境美学是以城市为“审美”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到规划、建筑、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而且涉及到历史、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心理学、社会科学等等。开展城市环境美学的研究,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第一、有利  相似文献   

18.
正1人机工程学与现代家居环境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关系的一门学科,是我们进行现代家居环境设计及研究时需要重点考量的要素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人在家居环境中使用各类设施时的安全性、舒适性,还与现代人的生活效率、  相似文献   

19.
浅谈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室内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潮海 《建筑知识》2007,27(2):13-17
室内设计发展至今,早已突破了原有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成为了一门容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学科门类。它与以往相比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的感受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环境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随着室内设计学科的不断完善,其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显现而成为现代室内设计(住宅建筑室内设计、办公建筑室内设计、餐饮建筑室内设计、商业建筑室内设计、娱乐建筑室内设计、文化建筑室内设计、体育建筑室内设计、车站码头等室内设计)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20.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尽管目前对环境伦理学一词的定义,还没有完全统一的看法,但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从哲学,社会学,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的综合学科.那么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权利,——自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