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校园保护者     
张瞳 《工会博览》2013,(3):8-10
孩子,对于社会、家庭而言,代表着未来、希望、幸福、快乐;反之,孩子也需要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呵护、爱护与守护.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难免会遇到各种伤害,这让人非常痛心,特别是人为造成的伤害更令人发指.目前,校园内、外存在的安全隐患,直接威胁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如何避免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发生,还孩子们一个安宁的童年,还校园一片净土?  相似文献   

2.
变形记     
北海 《工会博览》2013,(32):45-46
下午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播出的《变形记》。它说的是两个不同阶层家庭的孩子互换体验生活的故事。城市家庭的孩子周云峰,去贵州山区农村一个姓陈的家庭体验一个星期的生活。陈家的孩子陈玉林到周家体验生活,两个孩子都是十四岁。  相似文献   

3.
留守妇女日常生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风窗》2016,(9)
正宋家庄的留守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双重角色。首先,她们是女人,承担起了生孩子、养孩子、照顾老人的责任。其次,她们更像男人,在丈夫外出打工的情况下,挑起了在正常家庭结构中本来是由男人担当的重任。最近10多年来,在我的家乡山东,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当中主要以男性为主,一些已经结婚生子的男性,就把妻子、孩子留在了家中,而这些妻子,就是被称为农村留守妇女的人。被如此命名的人,不仅出现在我的  相似文献   

4.
给孩子们乐趣唱“家,可爱的家”这首名曲时,我们的脸上会泛起笑容,可要是略改一词变作“家庭作业,可爱的家庭作业”,大家的笑容恐怕就要僵在脸上了。是啊,我们怎么还能笑得出来呢?想到孩子扛着硕大的书包回家,必须马不停蹄地完成作业,而且这些作业还名副其实是家庭的,家长不得不陪着做到深夜。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幼儿园没有硬性统一的标准对孩子划分出优良中差的等级,但家庭每时每刻都在"自考",在特殊时期更为显著。这两个月来家长们给孩子传递了什么、帮孩子成长了哪些?孩子的行为表现会不由自主地映射出每个家庭的影子,父母的思维层次、认识角度,决定了孩子看待事物的格局。不如就让我们现场测试一下吧,看您能回答几题:  相似文献   

6.
付少玮  李睦 《工会博览》2013,(30):10-12
近日,随着一位单亲妈妈携幼女在朝阳区某肯德基借宿俩月这一事件的曝光,困难单亲妈妈群体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都说女人在家庭中占据着“半边天”的地位,可这些女性,却独自撑起了整个家。她们是如何在艰难中一步步走过来的?她们如何让孩子在单亲家庭中成长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带着孩子的她们,对未来人生又是怎样规划的?为解答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石景山区3位普通单亲妈妈。  相似文献   

7.
1999年1月1日凌晨1时40分,在上海市云南南路发生一起六人持刀抢劫案。在过路群众的协助下,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可是谁也没想到,他竟是一个只有十五、六岁的孩子。据他交代已经逃走的另外五人也都是孩子。 六个花季少年居然在深夜的街头持刀拦路抢劫,他们是不良少年吗?不,他们都是学习努力,遵守纪律令老师们引以为傲的好学生;是他们家庭残缺,无人管教吗?不,他们都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父母大多在令人羡慕的岗位上工作,收入颇丰,文化水平一般较高,对子女的管教也十分得法。 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会结伙拦路抢劫呢?事…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他们挡风避雨宁静的港湾。而当摇篮倾覆,港湾燃起战火,家庭成员中受害最多且深的一般不是父亲,也不是母亲,而是那些原本无过的孩子。家庭的破碎,给孩子的内心深处留下的伤痛是极难弥合的,更不幸的是许多孩子面对这巨大的灾难,难以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而在人生关键处步入歧途。最近发生的三起未成年人犯罪案,再次以惨酷的事实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有不少读者咨询家庭如何理财,他们普遍收入不错,但是要准备筹备的未来支出也多。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高级理财规划师李艳霞表示,这些家庭在做好日常的保障后,可以适当进行投资,以完成教育、养老等目标。【案例】谢先生32岁,谢太太28岁,有一个4岁的孩子,两口子收入稳定。谢先生月收入16000元,谢太太月收入是3300元,两人都有五险一金。购买商品房一套,房贷月供支出为  相似文献   

10.
2001年5月,宁波日报社会新闻版刊登了“我们该如何关心离异家庭的孩子”一文。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读完了这篇文章,思索着这个沉重的话题。身为一名从事刑事审判工作的法官,面对日益递增的未成年人犯罪,着实感到触目惊心,而青少年维权岗的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出台,又由衷感到振奋。然而,太多的社会问题,太多的家庭离异使许多孩子的命运如同小黑一样,不健全的家庭成了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我院审理了这样一起由单亲家庭的孩子实施团伙犯罪的案件。  相似文献   

11.
罗庆生 《工会博览》2005,(18):48-48
本刊讯 日前,公交客三分公司工会广泛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活动中,他们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困难职工的情况。其中,有两位职工家庭因本人生病住院,开支较大,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孩子又面临上高中。为了解决她们孩子的学费困难,该分公司工会在开学前夕把2000元分别送到两位女职工手中,为她们的孩子上学解决了困难。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对孩子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遗憾的是,有些父母却以暴力伤害孩子,由此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个盲童入学之后,仅仅学习从教室到厕所这件事就用了一年的时间.当那天他高兴地告诉付老师:“我走对了”的时候,付雪松都要哭了.今天在付雪松眼里,她的盲童学生已经和其他学校的学生完全一样,因为,在她早期用自己的眼睛帮助这些孩子们获得基本的生活能力,又通过特殊教育手段让这些孩子有了文化,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眼睛”之后,她的学生就可以开始自己正常的生活了. 而给盲童孩子当眼睛,教他们学文化、培养正常的生活能力,已经是付雪松家庭生活之外全部生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报告     
《南风窗》2014,(21):21-21
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报告,2008-2013年底,经媒体报道的未成年人遭家暴案件多达697件,超过五成的案例导致孩子死亡!统计发现,以亲生父母施暴为主,多因家庭矛盾拿孩子出气。  相似文献   

15.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也常常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就去玩耍了,父母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跑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其实,孩子是否孝敬父母是关系到其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4,(21)
<正>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报告,2008~2013年底,经媒体报道的未成年人遭家暴案件多达697件,超过五成的案例导致孩子死亡!统计发现,以亲生父母施暴为主,多因家庭矛盾拿孩子出气。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生育规划是新婚家庭的首要目标。孩子出生时的医疗费用、养育费用、保姆费用,母亲为了生孩子而减少的收入等等,都需要有储蓄作准备。金秋十月以来,不少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受社会和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8.
郭晴 《工会博览》2008,(12):53-53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也常常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就去玩耍了,父母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跑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其实,孩子是否孝敬父母是关系到其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工会博览》2005,(14):73-73
家庭成员购买保险时,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具体说来,一个家庭中丈夫应购买以保障功能为主的险种,而妻子则应购买以储蓄理财功能为主的险种,对于孩子来说,则应购买以教育基金或医疗保险功能为主的险种。关于家庭购买保险的额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购买保险的保费支出不应该超过家庭经常性收入的20%,一般在  相似文献   

20.
当自然界出现迷雾时,高山、森林、湖泊、乡村、都市等.都会显得模糊不清.当家庭发生破损时,在孩子的心头犹如受到迷雾的笼罩,他们会因为迷蒙、困惑而忧郁、自卑,也会因为惊骇不安而烦恼狂躁……在迷雾中,“破损家庭”的孩子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抉择.作为学校的教师、家庭的长辈、社会的各界人士应当采取什么态度、给予什么帮助呢?而今,许多的孩子还面临着,或者将面临着这样的一种令他们茫然不知所向的困境.就因为——面临父母离异的迷雾近年来,随着国门的大开,西风渐侵,人们在家庭婚姻观念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青年夫妇离异者逐年增多,有时几乎汇成了一股浪潮.据有关资料的初步统计:近年来全国在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中,离婚案件与涉及家庭夫妻关系的案件占60%以上,家庭的破损,常常会伤害孩子的清澄的心灵,使孩子们置身于异常的心理压力的漩涡之中,孩子们会因为烦恼、忧虑和不满而诱发出“厌学、逃夜、偷窃、斗殴、抢劫、卖淫、凶杀”等种种不良行为和犯罪劣迹,有的甚至还会因此而铸成足以引起社会震动的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