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生陶瓷的生产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尤其近十几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卫生陶瓷生产和消费大国。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需要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卫生陶瓷制品体积大,形状多样而且工艺流程复杂,各种不同形式的产品质量缺陷也伴随产生,其中,卫生陶瓷开裂缺陷是一种最常见的质量缺陷,按其比例一般占10%左右,多者占20%~30%。该缺陷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开裂产生的原因很多,而且几乎每道工序都存在产生开裂的隐患.  相似文献   

2.
在我公司卫生陶瓷生产过程中,产品开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缺陷.笔者针对四维公司一款高档坐便器,根据产品开裂出现的部位和缺陷状态,通过对产品泥浆性能、成形条件及烧成条件的分析,找到了产品底部开裂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通过严格的生产控制,使该产品的开裂缺陷从20%下降到6%以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卫生陶瓷在成型工序中开裂缺陷的特征,产生原因以及克服的方法.并指出保持泥浆的稳定性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克服开裂缺陷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陶瓷》2009,(12):57-58
答:卫生陶瓷烧成开裂缺陷有:装窑磕裂、烧裂、粘炸裂、崩裂、炸釉裂、烧炸裂、磕裂等。 其烧成开裂缺陷各自的特征及克服办法如下: 1)装窑磕裂 原因:在装窑工序中,釉坯与其他硬物磕碰后,在磕碰部位开裂;装窑操作不慎,釉坯与垫物不吻合,或产品支垫与坯体接触不良,在烧成过程中收缩不一致或不均匀,而使受力部位开裂。  相似文献   

5.
读者信箱     
《陶瓷》2006,(9):74-75
问:卫生陶瓷坯体干燥有何特点?对环境温度、湿度有何要求?生产中随季节变化如何调节成形室内温度、湿度?答:卫生陶瓷利用石膏模具和泥浆注浆成形生产,同其他陶瓷制品一样采用一定比例的粘土,坯体有一定的可塑性,所以坯体干燥中也易出现开裂缺陷,这是陶瓷制品干燥的普遍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卫生陶瓷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陶瓷在生产中要经历很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可能产生质量缺陷,如何避免或减少缺陷的发生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本文就卫生陶瓷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常见的质量缺陷做出分析总结,供从事卫生陶瓷的工作者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窦振宇 《山东陶瓷》2006,29(5):41-42
分析用湿法生产瓷绝缘子过程中产生伞部开裂(以下简称伞裂)的成因,并提出在坯料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将坯料细度适当放粗,以及合理的修坯刀具和走刀路线设计,均可有效降低大型瓷绝缘子的伞部开裂缺陷,从而提高产品的全过程合格率,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提高卫生陶瓷坯体强度的实验方法。在卫生陶瓷坯体表面涂抹一定量蜂蜜水,干燥后采用三点弯曲法测试其抗弯强度。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增强坯体强度的蜂蜜与水的配比,讨论了蜂蜜种类、实验温度及坯体干湿等对坯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卫生陶瓷坯体表面涂抹蜂蜜水可显著提高坯体的抗折强度,有效减少卫生陶瓷生坯破损及脚边、水箱口等位置开裂缺陷,当蜂蜜与水质量比为40:60时,对坯体增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消息传递     
《中国橡胶》2013,(8):41-42
贵轮实施降低能源成本技术改造项目为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步伐,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投入4650万元实施降低能源成本项目,将于2014年完工。据介绍,列入贵轮公司降低能源成本项目共有9项,其中能量优化项目中的氮气一期改造项目是该公司实施降低能源成本的重头戏。该项目采用氮气  相似文献   

10.
《陶瓷》2015,(12)
在卫生陶瓷生产中发现一种釉面毛孔缺陷,经长时间排查发现是碳化硅砂纸杂质混入泥浆所致。笔者详细描述了该缺陷的外观特征及排查过程,分析了杂质来源及预防方法,可为卫生陶瓷企业解决此类缺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