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邓小平民族理论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民族理论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民族理论的剔除与汲取;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期间及主政大西南时期民族实践工作的总结与提炼;对“文革”期间民族工作及原苏联列宁后时代民族工作的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一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二是求真务实,讲求实效;三是尊重事实,尊重历史.邓小平民族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从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创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族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民族发展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在主持西南工作时就对民族发展问题提出了独到的政治见解,改革开放后,他既强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意义,又提供了应对现实情况的政策思路和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就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如何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解决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的道路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民族教育理论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新中国成立之初,邓小平同志主持西南军政工作时就十分重视当地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民族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我们党关于民族理论的新成果,这些新成果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毛泽东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对民族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论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作出了本质性的揭示,从总体上阐述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在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方面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目前,我国的民族问题主要是民族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对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中极为敏感的民族问题历来关注,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总能结合党和国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给予理论上的总结和提炼。邓小平同志的民族理论针对性强、适合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新阶段,本文试对其加以归纳和分析,主要包括如何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如何理解民族问题的地位和作用、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发展的全面性、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大团结等。  相似文献   

10.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发展观是由一系列有关民族发展的基本观点构成的观念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与中国民族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民族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它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发展观,是我党新时期民族政策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是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发展观,对于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丰富和发展新时期党的民族理论,以及民族地区切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产生的邓小平民族理论 ,在理论阐述的着力点与导引方向上与毛泽东民族理论相比有很大飞跃 ,因而有其显著的特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特点 :一、鲜明的时代特征。正确认识时代主题 ,准确反映时代主题。二、强调发扬中华各族、包括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感情 ,共同振兴中华民族 ,实现祖国统一 ,这是充满爱国主义的振兴中华论。三、提倡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开发民族地区 ,而开发民族地区应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检验标准。把生产力标准引入到民族问题中 ,提出用经济发展作为判断和衡量民族工作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边地风月>里使用的务川方言词语,所展示的民情风俗,分析了方言与民俗的相生相随的关系.并揭示随着务川仡佬语的消失,仡佬族的民族文化也踪影难觅,<边地风月>里所描述的民情风俗皆为汉文化范围内的地方民俗.  相似文献   

13.
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是新世纪中国发展的大战略。中华民族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民族,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必须加强中华民族建设,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向一元一体格局转型。在对民族主义思潮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民族观,并探讨了建设中华民族,弘扬中华主义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阐明了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指明了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则、方法、途径与目标,为推进和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国际国籍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国籍法的渐进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籍是自然人隶属于一个国家的法律资格与身份,是连结国内法与国际法的纽带。近年来,在全球化的驱动下,国际社会逐渐对双重国籍采取宽容的态度,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修改完善国籍法,核心是承认或接受双重国籍,开始松动拥有国籍即享有公民权原则,以追求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我国施行了近30年的《国籍法》存在许多与国际形势、国家利益不协调的地方,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改革的可行方案是有步骤地渐进推进务实灵活的双重国籍政策,将一定的注意力投向拥有国籍与享有公民权相脱离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尊重和保护国籍权。  相似文献   

16.
《原道》篇中"文"之道的三层含义揭示了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人论》中"人是符号的动物"之思想诠释了民族文化符号多样性的事实。通过二者对"文化"阐述的比较发现,《原道》的"文"之道更能全面和深刻阐释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文化发展应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一些少数民族由于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往往把妇女经期正常的流血现象与恐惧和死亡的观念联系起来,认为经血会带来极其可怕的后果,进而把所有曾与经血有任何关系的人和物都看成是不洁的.针对经期妇女的这种认知起着极为负面的影响,行经妇女被作为一个特殊身份的群体而受到歧视,她们的行为方式也受到各种传统禁忌与习俗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和谐话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话语、话语权以及和谐社会话语权的分析,提出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丰富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类和谐话语。  相似文献   

19.
“对口支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所作的重大决策,西南交通大学与阿坝师专在对口支援方面树立了这一工作的典范,作者通过自身的感受,评析了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