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古代,缅甸上座部佛教一直同王权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蒲甘王朝后期,寺院经济膨胀,教权力量占上风;通过达摩悉提的宗教改革,教权开始屈从王权,但宗教仍对封建统治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商品与质量》2012,(12):26-33
瑞丽市隶属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语称为"勐卯",意为"雾蒙蒙的地方"。全市总面积1020平方公里,总人口16.7万人。正如著名军旅词曲作家杨非创作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首歌里唱的那样:"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边疆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瑞丽江水碧  相似文献   

3.
每个民族都孕育着自身特色的文化,而祭祀活动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文化现象,却以不同方式体现了各民族历史发展轨迹中的原始遗传信息。本文通过对傣族民族(水傣)祭祀活动中对植物利用与崇拜的研究,揭示了傣民族祭祀活动利用植物的种类、内容、方式、附着意义、初始心态以及传承关系与方法,等等。为发掘、研究、整理和保护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做出了颇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每个民族都孕育着自身特色的文化,而祭祀活动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文化现象,却以不同方式体现了各民族历史发展轨迹中的原始遗传信息,本文通过对傣族民族祭祀活动中对植物利用与崇拜的研究,揭示了傣民族祭祀活动利用植物的种类,内容,方式,附着意义,初始心态以及传承关系与方法等等。为发掘,研究、整理和保护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做出了颇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粟裕 《饰》2014,(2):16-23
在敦煌莫高窟220窟出现的"新样文殊",采用了文殊菩萨、善财童子、于阗王的三尊式配置方式,在以往的"文殊并侍从图"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并用于阗王替代了昆仑奴。在对文献的梳理与图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于阗王牵狮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胡王朝贡的图像,并且与《华严经》的流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于阗王的形象则是来自于活动于中原一带的西域商胡,这一于阗王的塑造来自于晚唐时期人们对于于阗的想象与神话。  相似文献   

6.
佤族源于我国古代“百濮”族群,是云南省西南部及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广大地区现有居民的最早居民。由于长期与傣、汉等民族的交融,宗教文化和服饰都与该地区的傣族(傣泐)相一致。几个方言区中男子服饰变化不大:剪短发用黑布缠头(在中心区头入和砍头英雄可用红布缠头),有的在左耳挂耳环,也有戴较细的银制项圈和戴较窄的银或铜制手镯,上衣为无领右衽短衣,下身着黑色的宽松长裤,有的裤腿长及脚背;有的只长至膝盖,裤裆和裤脚只相距5、6厘米,外出和盛装时都要斜挎一个挎包。本文试从西盟、沧源、澜沧、耿马、孟连等地佤族传统…  相似文献   

7.
傣族传统民居更新,应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和提炼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创造适应现代生活的傣族新民居。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傣族传统民居和已建成的傣族新民居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传统傣族民居更新及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曼尾村是一个典型的傣族传统村寨,其村寨文化的逐渐消失和恶劣的居佳及生活条件妨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在保护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为其获得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为目标,分析了曼尾村规划建设中保护与发展的主要内容,根据“保护传统形态,改善整体环境,增加新文化内容”的指导思想,提出曼尾村规划建设的对策和具体措施,并作出规划设计,建设后的曼尾村获得县级“生态文明示范村”的称号。  相似文献   

9.
张保皋(?-864年)作为朝鲜新罗王朝历史上的"黄海主宰者",[1]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整个新罗王朝的发展。综观其不平凡的一生,可以真实地了解到朝鲜新罗王朝时期政治、经济以及与中国唐朝、日本国交流的发展状况,反映出新罗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他的一生闪烁着朝鲜人民独特的性格魅力光辉。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学校教育还未介入之前,寺庙教育承载着传播佛教信仰和传承傣族文化的任务;学校教育建立后,分别代表官方文化系统的现代学校教育和代表民间文化系统的传统寺庙教育并存共同作用于傣族社会。但由于双方本质上的不同导致它们在文化再制过程中出现了交错碰撞,寺庙教育不断衰微,学校教育发展缓慢。本着"存异"的理念,从"传统"与"现代"、"习俗"与"制度"、"民间"与"官方"3个角度不断探索两种文化教育体系和谐共生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赵娟 《商品与质量》2012,(16):46-47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最早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俗也日益广泛。关于泼水节的由来,傣族民间有个感人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出现过两个哈剌契丹王朝,即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王朝和八刺黑建立的起儿漫王朝。起儿漫王朝接受蒙古大汗和伊儿汗国诸汗的统治而成为蒙古汗国的属国,但它也有自己的经济、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发展,在神经机器翻译(NMT)的加持下,机器翻译的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较大语料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此外,NMT的成功需要依赖于大量高质量的双语语料作为训练数据.在英法等丰富资源的语种(Rich resource language)翻译任务上,神经机器翻译机器的表现几乎可以媲美人类的水平.对于一些小语种(俗称低资源语种:Low resource language),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双语数据,导致NMT出现过拟合问题,从而降低翻译效果.据此本文以低资源的汉傣语翻译为例,针对神经机器在低资源汉傣语机器翻译表现不佳的问题现状,开展了如下研究:(1)构造了以词向量为基础的初始化模型,利用傣汉词向量空间对齐的方法,来初始化神经翻译模型的词嵌入层以提高翻译的性能;(2)设计了傣汉词向量空间的对齐方法;(3)提出了一种基于词对齐的神经机器翻译框架.通过汉/傣、傣/汉双向翻译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分别使汉/傣、傣/汉机器翻译的BLEU值提高2.38个和0.43个BLEU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哈尼族、傣族的生态审美意识在景观生态学领域的表现及促使其产生该审美意识的成因,探讨行为主体的生态审美意识与自然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工程实践领域的意义。对哈尼族、傣族生态审美意识的研究将成为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性研究。 关键词:哈尼族;傣族;生态审美意识;景观生态学;  相似文献   

15.
云南傣族织绣纹样视觉语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织绣纹样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语言,具有独特的形式法则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将云南傣族织绣纹样视觉语汇分成了自然、生活以及装饰三大类,论述了云南傣族织绣纹样视觉语汇以几何形形态为主的原因:工艺需求、构图需求以及适形需求。最后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云南傣族织绣纹样视觉语汇所蕴含的地域性特点、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丰富的人文现象特点。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出现过两个哈剌契丹王朝,即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王朝和八刺黑建立的起儿漫王朝.起儿漫王朝接受蒙古大汗和伊儿汗国诸汗的统治而成为蒙古汗国的属国,但它也有自己的经济、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一如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然而,自先秦至两汉,中国政治的重心是在黄河流域,但在这一历史的漫长岁月中,江南地区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政治势力的演生不断加剧。汉魏之际,随着中原统一王朝的崩溃,江南地区便日益成为传承中原封建文明的正朔所在。着重探寻秦汉四百年间,江南地区政治势力与区域格局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傣族民间雕塑,是傣族群众喜闻乐见和极为普及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遍及傣族地区的乡村城镇,在村头的水井边,寨子的入口处,以及住家的屋前院后,都时常可以看到。不过雕塑最为集中的地方,仍是在佛寺这一傣族进行宗教和节庆活动的场所甲。本文即以此为重点,谈谈傣族民间雕塑的形式风格和审美特征。在佛寺里,雕塑一般分为两类,即人像雕塑和动物雕塑。人物主要以佛像为主,如释达牟尼座像,这种造像的形式一般有坐势、立势、孙势三种,其中以坐像最为普遍,其特点是作火焰状发,卷云状百,眉目清秀,宽肩细腰,左手平置腹前,右手托膝(图…  相似文献   

19.
"见血封喉"这四个字在武侠小说中比较常见,很多人都知道它形容毒性极为强烈,一遇到血便导致中毒之人窒息。然而,极少有人知道,"见血封喉"其实是一种树。在了解这种树之前,我们先来听听关于它的几个故事。故事之一:有一次,云南省西双版纳的一位傣族猎人狩猎时被一只大狗熊紧追不舍,他被迫爬上一棵大树,紧急关头,他折断一根树枝,刺向正往树上爬的狗熊,没想到,狗熊立即落地而死。从此之后,西双版  相似文献   

20.
“东南天子气”之演生与江南区域政治格局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一如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然而,自先秦至两汉,中国政治的重心是在黄河流域,但在这一历史的漫长岁月中,江南地区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政治势力的演生不断加剧。汉魏之际,随着中原统一王朝的崩溃,江南地区便日益成为传承中原封建文明的正朔所在。着重探寻秦汉四百年间,江南地区政治势力与区域格局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