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地名,是人们对特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其形态特征共同约定的语言符号,它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本文通过采用统计法、归类比较法、分类法、洛伦兹曲线法、Arc GIS空间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数字类的乡镇地名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地名的命名方式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中,我们不但可以探索其语言特点,而且可以探索其历史及其民族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2.
以青海省的乡级地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统计法、分类法,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入手,对青海省373个乡级地名的语源类型和空间分布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得出,青海省的乡级地名主要由地形、水文、意愿等构成,且反映自然地理特征的地名在所有地名中所占比重最大.在空间分布上,自然地名更多地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地名的分布与地理环境相吻合;人文地名则无明显的空间规律性,受地域文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状况,它也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研究吉林省的乡镇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采用数理统计法、地图法和GIS的空间分析法等方法,对地名进行分类处理并且对其空间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做出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的自然类地名和人文类地名在空间的分布是不同的:自然类的主要集中在以吉林市为主的东半部分,而人文类的地名主要分布在以长春市为主的西半部分.而这种空间的分布状况是由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实本的专有名称.受地理、历史、文化民族、语言等的影响,地名命名被打上了出生地之自然的和文化的胎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本文采用统计法、历史文献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将内蒙古自治区所有乡级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视角,将地名按地理属性分为自然地理类名称和人文地理类名称两大类,并从地名的语源类型,探析内蒙古地区的地名空间分布规律及折射出的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它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人们所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所属民族和宗教信仰等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制约,所以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通过对福建省乡镇地名运用统计法、分类法和综合分析法的研究,得到的自然类地名分布与福建省内降水分布、山地丘陵等的分布有较高的契合度,人文类地名分布也与福建所处地域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对福建乡镇地名的研究对福建地理环境、人文情怀以及历史变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名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它印上了出生地之自然和文化的烙印,体现着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本文通过统计分类法从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对贵州省9个地级单位的1 401个乡级地名进行分析,并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各乡级地名的空间分布,体现出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并对我们继承和发扬地名文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赋予特定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的语言文字代号,它借助语言符号来表示一定的地理部位,是自然景观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融合.采用归纳法、历史文献法、统计法等方法,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级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地理环境学角度和人文地理学角度,将地名按地理属性划分为自然地理类名称和人文地理类名称两大类,并从地名的语言类型,探析新疆地区的地名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城市一个乡镇的代号,是人在地理环境基础上活动的产物,是与一个地区的自然、人文等因素有着很大联系的实物.通过对地名语源类型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理因素对地名形成的影响.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各村地名的语源类型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对行政村名进行分类整理,运用文献法、统计法、分类法、图文分析法等地理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滁州市行政村名的分布规律,这有助于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地理环境因素对滁州市行政村地名的影响,加深我们对滁州市行政村名的了解,同时对研究当地文化和促进人地关系发展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侯楚  李志文  孙丽 《江西科学》2021,39(1):115-121
地名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可以反映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还可以为研究其历史、方言、民俗等提供可靠依据.以阳江市为例,从地理角度出发,在收集和整理聚落地名的基础上,根据字义并结合地名起源将其分为自然地名、方位地名、壮语地名、姓氏地名、经济活动地名、人工建筑地名、生物地名和其它地名共8类.通过对地名进行数字高程模型与核密度的叠加分析,认为阳江市地名分布在水平向度上呈现出沿河、沿海的趋势,垂直向度上呈现出向低平地区集聚的趋势,符合人类择居的普遍规律.不同类型的地名各自呈现出了与其自身特色有关的分布规律,总体上反映出了阳江市自然环境、人文经济以及历史民族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地名是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文化符号,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因此地名命名自然而然的烙上了区域自然和文化方面的印记.从地理学角度上来说,地名是文化的传承,所以地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本文以山西省临汾市下辖2个县级市,15个县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法、统计法、分类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地形方面对地名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揭示出自然村的命名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为当地的农业发展,经济发展及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名是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语言及地理信息.从语言及地理角度分析古藏文吐蕃地名具有重要意义.吐蕃地名的类型有它独特的一面,同时还有其地名本身的结构属性及命名特点.在命名特点上,吐蕃地名不但表现客体的属性或特征,而且也包含着主观感情色彩等内容,使地名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吐蕃地名不仅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而且与历史上藏民族及周边民族的活动和影响颇具关联,是一种人地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为了区别各个不同的地理实体,通过构词手段而赋予一个特定地域的名你.地名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它从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命名常反映当地当时的某些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焦作市1973个行政村的村名进行统计分类,从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地名与自然因素方面的植物、动物、地形、水文、方位以及人文因素方面的意愿、姓氏、建筑、经济、军事、传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地名是文化的传承,它的命名、更名、发展、演变始终受着当地自然因素和人文环境的制约,地名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地域性的特点,决定了研究当地地名对了解当地的文化、社会状况和地理环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分类统计法和GIS技术,对西藏自治区各行政级别的地名文化景观特征和成因进行研究,希望对探索与研究西藏的历史与文化有借鉴意义,揭开西藏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4.
地名是人类在地理环境基础上活动的产物,它包含了许多自然和人文的信息.本文采用分类法、统计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等对安徽省六安市行政村地名进行分析,总结出六安市行政村地名的命名规律,得出六安市行政村大部分是以自然要素命名的,在自然要素中又以地形、水文、资源、方位命名的居多,此外在人文要素中以意愿和姓氏居多,反映了该地区长期受悠久文化的影响.通过本文对六安市行政村地名的研究,有助于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理环境因素对六安市行政村地名的影响,加深人们对六安市行政村地名的了解,从而对六安市以后的经济发展、区域内的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指一些地物或地域的名称.在地名中蕴藏着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语言、地理环境的某些内在规律,是我们进行社会历史和语言文化研究的宝贵资料.本文对保靖县地名跟当地自然风貌、民族分布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地名作为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可以从某一角度反映当地的地理环境,所以通过对地名的研究可以了解和认识当地的地理环境.本文对广东省韶关市10个县(市)1 983个村名统计并将其分别归属到不同的类别,发现其中自然地理环境类村名占67.67%,故主要就自然地理环境村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得出村名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吻合的结论.这对于根据村名研究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鹰潭市行政村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法、分类及分析与综合法等研究方法,对行政村名所体现的地理要素特征进行研究,探索其地名命名的规律方法,归纳命名原则,讨论其地名的文化属性和自然属性在江西鹰潭历史上的重要性.通过对鹰潭市三县的475个行政村的地名分析,反映了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将地名的划分方法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对村级地名形成的影响,进而认识在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作用下,鹰潭市行政村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所得结论可为促进区域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地名的色彩是客观存在,按感情意义、社会文化标志、自然和经济标志可以对其进行分类。在历史发展中它发生过变化,它与地名的音、形、义都有联系,尤其是与意义的关系更为密切。研究地名色彩,对研究现代和古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民族和人口的迁移,以及对地名的标准化都有重要意义。一九八四年五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地理学卷编辑组,在北京举行了地名学条目审稿会议,对地名的要素问题,会上提出了几种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地名具有音、形、义三  相似文献   

19.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人们从事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时广泛使用的媒介.本文以黄山市的行政村名为研究对象,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入手,对该地的地名进行分类总结,分析出各类地名的空间分布规律,反映出黄山市的地名文化在人地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以加深对黄山市地名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河北省所有县级地名从区域分布角度对地名的命名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类地名中地形类、方位类、水文类地名数量最多,人文类地名中意愿类和史事类地名数量最多,地形类和水文类地名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的联系,意愿类地名则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