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玉屏风散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S180肉瘤细胞,接种健康小鼠,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并给予玉屏风散治疗,观察计算抑瘤率,检测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巨噬细胞NO分泌量,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白介素-2(IL-2)的产生及活性.结果:玉屏风散可提高荷瘤小鼠吞噬细胞的功能,增加巨噬细胞NO分泌量,促进荷瘤小鼠白介素-2(IL-2)的产生,淋巴细胞的转化、及NK细胞活性.结论:玉屏风散可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抑制模型鼠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高祥  郭涛  黄婧  刘钊  骆晨  罗诗樵 《免疫学杂志》2015,(4):308-312,317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对NK细胞肿瘤杀伤力的影响及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的机制;初步探讨过继输注NK细胞逆转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离得小鼠脾脏Treg细胞及N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以CD3/CD28单克隆抗体磁珠和重组小鼠白介素2(rm IL-2)联合刺激体外扩增Treg细胞,重组小鼠白介素15(rm IL-15)、rm IL-2以及氢化可的松联合刺激体外扩增NK细胞。将扩增后Treg细胞及NK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TT比色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将B16-F10小鼠黑色瘤细胞输注至Balb/c小鼠体内建立肺移植瘤模型[1],将荷瘤小鼠分为4组:A组单独接种B16-F10小鼠黑色瘤细胞;B组接种Treg细胞+B16-F10黑色素瘤细胞;C组接种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K细胞;D组接种Treg细胞+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K细胞。MTT比色法测定各实验组小鼠脾脏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比较不同处理组小鼠肺部肿瘤结节数目。结果体外扩增后的Treg细胞对新鲜分选及扩增后的NK细胞活性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A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低于正常小鼠,且B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较A组进一步降低(P0.05);D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高于A组和B组荷瘤小鼠,但仍低于正常小鼠组(P0.05)。B组荷瘤小鼠肺部移植瘤数目(105.33±10.97)较A组明显增多(17±4.58)(P0.01);C组荷瘤小鼠肺部移植瘤数目(2.00±1.00)较A组(17±4.58)明显减少(P=0.037);D组荷瘤小鼠肺移植瘤数目(79.00±8.54)较B组明显降低(105.33±10.97)(P=0.030),但仍高于A组荷瘤小鼠(17±4.58)(P0.001)。结论体内种植肿瘤会抑制机体NK细胞活性;输注体外扩增Treg细胞能够通过抑制NK细胞发挥抗肿瘤免疫抑制;过继输注体外扩增NK细胞能够部分逆转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3.
艾灸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裴建  陈汉平 《现代免疫学》1997,17(5):297-298
作者通过观察艾灸大椎穴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NK细胞,LAK细胞活性,IL-2产生水平,探讨艾灸抑瘤效应的免疫学机理。结果显示:艾灸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状态,可起到正向免疫调节作用;艾灸治疗组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NK、LAK细胞活性;IL-2产生水平较荷瘤对照组明显增高。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艾灸的治疗作用有选择性的相对的腧穴特异性,艾灸大椎穴组T细胞转化率、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艾灸非经穴对照组。艾灸抑瘤效应,可能是通过改善荷瘤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状态,抑制移植性肿瘤在新宿主的早期生长、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GBEE对荷瘤小鼠IL-2、IL-12、TNF-α及TG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银杏外种皮提取物(GBEE)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ICR小鼠,建立S180移植瘤模型,GBEE连续灌胃16天,观察荷瘤小鼠移植瘤抑制率;体外培养荷瘤小鼠脾脏细胞,应用LPS诱生IL-12,应用ConA诱生IL-2;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IL-12及荷瘤小鼠血清TNF-α含量;采用MTT法检测IL-2活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荷瘤小鼠血清TGF-α的含量。结果:GBEE可明显抑制小鼠S180移植瘤的生长,其中200 mg/(kg.d)剂量组抑瘤率达38.36%;GBEE可提高荷瘤小鼠血清TNF-α含量,促进脾淋巴细胞IL-12的形成,增强脾脏T淋巴细胞IL-2活性,降低荷瘤小鼠血清TGF-α水平。结论:GBEE可抑制瘤细胞分泌TGF-α,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可促进细胞因子IL-2、IL-12和TNF-α的生成,具有增强荷瘤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GBEE的免疫增强效应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白细胞介素2(IL-2)和眼镜蛇毒对小鼠移植鼠肝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荷移植窟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L-2或眼镜蛇毒单独使用时,前者能明显增强荷瘤鼠的NK细胞活性,可是抑瘤作用不很明显;后者虽然严重地减弱荷瘤鼠的NK活性,但抑瘤作用反而较前者为强。当两者联合使用时,其抑瘤作用及NK活性则都显著提高(P<0.005)。提示IL-2与眼镜蛇毒具有良好的协同抗小鼠移植鼠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已构建的mIL-21/pcDNA3.1重组质粒对H22细胞建立的小鼠肝癌模型进行基因治疗,观察IL-21对小鼠体内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对小鼠生存的影响。采用BALB/c小鼠左腋皮下注射腹水型肝癌细胞株H22细胞建立小鼠移植肝癌模型,给荷瘤小鼠瘤体内注射mIL-21/pcDNA3.1进行基因治疗,MTT比色法检测IL-21对荷瘤小鼠T细胞增殖水平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观察治疗后荷瘤小鼠生存情况及肿瘤生长情况的改变。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了小鼠移植型肝癌模型,MTT比色法显示基因治疗后小鼠T细胞增殖水平及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升高,荷瘤小鼠肿瘤生长速度减慢,生存期显著延长。IL-21基因治疗肝癌荷瘤小鼠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免疫应答水平,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取代型钛钨硅酸盐(WT)体内抑瘤效应的免疫机制。方法:建立荷H22肝癌小鼠模型,WT连续灌胃10d,取出肿瘤称重测定抑瘤率。用MTT比色法测定荷H22肝癌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活性及NK细胞的杀伤活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WT诱导BEL-7402细胞的凋亡。结果:WT可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P<0.05),提高荷瘤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活性及NK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WT的抑瘤作用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抑瘤饮影响荷S180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荷S180瘤小鼠灌服中药复方抑瘤饮(简称抑瘤饮)不同时间点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揭示其体内抗瘤的免疫机制。于BALB/c小鼠右腋皮下接种S180细胞,24 h后,抑瘤饮组开始每日灌服抑瘤饮,对照组灌服等量凉开水。分别于灌服第0、10、20、30、40天处死动物,称取体重和瘤重;无菌获取脾细胞,MTT法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ConA诱导转化及IL-2诱生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和CD8+细胞百分率。结果显示,抑瘤饮对小鼠体内S180移植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渐增性抑制作用;抑瘤饮能够明显逆转S180移植肿瘤对小鼠脾细胞的NK细胞杀伤率、转化指数、IL-2诱生活性、CD4+细胞和CD8+细胞百分率的抑制作用,且逆转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增强。表明抑瘤饮体内能够渐增地上调被S180移植肿瘤抑制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亮菌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亮菌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S180瘤细胞建立动物模型,通过腹腔注射观察亮菌多糖对荷瘤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NK细胞活性及IL-2诱生的影响。结果亮菌多糖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显著促进脾细胞产生IL-2。结论亮菌多糖能够显著提高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癌迪针剂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癌迪针剂对肿瘤的作用效果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方法:选用H22肝癌荷瘤小鼠注射癌迪针剂7天后,观察荷瘤小鼠肿瘤抑制率、胸腺、脾脏指数、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TNF活性、IL-2及血清IFNα-水平。结果:癌迪针剂可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能提高荷瘤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TNF活性;能提高IL-2和IFNα-水平。结论:癌迪针剂能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龙牙楤木多糖抗肿瘤活性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龙牙楤木多糖(AEPS)抗肿瘤活性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S180肉瘤为肿瘤模型,检测龙牙楤木多糖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活性;MTT法检测龙牙楤木多糖对S180肉瘤细胞、A549肺癌细胞、SMMC-7721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以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血液淋巴细胞数量及淋巴细胞增殖影响、巨噬细胞活性和NK细胞杀伤活性来评价AEPS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AEPS对S180肉瘤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75 mg/(kg.d)剂量组抑瘤率最高达57.68%;AEPS对S180肉瘤细胞、A549肺癌细胞、SMMC-7721肝癌细胞生长的最高抑制率均达60%以上;AEPS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脾脏和胸腺质量以及血液淋巴细胞数量,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加NK细胞杀伤活性和巨噬细胞活性。结论:AEPS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并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其抑瘤作用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2.
E.coli DNA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越  江芳 《免疫学杂志》2000,16(4):278-282
目的探讨 E.coli DNA抗肿瘤免疫的效果及免疫作用机制。方法纯化提取大肠埃希菌染色体 DNA(E.coliDNA)进行抗肿瘤治疗及免疫学指标测定。结果 E.coli DNA体内多种途径给药均可抑制肿瘤生长 ,增强正常小鼠 NK细胞杀伤活性 ,在荷瘤小鼠亦测出 NK/ MΦ 细胞的杀伤活性增强 ,对荷瘤所致的 NK细胞功能下降有提高作用 ,还可诱生荷瘤小鼠体内 γ- IFN,调节其 TNF- α水平。结论 E.coli DNA具有抗肿瘤免疫特性 ,为微生物 DNA制剂开发应用于抗肿瘤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附子多糖(MPS)与阿霉素(ADM)长循环热敏脂质体(ALTSL)联合靶向治疗荷肝癌H22小鼠的作用,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以荷瘤小鼠的瘤重为指标,观察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以荷瘤小鼠的存活天数计算生命延长率。以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以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及p53、Fas、FasL和caspase-3的表达。用RT-PCR法测定IL-2mRNA及IL-12mRNA的表达。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肿瘤、心、肝、肾脏的组织学变化,探讨抗肿瘤机制。结果:MPS ALTSL联合治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比单一ALTSL靶向治疗更为显著,抑瘤率达80.4%,并可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与对照组和ADM组比较,ALTSL可使NK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增加,而MPS ALTSL则可使NK细胞的杀伤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率进一步提高(P<0.01)。应用ALTSL可使脾细胞中IL-2mRNA和IL-12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而MPS ALTSL则可使他们的表达进一步增强。病理切片的结果显示,热敏脂质体配合肿瘤局部加热,可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联合应用MPS,可见肿瘤组织中出现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结论:ALTSL能提高化疗药物ADM的抗肿瘤效果,并降低其心肺毒性,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MPS ALTSL能进一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激活并促进T细胞转化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CpG增强DC疫苗对黑色素瘤B16-HLA-MAGE-3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pG对抗原肽负载DC疫苗免疫效果的增强作用.方法:分别用50 μg/ml的MAGE-3271-279抗原肽、4 μg/ml的CpG和MAGE-3271-279抗原肽(50 μg/ml)+CpG(4 μg/ml)刺激培养到第6天的小鼠骨髓DC细胞,2天后用LPS再刺激24 小时诱导其成熟;给HLA-A·0201/Kb转基因鼠移植B16-HLA-MAGE-3黑色素瘤,并于小鼠荷瘤的第-4、5和8天分别于颈部皮下注射同系小鼠DC疫苗(2×105/鼠),观察荷瘤鼠肿瘤生长情况;在荷瘤的第23 天处死小鼠,检测脾脏NK细胞活性.给正常HLA-A2转基因小鼠皮下注射DC疫苗,8周后接种肿瘤细胞,观察免疫记忆形成情况.结果:抗原肽负载的DC疫苗,在小鼠荷瘤的第14天之前,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在第15天后抑瘤作用不明显;CpG与MAGE-3271-279+CpG负载的DC疫苗可显著抑制荷瘤鼠肿瘤的生长,且可诱导较高的NK细胞活性.MAGE-3271-279+CpG负载的DC疫苗在免疫8周后依然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说明可以诱导免疫记忆形成.结论:CpG对抗原肽负载的DC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潜在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BHL对肿瘤的作用效果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方法:选用S180荷瘤小鼠,采用腹腔注射SBHL[10、30、50mg/(kg·d)],连续注射14天,观察肿瘤生长及SBHL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SBHL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SBHL对荷瘤小鼠受抑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正向调节作用,能提高脾淋巴细胞增殖及IL-2产生能力,增强NK和LAK细胞活性。结论:SBHL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SBHL的免疫增强效应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肝细胞癌H22细胞荷瘤小鼠放疗增效的影响。方法:构建肝癌H22细胞荷瘤小鼠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单放疗组、5-氟尿嘧啶(5-FU)组和低、中、高剂量DHA组,每组8只,按照分组进行给药和放疗治疗。隔天测量各组荷瘤小鼠体重和瘤体积,给药结束后鼠尾取血后立刻脱颈处死小鼠。观察DHA对放疗的增效作用和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程度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IL-4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肿瘤组织中PI3K、AKT和p-AKT蛋白水平。结果:成功构建肝癌H22细胞荷瘤小鼠模型。与模型组相比,单放疗组肿瘤3倍倍增时间(TGT3)显著升高(P0.05),瘤重、淋巴细胞转化程度、NK细胞活性、IL-2和IL-4水平、PI3K表达水平和AKT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单放疗组相比,随着DHA剂量升高,TGT3、增敏系数、抑瘤率、淋巴细胞转化程度、NK细胞活性及IL-2和IL-4水平随之升高(P0.05),PI3K表达水平和AKT磷酸化水平随之降低(P0.05)。结论:DHA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提高荷瘤小鼠免疫能力,从而增强放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提取物(PESV)对H22细胞小鼠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肿瘤浸润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的浸润分布及活性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肝脏接种H22肝癌细胞株悬液构建原位移植瘤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荷瘤对照组、PESV小剂量组和PESV大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PESV灌胃干预14 d,观察比较各组小鼠给药后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及生存期变化,通过HE染色比较各组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检测肝脏及癌组织中浸润NK1.1~+细胞的比例及分布特点,real-time PCR法检测癌组织中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PESV大、小剂量组肝脏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抑制,肿瘤体积和瘤质量均低于荷瘤对照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0.77%和15.38%,生存期观察显示PESV大剂量组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生命延长率为34.06%,P0.05;荷瘤对照组肿瘤细胞排列紧密,异型性显著,呈浸润性生长,PESV大、小剂量组出现明显坏死区,细胞异型性减轻;PESV大剂量组小鼠肝脏NK细胞占肝脏总淋巴细胞的比例是(5.91±0.49)%,显著高于荷瘤对照组(3.69±0.50)%(P0.05),且大量浸润分布在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ESV大剂量组瘤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的mRNA表达量分别是荷瘤对照组的3.62倍和5.82倍(P0.05)。结论:PESV可通过提高H22细胞肝脏原位移植瘤中浸润NK细胞的比例,促进NK细胞向肿瘤组织迁移,诱导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产生,有助于NK细胞杀伤活性的恢复,从而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抑制肿瘤的浸润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表达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和HPV E2融合蛋白的肿瘤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方法:转染重组质粒得到高表达CRT、E2和CRT-E2融合蛋白的肿瘤细胞,作为肿瘤疫苗隔周两次腹腔注射免疫小鼠,17天后观察成瘤率,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特异性T细胞增殖能力、CIL活性以及睥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并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结果:高表达CRT-E2融合蛋白肿瘤疫苗免疫小鼠后,其成瘤率明显低于其他实验组,NK细胞杀伤活性、特异性T细胞增殖能力、CTL活性和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1),生存期也明显延长(P<0.01).结论:小鼠体内实验显示,表达CRT-E2融合蛋白肿瘤疫苗能够诱导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应答和NK细胞活性,显著抑制了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小鼠乳腺癌EMT6细胞在体内外的抑制作用以及BMSC与IL-12真核表达质粒(pcDNA6/IL-12)联合应用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并鉴定;CCK-8法检测BMSC条件培养基对EMT6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FITC/7-AAD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BMSC条件培养基对EMT6细胞凋亡的影响。建立小鼠乳腺癌荷瘤模型,分别为对照组(瘤内注射PBS)、BMSC组(瘤内注射BMSC)、IL-12组(瘤内注射pcDNA6/IL-12质粒)、BMSC联合IL-12组(瘤内注射BMSC和pcDNA6/IL-12质粒)。于致瘤后第17天处死小鼠,取出肿瘤和脾脏并称其质量,计算脾指数;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LDH法检测脾淋巴细胞杀伤活性,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BMSC条件培养基在体外可显著抑制EMT6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P0.05﹚。BMSC单独及其与pcDNA6/IL-12联合应用可导致荷瘤小鼠肿瘤的体积缩小(P0.01﹚,脾淋巴细胞增生反应及杀伤活性增强(P0.05﹚,肿瘤组织坏死区扩大、炎性细胞浸润增多。结论 BMSC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与pcDNA6/IL-12在荷瘤小鼠体内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转染IL-27基因的人食管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抗肿瘤效应及其对NK细胞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IL-27基因转染的人食管癌细胞(Eca109/IL-27)接种于裸鼠,观察其抗肿瘤效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间质中NK细胞浸润数量;ELISA检测脾细胞产生IFN-γ的含量;RT-PCR检测移植瘤组织中IL-12Rβ2、TNF-α和IL-1β基因的表达;LDH法检测NK细胞对其靶细胞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接种Eca109/IL-27细胞荷瘤裸鼠的移植瘤体积较接种野生型Eca109细胞(未转染)和Eca109/LXSN(空载体质粒转染)减小、裸鼠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接种Eca109/IL-27细胞移植瘤组织中NK细胞浸润数量增多(P0.05),IL-12Rβ2、TNF-α和IL-1β基因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脾细胞产生IFN-水平增高(P0.05)、NK细胞对其靶细胞K562细胞杀伤活性增强(P0.05)。结论:IL-27在裸鼠体内能够通过活化NK细胞、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