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谱相关和神经网络的信号调制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通信信号的体制及调制及调制方式的复杂多样,通信信号调制类型的识别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基于调制信号的谱相关特征,提取了5个特征参数,给出了各个参数随信噪比变化的曲线图.分类器采用RBF神经网络,并从提高网络识别性能出发,构建了大容量和高质量的网络训练样本,能够扩大识别范围,提高识别精度.基于谱相关特征参数和RBF神经网络结合的算法能动态识另q信号的调制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下能取得较高的正确识别概率.  相似文献   

2.
将小波特征提取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理论相结合,设计一种辅助式小波神经网络结构,根据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抽样后,将所提出的辅助式小波神经网络用于几种调制信号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辅助式小波神经网络的鲁棒性能好,对调制识别技术的正确识别率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辐射源信号调制识别方法需要大量特征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辐射源信号自动调制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辐射源信号进行幅-相域二维图像表征,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层次化地理解和识别电磁信号。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基于时域的传统信号调制识别算法,所提算法在中、高信噪下识别率分别提升了2.5%和2.3%,单信号的识别时间不大于0.1 ms。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基于聚类算法的信号调制识别在低信噪比时识别率低的缺点,文中采用聚类算法提取信号特征参数,通过变梯度Polak-Ribiere BP修正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提高收敛速度,改善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网络识别性能,实现对基于星座图调制方式信号的调制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调制识别率和单独采用聚类算法或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识别时比较提高30%以上,在信噪比为4d B条件下识别率可达到90%,且系统易于实现,在信号调制识别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数字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方法易受噪声影响、 识别误差较大等问题, 设计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数字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方法. 首先采集数字信号, 并从信号中提取调制识别特征, 作为数字信号调制方式分类依据; 然后采用小波神经网络建立数字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的分类器, 并选择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神经网络的参数, 实现数字信号调制方式识别; 最后在MATLAB[KG*6]2016平台上实现数字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的仿真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即使数字信号的信噪比较低时, 小波神经网络仍可获得较理想的数字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结果, 且数字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率高于对比方法, 从而提高了数字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6.
自动调制识别是非合作通信系统接收机设计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讨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基本调制制式(DSB、FM、PM、2ASK、2FSK、2PSK)的神经网络识别问题,对高斯白噪声中的通信信号的自动识别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种识别算法具有较为理想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数字调制信号识别方法.首先建立调制信号模型,在正交调制载波上构建扩频通信系统,然后采用QPSK调制方式和变结构神经网络模型,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和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信号识别方法有效地改善了信号扩频特性和调制性能,提高了数字调制信号识别的抗干扰能力,数字调制信号识别率高,识别性能好.  相似文献   

8.
调制识别在通信侦察和对抗中有重要应用,提出了用db3小波神经网络的组合分类来实现通信信号调制识别一种识别方法,并拟对非稳定、低信噪比的通信信号实现复杂调制类型信号识别,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弧齿锥齿轮损伤程度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调制信号双谱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弧齿锥齿轮损伤程度识别方法.采集弧齿锥齿轮在正常、轻度损伤及中度损伤3种状态下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分别计算其调制信号双谱特征图,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并将调制信号双谱特征图作为输入样本训练卷积神经网络.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弧齿锥齿轮损伤程度的识别率,平均识别准确率达99.91%.  相似文献   

10.
自动调制识别技术可以用于排除通信系统中的非法用户及其干扰,是保证合法通信的关键措施之一。选取了几种典型的调制方式MFSK,MASK,BPSK,QPSK,OFDM,通过分析其时域特征,提取了反映调制类型显著差异的5个特征参数的新组合。为了克服标准BP算法收敛速度慢且存在多个局部最小点等缺陷,采用改进的弹性BP算法,从提高收敛速度和网络识别性能出发,构建了有效识别调制信号的弹性BP神经网络分类器。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决策理论的逐级判决调制识别方法相比,所设计的弹性BP神经网络分类器在SNR=0~20 dB时对以上的调制方式均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即使在SNR=0 dB时也达到了95%以上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一种时间规整算法在神经网络语音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种新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能够很好地解决神经网络语音识别中的时间规整问题。该网络从输入语音信号的特征矢量序列中提取一组固定数目的特征矢量,然后将这组特征矢量馈入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识别。和其他的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方法相比较,用这种网络进行前端处理,可以缩短后端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训练和识别时间,简化分类器的网络结构并保持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2.
人工神经网络对电子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子鼻原型由4个气体传感器组成的阵列和人工神经网络识别软件组成,可识别不同品牌的白酒.以它为例,研究了3种人工神经网络,即反向传输网络(BPN)、学习矢量量化网络(LVQ)和概率神经网络(PNN)对电子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需要精细识别时,虽然传感器阵列对白酒的响应谱的差别是电子鼻识别的基础,但是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和算法包括相关训练参数的选择对决定电子鼻的性能也有重要的作用.比较而言,学习矢量量化网络在分类能力和训练成本方面更胜一筹,而概率神经网络则在计算负载和易用性方面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弥补神经网络用于灰色理论中学习效率低、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采用了改进遗传算法IGA(im proved genetic algon ithm)来辅助优化神经网络,实现了对网络连接权的自适应进化,并应用于灰色预测中。提出了进化神经网络灰色预测模型,通过M atlab程序对某地区农村人均收入的数据进行了预测、比较,预测结果误差均在0.3%以下,明显优于传统的GM(1,1)(grey m odel)的预测结果,其误差在10%左右。实例验证,将进化神经网络应用于灰色预测模型中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By means of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higher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integer harmonics can be obtained. Combining the windowed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algorithm with the improved ANN model, we present a new precise algorhhm for non-integer harmonics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btained from the Hanningwindowed FFT algorithm, we choose the initial values of orders of harmonics for the neural network. Through such processing, the time of iterations is shortened and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neural network is raised thereb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that close non integer harmonics can be separated from a signal with higher accuracy and better real-time by using the algorithm present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5.
一种改进的PWM型VLSI神经网络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网络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 SI)实现是发挥其优势的有效途径。改进了现有的基于脉宽调制 (PWM)技术的 VL SI神经网络设计方式。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突触乘法器 ,它的精度高、线性范围大 ,而且不受开关噪声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增益可调的电压型 sigmoid变换电路 ,用以实现不同的神经元激活函数。提出一个 PWM所必需的电压-脉冲转换电路 ,它具有较高的转换精度和线性度。以这 3种电路为基础设计了一个解决异或 (XOR)问题的 PWM型VL SI神经网络。模拟结果表明其功能正确 ,具有较高的识别速度 ,适于神经网络的 VL SI实现  相似文献   

16.
铜-水振荡热管的传热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风冷垂直放置的蛇形弯曲封闭循环铜一水热管在不同充注率、加热功率下的热阻.根据实验现象及对热阻的比较,分析不同情况下振荡热管的传热特性,并用完全联接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和具有动量项的误差反向传递学习算法建立了振荡热管传热性能的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模型.由于热管在不同充注率时传热机理不同,用统一的神经网络模型难以精确描述,因此建议分段建立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N)设计短期电力负荷预测(Short_termLoadForecasting—STLF)系统,利用广州电网的负荷数据进行仿真,分别作出提前1小时和未来24小时的整点负荷预测,获得比较满意的预测精度,显示出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良好前景.由于建立小时模型、改进了训练样本集的选取办法及采用高效率的LM(Levenber_Marquardt)训练算法,使ANN的训练速度大大加快,形成可以实时训练和预测的ANN_STLF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