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甲基异柳磷大量用于防治稻瘿蚊,各地报道施用甲基异柳磷会引起稻飞虱大量发生.为了探讨甲基异柳磷诱发褐稻虱再增猖獗的原因,本文就甲基异柳磷对褐稻虱及其天敌的杀伤力进行了初步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甲基异柳磷2000倍液对褐稻虱的防治效果平均只有50%,4000倍以上防治效果都在35%以下.甲基异柳磷2000倍,4000倍液对褐稻虱天敌杀伤力达100%,6000倍液达90%以上.甲基异柳磷对褐稻虱及其天敌的杀伤力差异很大,是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褐稻虱已成为水稻的常发性害虫,以晚稻受害最重。受害的水稻,轻的谷粒不饱满,重的致使毁杆倒伏,严重减产。因此,掌握褐稻虱发生的规律,切实做好防治工作,是夺取晚稻高产的重要一环。一、发生规律。褐稻虱是一种迁飞性的害虫。6月上中旬在稻田里可见第一代成虫(也称迁入代),以后繁殖4~5个世代。1.田间消长与分布。  相似文献   

3.
稻粉虱Aleurocybotus indicus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田间笼罩实验种群调查、自然种群定点跟踪调查和室内实验种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捕食”、“寄生”、“抗性”、其它(气候及田间管理)作用因子分解开来,组建了以作用因子组配的稻粉虱第三代自然种群生命表与生殖力表;采用排除作用的控制指数(IPC)分析生命表中各作用因子对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天敌、抗性、其它作用因子的控制指数分别为:3.4969、1.5749、5.2857;以自然种群及其排除天敌后种群的生殖力参数内禀增长率r_m等作为判断稻粉虱自然种群发展趋势的指标及分析天敌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天敌对第三代稻粉虱的控制作用是明显的,但并不能控制第四代稻粉虱种群增长趋势。因此,在制定稻粉虱的综合防治中,需要结合其它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河北省稻区飞虱种类进行了调查 ,共发现飞虱 2 2属 2 5种。其中 ,1种为首次发现已发表的新种 ,2 0种为河北省新记录。确定了危害水稻的飞虱种类 ,初步研究了其种群动态 ,提出了防治策略。依据成虫的形态特征差异 ,提出了识别技术 ,编制了系统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稻粉虱Aleurooybotus indicus David of Subramanias种群系统动态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置信水平0.9640≤λi<0.9880的情况下,该种群系统分为6个亚系统:SS1、SS2、SS3、SS4、SS5和SS6。文中对各个亚系统的动态规律进行特征描述,以期为稻粉虱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褐稻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1968年前在主要稻区间歇暴发,自1968年以来,大发生的年度频率显著增加,连续在本地区猖獗成灾。为此,我们对此虫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1.褐稻虱的寄主植物。褐稻虱的寄主植物,据过去有关资料报道主要是为害水稻;其次还为害与取食稗草、李氏禾、甜茅、翦股草、荩草、马唐、鸭跖草、莎草、千金子、狗牙根、双穗雀稗、小麦、玉米、粟等禾本科植物。自1970年以来,本组几经反复试验观察,证实褐稻虱是一种单食性的害虫,而水稻是唯一的寄主植物。至于其它禾本科作物及杂草不能使褐稻虱正常生长发育与形成种群。几年来,我们以麦苗、茭白、玉米、早熟禾、看麦娘、李氏禾、狗牙根、千金子、马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稻虱多索线虫的发生与稻田的不同施肥和施药水平的关系,并对稻虱多索线虫的发生与寄主的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发现稻虱多索线虫对稻飞虱不同种类及同一种类不同龄期的寄生具有选择作用,同时为保护和有效利用稻虱多索线虫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稻粉虱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不同恒温下稻粉虱生长发育情况,确定其各个虫态的发育历期,计算稻粉虱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建立历期预测式.  相似文献   

9.
第五代褐稻虱是萧山市晚稻生产的主要害虫,在1974年至1999年26年中,大发生就有8年。所以加强预测预报,提前发布病虫情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褐稻虱的为害,对夺取晚稻丰收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萧山市1974年至1986年晚稻第五代褐稻虱的发生量结合气象资料,用简易多级判别法,建立了预报模型。对1974年至1986年13年历史资料进行回报检验。拟合率几乎为100%。对1987年至1999年13年试报,全部符合。结果表明,该方法比较简单,效果较好。预报因子的数据在7月初即可取得,该虫发生高峰在9月下旬,因此,可提前80~90天作出预报。1选…  相似文献   

10.
稻粉虱Aleurooybotus indicus及其天敌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稻粉虱Aleurooybotus indicus及其天敌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的调查,测定了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比例相似性。在此基础上,构建时空二维生态位,并分析了稻粉虱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近年来我县植保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在县委和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省、市农业部门和浙江农业大学的帮助下,去年,成立了萧山县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小组。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黑尾叶蝉、褐稻虱等主要病虫开展综合防治试验、示范,面积为二千亩。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开展“综防”的单位,农药成本显著降低,用药次数,药治面积大大缩减,还保护了有益生物,减少人畜中毒和农作物药害,促进了农业增产。例  相似文献   

12.
稻田捕食性天敌蜘蛛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在自然条件下常成为控制稻虱和叶蝉发生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调查捕食性天敌蜘蛛的种类,确定优势种,研究保护利用措施,对稻虱、叶蝉开展生物防治具有一定意义,也是做好稻虱、叶蝉发生预测预报,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开展综合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将我们对安徽稻田蜘蛛所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初步整理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稻粉虱为害引起水稻减产的原因。直接通径系数和间接通径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对穗期或孕穗期后的水稻稻粉虱为害引起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水稻实粒数的减少。  相似文献   

14.
稻水象甲是水稻苗期主要害虫之一,已影响水稻生产的发展,根据稻水象甲的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本文重点提出在承德稻区防治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一台可以测定稻株上褐稻虱蜜露分泌频度,每滴蜜露体积及泌露总量的简便仪器.经测定抗虫的三个、中抗的一个和感虫的两个品种稻株上褐稻虱的泌露情况,发现其泌露总量、泌露频度以及泌露的持续特性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因此,这三个指标,均可以考虑作为抗性育种的抗性水平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曲学勇 《科技信息》2008,(32):385-385
稻水象甲在黄河三角洲稻区每年发生两代,主要以一代幼虫为害水稻,越冬代成虫迁入稻田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褐稻虱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自1968年以来,在温州地区连续几年大发生,尤以1969年最为猖獗,早晚稻均遭严重为害,损失很大。温州地区农科所自1970年开始对此虫进行了三年的调查观察和试验研究。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褐稻虱为本省水稻主要害虫之一,1962年在诸暨、嵊县、新昌等县,1963年在台州、温州、杭州等地区部分平原稻区,1968和1969两年在全省多数平原稻区大发生,造成晚稻严重减产;特别是1969年在温州、台州平原稻区,早、晚稻均严重受害,为近数十年来未遇到的特大虫灾,晚稻受害尤重。广大贫下中农在各级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  相似文献   

19.
稻曲病不仅影响水稻产量、降低品质,同时带菌米粒及米糠对人、畜都有毒性,因此应重视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了稻曲病的分布与危害、发病症状、病原和侵染途径和发病因素,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防治策略和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稻纵卷叶螟的Leslie模型出发,引入控制变量,建立状态方程和目标函数,给出了目标函数中挽回经济损失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防治稻纵卷叶螟幼虫的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