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在高岭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外岩、矿石物性测定表明,矿区内铁矿石磁化强度高,而围岩磁性相对磁铁矿较弱,这为在矿区进行高精度磁测提供了可靠地地球物理依据.本次工作在研究区进行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探测地下铁矿化因此的磁异常,并结合地质资料,对潜覆盖区和矿区深部矿体进行反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当杖子铁矿是被中上元古界长城系地层覆盖的全隐伏矿床,通过对其进行地面磁法测量,获取直接的磁异常数据,圈定了磁异常范围,得出异常极大值为750nT。通过各种物探解释方法,确定了深部隐伏矿体的分布和空间产出特征,为矿床勘探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地球物理数据。经钻探验证,该矿床为赋存于盖层之下的大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一些老矿山面临产量下降甚至资源枯竭的现象,为了矿山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在已知老矿山的深部及外围寻找新的矿产资源。因此找矿方向也由浅部转向深部,而攻深找盲主要方法就是地球物理勘探,其中寻找铁矿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磁法测量。讲述了高精度磁法在霍邱张庄铁矿中测量,通过分析工作区内磁异常特点,结合区域岩石地球物理特征及已知地质信息分析解译,推断可能含矿"第二空间",为下步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阿拉善左旗戈壁地区地层与岩体间具有明显的物性差异,为了研究该地区航磁异常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在研究区内,围绕航磁查证区开展了重、磁联合勘探方法的试验研究。对地面磁测平面数据进行化极、延拓、求导、小波变换等处理,圈定磁性体范围,再对重磁剖面数据进行圆滑、化极等处理,结合圈定磁性体的平面规模特征及物性资料对综合剖面进行2.5D人机交互反演,模拟出磁性体与围岩的断面形态,并通过钻探工程进行深部验证及模型修正,依据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该地区铁矿成矿类型及重磁联合勘探找矿模式,研究为该地区寻找类似矿床提供了有利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北京四道沟铁矿区1∶10000地质填图和1∶10000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系统总结了区内地球物理特征,为圈定变质型铁矿提供了可靠依据.综合分析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在区内圈定了3个异常区,其中Csd-3号异常找矿前景较大,并提出了勘查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6.
鞍本地区的大型及超大型铁矿多以沉积变质的"鞍山式"铁矿为主。该地区航磁资料超大规模的低缓异常若具备与"鞍山式"铁矿相似的地质条件,往往由埋深较大的大型或超大型铁矿引起,大达连地区的深部大型铁矿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发现的。通过分析工作区内磁异常特点,结合区域岩石地球物理特征,配合地面磁法勘查以及综合分析解译,确定了区内异常为矿致异常,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反演计算,建立了矿体模型,模拟出了矿体赋存特征,经区内深部钻探验证,证明了利用磁法勘查寻找深部大型磁铁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磁法勘探是依据地壳中的岩石和矿体的磁性差异,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或其它探测对象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地质找矿、"攻深找盲"成为未来矿产勘查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勘查地下隐伏岩体成为深部地质找矿的首要工作。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法在隐伏岩体勘查中的应用为例,分析磁异常成果图,表明岩体的磁异常反映明显,效果显著,结合实地异常查证结果,初步圈定了岩体范围以及接触带位置,可以为进一步查找与岩体有关的矿产以及与岩体有关的工程勘察活动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余式"铁矿是赣中铁矿田标志性的矿体形态,研究"新余式"铁矿可为在赣中铁矿田中深部进行铁矿找矿勘查、建立找矿模式提供可靠依据。以赣中铁矿田内某老铁矿山为例,分析了矿区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并对该矿区已有的物探(1∶10 000地面高精度磁测,1∶1 000地面高精度磁测剖面测量,井中磁测以及磁性标本测量)和地质工作成果进行了综合解译,划分了矿区西北部磁异常带(C_(1-1))、中部磁异常带(C_(1-2))、东部磁异常带(C_(1-3))、西部磁异常带(C_(1-4)~C_(1-8))、东北部磁异常带(C_(1-9)、C_(1-10)以及东南部磁异常带(C_(1-11~C_(1-14),并进行了异常解译。在此基础上,采用录入剖面数据、参数设置、建立初始模型、模型反演、修改模型、模型再次反演等步骤对磁异常数据进行了反演拟合计算,并对反演的模型体进行了定性解译,分析推断了C_(d1)、C_(d2)、C_(d3)、C_(d4)模型的异常类型,即C_(d1)模型代表强磁性地质体,C_(d2)、C_(d3)模型代表超强磁性地质体,C_(d4)模型代表中强磁性地质体。研究表明:通过综合解译老矿山地面高精度磁测和井中磁测资料,可消除因矿区开采而引起的磁测异常,有效反演矿区磁异常特征;通过多种磁测资料的综合解译来进行异常划分与查证,是老矿山中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的有效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保障煤矿深部资源的科学开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水根  张平松  严家平 《煤矿开采》2011,16(3):31-34,61
煤矿在向深部开采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比浅部更困难的问题,如:巷道围岩变形和冲击矿压、煤与瓦斯突出、水灾及高温热害等.通过分析,深部问题会引起岩(矿)体产生相应的物性异常,认为可发挥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优点,预先探测出深部开采中可能会遇到的哪些具体问题.指出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是保障煤矿深部科学开采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0.
物探方法在黑水县徐古锰矿普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刚  陈根 《现代矿业》2010,26(10):81-85
介绍了黑水县徐古锰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特征,并分析了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化学场特征。通过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得到的磁异常数值,通过化极处理及不同高度的延拓分析,共圈定了11处磁异常体范围,并分析了其对应异常体的长度和延深,为该段矿床勘探提供了明确的地球物理依据,并对部分异常带通过浅深部工程进行了异常查证,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铁矿采空区的分布,根据瞬变电磁法和磁法勘探原理,对铁矿采空区的综合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研究,结合测区内铁矿采空区的特点,给出铁矿采空区的评判原则,认为磁铁矿相对围岩具有高磁性、低电阻的特性,对于不充水的采空区具有高电阻率的特性,对于塌陷或充水的采空区具有低电阻率的特性。使用V8电法仪和GSM-19T磁力仪对安阳某铁矿采空区进行瞬变电磁和磁法探测,圈定铁矿采空区及积水区的形态。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技术在查找铁矿采空区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成家山矿区铁矿预查区地质特征,主要为预查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点分布、矿化点矿石特征等,主要研究了使用装备及主要技术参数、测地工作、直流激电工作等,通过在剖面上开展激电中梯及激电测深等物探方法,在物探剖面控制范围内,分析了剖面上极化和电阻率异常分布范围和异常特征。研究得出,在Ⅰ号剖面发现高阻高极化异常带4处,在Ⅱ号剖面发现高阻高极化异常带1处,在Ⅲ号剖面发现高阻高极化异常带2处,在Ⅳ号剖面发现高阻高极化异常带1处,该异常带可能是石英脉性磁铁矿引起。研究为下一步的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崇铁金矿区域地质概况,研究了矿体分布特征,根据铁金矿体和极化率异常宽度的对应关系,圈定为2个铁金矿带,推断断裂构造1条,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分析了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确定以综合回收磁铁矿和金为目的,推荐矿山采用“阶段磨矿—弱磁—磁选柱流程”。研究表明矿山开采铁、金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白洪溪  周瑾  王建业  李华  刘博 《金属矿山》2020,49(11):162-171
牛苦头东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与祁漫塔格山北麓的交接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祁昆造山系、东昆仑弧盆系,三级构造单元为北昆仑岩浆弧,属于东昆仑铁、铅、锌、铜、钴、金、钨、锡、石棉成 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第四系覆盖面积较大,地表未见直接的矿化线索。为对1∶50 000高磁异常进行查证,首先采用1∶10 000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出磁异常13处;其次结合磁异常特征布设钻孔并进行井 中三分量磁测,以初步查明异常源和盲矿体的地质特征。详细讨论了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类型等,同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矿体主要赋存于变砂岩和大理 岩中,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铁矿的磁性特征是有效的、主要的找矿信息,磁测成果中圈定的异常都是直观的、重要的找矿标志;通过对1∶10 000磁异常的钻探工程验证,共发现铁矿体22条,划分矿带 3个,初步估算出铁矿石量440.2万t;结合磁异常特征并综合分析已有钻孔资料,认为矿区西段规模较大的C1磁异常存在寻找深部矿体的潜力;已发现的矿体多为单孔控制,个别矿体为2个钻孔控制,充分利用钻孔三 分量磁测井指示的旁侧异常施工钻孔,有望进一步扩大矿体规模,增加区内资源量;△T化极后上延100 m部分磁异常强度变小,而它们的形态基本未发生变化,说明异常源较深,施工深部钻孔验证这些异常,有进一 步发现深部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铁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石人沟铁矿矿石工业类为鞍山式贫磁铁矿,矿物组成简单,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矿石中有害成分含量较低,金属矿物可选性较好。通过深部钻探工程对矿体的控制情况,得出矿床总体呈北端翘起向南逐渐侧伏的规律。认为第20号勘探线深部矿体呈变厚趋势,预测可有较好资源量增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西藏那曲安多县抱布德铅矿位于雅鲁藏布江成矿带,带内存在多个大型—超大型矿集区,是我国具有重大找矿突破的成矿带之一。区内经过多期增生—碰撞构造活动,铜金矿、富银铅锌矿、铬铁矿、锑矿、富铁矿等具有突出优势。在综合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背景,取得成果,抱布德铅锌矿成矿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填充型铅锌矿,矿床主要受北北东向断裂及灰岩控制;北北东向次级断裂构造,硅化、碎裂岩化、碳酸盐化及黄铁矿化围岩蚀变,铅、铜、锌、银中低温元素综合异常及电阻率高极化物探异常是主要找矿标志;根据物化探异常显示,区域矿体整体异常为北西向,且在矿体集中处更为明显,进一步工作建议沿北西—南东向追踪。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特征研究,可为拓宽雅鲁藏布江成矿带的找矿前景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青海省都兰县洪水河铁矿地区地质物探资料,并通过矿床对比,研究矿床成因,从成矿地质环境及磁异常特征论述了洪水河铁矿找矿远景。通过对磁异常特征分析研究,认为都兰县洪水河铁矿铁矿体在空间上为一个铁矿层,层位稳定,其延伸大,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MPT方法是基于“掩膜技术+主成分分析+门限化分级”数据处理流程的蚀变信息提取方法,其能够在有效排除植被、冰雪、水体等干扰信息基础上,定量提取主成分中弱蚀变信息并进行等级划分。本文以landsat8 OLI数据为基础,基于MPT方法提取了大格勒沟地区的铁染和羟基蚀变信息,并与已知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区内现有金多金属矿详查区内铁染和羟基综合蚀变异常信息与水系沉积物Au、Cu和Mo元素异常、铜金矿体以及断裂破碎蚀变带分布吻合程度高,遥感蚀变异常信息能够有效指示矿化部位。基于综合蚀变异常信息、异常验证分析结果和区域地质背景,圈定了5个成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说明地面高精度磁法在"新余式"铁矿找矿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新余式"铁矿具磁性的特点,利用加拿大产GSM-19T质子磁力仪,在吉水铁矿区进行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获得了磁异常数据。通过对磁异常ΔT化极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和向上延拓提取分析,圈定了C1、C2两处磁异常,通过槽探、钻探工程的验证,发现了铁矿体,在吉水铁矿区勘查中起到了直接、快速找矿和靶区圈定,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新余式"铁矿勘查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和找矿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