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兵  傅学怡  曲家新 《钢结构》2012,27(10):12-16
深圳北站东西广场人行天桥位于深圳火车北站站房北侧,联系北站东、西广场。天桥总长约346m,跨度43m,桥面宽12m。针对人行天桥大跨度桥面的振动舒适度问题,建立天桥的整体有限元模型,以IABSE建议的单人步行激励为基础,人行步频为1.6~2.4Hz,考虑行人起步相位随机分布,通过多点输入时程分析方法求得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对该天桥进行了人行走舒适度分析,并参考ATC给出天桥的人行舒适度性能水准。分析研究表明该天桥具有适宜的人行舒适度,计算分析得到结构响应较大处,并据此对结构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以有效地提高其舒适度。所采用的计算分析方法及天桥人行舒适度性能水准对同类型大跨天桥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孟美莉  吴兵  傅学怡 《施工技术》2012,41(14):121-124
深圳北站东西广场人行天桥位于深圳火车北站站房北侧。针对人行天桥大跨度桥面的振动舒适度问题,建立天桥的整体有限元模型,以IABSE建议的单人步行激励为基础,人行步频1.6~2.4Hz,考虑行人起步相位随机分布,通过多点输入时程分析方法求得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并参考ATC给出天桥的人行舒适度性能水准对该天桥进行人行走舒适度分析。分析研究表明该天桥具有适宜的人行舒适度,计算分析找到结构响应较大处,结构设计据此进行了针对性的加强,可更有效地提高其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钢结构》2016,(8)
大跨度人行天桥在跨城市主干道路中起到重要作用,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大跨度天桥在舒适度控制方面是一个难点,且目前国内还没有可循的规范。对西安某大跨度钢桁架人行天桥进行设计,通过对大跨度钢桁架天桥改善竖向舒适度的几种方案加以分析,最终采用TMD减振系统来解决大跨度钢桁架天桥的舒适度问题。  相似文献   

4.
指环天桥     
《Planning》2019,(4)
<正>RIBA铁路人行天桥竞赛,号称"为英国铁路寻找全新的无障碍人行天桥设计想法"。"指环天桥"是行之建筑设计工作室在竞赛中的参赛作品。铁路是城市的手指,牵连和触及其他的城市,设计师认为与其放上一个纯功能的人行天桥,不如把它做成一个艺术装置——给"手指"带上戒指:指环的形象成为英国铁路的象征,人们在此相遇,重逢和吻别。指环天桥在两侧都提供了步行阶梯,自行车与行李的坡道,能承载更多交通流量。在圆环内侧,还集成了机械导轨残疾人电梯系统,如同镶嵌在戒指上的宝石。环内机械导轨上12个平台轿厢持续旋转,只  相似文献   

5.
指环天桥     
<正>RIBA铁路人行天桥竞赛,号称"为英国铁路寻找全新的无障碍人行天桥设计想法"。"指环天桥"是行之建筑设计工作室在竞赛中的参赛作品。铁路是城市的手指,牵连和触及其他的城市,设计师认为与其放上一个纯功能的人行天桥,不如把它做成一个艺术装置——给"手指"带上戒指:指环的形象成为英国铁路的象征,人们在此相遇,重逢和吻别。指环天桥在两侧都提供了步行阶梯,自行车与行李的坡道,能承载更多交通流量。在圆环内侧,还集成了机械导轨残疾人电梯系统,如同镶嵌在戒指上的宝石。环内机械导轨上12个平台轿厢持续旋转,只  相似文献   

6.
地面铺装更具人性化若干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风貌也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着变化,对于人行道及广场的规范建设,人们总在期待人性化舒适度不断提高。她们的铺装以追求愉悦色彩、创意和图案,富有人性的让步行成为一种乐趣的人行道和广场与建筑物、树街道及风景的和谐是大家追求的目标。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求以人为本的地面铺装艺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对比分析国内外规范对人行天桥舒适性评价的差异性,以海口市一座普通钢筋混凝土的海府天桥为例,依据各国规范建立了单人、结伴而行、低密度0.5人/m^2、高密度1.5人/m^2等8种人行荷载工况,进行舒适度评价,并对不满足舒适度要求的工况,采用TMD减振。结果表明:ISO和EN03规范对人行桥舒适度评价较为严格,TMD减振效果显著,合理选择TMD装置数量对减振效果有益。  相似文献   

8.
吴杰 《山西建筑》2014,(14):213-215
以深圳站前广场人行天桥设计为例,依据天桥的设计标准,探讨了该人行天桥的总体和结构设计要点,并建立了全桥的有限元模型,准确模拟并分析了人行天桥的受力特性,以确保基频与舒适度满足要求,营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公共服务空间。  相似文献   

9.
人行天桥的振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道路的拓宽,人行天桥跨度的增大,振动问题对行走舒适度和结构安全带来很大影响。通过重点介绍人行天桥的竖向频率、步行频率、冲击力大小、国内外规范和文献报告对竖向振动的限值及相应的减振措施,主要介绍了TMD和MTMD的原理、研究成果、在人行桥上的应用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环形钢结构人行天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优点为造型美观、通行效率高等。当天桥自振频率与行走频率趋于一致时,会产生共振现象,降低天桥结构的安全性。本文重点研究了环形钢结构人行天桥的受力性能及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乡建设》2011,(9):16-16
成都市区红照壁路口地处繁华闹市,行人拥挤多有不便,有关部门设计建设了步行天桥以方便市民通行。2011年8月24日,红照壁路口人行天桥竣工,开始对民众开放通行。这座“H+Y”字形的人行天桥被市民称为成都“史上最复杂”的天桥。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以及残疾人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已经加快了对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近年来,无障碍设施"为所有人服务"的通用化趋势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关于无障碍问题的思考.北京市是我国首先开展无障碍建设的城市,作为无障碍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人行天桥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相对较早.人行天桥是跨越城市道路的步行设施,其优势在于它可以完全分离人流与车流,保障行人安全.同时与地下通道相比,人行天桥造价低,工期短,夜间行走更安全.因此,它的无障碍建设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百姓的出行情况.但目前人行天桥在无障碍方面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人行天桥在行人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时程进行了分析,基于行人舒适度标准,对人行天桥进行了TMD减振,通过分析表明,对人行激励下该天桥运用TMD减振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拉萨市娘热路与林廓北路钢结构人行天桥为例,采用ANSYS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多种工况对比,说明TMD改善舒适度的可行性。通过分析结构在动力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说明对于需要进行舒适度分析的人行天桥,应同步验算其在动力作用下的受力状态,保证结构安全。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动力测试对比,进一步说明采用TMD改善人行天桥舒适度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深圳北站东西广场联系人行天桥舒适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兵  傅学怡  曲家新 《特种结构》2012,29(3):53-57,88
该广场联系人行天桥位于深圳火车北站站房北侧,联系北站东、西广场。本文针对联系人行天桥大跨度桥面的振动舒适度问题,建立天桥的整体有限元模型,以IABSE建议的单人步行激励为基础,人行步频1.6Hz~2.4Hz之间,考虑行人起步相位随机分布,通过多点输入时程分析方法求得结构的加速度响应。据此,对该天桥进行了人行走舒适度分析,并参考ATC给出了天桥的人行舒适度性能水准。分析研究表明,该天桥具有适宜的人行舒适度,结构设计对结构响应较大处进行了针对性的加强,可更有效地提高舒适度。所采用的计算分析方法及天桥人行舒适度性能水准对同类型大跨天桥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行天桥通常跨度较大,容易造成较大的振动响应,而振动有可能会造成人体感到不舒适,还可能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TMD减振装置可以有效提高人行天桥人致振动舒适度.本文以国内某在建的大跨人行景观桥为背景,基于MIDAS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了其自振特性和人致激励下结构的动力时程响应,并对比分析了该人行天桥增加TMD减振系统后,...  相似文献   

17.
刘厚军  陈艺 《市政技术》2013,31(4):53-56
结合城市人行天桥的设计实践,从天桥选址、总体布置、景观设计、结构设计及附属设施设计等多角度阐述人行天桥精细化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解决一些常见的人行天桥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行天桥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肇庆市人行天桥进行调查研究,对肇庆市人行天桥中现存的问题作出讨论和分析,并结合肇庆市城市文化和经济状况提出营造桥内景观空间、优化桥体绿化、融入城市文化、拓展天桥功能的解决措施,对提升城市文化魅力,美化人行天桥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人口增多,高密度城市交通系统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虽然各种交通工具不断发展,但步行系统仍然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合理地解决行人与车辆的关系十分关键。而在我国高密度城市中,关于城市步行系统的设计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以香港为例,探索高密度城市步行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四川某地区新型钢结构人行天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天桥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天桥结构变形及受力特征,并探讨了天桥自振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新型人行天桥在结构上比较合理,自振频率符合规范要求,为该类天桥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