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高学军 《光明中医》2010,25(3):485-488
<正>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全球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将占首位。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达到1.3亿[1],高血压病死率和病残率也不断增加,我国城乡每年有  相似文献   

2.
田茂英 《光明中医》2009,24(2):355-356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率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达到1.3亿[1],高血压病死率和病残率也不断增加,我国城乡每年有近100万人死于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疾病[2].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有超过半数的心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有关,根据以往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平均年增长3%推算,2012年高血压患病率为24%,估算全国高血压患者2.66亿,而每10s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1]。膳食不合理、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2]。目前,高血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目前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死亡率居首位,占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且每年仍呈上升趋势[1]。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CVDs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阐明,然而近几年的研究多强调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对AS的影响,发现过度激活的ERS会引发多种细胞凋亡,并从多环节参与CVDs的病变进程。已有证据表明,AS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1]。心衰在发达国家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2],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据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心衰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20%,但病死率却占40%[3],提示预后不  相似文献   

6.
江荭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6):113+128
高血压是一个涉及全球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居首位。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2]。高血压给社  相似文献   

7.
彭军  张毅 《中国药学杂志》2002,37(9):711-713
自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心血管疾病日益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威胁。从1990年我国疾病监测系统在全国 30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 ,14 5个监测点 (监测人口 10 0 0万以上 )获得的疾病报告死亡数、死亡率及死因顺位资料 ,可以看出城市中占死亡顺位第 1位到第 3位的疾病分别为心血管疾病、肿瘤和呼吸道疾病 ,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者达 2 0 0万人以上[1] 。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种类繁多 ,新的制剂又不断涌现 ,如何选择既安全有效 ,又经济实用的药物应用于…  相似文献   

8.
王应军  王磊  胡宾  王薇薇 《光明中医》2011,(10):2147-2148
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是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而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率在成年人中高达20%,并且常有许多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心病、糖尿病等。高血压病的病因复杂,已知体内许多系统与血压的调节有密切关系,抗高血压药物可以作用于影响血压调节的任何环节而使血压下降[1,2]。现就抗高血压药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逐年递增,其中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1大死亡原因[1],其中冠心病又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类型,据报道,我国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冠心病患病率分别为0.5%和1.6%[2]。目前,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手段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和血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老龄化越来越重,心血管疾病近些年来病发率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将心血管疾病列为人类生命第一杀手。近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死亡率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快速增加,自2004年至今,年均增速远高  相似文献   

11.
<正>到2050年,我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60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30%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的20%以上[1]。Harman D[2]指出衰老是疾病发生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有研究证实,即使在心血管疾病其他危险因素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仍然会随着年龄而增加,而这种差异与年龄相关的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相关,因此血管年龄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重要的预测因  相似文献   

12.
徐世英 《光明中医》2010,25(6):1121-1121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疾病。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范围内由于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有可能达到总死亡人数的36%,从而在人类历史上心血管疾病将首次成为第1位的致死原因[1]。而动脉粥样硬化(AS)正是  相似文献   

13.
正循环系统疾病是由输送血液的器官病变而导致的心血管疾病[1],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心血管疾病可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同时糖尿病患者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2]。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因糖尿病而加重心血管疾病,除心脑血管出现病变外,微血管和心肌也可能发生病变,甚者导致死亡[3]。这些疾病相互影响,导致治疗难度加大。笔者采用常规治疗和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中医药》2015,(6):43-44
<正>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肥胖人群日益增多。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报道,我国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2010年成人超重率达30.6%、肥胖率为12%,中心性肥胖率高达40.7%[1]。而研究发现,全科医师或内科医师所诊疗的高血压患者,约75%是超重或肥胖的[2]。肥胖高血压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通过中医药辨证联合西药治疗更有利于该类型人群  相似文献   

15.
正据相关统计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发生率高达70%[1]。而心血管疾病中如高血压这些慢性疾病的长期困扰,使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失眠,严重影响睡眠质量[2-3]。穴位按摩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且证实既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又能缓解人们的压力[4]。本研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以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的浆细胞疾病,是目前全球第二高发的血液系统肿瘤。骨痛是MM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大约2/3的MM患者因骨痛就诊,80%的MM患者确诊时即出现骨质疏松及病理性骨折等骨骼病变,即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ultiple myeloma bone disease,MBD)[1]。40%~50%的MM患者在疾病进程中发生病理性骨折,死亡风险较无骨折患者增加了20%以上[2]。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传染病的控制和生活的现代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正在全球蔓延。首当其冲的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如果说,西方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已经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成功地遏制了一些发达国家心血管病死亡率(主要是冠心病)的上升,那么我国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近年则正在增加,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的诊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人口疾病构成中,心血管病占40%,而原发性高血压(EH)又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预计2020年冠心病和脑卒中将成为全球排名第1位和第4位的疾病。20年后,心血管病将在发展中国家流行。若能控制EH,则可使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率下降50%和58%。因此,EH在心血管的流行病学中占重要地位^[1]。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发表于《柳叶刀》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成果表明,在1990~2010年全球人群的235种死亡原因中,缺血性心脏病排名第一。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公民的头号杀手,严重危及健康,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因此心血管病是中国公共卫生及健康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阻塞或因冠脉痉挛所致的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疾病,缓慢性心律失常通常是因为心脏传导束支障碍导致的,包括窦性缓慢性心律失  相似文献   

20.
正心力衰竭是个"与时俱增"的疾病,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衰的发病率也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目前全球成年人中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为3%,8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10%,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年轻化,使心血管疾病问题日益突出,心衰更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