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学筛查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联合筛查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DIX800化学发光法对我院产科门诊5420例孕妇做三联血清学筛查,对年龄(≥35岁)及血清筛查高危孕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产前基因检测高风险的做产前诊断,并对产前基因检测低风险孕妇追踪随防妊娠结局。结果5420例孕妇高龄(≥35岁)276例,21-三体高风险298例,18-三体高风险31例,共605例。605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13例,低风险结果592例,13例经产前诊断21-三体5例,18-三体3例,其它异常核型1例,对低风险592例孕妇随访未发现假阴性结果。结论唐氏血清学筛查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联合筛查可避免95%以上高龄及唐氏血清筛查假阳性病例进行有创性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学筛查与无创DNA检测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作用,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发病率,提高优生优育。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血清学筛查的高风险孕妇进行无创DNA检测,结果异常的孕妇采取羊水穿刺、细胞培养、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出生后胎儿进行随访。结果 1269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经无创DNA检测结果异常为22例,羊水穿刺、细胞培养、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染色体异常19例,其中包括21-三体综合征10例、18-三体3例、克氏综合征4例、特纳氏综合征2例。22例无创DNA筛查异常孕妇中羊水穿刺染色体正常为3例,19例筛查结果与羊水穿刺结果相一致,阳性率为86.4%。其中1例染色体核型为46,XX,t(18;18)。结论首先通过传统的血清学筛查高危人群,然后采用无创DNA检测技术对这些高危人群进一步筛查,最后在对异常者行介入性手术不失为一种经济而相对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基因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数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郑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围产保健科接受无创基因检测的孕妇1000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对检测结果高风险者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检测结果阴性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无创基因检测高风险5例,其中21-三体4例,18-三体1例。对无创基因检测高风险的5例孕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均为阳性,对无创基因检测阴性者933例,进行随访,未发现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检出率高,产前诊断风险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749例孕中期唐筛高风险(唐氏综合征down′ssyndrome,DS风险切割值为1:270)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分析,初步探讨染色体异常与唐筛高风险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以及Lifecycle产前筛查软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信息进行校正分析,计算胎儿唐氏综合征的发病风险率。高风险孕妇经遗传咨询,知情同意后采集羊水,进行细胞培养,常规制片后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749例唐筛高风险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16例,异常率为2.13%。结论胎儿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孕中期孕妇血清标记物(AFP+free-β-HCG)筛查结果异常的诱因之一,孕中期唐筛高风险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分析对减少出生缺陷与提高人口素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8月~2014年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孕早期或中期生化筛查高风险(21原三体风险≥1/270,18原三体风险≥1/350)的4168例孕妇,对其进行NIPT,检测结果为高风险者进行传统的胎儿核型分析确认,检测结果为低风险者随访妊娠结局。结果4168例孕妇中,NIPT高风险59例,有52例做了传统的胎儿核型分析,21-三体和18-三体符合率100%(32/32),13-三体符合率0(0/1),性染色体异常符合率31.58%(6/19)。4109例低风险孕妇随访到4000例,其中B超检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13例,引产12例。未发现21或18-三体出生。结论 NIPT对21-三体和18-三体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为二线筛查方法用于妊娠早期或妊娠中期筛查阳性病例,可减少98%由于筛查假阳性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侵入性产前诊断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prenataltesting,NIPT)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4516例在重庆市梁平妇幼保健院行NIPT检测的单活胎孕妇,记录其临床资料、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对所有病例进行汇总分析,探讨NIPT的临床运用价值。结果 4516例孕妇纳入研究,结果提示高风险40例(0.89%),其中21三体11例(0.24%),18三体4例(0.09%),13三体3例(0.07%),性染色体异常22例(0.49%)。低风险4473例(99.05%),检测失败3例(0.07%)。在40例高风险病例中,6例拒绝进一步产前诊断,34例经进一步产前诊断后,确诊21三体10例,18三体2例,13三体1例,性染色体6例。去除拒绝介入性产前诊断病例后,计算其阳性预测值(PPV)分别是90.91%、50.00%、33.33%和27.27%。按检测指针分析,B超软指标异常/结构异常组NIPT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IPT对21-三体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但对18三体、13三体和性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偏低。NIPT是一项筛查技术,筛查出高风险孕妇需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临床运用时需要向孕妇充分告知其优势及局限性,帮助孕妇选择适合的筛查及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在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NIPT提示存在染色体缺失和/或重复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低覆盖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拷贝数变异。结果NIPT提示存在染色体信号异常的26例孕妇中,经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拷贝数变异检测确诊11例,符合率42.31%(11/26)。其中18例NIPT明确提示存在染色体的缺失或重复,经验证后确诊9例,符合率50.00%(9/18),且缺失和/或重复的位置及片段大小与NIPT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将NIPT的筛查范围扩大到胎儿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检测,从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统计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唐氏综合征的检测效率和探讨其对唐氏综合征的预防应用。方法收集1698例孕12-24周的单胎孕妇外周血并提取其游离DNA,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检测并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21-三体的概率,对检测结果为21-三体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或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评估该技术对21-三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698例样本,无创检出21-三体高风险样本13例,经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11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21-三体检测的灵敏度100%和特异度99.9%。结论游离DNA(cff DNA)进行临床无创产前21-三体诊断在产前筛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学筛查合并染色体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减少遗传缺陷儿的出生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014年所有在我院进行产前咨询的孕妇行血清学筛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唐筛高风险及临界值者建议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严重异常核型儿建议终止妊娠。结果 26 576例血清学筛查标本中检出高风险1446例,高风险率为5.44%。孕妇最终同意染色体核型分析686例,检出异常核型36例,检出率5.25%其中21、18及13三体24例,占66.67%,其它异常12例。结论唐氏血清学筛查联合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不仅能准确检测出唐氏儿,还能筛检出其它胎儿染色体疾病,可以有效地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在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无创基因检测技术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的应用,探讨无创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在临床上的可行性。方法取55例孕妇样本作无创基因检测和羊水细胞核性分析。孕妇特点为高龄、产前筛查高风险和有出生缺陷生育史。结果 55例分析中,羊水核型分析得到21-三体3例,18-三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3例,结构异常2例;无创检测分析常染色体异常与羊水分析一致,吻合率100%。性染色体异常提示有误,结构异常没有提示。结论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技术对常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检出率高,具有无创伤和检测速度快的特点。对性染色检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测技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妊娠中晚期胎儿脐血染色体核型,了解该时期异常核型出现的频率、种类及与主要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对119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妊娠20-38周时穿刺胎儿脐血静脉血管,抽取脐血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发现异常核型16例,占13.5%(16/119),其中妊娠中期异常核型检出率12.0%(9/75),妊娠晚期异常核型检出率15.9%(7/44),P=0.546。三体征为主要染色体异常,占异常核型的81.3%(13/16),其中21-三体占50.0%(8/16),依次为13-三体,占18.8%(3/16)和18-三体占12.5%(2/16)。结论在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13.5%,染色体三体,尤其是21-三体是妊娠中、晚期主要的异常核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单胎孕妇450例,对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检测结果高风险者进行羊膜腔穿刺或脐静脉血穿刺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测结果低风险者行电话随访。结果 450例孕妇中,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高风险9例。高风险孕妇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唐氏综合症5例,18三体综合症2例,性染色体异常1例(47,XXX),染色体核型正常1例。低风险孕妇追踪随访未发现唐氏儿漏诊。其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77%,假阳性率0.23%,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100%,Youden指数为0.9977。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性,低假阳性,对降低出生缺陷率是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无创产前DNA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对1600份孕妇外周血浆进行胎儿游离DNA检测分析。结果 1600份样本中,唐筛高危组、唐筛临界组,高龄组和其他组之间异常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738;发现常染色体非整倍体阳性16例(1%),其中2例为假阳性(18三体和13三体各一例),1例为10号染色体拷贝数增加(父系来源),其余1598例阴性结果出生后随访,未发现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患儿,2例存在多发畸形,其中1例出生后3小时死亡。无创基因检测的21-三体、18-三体的敏感度分别为100%(8/8)、87.5%(7/8),特异度为99.87%(1598/1600)。结论无创基因检测技术用于胎儿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测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有望用于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检测,提高了产前筛查与诊断的效价比,降低了漏筛率。但仍不能代替传统的血清筛查和有创的产前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外周血和羊水FISH法对无创DNA筛查胎儿性染色体高风险的孕妇进行检测,探讨胎儿性染色体与母血性染色体异常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无创DNA筛查出性染色体高风险的孕妇抽取静脉血2-3ml于枸橼酸钠抗凝管并抽取10ml羊水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68例无创DNA筛查胎儿性染色体高风险的孕妇行外周血FISH检测后,其中8例孕妇性染色体异常并且其胎儿性染色正常。结论母血性染色体异常与无创DNA性染色体高风险假阳性率关系紧密,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早、中孕期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与胎儿有无缺陷,异常妊娠结局(流产、死胎、早产)的关系,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乌海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早孕、中孕、早中孕联合序贯血清学(简写为:序贯)产前筛查化验,并已结束妊娠的妇女,按高低风险分组并进行出生缺陷,异常妊娠结局(流产、死胎、早产)发生率的统计,并进行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年间乌海市妇幼保健院共计进行血清学筛查12 012例(早筛:1579例;中筛4380例;序贯6053例);高风险共计481例(早筛高风险52例,中筛高风险187例,序贯高风险242例)。早筛高风险52例中,发生出生缺陷4例(7.69%),异常妊娠结局16例(30.76%);早筛低风险1527中发生出生缺陷12例(0.79%),异常妊娠结局52例(3.4%);早筛高低风险之有无出生缺陷进行比较卡方检验χ2=23.914(P0.001);同理其是否异常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卡方检验χ2=91.370(P0.001)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中筛高风险187例中,有出生缺陷7例(3.7%),异常妊娠结局19例(10.2%);中筛低风险4193例中发生出生缺陷26例(6%),异常妊娠结局92例(2.2%);中筛高低风险之有无出生缺陷进行比较卡方检验χ2=23.353(P0.001);同理其是否异常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卡方检验χ2=45.994(P0.001)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序贯高风险242例中有出生缺陷10例(23.8%),异常妊娠结局17例(7%);序贯低风险5811例中有出生缺陷32例(0.6%),异常妊娠结局130例(2.2%);序贯高低风险之有无出生缺陷进行比较,卡方检验χ2=43.25(P0.001),同理其是否异常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卡方检验χ2=22.474(P0.001)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筛查无论单独早孕期筛查、单独中孕期筛查,还是早中孕期联合序贯血清学筛查之高风险人群除了对预期筛查的疾病有作用外,其他出生缺陷及异常妊娠结局的风险也明显增高,故应在后续遗传咨询及孕期保健中对这一人群加强监测及保健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检测的孕妇562例,均为单胎,孕周为14-26+5w,根据类型分为高龄组,高风险组,临界风险组和其他组。检测结果阳性者通过羊膜腔穿刺及羊水细胞培养,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结果加以验证。结果对562份标本进行了DNA检测,提示染色体异常13例,其中12例进行了产前诊断,1例未在本院诊断。染色体诊断12例,其中染色体异常7例,正常5例,阳性预测值58.3%(7/12),符合率为99.1%(557/562),假阳性率0.89%(5/562),目前未发现假阴性病例。结论胎儿无创产前检测技术是灵敏度高、对胎儿无创伤的特点,可作为传统的产前诊断技术的有效辅助手段,对于18,21号染色体特异性较高,但对于13号及性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检测目前有局限性,假阳性较高,对患者心里负担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产前筛查高风险的胎儿进行脐血染色体分析,检出染色体异常的病例,避免残疾儿的出生。方法对所有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进行遗传咨询,知情选择产前诊断,经羊膜腔穿刺取脐带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C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150例产前筛查高风险胎儿者中,一次穿刺成功率98.97%(2138/2150),一次培养成功率99.29%(2124/2138),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06例,异常检出率4.96%(106/2138),其中21-三体20例,18-三体11例,13-三体2例,22-三体1例,倒位39例,平衡易位例7例,异染色质区变异8例,其他18例。结论脐血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减少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生的较好方法,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技术(non-invasive?fetal?trisomy?test,NIFTY)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和准确率,同时探索适宜的孕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流程。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8526份孕妇外周血浆进行胎儿游离DNA检测分析,将孕妇分为高龄组,产前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组、产前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组、胎儿超声异常组和首选无创组,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结果高风险的孕妇建议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行羊膜腔穿刺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低风险结果进行随访。结果 8526例孕妇共有74例检测结果高风险,检出率0.87%,其中产前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组的检出率最高,达2.01%。最终有54例孕妇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39例,阳性预测值72.22%,在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的39例中,21-三体19例,阳性预测值95.00%;18-三体10例,阳性预测值90.91%;13-三体2例,阳性预测值50.00%,性染色体异常8例,阳性预测值61.54%。结论 NIFTY是一种高效、高准确性和非侵入性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筛查技术,特别是对21-三体和18-三体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传统产前诊断技术的有效辅助手段。但存在一定假阳性率,必须通过胎儿染色体核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孕期各类不同高危指征与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妊娠结局分析,提高产前检出率,以更好避免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生。方法对4028例孕期检查存在血清学筛查高风险、高龄、B超提示胎儿异常或不良孕产史等孕妇,妊娠期间通过羊膜腔穿刺或脐血穿刺进行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综合分析高危指征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4028例拥有上述一项或多项高危因素并接受产前诊断的病例中,共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117例,异常检出率为2.90%,其中三体综合征共57例,占胎儿异常核型的48.72%;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共28例,占胎儿异常核型的23.93%;染色体结构异常30例及2例47,XN,+mar,占胎儿的异常染色体核型27.35%。结论母体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及高龄、B超提示胎儿异常或存在不良孕产史等孕妇,应建议产前诊断以确诊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避免缺陷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1134例要求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孕妇进行检测,以检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者。方法通过母体外周血中的胎儿游离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胎儿T21、T18和T13三种染色体疾病。结果检出高风险4例,占调查资料总数0.35%(4/1134),其中T21高风险3例,T18高风险1例,均经介入性诊断确认并实施引产。4例高风险孕妇中因唐筛高风险来诊1例,占唐筛高风险来诊的0.42%(1/239),其他3例高风险均为高龄孕妇。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在孕早期即能进行;安全,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介入性有创检查;准确率高;是未来产前筛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