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二者比值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同龄雄性Wistar大鼠36只称重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COPD对照组(B组)、GBE早期干预组(C组)、GBE后期干预组(D组)、红霉素早期干预组(E组)、红霉素后期干预组(F组),6只/组。B、C、D、E和F五组大鼠进行COPD造模,C和D组分别在1~14日和29~42日腹腔内注射GBE,E和F组分别在1~14日和29~42日腹腔内注射红霉素,于实验的第43日取大鼠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MMP-9和TIMP-1的表达及含量。结果 B、C、D、E和F组大鼠肺组织MMP-9及TIMP-1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A组;B组的MMP-9阳性细胞表达率高于其他组。结论红霉素在降低MMP-9及TIMP-1在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作用不明显,因此红霉素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GBE在一定程度上降低MMP-9及TIMP-1在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调节MMP-9及TIMP-1的比例平衡,对COPD大鼠的肺纤维化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史捷  喻敏  强宁侠 《河北中医》2016,(9):1308-1312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逐瘀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中T淋巴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另选取健康老年人28人作为健康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清肺化痰逐瘀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第2 d检测患者BALF液及血清CD4~+、CD8~+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较2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BALF液、血清CD4~+、CD4~+/CD8~+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CD8~+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BALF液、血清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BALF液、血清CD4~+、CD4~+/CD8~+均低于健康组(P0.05),CD8~+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BALF液、血清CD4~+、CD4~+/CD8~+均低于健康组(P0.05),CD8~+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肺部炎性损伤,清肺化痰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及细胞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同龄雄性Wistar大鼠36只称重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COPD对照组(B组)、GBE早期干预组(C组)、GBE后期干预组(D组)、红霉素早期干预组(E组)、红霉素后期干预组(F),每组6只。B、C、D、E和F五组采用烟雾吸入、脂多糖气管内注入等因素对大鼠进行COPD造模,C和D组分别在1~14 d和29~42 d腹腔内注射GBE[0.40 m L/(kg·d)],E和F组分别在1~14 d和29~42 d腹腔内注射红霉素(10 mg/kg2),43 d后采集各组大鼠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MMP-1和MMP-9的表达及含量。结果:B、C、D、E和F组大鼠肺组织MMP-1及MMP-9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A组,B组的MMP-9阳性细胞表达率高于其他组。结论:GBE可通过降低大鼠肺组织中MMP-9的表达,从而预防和减少COPD大鼠肺组织重塑及纤维化。在通过MMPs在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来判断肺组织重塑及肺纤维化上,MMP-9与MMP-1相比较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红霉素在降低MMP-1及MMP-9在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作用不明显,因此红霉素抗肺组织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肺阳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免疫失衡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肺阳方高、中、低浓度组、胸腺肽组,每组10只。采用烟熏加气管滴注脂多糖及二次造模的方法建立大鼠COPD肺阳虚证模型,解剖胸腺、脾脏,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及血清T淋巴细胞CD4~+、CD8~+表达率,并计算CD4~+、CD8~+比值;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IgA、IgM、IgG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形态符合COPD,补肺阳方可改善其形态结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变化不明显(P0.05),胸腺指数低于空白组(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脾脏CD4~+/CD8~+值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除低剂量组外,其余治疗各组CD4~+/CD8~+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外周血CD4~+/CD8~+比值变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gA、IgM、IgG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各组IgA、IgM和IgG水平均较模型组升高(P0.05,P0.01)。结论补肺阳方能通过提高模型大鼠CD4~+/CD8~+比值、血清中IgA、IgM、IgG水平,调节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改善COPD免疫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西黄挥发油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乳腺癌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只成功造模的乳腺癌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8只。A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B组给予西黄丸挥发油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C组给予西黄丸挥发油灌胃+HCG腹腔注射,3组大鼠均连续干预21 d。分别收取干预前后各组大鼠静脉血测定免疫学相关指标,并于干预结束后杀死大鼠称取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3组大鼠干预后血清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IgG、IgM、IgA、IL-2、IL-4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CD8~+、IL-6、IL-12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均<0.05);B、C组干预后血清CD3~+、CD4~+、CD4~+/CD8~+、NK、IgG、IgM、IgA、IL-2、IL-4均明显高于A组(P均<0.05),血清CD8+、IL-6、IL-12均明显低于A组(P均<0.05),且C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B组(P均<0.05)。干预后B、C组瘤质量明显低于A组(P均<0.05),B组瘤质量明显低于C组(P<0.05),C组抑瘤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西黄丸挥发油能明显改善乳腺癌大鼠免疫功能,有明显抗肿瘤活力,但与HCG联合使用效果更佳,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胸腺肽α1治疗的疗效。方法 64例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胸腺肽α1组32例,选择同期6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COPD患者与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及COPD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老年COPD患者血清CD3+、CD4+、CD4+/CD8+值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15 d后,胸腺肽α1组患者血清CD3+、CD4+及CD4+/CD8+值明显升高(P均0.05);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清CD3+、CD4+、CD8+及CD4+/CD8+均无显著变化(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第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均0.05),且胸腺肽α1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结论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在常规抗感染等治疗基础上予胸腺肽α1免疫干预治疗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扶正活血解毒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扶正活血解毒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只BALB/c×C57BL/6F1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亲代淋巴细胞混合悬液。建立模型后分成4组,各组接受相应的治疗,第15天将动物处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抗核抗体的荧光滴度,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的比值。结果:①B组和C组血清抗核抗体滴度低于A组(P<0.05),CD4+/CD8+T细胞的比值高于A组(P<0.05);②D组血清抗核抗体滴度低于B组和C组(P<0.05),CD4+/CD8+T细胞的比值高于B组和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活血解毒汤对SLE模型小鼠有治疗效果。中药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其效果优于单纯激素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记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COPD对照组)、C组(GBE干预组)和D组(红霉素干预组)。除A组外其他组大鼠通过香烟熏吸联合气道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造模。造模完成后每组随机取2只大鼠处死并取组织切片进行病理检查。A组和B组在造模成功后2周内给予生理盐水0. 4 m L/(kg·d),C组给予GBE 0. 4 m L/(kg·d),D组根据体表面积换算方法给予红霉素100 mg/kg2。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CRP、IL-1、IL-8水平。结果:B、C、D组血清和肺组织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 0. 05),C、D组血清和肺组织CRP水平相较B组有明显降低(P 0. 05),其中C、D组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B、C、D组血清和肺组织IL-1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 0. 05),C、D组血清和肺组织IL-1水平相较B组有明显降低(P 0. 05),其中C、D组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B、C、D组血清和肺组织IL-8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 0. 05),C、D组血清和肺组织IL-8水平相较B组有明显降低(P 0. 05),其中C、D组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GBE能够有效降低COPD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CRP、IL-1、IL-8水平,抑制气道和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艾亮  王晓东 《新中医》2019,51(1):12-17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entinan,LNT)和云芝糖肽(Polysaccharopeptide,PSP)联合使用对免疫抑制小鼠和肺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B1组)、生理盐水组(N1组)、PSP+LNT组(C1组)和阿霉素(Adriamycin,ADM)组(A1组);以多柔比星KM小鼠建立免疫抑制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B2组)、生理盐水组(N2组)和PSP+LNT组(C2组);2模型中B1组和B2组小鼠不行肺癌细胞和ADM注射,2模型中N1组与N2组、C1与C2组在建模后连续20天分别通过灌胃法注入生理盐水0.2 mL和PSP+LNT的混合溶液0.2 mL,A1组小鼠连续3天腹膜内注射4 mg/(kg·d) ADM。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白细胞(WBC)进行计数;比较各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抑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并计算其比值;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方法 (CBA)和小鼠Th1/Th2/Th17细胞因子CBA分析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 (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 (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A (Interleukin-17A,IL-17A)的含量。结果:肺癌模型中,与B1组比较,N1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降低(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增高(P 0.05);与N1组比较,C1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提高(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降低(P 0.05),平均肿瘤重量较低(P 0.05);而A1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明显降低(P 0.05),2组平均肿瘤重量没有差别。免疫抑制模型中,与B2组比较,N2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降低(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增高(P 0.05);与N2组比较,C2组外周WBC数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4~+/CD8~+T比值、TNF、IFN-γ、IL-2和IL-17A均显著提高(P 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降低(P 0.05)。结论:LNT和PSP联合使用对Lewis肺癌小鼠有免疫促进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后腹膜炎与T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膜透析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腹膜炎分为A组(30例,发生腹膜炎)和B组(30例,未发生腹膜炎);另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分析A组发病后1 d、6 d、9 d血白细胞计数、白蛋白、CD4~+/CD8~+水平,腹膜透析液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比较三组CD3~+、CD3~+/CD4~+、CD3~+/CD8~+、CD4~+/CD8~+变化。结果:随着A组患者发病时间的延长,血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逐渐下降,CD4~+/CD8~+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A组患者发病时间的延长,腹膜透析液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CD3~+、CD3~+/CD4~+、CD3~+/CD8~+低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CD4~+/CD8~+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CD3~+、CD3~+/CD4~+、CD3~+/CD8~+低于C组,CD4~+/CD8~+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膜透析后腹膜炎患者血白细胞与腹膜透析液白细胞呈正相关(r=0.469,P 0.05),血CD4~+/CD8~+与腹膜透析液白细胞呈高度负相关(r=-0.917,P 0.05);血白蛋白与腹膜透析液白细胞无明显相关性(r=-0.058,P 0.05)。结论:腹膜透析后腹膜炎患者血CD4~+/CD8~+与腹膜透析液白细胞呈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套餐式"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NK细胞(CD56~+)、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3组:A组35例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B组30例行TACE~+氩氦刀冷冻治疗,C组20例行TACE~+氩氦刀冷冻~+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56~+、MMP-9和VEGF水平变化情况,统计3组术后近期肿块缩小率及随访12,16个月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2周后,3组血清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CD8~+和MMP-9、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5周和7周后,B组和C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2周后和A组(P均0.05);术后7周,C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术后5周及B组(P均0.05)。术后12周,B组和C组肿块缩小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明显高于B组(P0.05)。随访12,16个月,B组和C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A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A组,且C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套餐式"微创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湖南预防新冠肺炎1号方(预防1号方)对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398人,18~59岁为中青年组参与试验一,60岁以上为老年组参与试验二;两组试验均将受试者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口服预防1号方4 d,非干预组未服药,检测用药前后外周血清CD4~+/CD8~+、IgA、IgM、IgG、C3、C4、IL-2、TNF及IFN-α的变化。结果:(1)试验一:干预组用药后IgA、IgM、IgG显著下降(P0.05),而非干预组无明显变化;干预组及非干预组C3、C4均显著下降(P0.05);干预组用药后CD4~+/CD8~+无明显变化,而非干预组CD4~+/CD8~+显著上升(P0.05);非干预组和干预组IL-2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用药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二:非干预组和干预组用药后IgA、IgM、IgG、C3、C4、CD4~+/CD8~+均显著下降(P0.05)。干预组用药后IL-2显著上升(P0.05),IFN-α显著下降(P0.05);非干预组用药后TNF显著上升(P0.05)。两组用药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南预防新冠肺炎1号方对年轻健康群体及老年健康人群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对年轻健康人群体液免疫的影响大于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748-1752
目的:评价补肺益肾方联合舒肺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舒肺贴组、补肺益肾组、补肺益肾联合舒肺贴组(简称联合组)、氨茶碱组,12只/组。采用熏烟联合细菌感染法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自第9周,各组分别以相应方案处理,第20周结束后取材。观察大鼠肺功能及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D_3~+、CD_4~+、CD_8~+、CD_4~+/CD_8~+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外周血、BALF中CD_3~+、CD_4~+、CD_4~+/CD_8~+水平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CD_8~+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外周血、BALF中CD_4~+、CD_4~+/CD_8~+水平升高(P0.05,P0.01),CD_8~+水平降低(P0.05,P0.01);联合组CD_3~+水平升高(P0.05,P0.01)。联合组外周血、BALF中CD_4~+、CD_4~+/CD_8~+较穴位贴敷组升高(P0.05,P0.01),CD_8~+下降(P0.05);BALF中CD_4~+、CD_4~+/CD_8~+较补肺益肾组升高(P0.05)。结论:补肺益肾联合舒肺贴可调节CD_3~+、CD_4~+、CD_4~+/CD_8~+表达,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电针复合七氟烷麻醉干预断尾大鼠核c-fos蛋白表达的应激调控机制,为临床患者诊疗提供一些实验室依据。方法 5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麻醉组、针刺组、观察组、对照组与正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制备急性应激模型,麻醉组和观察组大鼠行七氟烷麻醉,针刺组和观察组大鼠行电针治疗,对照组和正常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下丘脑c-fos蛋白表达状况,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大鼠血清CORT、ACTH含量和c-fos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麻醉组及观察组大鼠CORT、ACTH含量和c-fos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针刺组、麻醉组比较,观察组大鼠血清CORT、ACTH含量和c-fos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大鼠血清CD3~+、CD4~+、CD8~+及CD4~+/CD8~+含量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和观察组大鼠血清CD3~+、CD4~+、CD8~+及CD4~+/CD8~+含量上升(P0.05)。结论电针复合七氟烷麻醉可显著改善断尾大鼠机体应激状况,降低核c-fos蛋白分泌和血清ACTH、CORT含量,提升大鼠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联合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2组肺炎新生儿静脉的外周血,检测T淋巴细胞变化以及B细胞抗体水平(包括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以及血清IgG、IgA、IgM水平);同时对2组肺炎新生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肺炎新生儿各项体征和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临床有效率和治愈率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以及血清IgG、IgA、IgM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以及血清IgG、IgA、IgM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改善肺炎新生儿各项临床体征和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并显著增强肺炎新生儿机体的免疫功能,临床效果显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新生儿肺炎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秀敏  刘双凤  刘正阁 《新中医》2020,52(11):151-154
目的:研究在结肠癌术后采用中医特色抗癌疗法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抗癌疗法和护理干预。观察2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细胞免疫指标水平、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7.50%(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 (CAl99)和癌胚抗原(CE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癌术后采用中医特色抗癌疗法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血清CAl99和CEA,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的免疫失衡状态以及清养透解法调节该平衡的效果。方法将24只8~10周龄雌性MRL/lpr狼疮小鼠按质量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分别给予清养透解合剂、泼尼松、清养透解合剂+泼尼松、生理盐水灌胃进行干预,每组6只;另取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6只作为E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眼眶取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比例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的数量;取脾脏组织并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脾脏组织IFN-γ及IL-4基因表达情况。结果①与E组比较,D组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1),A、B、C组IFN-γ水平亦有显著下降(P均0.05);A组、B组、C组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E组比较,D组IL-4水平明显上升(P0.01),A组、B组、C组与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B组、C组、E组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③与E组比较,A组、D组Th1/Th2比值明显降低(P均0.01),C组与E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E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组与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MRL/lpr小鼠存在Th1/Th2细胞平衡紊乱,运用清养透解合剂配合西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SLE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疗法。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7,(10):1465-1466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D_4~+、CD_8~+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胃三联疗法)、针刺组(针刺背俞穴),采用中医症状积分、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进行评定。结果:针刺组总体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均能改善中医症状积分(P0.05);组内比较,两组均能改善CD_4~+、CD_8~+、CD_4~+/CD_8~+比值(P0.05);组间比较,针刺组改善CD_4~+、CD_4~+/CD_8~+比值均优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改善CD_8~+不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积分,该临床效应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清CD_4~+含量及CD_4~+/CD_8~+比值,降低血清CD_8~+含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摩腹法对脾虚模型家兔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48只家兔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家兔采用苦寒泻下法(用大黄、番泻叶煎液与芒硝配制成的药液进行灌胃)制作脾虚模型,随后将造模家兔随机分为A组(50~100次/min)、B组(101~150次/min)、C组(151~200次/min)、D组(201~250次/min)及P组(模型对照组),每组8只,以不同频率摩法对A、B、C、D组家兔进行干预,观察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GAS、MOT、Na~+/K~+比值均高于空白组(P0.01或P0.05);A、B组血清MO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组MOT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B组的GAS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D组GAS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C组Na~+/K~+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手法频率为101~150次/min的摩腹法对改善家兔脾虚症状疗效最佳;而手法频率超过201次/min不利于脾虚症状的恢复,甚至有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芩黄合剂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化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芩黄合剂,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然后,观察2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28~+、CD8~+CD28~+、CD4~+CD45RA~+、CD4~+CD45RO~+T细胞)、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变化。结果化疗后,2组CD3~+、CD3~+CD4~+绝对计数、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CD3~+、CD3~+CD8~+相对值显著上升(P0.05),1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CD4~+相对值、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治疗组CD8~+CD28~+相对值显著上升(P0.05),12个月后随访,相对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及1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CD4~+CD45RA~+、CD4~+CD45RA~+/CD4~+CD45R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2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12个月后随访,对照组IgA水平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治疗组12个月后随访,IgG、IgE水平与化疗后比较显著上升(P0.05),IgG、IgA、IgE下降程度(与化疗前比较)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芩黄合剂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CD4~+、CD4~+CD28~+、CD4~+CD45RA~+细胞,以及IgG、IgA、IgE水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