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SAS、SDS、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干预组患者SAS(t=-8.735,P0.001)、SDS(t=-8.868,P0.001)、HAMA(t=-7.615,P0.001)、HAMD(t=-4.905,P0.001)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干预组患者康复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9.887,P=0.007)。结论: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实施心理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甲型H1N1流感医护人员负性情绪的干预方法。方法将6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连续7次集中认知心理教育,对照组同期常规处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2周进行测评,评定干预效果。结果1医护人员负性情绪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SAS:t=13.347,P0.01;SDS:t=3.905,P0.01;SCL-90:t=11.793,P0.01);2干预后两组SAS、SDS、SCL-90总分和5个因子减分值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减少(P0.05);3干预2周后负性情绪呈现上升趋势,SCL-90抑郁因子分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中认知心理教育能够短期内集中改善抗甲流医护人员负性情绪,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但需要坚持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咨询对青光眼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3例术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评定,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治疗随访,干预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进行团体心理咨询,8周后比较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45,3.72;P0.01)。结论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改善青光眼患者术后的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PDCA循环对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12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5例,实验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干预。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抑郁情况、焦虑程度以及认知能力评分,测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干预工作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的SDS评分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19,P=0.000);对照组SAS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30,P=0.000);对照组MMSE评分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5,P=0.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与实验组(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745,P=0. 017);对照组满意度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74,P=0.000)。结论:PDCA循环干预能够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患者住院压力,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5,17.21;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一般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干预可缓解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血压明显得到控制,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家属疾病认知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自制调查表调查分析脑肿瘤患者家属的应激来源,进行相应的疾病健康教育及认知心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OS)评估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干预组家属在干预2周、1个月及3个月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3,P=0.045;t=6.51,P<0.001;t=7.71,P<0.001),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家属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6,P<0.001);干预2周、1月及3月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SAS评分(t=2.04,P<0.045;t=5.17,P<0.001;t=6.21,P<0.001),干预1月及3月后干预组患者的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SDS评分(t=4,P<0.001;t=8.02,P<0.001;)结论:家属疾病认知干预能有效减缓家属及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发育迟滞(MR)儿童母亲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入组50例患儿母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母亲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将干预前两组母亲SDS、SAS评分分别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1两组母亲干预前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t=2.82,2.99,3.31,3.71;P0.01);2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t=2.81,2.79;P0.01);3干预后干预组GQOLI-74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躯体和社会功能差异显著(t=2.67,2.32;P0.05),心理功能差异非常显著(t=2.89;P0.01)。结论 MR儿童母亲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R儿童母亲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压力状况,探讨其干预对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纳入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2例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7例,男40例,女27例;对照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压力(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和C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40,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00,-6.050;P0.05)。结论:青年血液透析患者容易焦虑抑郁,心理压力大,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62例)和沟通组(62例),常规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沟通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治疗性沟通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沟通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t=8.046,12.016;P0.001);干预后沟通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常规组(t=6.702,P0.001)。结论:治疗性沟通可有效缓解老年骨科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负性情绪发生率,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青光眼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调查,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并对其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结果青光眼患者的SCL-90中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因子、SAS和SDS的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32,2.26,2.43,2.41,2.35,2.12,2.10,2.59,2.63;P0.05),心理干预后,青光眼患者的SCL-90中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39,2.35,2.31,2.52,2.56,2.20,2.28,2.48,2.50;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6名抑郁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并对其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结果抑郁症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10~2.48,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11~2.52,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联合护理干预对381名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的影响,为积极促进家属心理健康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80名择期手术患者家属,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筛查出381名有焦虑症状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实施音乐疗法联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术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381名家属SAS得分为(60.16±6.92),高于中国常模(t=85.700,P0.01);2干预后,209名家属处于焦虑状态,无焦虑的患者家属增加了45.15%,轻度、中度、重度焦虑的患者家属分别减少了12.87%,17.58%和14.7%;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SAS得分较低(t=6.965,P0.001)。结论:与中国常模比较,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程度较高,音乐疗法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5名眼科住院手术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结果: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均明显高于常模(P0.01);男性患者MCMQ回避分显著高于女性(P0.05);已婚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均高于未婚者(P0.05);术前术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和应对方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焦虑、回避和屈服呈显著正相关(P0.05和P0.01);年龄与面对呈显著正相关(P0.05);受教育年限与SDS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眼科患者不论术前术后均有较高的抑郁、焦虑情绪和不良的应对方式;不同人口学背景的患者其情绪状况和应对方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影响。方法对入组132例陪护亲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亲属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与国内常模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亲属SCL-90、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均〈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CL-90、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与适应症.方法:将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随机分成2组,抗抑郁组给予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赛乐特)20mg/d;抗消化不良组据个体化原则,应用消化系统药物,两组均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期为8周,入组者治疗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及FD症状评分.结果:FD患者的SAS和SDS评分与常模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治疗8周后抗抑郁组SAS和SDS评分及FD评分明显低于抗消化不良组(P<0.05);有情绪障碍的FD患者经抗抑郁治疗后FD症状减分明显大于抗消化不良组,且FD症状减分与SDS减分呈正相关,无情绪障碍者FD症状减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FD患者普遍存在情绪问题,抗抑郁药物适合治疗有抑郁情绪的FD患者,不仅改善情绪状态而且明显改善FD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舍曲林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共纳入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64人,按就诊或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按完全随机法(应用SPSS软件随机抽样分组)将纳入患者随机编入研究组(舍曲林治疗组,剂量为50~100mg/d)和对照组(安慰剂治疗组),每组32例,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评估每周上网时间,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Revised,CIAS-R)评估成瘾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抑郁情绪,副反应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每周上网时间从治疗前的(34.3±6.4)小时下降至(9.1±5.7)小时(t=17.45,P0.01),CIAS-R量表总分及5个维度(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成瘾耐受性、戒断反应、人际与健康、时间管理分)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SAS、SDS量表总分也较前显著性降低(t=5.935,10.226;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每周上网时间、CIAS-R总分及各维度分、SAS、SDS量表分均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75%(6/32),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嗜睡及出汗,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舍曲林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能明显减少患者上网时间,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患者对网络的成瘾程度,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在胃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和抑郁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行胃癌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均采用抑郁(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并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抑郁和焦虑指数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抑郁和焦虑指数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两项指数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对胃癌患者围术期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电针及电针合并麦普替林治疗抑郁症46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电针及电针合并麦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 46例抑郁症患者分为电针加麦普替林组 (简称合并组 )和电针组 ,治疗 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HAMD)、抑郁自评量表 ( SDS)、焦虑自评量表 ( SAS)评定疗效。结果 第 2周后两组的 HAMD、SDS、SAS评分的降低均显著大于治疗前 ( P<0 .0 1 ) ,其中 ,合并组HAMD的降分率显著大于电针组 ,但第 4、6周降分率无明显差异 ,用传统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 77.3 %和75 %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 ,但合并组的副反应多于电针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