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BO血型抗原变异较多,但B亚型远比A亚型少见,而Bx亚型更为少见[1].笔者在作献血者血型检测时,发现1名被误定为A型实为ABx亚型的献血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ABO血型与临床安全输血有密切的关系,正确无误的血型鉴定在输血工作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错误血型会使受血者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Bx亚型是正常ABO抗原以外的抗原性较弱的亚型或变异型,主要是由于糖基转移基因第7外显子的点突变,降低或改变了酶的活性,导致B抗原的弱表达,为血型血清学鉴定造成困难,在中国B亚型频率高于A亚型,但Bx亚型较为少见。笔者最近在进行ABO血型鉴定时发现2例正反血型不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ABO血型亚型主要是经血型血清学实验,以抗原性弱为主要特征的多种表型。ABO亚型的存在可造成定型错误,给临床输血安全带来隐患,危急患者的生命。Bx亚型是ABO亚型中比较少见的亚型,在定型时如不仔细核对,易造成漏检,特别是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的易误定为O型。国内已有单克隆抗体试剂漏检ABO亚型的报道,最近笔者发现1例Bx亚型,分析了误判原因,讨论应采取的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ABO亚型又称ABO变异型,其人群发生率低,主要表现为正反定型不符及抗原、抗体减弱。我们在血型鉴定时发现Bx1例,同时运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MGT)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BO血型系统弱A或弱B亚型的系统鉴定方法。方法对正、反定型不符者进一步做吸收放散试验、唾液型物质测定和不规则抗体鉴定等进行系统鉴定以确定ABO血型。结果对4例正、反定型不符的献血者,ABO血型确定为Bx、B3、Am、Ax各1例。结论正确鉴定弱A或弱B亚型,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ABO血型抗原变异较多,可形成许多亚型,主要表现为抗原不同程度的减弱。笔者用微板法做献血者ABO正反定型时发现1例被误定为O型,试管法鉴定实为Ax亚型的献血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BX血型鉴定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ABO血型抗原变异较多 ,可形成许多亚型 ,主要表现为抗原不同程度的减弱 ,但是B亚型远比A亚型少见 ,而BX 亚型更为少见。笔者在做献血者血型复核时 ,发现 1例被误定为O型 ,实为BX 亚型的献血者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献血者 ,男 ,2 0 0 1年 8月 2 2日在本站流动献血点参加无偿献血 ,血型复核时发现ABO正反定型不符 ,正定型为O型 ,反定型为B型 ,于是作进一步鉴定。血型血清学检查1 ABO血型鉴定 人源性抗 A、抗 B、抗 AB(效价均为1∶12 8)、抗 H(效价为 1∶32 ) ,A、B、O试剂红细胞均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反应结果见表 1。表 1…  相似文献   

8.
ABO血型抗原变异较多,ABO亚型在人群中虽然比例很低,但它可能严重影响输血的安全』生和有效性。A亚型主要有A1、A2、A3、AX、Am等,B亚型的种类与A亚型相似,但远比A亚型少见,而ABx亚型更为少见,笔者接受了某医院送检的一例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患者,通过对患者血型进一步的检查并做家系血型调查,证实为ABx。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ABO血型亚型的B2抗原自1983年由国内学者张工梁[1]发现后文献报道较少.我们在2008年发现1名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献血者,进一步检查证实为AB2亚型,家系调查其子为B2亚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ABO血型系统抗原的基因位于第9条染色体上,基因名为ABO,其DNA链长为19.5kb,是被人类发现的第1个血型系统~([1])。而ABO血型亚型是由ABO基因变异形成,A基因变异形成A亚型,B基因变异形成B亚型,O基因变异形成新的O等位基因,ABO亚型包括A3、Ax、Ael、Aw、Am、B3、Bx、Bel、Bw、cisAB、B(A)。通常情况下,AB型个体一条染色体携带A基因,另一条染色体携带B基因,称为反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ABO亚型在怀化地区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正反定型不符及疑难配血的标本通过红细胞抗原、血浆抗体及唾液中血型物质检测以及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进行亚型鉴定。结果 15例可疑标本共检出A亚型4例,B亚型11例,亚型种类为A2、A3、Ael、B3、AB3和Bx。结论鉴定血型亚型对临床安全输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者中昆明地区ABO亚型的分子机制。方法对26名无偿献血者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ABO基因第6、7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26例标本中共检测到2个O等位基因(O01、O02)、4个A等位基因(A101、A102、A105、A201)、9个B等位基因(B101、B(A)02、B305、Bel03、Bx02、Bw03、Bw11、Bw17、Bw19)以及1个新的B等位基因。该新等位基因基因第6外显子上检测到255CT,为同义突变。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昆明地区献血者ABO血型亚型的分子遗传学背景。ABO基因第6外显子255CT突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复检一名初检正定型为B型的献血者ABO血型时,发现反定型其血清与Ac凝集比较弱,怀疑其可能是ABO亚型,经进一步鉴定该献血者为AelB亚型,同时血清中伴有抗-A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现有ABO血型亚型的研究报告中,B亚型远比A亚型少,而我国B亚型频率高于A亚型,但Bx亚型少见。笔者在日常送检标本中.发现1例被误定为A型而实际为ABx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例Bx亚型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型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标准方法分析&亚型的血清学特性,并使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或克隆后测序ABO基因7个外显子和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区。结果确认1例Bx表型,DNA分析显示该&个体的ABO基因为杂合001/g基因:905A〉G导致B糖基转移酶中氨基酸D302G改变。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检测到Bx02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6.
ABO血型抗原变异较多,但B亚型远比A亚型少见。笔在做献血员血型初检时,发现一例被误定为O型实为B亚型的献血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齐喆  刘凤华 《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0):797-797
ABO系统的抗原除A、B、O以外,还有许多抗原性较弱的亚型或变异型,如A2、Ax、CisAB、Ad、Bm等,由于糖基转移酶基因第6、7外显子的点突变或单碱基缺失等原因,降低或改变了酶的活性,导致A或B抗原的弱表达,给临床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带来困难。我们发现1例Ax亚型献血者被误定为O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献血者,男,35岁,首次无偿献血,在街头采血车经健康征询、体检、化验均符合《献血者体检标准》后采血。献血初筛时纸板法正定型为O型,采血后复检正反定型不一致:正定型为0型,反定型为A型,怀疑为A亚型。经血清学方法进一步检查发现该献血者ABO血型为Ael亚型。  相似文献   

19.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除经典的A、B、O外,还有许多抗原性较弱的亚型和变异型,如A2、A3、Ax、Aend、AM等,相对应的B亚型有B3、Bx、Bm,B(A)、Bel等。西方人的B亚型少于A亚型,而我国则为B亚型频率高于A亚型,AM、AX更是极少见。ABO血型鉴定的方法主要有血型卡法、试管法、玻片法、微量板法等,血型卡以其简便、易判读、便于大量标本分析而被广泛应用。但血型卡在ABO亚型的鉴别时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结果可造成漏检。而正确鉴定红细胞血型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先决条件,在临床输血及采供血机构工作中.对ABO血型系统中的亚型鉴定主要还是依据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ABO血型亚型又称为ABO变异型,经血型血清学试验,显示以正反定型不一致及抗原性减弱为主要特征的多种表现型。A型红细胞除A1、A2外,有时可见一些与抗A呈弱反应、甚至不反应的”弱A”变异体,一般也称为A亚型。最近笔者在无偿献血者中发现l例献血者正反血型鉴定不相符,最后确认为Am亚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