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关于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已有完整的理论和设计数据.近年来,它在工业噪声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从普通低速通风排气管道的消声,发展到燃气轮机排气噪声和叶轮机颤振噪声的降低.燃气轮机排气噪声高达130~140dB,流速也不低;而叶轮机叶尖处的流速则在250~300m/s左右,声压级在110dB以上.考虑到高流速和高声级的情况,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设计要作必要的修正;一般来说穿孔率要适当提高,同时穿孔的孔径可从丝米级加大到毫米级.这样的结构仍不必附加多孔性吸收材料,因而对流场的影响不大,制作上也较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抽油烟机的噪声控制问题,采用进气通道吸声的方式对抽油烟机的噪声进行控制。方法:根据抽油烟机的噪声特性分别设计了单层和双层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并进行了噪声和空气性能测试。结果:变空腔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降噪效果显著,采用单、双层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降噪的平均降噪量分别能达到1.7 dBA、2.8 dBA,而空气性能改变量不超过5%。结论:变空腔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具有较好的宽频吸声特性,双层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比单层结构吸声频带更宽。  相似文献   

3.
对脉冲爆震燃烧室(PDC)及由压气机、PDC和涡轮组成的混合式脉冲爆震发动机(HPDE)在不同点火频率、不同当量比和充填系数下的噪声辐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两种结构的噪声峰值声压级均随爆震频率的提高变化不大,但随当量比和充填系数的上升而增大;脉冲声压级均随爆震频率、当量比和充填系数的上升而增大;HPDE比PDC的峰值声压级减小约4dB,脉冲声压级减小约2dB;HPDE的推力壁压力、管壁压力和爆震室出口峰值压力比PDC相同位置处的的压力大;在当量比不变时,随充填系数的上升,HPDE爆震室出口峰值压力经过涡轮后的衰减量减小,且充填系数越大,衰减得越小,在充填系数为1.0时可衰减29.74dB。  相似文献   

4.
前向型叶片高压离心风机噪声控制的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及其吸声系数高,吸收频带宽,无需填充特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噪声控制的各个领域。本文采用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并应用于南通风机厂生产的9.26No6.3高压离心风机,运用优化设计的方法设计了双层微穿孔板蜗舌共振器,并用计算法与经验法相结合设计了风机双层微穿孔板进出口消声器,分别取得降噪3.5dB(A)与17dB(A)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双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中的共振和反共振频率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双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中的共振和反共振频率计算张宗茂,顾熙棠(宁波大学机械工程系)一、引言对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机理已有较系统的研究’‘I“””。单层做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可用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求得,但双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  相似文献   

6.
单层微穿孔板的吸声频带较窄,采用双层串联微穿孔板结构可进一步拓宽其吸声频带,但由于双层串联微穿孔板结构的吸声曲线中两个波峰之间有很大的下降趋势致使整体吸声系数有所降低,故采用传递函数法建立双层串联微穿孔板吸声体理论模型,分析两层穿孔板的穿孔参数和板后空腔改变时结构整体吸声系数的变化,并通过与COMSOL中所建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对比进行验证,比选确定合适的结构参数,使其在拓宽吸声频带的同时保持其在吸声频带内的吸声系数均较大,得到较优的吸声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控制阀噪声的产生以及降低控制阀噪声的方法.为了研究控制阀噪声.设计了一套专门的试验设备.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均匀分布的多小孔喷射的低噪声阀门以及在风洞稳定段安装双层微穿孔板消声器,能使进入喷管段的气流噪声降至140dB(A)以下,从而使风洞噪声水平达到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佟小朋  刘克  白国锋 《声学技术》2004,23(Z2):111-112
1引言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空气噪声控制工程中,马大猷院士对空气声中微穿孔板吸声理论进行了详细推导[1][2],得出精度很高的简化公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工程应用设计理论[3];但对于微穿孔板在水声中的应用技术一直是吸声领域的空白.虽然水和空气声阻抗比接近3600倍,但同为流体,仍然有许多共性,论文比较分析空气声中微穿孔板设计理论,初步设计水下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并利用脉冲管进行实测研究.  相似文献   

9.
微穿孔板吸声体是由穿孔直径在1 mm以下的薄板和板后空腔组成的共振吸声结构,其结构通常可利用经典的微穿孔板理论来设计。但在温度变化条件下,经典的微穿孔板理论已经不足以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微穿孔板结构。文中在设计微穿孔板吸声结构时,不仅考虑了结构参数孔径d、板厚t、孔间距b及空腔深度D对微穿孔板吸声特性的影响,又计入了温度T这一参数。拟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分别对一定温度下的单层和双层微穿孔板吸声体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搜索得到最优的参数组合,使其在给定的频带范围内平均吸声系数最高。优化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设计出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在给定频率范围内吸声系数较大,且符合给定温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现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宽频吸声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宽频吸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不规则背腔结构,并将其应用到单层和双层微穿孔板的吸声器上,对其吸声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声电类比模型获得吸声器各部分的阻抗关系,然后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吸声结构的阻抗和吸声系数。理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结构厚度的情况下,通过内层变截面隔板对背腔进行不等体积分割,可拓宽微穿孔板吸声带宽,且结构相对简单。该研究为微穿孔板吸声器的宽带低频吸声及其应用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计方 《工程力学》2013,30(12):293-297
提出了集成应用空心振质量块、聚氨酯吸声带板的低噪声复合托板结构方案,并初步给出了实船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尺度双壳结构水下振动、声辐射及输入功率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低噪声复合托板后,双壳结构外壳20Hz~3000Hz频段振动加速度级降低3.1dB,5m处近场辐射声压级降低7.2dB且沿顺时针90°~270°周向降噪效果最为显著;结构输入功率流显著降低,由多峰变为单峰且峰值频率略向低频移动。  相似文献   

12.
轮轨噪声是列车主要噪声源之一,而车轮振动声辐射是轮轨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加阻尼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车轮的振动及声辐射。根据轮轨滚动噪声理论,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建立标准车轮以及对应阻尼车轮有限元、边界元模型,以等效轮轨粗糙度作用力为激励,研究施加喷涂阻尼和约束阻尼后车轮振动声辐射特性,调查了不同厚度(1 mm ~5 mm)阻尼对车轮减振降噪效果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轮轨等效粗糙度名义滚动圆接触点径向激励下,采用喷涂式阻尼处理,当材料厚度为2 mm时,降噪效果达到最佳,与标准车轮相比降低2 dB(A)。采用层状约束型阻尼处理,约束层固定为1 mm时,当阻尼层为2 mm,降噪效果最好,与标准车轮相比降低3 dB(A)。  相似文献   

13.
现有自然通风隔声窗无法有效解决中低频噪声问题,将有源控制技术应用于自然通风隔声窗上,结合聚氨酯吸声棉、微穿孔板,验证了主被动控制系统分别在100 Hz~400 Hz,400 Hz以上范围内可以有效降噪,且整窗隔声性能等同于普通窗全关状态,并在出风口降噪量可以达到32.6 dB(A)。  相似文献   

14.
油底壳表面辐射噪声占发动机总辐射噪声的20 %左右,已成为降低发动机噪声的重要制约因素。以铸铝油底壳为例用有限元模型计算约束模态,并对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识别出油底壳的结构薄弱位置。然后采取加筋,和底部进行形状上的结构优化,得到一种油底壳的最佳结构设计方案。经计算优化后的油底壳,第一阶约束模态频率提高了56 %,且在2 000 Hz内的阶数减少了3阶。最后通过实验测试对比表明:发动机整机1 m声压级均值,在油底壳优化后,由原来的76.7 dB(A)降到75.6 dB(A),降低了1.1 dB(A),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玲  王佳琛  包飞  蔡俊 《声学技术》2015,34(2):162-166
传统的共振吸声结构由于吸声频带窄而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将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二次余数扩散体(Quadratic Residue Diffuser,QRD)结构与微穿孔板复合以期获得在吸声频带和吸声峰值兼佳的复合结构。阻抗管实验研究表明,将QRD结构与微穿孔板复合之后,微穿孔板的吸声频带有了很大的扩展,并同时拥有了QRD结构双吸声峰的特点。经过复合,QRD结构的吸收峰吸声系数明显改善,从0.27提高到0.6以上,半峰宽拓宽到300 Hz以上;与微穿孔板变化规律一致,微穿孔板/QRD复合结构的中低频吸收峰频率随微穿孔板穿孔率的增大而向高频移动,随板厚的增加而向低频移动。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速铁路线路分布十分广阔,季节更替明显,温度变化显著,而温度变化将对高速列车层合板的振动声辐射产生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建立温度场下的高速列车层合板振动声辐射预测模型,分析温度变化对高速列车层合板振动声辐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层合板各阶固有频率逐渐降低。在不考虑温度对阻尼特性影响的情况下,温度对230 Hz~340 Hz范围内的振动和声功率级影响显著,随着温度升高,振动位移和声功率级逐渐增大。当温度从-50°C升高到50°C时,该频率范围内的声功率级峰值增大11 d B,即每增加10°C,该显著峰值声功率级增大约1.1 d B。该温度范围内的层合板声功率级总值随着温度的增大呈非线性增长,从-50°C升高到50°C时,声功率级总值增大约4 d B。相关结论可为在考虑温度影响条件下的车体低噪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燕山林  吴锦武  陈杰  熊引 《声学技术》2022,41(5):711-716
轻质耐高温的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性能主要受腔深、孔径、板厚、穿孔率四个参数的制约,通过等比例减小和增大这些参数来观察微穿孔板吸声体吸声性能的改变。引入吸声系数变化率的概念,以吸声系数变化率作为衡量标准,判断参数的改变对结构吸声性能的影响。整体而言,影响吸声性能的敏感度从高到低的微穿孔板吸声体参数顺序为:腔深、孔径、穿孔率、板厚。研究结果可为工程人员利用微穿孔板吸声体降噪时设计吸声体尺寸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气动降噪控制对高速列车运行环保性和乘坐舒适性至关重要.以某时速400 km高速列车1∶8缩比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转向架舱前缘、侧缘、后缘3种策略的6种气动降噪控制方案.通过大涡模拟得到非定常流场和气动噪声源项,采用FW-H方程和声扰动方程计算远场和近场噪声,得到不同控制方案对远场噪声、近场噪声的控制效果和影响频域...  相似文献   

19.
分析某直型辐板车轮喷涂阻尼材料与否的振动声辐射特性。通过力锤敲击试验,获得车轮的固有频率、模态阻尼比及频率响应函数,分析喷涂式阻尼车轮振动特性。通过半消声室声辐射测试,给出喷涂式阻尼车轮的声能量级,结合车轮振动分析声辐射特性。结果表明,喷涂式阻尼车轮可以有效降低车轮振动和声能量级,与裸轮相比,径向激励下总声能量级可降低6.4 dB,轴向激励下总声能量级可降低4.3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