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田燕  田舸  蒋妮  杜栋逾  陈金旺  徐晗 《中国药房》2008,19(12):900-901
目的:制备不同复方烫伤制剂并研究其对家兔皮肤深Ⅱ°烫伤后的修复作用。方法:将脱毛后的家兔以红外线照射方法复制成深Ⅱ°烫伤模型,以相同药物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的复方烫伤凝胶剂、复方烫伤软膏剂、复方烫伤膜剂为实验组,以湿润烫伤膏为阳性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组,处理烫伤模型家兔一定时间后,观察烫伤皮肤创面收缩情况,计算创面收缩直径平均值。结果:3个实验组与湿润烫伤膏阳性对照组烫伤面均无感染,愈合面光滑平整,但3个实验组与湿润烫伤膏阳性对照组愈合时间不同,其中以凝胶剂愈合效果最好,烫伤面无感染,愈合面光滑平整,创面收缩直径较其它组显著减小(P<0.05)。结论:复方烫伤凝胶剂对模型家兔皮肤深Ⅱ°烫伤的修复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黄连凝胶剂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文亮 《海峡药学》2012,24(4):25-26
目的研究黄连凝胶剂中小檗碱的经皮渗透性。方法把小鼠离体皮肤夹在Franz扩散池供给室和接收池间做经皮渗透试验。结果小檗碱从凝胶中扩散出,并穿过皮肤渗透到接收池中,渗透动力学符合Higuchi函数方程,渗透速率J为58.98(μg·cm-2·h-1)。结论黄连凝胶剂中的小檗碱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将黄连提取液制成凝胶剂皮肤给药,可用于治疗湿疹、湿疮、皮炎等疾病,故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实验动物皮肤创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烫伤模型、豚鼠皮肤切割伤模型及家兔皮肤切割伤伴感染模型,测定皮肤愈合率。结果 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大鼠皮肤烫伤有促进恢复作用,对豚鼠皮肤切割伤有促愈合作用,在家兔皮肤切割伤伴感染模型显示脂质凝胶对家兔切割伤后不滴加细菌与滴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的皮肤愈合均有促进作用,其创面愈合百分率显著高于基质组。结论 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能促进实验性创伤动物的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4.
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创面修复与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实验性创伤动物创面修复与细菌感染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烫伤模型,小鼠与豚鼠皮肤切割伤模型及家兔皮肤切割伤伴感染模型,测定皮肤愈合面积和菌量,评价药物作用。结果: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大鼠皮肤疮疡有促恢复作用,对豚鼠和小鼠皮肤切割伤有促愈合作用,对家兔切割伤后不滴加细菌与滴加金葡球菌或绿脓杆菌的皮肤愈合均有促进作用,其创面愈合百分率显著高于基质组。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在不同时间的菌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能促进实验性创伤动物创面修复,对细菌感染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实验动物皮肤创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烫伤模型、豚鼠皮肤切割伤模型及家兔皮肤切割伤伴感染模型,测定皮肤愈合率。结果 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对大鼠皮肤烫伤有促进恢复作用,对豚鼠皮肤切割伤有促愈合作用,在家兔皮肤切割伤伴感染模型显示脂质凝胶对家兔切割伤后不滴加细菌与滴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的皮肤愈合均有促进作用,其创面愈合百分率显著高于基质组。结论 复方氨基酸脂质疑胶能促进实验性创伤动物的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地龙凝胶剂治疗小鼠皮肤深Ⅱ度烫伤的效果。方法以卡泊姆.940为基质制备广地龙凝胶荆,采用小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以创面愈合率、含水量、羟脯氨酸含量作为指标,评价广地龙无糖凝胶、广地龙含糖凝胶的疗效。结果广地龙含糖凝胶能够促进烫伤小鼠皮肤愈合。减轻小鼠烫伤组织水肿程度。结论广地龙凝胶剂具有促进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在治疗压疮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8例压疮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实验组(纳米银抗菌凝胶+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5%)(p<0.05);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皮肤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rhEGF治疗压疮创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双氯芬酸钠成膜凝胶剂的体外透皮特性、镇痛作用以及促进伤口愈合作用。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复方双氯芬酸钠成膜凝胶剂的体外透皮特性;采用热板法以及醋酸扭体法考察其镇痛作用;采用小鼠皮肤创伤模型考察其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结果:双氯芬酸钠在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中的24 h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分别为(159.15±5.32)μg·cm-2和(307.31±7.09)μg·cm-2,皮肤内滞留量分别为(17.41±0.86)μg·cm-2和(6.63±0.53)μg·cm-2。葡萄糖酸氯己定在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中的24 h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分别为(0.14±0.19)μg·cm-2和(4.36±0.97)μg·cm-2,皮肤内滞留量分别为(1.80±0.43)μg·cm-2和(0.86±0.42)μg·cm-2。复方双氯芬酸钠成膜凝胶能明显抑制小鼠的热板舔足反应和醋酸扭体反应,明显促进小鼠创面愈合。结论:复方双氯芬酸钠成膜凝胶具有良好的透皮性能和滞留性,镇痛、促愈合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一种外用复方镰形棘豆凝胶剂,并对其皮肤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用壳聚糖为凝胶基质制备复方镰形棘豆凝胶剂;用复方镰形棘豆凝胶剂考察豚鼠皮肤致敏性、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和30 d 长期毒性试验。结果:复方镰形棘豆凝胶剂对豚鼠无致敏性,对家兔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无刺激;急性毒性试验中家兔体质量变化无差异,未见死亡及中毒反应发生;家兔连续给药30 d 后凝胶剂低中高剂量组对家兔的一般情况、体质量、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均无明显影响,恢复期亦无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制备的复方镰形棘豆凝胶剂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外用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纳米银抗菌病凝胶例回顾,对其临床疗效做出评价。方法随机采集278例病例,通过双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创面应用纳米银抗菌凝胶,对照组创面应用凡士林,定期进行临床相关辅助检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创面细菌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纳米银抗菌凝胶能够有效地杀灭创面细菌,促进创面新生上皮生长,缩短创面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4例(84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氯霉素滴耳液组)42例(42耳)和B组(复方黄连滴耳液组)42例(42耳),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时间、细菌清除率、听力改善幅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满意率均高于A组,显效时间短于A组,听力改善幅度大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连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2.
复方银杏凝胶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劲鸿 《中国药师》2006,9(10):917-918
目的:研制复方银杏凝胶,并观察其用于治疗和预防皮肤疾病痤疮的疗效。方法:制备复方银杏凝胶,以净螨痤疮膏为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该制剂性质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复方银杏凝胶治疗组100例总有效率95%,净螨痤疮膏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7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制剂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复方氟康唑含漱液预防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用复方氟康唑含漱液含漱,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含漱,用法用量同试验组,2组疗程与化疗疗程同步.观察2组口腔真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无一例口腔真菌感染发生,对照组中10例(16.7%)口腔黏膜或舌苔涂片找到真菌,试验组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复方氟康唑含漱液,可有效预防口腔真菌感染,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临床试验观察复方黄芩喷雾剂对皮肤浅层真菌病治疗情况。方法:以益康唑的疗效进行对照,观察外用皮肤浅层真菌感染部位,考察复方黄芩喷雾剂的疗效。结果:复方黄芩喷雾剂对皮肤浅层真菌病疗效显著,其与益康唑在治疗皮肤浅层真菌病无显著性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黄芩喷雾剂可作为治疗皮肤浅层真菌病的复方中药外用制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黄连降糖散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对肾脏蛋白激酶C(PKC)活性以及钠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的DN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复方黄连降糖散组、贝那普利(洛汀新)组,在药物干预12周之后,检测大鼠背神经节中钠离子通道蛋白及mRNA水平,同时测定相对肾质量、血糖、尿蛋白排泄率(UPER)、血肌酐(SCr)、尿肌酐(U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脏PKC活性等。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中,钠离子通道蛋白v1.7表达异常,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复方黄连降糖散组、贝那普利组钠离子通道蛋白显著上调。DN大鼠肾脏沉积明显,相对肾质量、血糖、UPER、CCr、肾脏PKC活性显著升高,贝那普利、复方黄连降糖散能够显著降低肾脏PKC活性,改善DN大鼠的蛋白尿、肾功能。结论:贝那普利、复方黄连降糖散能够保护DN大鼠肾脏,同时可以显著下调DN大鼠背根神经节中钠离子通道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真菌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本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真菌感染的33例患者,分别为血、尿、痰、局部引流物及中心穿刺针顶端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阳性者。结果:本组33例真菌感染患者中,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最高(36.4%),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21.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和穿刺针顶端。提示感染与侵入性操作和光谱抗生素的应用有关。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42.7%、37.5%、8.2%,所有菌株对二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的敏感性均较好。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应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侵入性操作无菌化,从而降低真菌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系统细菌感染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针粉剂治疗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安全有效性.方法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组,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择呼吸系统细菌感染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针粉剂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73.3%,对照组为66.7%;各种致病菌清除率治疗组为76.7%,对照组为59.3%;药物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为3.3%,对照组为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针粉剂治疗呼吸系统细菌感染安全有效,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十味板蓝根颗粒剂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1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给予十味板蓝根颗粒剂治疗,对照组70例给予复方板蓝根颗粒剂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1.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痊愈率74.7%,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率52.9%(P<0.01)。十味板蓝根颗粒剂可改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治疗后咽喉肿痛症状消退率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十味板蓝根颗粒剂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