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概况山东省海河流域东临渤海,南靠黄河、金堤河,西北以漳卫河、漳卫新河与河南河北两省为界,境内的漳卫南运河水系和徒骇、马颊河水系为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中的两大水系,另外,滨海地带还有一些独流入海的河流。流域总面积29713km2,包括聊城、德州两市全部和滨州、东营、济南三市黄河以北地区,共29个县(市、区),流域内有耕地面积147·66万hm2,人口1239·55万人。2主要水系水质状况济南市辖区的海河流域内,中部有徒骇河,北部有德惠新河。就水质状况来看,德惠新河含量较高的污染物主要为高锰酸盐、氨氮,其主要污染源为德州市的临邑县;徒骇河含量…  相似文献   

2.
董增川  赫冉  徐伟  徐兴旺 《人民长江》2016,47(16):26-29
为更好地治理漳卫新河,在深入分析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漳卫新河河流生态系统演化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水利部河湖健康评估工作大纲建立了漳卫新河生态健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可拓学的河流生态健康诊断模型对漳卫新河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诊断。诊断结果显示,2010年漳卫新河处于疾病状态。根据漳卫新河的具体情况,提出做好漳卫新河的治理工作应从生态流量调度、水污染联合治理、水生物修复等方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3.
漳卫新河是海河流域漳卫河系洪涝水的主要入海通道。漳卫新河河口上起漳卫新河辛集挡潮闸,下至大口河,目前存在滩涂无序开发、管理不完善、河槽淤积严重等诸多问题,加大了河口地区洪涝风险,使河口成为漳卫河系防洪体系的薄弱环节。通过深入分析河口存在问题,提出河口治理工程措施;根据海河流域河口存在的管理问题,探索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管理措施,保障河口地区的防洪安全,发挥河口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4.
漳卫新河原是漳卫南运河流域卫运河的分洪河道,上接卫运河,从四女寺起到入渤海口全长244公里(含岔河43.4公里)是一条人工开挖的微曲性河道,岔河是1972年扩大治理时开挖的从四女寺到吴桥大王铺又回到原主河道的新辟河。“96·8”洪水时漳卫新河水位偏高,行洪能力仅有设计标准的1/3,加之工程设施老化失修,防汛形势极为严峻。为保障卫运河排洪顺畅,确保漳卫南运河流域行洪安全,1999年起对漳卫新河进行治理。治理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清淤、复堤、堤防防渗加固及桥闸配套设施建设等。在漳卫新河治理中,实行了工程监…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当前旱情,近日沧州市漳卫新河沿岸东光、吴桥、南皮、盐山、海兴5县与漳卫新河管理局联系引调客水,解决灌溉水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6.
鲁北平原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区域概况 鲁北平原属于海河流域,该区系黄河冲积平原和渤海退海之地,地势平坦,总面积为2.97万km~2。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棉产地之一。 本区内主要有徒骇、马颊、德惠新、漳卫新等河流,下游地区有一些独流人海的小河流,如潮河、马新河等。  相似文献   

7.
漳卫新河1971年扩大治理时,设计行洪流量为3500m^3/s。1996年洪水,四女寺枢纽向漳卫新河下泄流量1500m^3/s,但漳卫新河防洪形势非常紧张,暴露出许多问题。从1999年开始即安排投资,对该河道进行全面治理,包括河道清淤、堤防加高、险工整治、穿堤建筑物和拦河闸加固等工程项目。结合近几年工程的实施情况,本文对漳卫新河治理工程进行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8.
海河流域包括滦河、海河和徒骇马颊河3大水系,其中鲁北地区海河流域骨干河道属于徒骇马颊河水系,该水系骨干河道尾闾全部位于滨州市海河流域,主要有徒骇河、德惠新河、马颊河、漳卫新河、秦口河、潮河等,承担着整个流域内防洪除涝任务。通过分析滨州市海河流域骨干河道尾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措施,对下一步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漳卫南运河是海河流域南系主要排洪入海河道,发源于太行山,流经晋、冀、鲁、豫、津四省一市,流域面积37 700 km2。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成立于1958年3月24日,隶属于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为正局级事业单位,在管辖范围内行使水行政主管职责。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所辖防洪工程包括岳城水库及以下漳河、淇门以下卫河、刘庄闸及其以下共产主义渠、卫运河、漳卫新河、南运河(四女寺至第三店)、四女寺枢纽及恩县洼滞洪区的西郑庄分洪闸和牛角峪退水闸,管理的河道干流总长814 km,堤防长1 536 km,大(1)型水库1座、水利枢纽3座、水闸10座。  相似文献   

10.
加强漳卫新河河口管理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卫新河是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的主要入海通道。漳卫新河河口为两省边界河口,长期以来,由于管理范围不清、治理开发目标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开发建设与河口治理保护不协调等,给河口管理带来很大困难。简要分析了河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河口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应用河口-海岸-海洋模型对漳卫新河河口近岸海域盐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考虑鱼类的盐度耐受能力,分析了不同来水情景下漳卫新河河口的鱼类盐度适宜范围分布面积。研究结果表明,现状来水条件下,漳卫新河河口鱼类盐度适宜范围分布面积较小,生境较差。根据不同来水量与鱼类盐度适宜面积的关系曲线,分析得出维持漳卫新河河口生态系统稳定所需要的最小生态流量约为10m3/s,最适生态流量为160m3/s;最小年需水量为9.4亿m3,适宜年需水量为15.2亿m3。  相似文献   

12.
漳卫新河河口泥沙冲淤分析及防洪治理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卫新河河口属感潮河段 ,由于受海相来沙影响 ,河道淤积严重。分析了河口泥沙冲淤规律、冲淤量并研究了多个治理方案 ,通过泥沙淤积预测、工程措施及综合分析比选 ,推荐导堤方案治理漳卫新河河口。  相似文献   

13.
潮汐水流对漳卫新河泥沙淤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漳卫新河河道淤积现状,根据历年河口的潮汐观测资料和泥沙的基本特性,对河道泥沙淤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漳卫新河河道治理,应以清淤为主,河口段治理以工程措施为宜。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主要河系硝态氮及铵态氮安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德州引黄灌区为例,探讨灌区主要水系部分水化学特征及硝态氮(NO-3-N)与铵态氮(NH+4-N)污染状况。结果表明,pH、电导率(EC)、NO-3-N及NH+4-N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NO-3-N受人类活动影响,灌区北部卫运河-漳卫新河以及德惠新河污染严重,呈带状分布;而马颊河及徒骇河受引黄水补给的影响范围较广,污染程度相对较低。NH+4-N污染除卫运河外,主要呈点源分布,各水系均有超标河段,而影响NH+4-N的可能因素更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为评价该区引黄灌渠对NO-3-N和NH+4-N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漳卫南运河是晋、豫、冀、鲁四省边界河道,水污染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呈逐步加剧趋势。目前,除漳河干流及岳城水库为Ⅱ~Ⅲ类水体、水质较好外,卫河、共渠、卫运河、漳卫新河、南运河均为劣Ⅴ类水质,对沿河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危及沿河群众的健康,并造成了渤海的污染。边界河道治污难度很大,应从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治污法规体系、实行水质检测成果信息共享、依法治污、采取相应工程措施等多种途径,促使各地调整工业结构、实行清洁生产、落实治污措施,实现达标排放,根本解决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玉坤 《海河水利》2002,(6):37-37,40
在漳卫新河治理工程的监理工作中,工程质量是监理控制的核心,进度控制是监理控制的关键,投资控制是监理控制的重要手段,信息的记录和反馈工作是监理控制的基础。由于坚持了上述4点,漳卫新河治理工程才能够保质保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堤防灌浆在漳卫南运河上已有 5 0年的历史 ,在漳卫新河治理工程中进行的堤防灌浆工程是首次使用国债资金 ,通过开挖探坑检验 ,灌浆效果是明显的。据地质勘察 ,漳卫新河部分堤段由于筑堤施工碾压质量差 ,土质松散 ,存在空洞、裂缝等隐患 ,2 0 0 2年在漳卫新河两岸共安排 39 5km采用充填灌浆方法进行处理。顺堤方向布置 7排孔 ,分三序灌注 ,设计总孔数 15 6 916个。由于部分堤段进行了加密 ,实灌 15 76 96孔 ,灌入土方 2 790 7m3,平均每孔灌入土方 0 177m3,其中右岸 86 + 5 0 0—87+ 4 2 0 ,92 0m堤段灌孔 32 4 3个 ,灌入的土方3430m3,…  相似文献   

18.
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统称德州内河"三干流",是全市防洪除涝的骨干工程。文章对三干流防洪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德州处是海委漳卫南局的一个河道管理单位,管辖德州地区境内南运河、卫运河、漳卫新河堤防388km和恩县洼分洪退水闸。管理处有职工150人,9个管理段分设在沿河的8个县市。还管理49个护堤队821名护堤员。  相似文献   

20.
漳卫新河治理工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卫新河治理工程提高了流域防洪排涝能力,可以解除1963年型漳卫新河洪水对鲁北、运东地区和天津市、京沪铁路的威胁,防洪减灾效益显著.同时,穿堤建筑物的维修加固,为沿河两岸排灌创造了条件,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稳定两岸堤防及河道的形态,使行洪变得畅通有序,疏通污水将改善河道两岸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