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震地质》1982,4(2):1
1982年1月27日,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日。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向战斗在地质战线的广大会员和全体地质工作者,致以热烈地祝贺。 中国地质学会,是我国广大地学工作者的学术性组织,是我国自然科学界成立的最早学会之一。它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地质科学的交流任务。六十年来不断地发展壮大,它的会员由26名发展到四万余名。许多老一辈的地质学家,为了我国地质事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不顾个人安危,历尽艰辛,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发起的"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1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3.
姬玮  李艳琴 《地球》2011,(8):14-19
他曾历任吉林省地矿厅厅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等职,多年来投身地质工作;他是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致力于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提高和地质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姚鹏飞  郑仙蓉 《地球》2013,(11):14-17
2013年10月19日,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第七届委员会换届会议暨科普工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2013年11月6-7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管理专业委员会防震减灾融合式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云南召开.来自中国地震局机关、部分省(区、市)地震局、直属单位和地方地震局等19个单位3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地震局局长王兰民主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地震局局长皇甫岗在会上致辞,并祝会议圆满成功.专业委员会主任吴荣辉介绍了本届专业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及本次会议学术交流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张亚钧 《地球》2012,(1):172-175
《地球》杂志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联合主办,是我国唯一的一份综合性地质学科普期刊。创刊30年来,《地球》杂志在党的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努力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从一个学会内部刊物,  相似文献   

7.
邹颖礼 《地球》2012,(7):70-71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卷帙浩繁的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现存档案,记述了三十多年的历史更迭,一代又一代的地质学者皓首穷经孜孜不倦地把门厅冷落的地质学这门专门学科推向社会,送到寻常百姓家,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常识。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就是这项工作的主要推动者。  相似文献   

8.
郭晴 《地球》2010,(5):112-112
1985年4月1至5日,在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的倡议下,首届全国旅游地学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地质、地理、旅游、园林、规划界的代表130人出席,提交论文86篇。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23~29日,第19届国际地球电磁感应学术讨论会(the 19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in the Earth,即19EMIW)在北京举行.会议由IUGG(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和IAGA(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agnetism and Aeronomy)所属的电磁委员会(1-2工作委员会)主办,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承办,是地球电磁感应研究和应用领域最高层次的专业性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0.
李艳琴 《地球》2011,(4):81-82
“盈江那边我还得再去一趟。”3月22日《地球》记者见到田廷山时,刚从盈江回到北京的他正打电话定购次日再赴盈江的机票。为了防止云南盈江地震引发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灾,做为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副主任,田廷山正进行着紧张的地灾排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首次召开的“构造物理与地壳形变学术会议”于1985年3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地矿部、煤炭部、石油部、化工部和高等院校等24个单位的代表共97人。提交大会的论文90余篇,其中以中青年作者的文章居多  相似文献   

12.
袁立明 《地球》2011,(1):80-83
“扎龙湿地这么有名,完全是因为2000年的那场大火。”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烟筒屯镇的李永晨老者在接受《地球》记者采访时,言语中充满了无奈。他说,那场大火烧了好几天,10万倾湿地化为碳十,丹顶鹤等飞禽也失去了栖息的场所。上世纪70年代,“这里是成片的湿地,比现在还火,经常能看到成群的丹顶鹤飞舞。”  相似文献   

13.
《地震地质》1986,8(1):68
在著名的<宁镇山脉地质>发表5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的地质、冶金、煤炭、石油、地震、有色金属、建材、核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及有关大专院校等六十余个部门的180余人,云集南京,参加了于1985年10月18—25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推覆构造及区域构造研究会”。  相似文献   

14.
2011年7月,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历史与文化名县——云南腾冲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第7届委员会工作总结与第8届委员会换届改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地震局于2021年9月13—17日在云南省大理市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1年度学术交流暨第十届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换届大会,来自全国地震行业内外的27个单位的89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学术交流设置了8个专题;会前征集到论文113篇,会期交流报告40篇,其中口头报告21篇,张贴展板19篇;21篇口头报告中,大会特邀报告1篇;从19篇张贴报告中,评选出优秀报告6篇,最佳设计创意报告1篇。大会按照惯例举行了以“临震的过程特征、信号捕捉、异常提取与临震预报的瓶颈问题”为主题的圆桌讨论。大会闭幕式后还特别针对本次会议中来自行业内外的各种预报方法涉及的相关问题组织了跨学科融通式讨论。充分而积极的讨论不仅增加了行业内外地震预报科研工作者的了解,同时,在对强震临震预测瓶颈问题与突破瓶颈问题途径方面达成了共识: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平台,以多学科多方法长期实践积累的资料与模型、实验、理论相结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不断推动强震临震预报技术瓶颈问题的解决。按照中国地震学会的要求,完成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委员换届,对到会的委员代表颁发了聘书。大会不仅重视学术交流,还兼顾了科学传播的普及,利用当地的科普资源,因地制宜地组织了永胜古地震破裂遗址的现场科普学习;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大理中心科普馆的有利条件组织了对地震观测技术发展历程的学习,对日常分析预报资料的来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强化了学术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地震地质、深部结构与构造物理专题在会前收到来自中国地震局系统8个单位的论文摘要共17篇。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地震预测所、地壳应力所、地质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江苏省地震局、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吉林省地震局等单位的地震地质、深部构造与构造物理等分会的十几名学者参加了专题讨论。会上就“华北地区噪声层析成像研究”、  相似文献   

17.
蓝颖春 《地球》2012,(10):34-39
全国地质资料馆自1952年设立以来,走过了60年风风雨雨。60年一个甲子,在这一个甲子,全国地质资料馆与时俱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完善。作为国家地质行业中馆藏最多、最全的专业技术档案馆,收藏着自20世纪初以来我国及周边国家的地质资料,其中包括外国学者在我国从事地质调查形成的各种外文资料4450余种,最早的馆藏资料可以追溯到1907年。这些珍贵的地质资料,在全国地质资料馆的库房里小心翼翼的存放,  相似文献   

18.
测井信息的地质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岩电实验为基础的测井分析方法,主要应用测井技术的地球物理属性,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目标的日益复杂,该方法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本文提出"测井信息的地质属性"这一概念,并讨论了它的三个类型:对应性,专属性和统一性.其中,研究测井信息与地质背景的对应性,有助于利用测井信息还原某些地质事件;研究测井响应与某些地质事件的专属性,有助于推测测井信息隐含的重要地质现象;研究测井信息与其地质背景间存在宏观地质作用与微观岩层结构的统一性,有助于测井技术的地质预测研究.应用测井信息的地质属性分析,成功的预测出沙特某探区下古生界储层具备产能、确定了澳大利亚某探井意外钻遇的1000 m泥岩地层的时代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寻找我们安全的方舟--读《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历史经验,直面日益频繁的城市灾害,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把强化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纳入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这是各级政府必须做出的理性选择……”《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一书的作者之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绍玉教授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地震预测研究的现状,作者对未来我国地震预测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①强调要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地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②建议在选定的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开展密集和综合的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以及资料的深入分析;③加强对板内地震发生物理全过程的基础研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理论研究人才;④充分重视和利用亚洲地震委员会的平台,推动亚太地区地震和防震、减灾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