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程冰梅 《广东医学》2000,21(12):1043-1044
目的 了解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5例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以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率占首位。临床表现主要有呕吐(48%)、腹胀(66%)及黄疸(37%),合并其他畸形率为14%,男:女发病率4:1,部分畸形有家族性发病倾向。结论 呕吐、腹胀、黄疸为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主要临床特征,病因中应注意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2.
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巨结肠(HD)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发病率约为1/5000,巨结肠根治术是治疗巨结肠的主要手段,手术方式较多,自1998年采用经肛门一期拖出术治疗巨结肠获得成功,该术式已被广大小儿外科医生所接受,新生儿HD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又有一些特点,我院2002年6月-2007年3月采用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HD5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先天性畸形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听力损失与先天性畸形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济源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90例先天性畸形性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正常新生儿21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听力检测通过率以及观察组单发畸形、多发畸形新生儿的听力检测通过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听力检测通过率低于对照组,单发畸形新生儿听力检测通过率高于多发畸形新生儿听力检测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畸形新生儿听力弱于正常新生儿,其听力损失与先天性畸形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畸形疾病的检出率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性研究。方法:选择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1300例,将其中发现的192例先天性畸形新生儿的孕妇作为研究组,再抽取同期分娩的生产健康足月新生儿的孕妇192例,定义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先天性畸形疾病的发生率达到14.8%。研究组研究对象居住在城镇、文化水平高中以下、年收入2000元以下、孕期阶段合并糖尿病、孕期合并病毒感染、有遗传病史、孕期接触过农药和化学制剂、孕期服用镇静药物和激素类药物、有吸烟酗酒习惯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目前新生儿先天性畸形疾病的发病率能够达到10%以上,且孕妇居住在城镇、文化水平高中以下、年收入2000元以下、孕期阶段合并糖尿病、孕期合并病毒感染、有遗传病史、孕期接触过农药和化学制剂、孕期服用镇静药物和激素类药物、有吸烟酗酒习惯是导致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充分掌握导致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在孕期或备孕阶段针对危险因素对育龄期女性进行干预,可以使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误诊原因。方法:查阅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病例,进行统计及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病例,其中62例被误诊,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表现形式多样,认识不足,检查不完善,易导致误诊。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易导致误诊,应结合临床表现,及时做相应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赵进  袁志英  赵瑞 《新疆医学》2012,42(11):93-94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畸形,发病率约占8‰~10‰,为新生儿致死缺陷的首位。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具有其它检查不可取代的价值。本文用此方法对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了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1日~2012年12月30日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6800例。其中临床筛选出329例因青紫、心脏杂音、呼吸困难、心衰、黄疸、喂养困难、哭声  相似文献   

7.
直肠肛门畸形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不一,3000—5000个新生儿中即有1例患婴。现将我院手术治疗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比较常见的畸形,是胎儿心脏发育异常或发育缺陷的结果,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0.5%~1.0%~([1])。超声诊断严重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对于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对2014—2015年期间在本单位行产前超声畸形筛查中检查出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并随访确诊(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各种不同类型心脏发育异常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膈疝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先天性膈疝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2000,以男婴多见,该病发病急,易误诊,死亡率较高。从1992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30例该病患儿,现将其诊断与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为幽门环肌肥厚、增生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不完全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仅次于肛门直肠畸形和先天性巨结肠.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民族有很大差别,我国约为1/1000~1/3000.新生儿,较欧美少见.男性发病率远较女性高,约为4~8:1,原因不明.多见于第一胎.多为足月儿,早产儿少见.少数病例有家族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护理体会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外科胡庆红(百色533000)先天性肛门闭锁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发病率在新生儿中为1∶1500~1∶5000[1]。1987~1996年间我科共收治32例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均经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在新出生的婴儿中发病率大约7‰~8‰,那么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先心病类型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狭窄等简单畸形和法洛四联症、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肺血管畸形引流等复杂畸形.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心脏病的现代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统计,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在新出生的婴儿中发病率大约7‰~8‰,那么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先心病类型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狭窄等简单畸形和法洛四联症、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肺血管畸形引流等复杂畸形。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畸形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死胎死产的首要原因;在新生儿死亡中,仅次于呼吸功能紊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药卫生事业日益发展,畸形已跃居新生儿常见病。近年来,在国际医学上对胎儿医学的研究引起很大重视,因此,加强对先天性畸形的发病原因、诊断技术以及防治措施的研究,以降低发病率、减轻社会负担、减少围产儿死亡,是不断提高我国妇幼卫生工作质量,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肠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的缺如导致肠段丧失功能,故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紧次于直肠肛门畸形,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第二位,发病率为1/2000-1/5000,男女比3-4:1,婴儿及儿童期的HD病史典型,较易诊断,而新生儿HD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发病轻重不同,大多数在出生后1周内发生急性肠梗阻;90%有胎粪性便秘,24-48 h胎粪未能排出,伴发并发症各异,临床上容易忽视而造成误诊,常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拟对新生儿HD诊断方法与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期唇裂修补7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唇裂是一种口腔科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我国发病率高达1.82%.关于先天性唇裂的修补时间一直存在争论,传统的观点认为唇裂修补术的最佳时间为出生后3~6个月.也有学者主张在新生儿期施术。作者对本院1992年至2002年问收住的新生儿唇裂患儿76例行唇裂修补术,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1986年~1990年银川地区设有产科的县级以上医院分娩的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平均发生率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表明,本地区7所医院5年间分娩新生儿46790名,发现各类先天性畸形435例,畸形发生率为9.30%,同时发现产妇年龄大于35岁、小于20岁、多胎初产、个体职业和无业者其新生儿畸形率明显较高;新生儿则以男性、早产儿、低体重儿的畸形发生率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产妇不同民族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别。在先天性畸形的种类构成中,神经系统畸形特别是神经管缺损和脑积水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木文强调非不得巳,孕妇应避免使用任何药物。一些药物,如抗惊厥药,可损害胎儿。近年,苯妥英钠(乙内酸脲类)和苯巴比要致胎儿畸形问题已为大家认识并重视。动物试验和临床都证实乙内酰脲可致胎儿兔唇、腭裂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多发畸形。一股人群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5%,兔唇或腮裂约2‰,但母孕期服抗痫药物的新生儿上述畸形发病率均18%左右,故心脏畸形后者较前者高2—3倍,腭裂高5—10倍。  相似文献   

19.
程涛 《基层医学论坛》2009,(11):375-375
先天性巨结肠是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阙如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在消化道畸形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有家族性发生倾向[1]。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根治手术在6个月以后进行[2]。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方法较多,均有一定的并发症,王果率先推出具有独创性的手术方法———直肠肛管纵切,鸡心形斜吻合术。我院于2004年8月-2008年8月,施行该术式18例,近期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畸形是新生儿死亡原因之一,防止或控制先天性疾病是有关国家、民族、繁荣昌盛大事,是计划生育的需要。故加强对先天性疾病的认识和研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将我院生产的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