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83年以来采用灌注引流法治疗骨髓炎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4~62岁。急性骨髓炎21例,慢性骨髓炎33例,病程4个月~9年。术前X线检查均有死骨,细菌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者36例,占67%。灌注引流治疗时间19~50d,平均28.4d。本组手术均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急性骨髓炎采用切开脓肿,骨质钻孔、开窗充分减压引流。慢性骨  相似文献   

2.
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华  邓玉兰 《西南军医》2010,12(2):257-258
目的评价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本院采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5例,均伤口愈合出院。随访半年4例无复发,另1例男性病员于三月后复发。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呋喃西林溶液灌注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洌慢性耐药性骨髓炎行病灶清除术,术后应用0.02%呋喃西林溶液与生理盐水交替进行缓慢灌注冲洗,体温正常,局部无炎症表现,引流液清晰透明后拔管。结果:近期效果良好,29例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3年,平均随访15个月,无复发。结论:呋喃西林溶液灌洗疗法是治疗慢性耐药性骨髓炎的良好方法,无明显毒、副作用,主要应用于难治性慢性耐药性骨髓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方法 对65例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其好发部位、发病时间、放疗剂量和治疔效果。结果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以下颌骨多见占72%;多发生于放疗后1~4年占86%;平均放疗剂量为70.2Gy。保守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行死骨扩大切除术,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治愈率可达92%。同期血管化组织瓣移植修复缺损,其成功率为95%。结论 可将70Gy作为放射剂量的临床周值,死骨扩大切除术同期血管化组织瓣移植修复缺损能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术后降温加低温灌洗治疗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孟武庆  张海森 《武警医学》1996,7(6):323-324
术后降温加低温灌洗治疗慢性骨髓炎武警北京一总队医院外二科(北京100027)孟武庆赵志栋张海森①齐进如王伟何绥平②关键词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降温低温灌洗负压引流慢性骨髓炎是一种病程长、远期疗效低的骨科常见病,其高达15%~30%的术后复发率一直不能令...  相似文献   

6.
慢性骨髓炎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病,全身抗感染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手术治疗创伤大,手术复杂,术后复发也不少见。根据导管药物灌注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的原理,我们自1999年9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22例慢性骨髓炎病例,用局部灌注药物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部分患者灌注后为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骨髓炎是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为骨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反复发作,治疗周期长,临床治疗困难.运用局部滴注抗生素溶液髓腔置管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大大提高了治愈率[1-2].笔者自2008年9月以来对21例四肢管状骨慢性骨髓炎的患者在传统的病灶清除、髓腔置管冲洗的基础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将传统的橡胶引流管改为利用VSD材料进行负压引流,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介入诊疗技术对血管性病变和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动脉插管造影、药物灌注、栓塞;经皮穿刺活检;注射无水酒精,置管引流及内支架植入术对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肺(肝)结节状病灶、呼吸道大咯血、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瘤、中、晚期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 520例中属诊断性103例,其中,经介入方法确诊的97例,占94.2%,未确诊的6例占5.8%,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较大的根尖囊肿,经保守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采用根管引流或根尖部唇侧开窗引流后.根管治疗、根管充填剂适当超填方法保守治疗根尖囊肿。结果:25例根尖囊肿治疗2年后,痊愈占65.2%、进步占30.4%、失败占4.3%。结论:单纯采用根管治疗可以治愈较大的根尖囊肿。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2003年7月~2007年12月探讨应用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后胸腔内灌注香菇多糖、羟基喜树碱治疗3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Ⅳ期肺癌(PT4)介入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材料和方法:45例PT4中并肺内转移者15例,采用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同时灌注化疗;并全肺叶不张者15例,采用支气管动脉与胸主动脉同时灌注化疗;并同侧胸积液者15例,采用支气管动脉加胸膜腔内灌注的双介入方法。结果:完全缓解7例,占15.6%;部分缓解13例,占28.9%;无变化20例,占44.4%;有进展5例,占11.1%。结论:双介入治疗PT_4的临床疗效与全身化疗相持平,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全身化疗,这就为Ⅳ期肺癌的治疗另辟了一条途径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2012年3月治疗创伤性骨髓炎10例,先彻底清除骨髓炎病灶及炎性肉芽组织、瘢痕组织;骨性病灶区内同时Ⅰ期植入含万古霉素硫酸钙颗粒和自体髂骨块的复合体,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后1~3周通过Ⅱ期缝合、植皮或随意皮瓣修复软组织创面。随访6个月~3年,骨髓炎均无复发。10例软组织创面均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标准西医治疗,观察组治疗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桑白皮汤,观察一疗程治疗效果。结果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显效12例,占27.27%,有效20例,占45.46%,无效12例,占27.27%,总有效32例,占72.73%;观察组治疗后显效18例,占40.91%,有效21例,占47.73%,无效5例,占11.36%,总有效39例,占88.64%,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郁肺性肺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刘彦杰 《武警医学》1996,7(1):47-47
下颌骨溶骨性骨髓炎1例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口腔科刘彦杰(乌鲁木齐830000)关键词下颌骨,骨髓炎,溶骨破坏患者,女,46岁。因左下后牙肿痛1月伴同侧面部肿胀3周入院。发病以来,曾在外院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左龈颊沟切开引流等治疗无效。查体:一般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化脓性肌炎是一种自发性骨骼肌细菌感染,常伴有脓肿形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发病率和人口密度有关,热带很常见,约占入院外科病人的3~4%,患者农民占74%,学龄儿童占16%,因此亦称热带性肌炎或热带化脓性肌炎。本病在温带很少见,诊断上也存在困难,常被误诊,作者复习文献报导的29例,6例误诊为软组织肿瘤,其余为肌肉挫伤、骨髓炎、无菌性坏死、关节炎等,平均在发病后12天才确立诊断。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切开引流和应用抗生素,但常因误诊而被延误。作者的一例6岁女孩,因右髋痛伴发热在外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对支气管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对52例预期生存3-6个月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用三联广谱化疗药物行介入灌注化疗。结果:完全缓解10例,占19.2%,部分缓解36例,占69%.稳定5例,占9.6%,显效率88.2%。中位生存期11个月。结论:该法治疗中晚期支气管肺癌病人可以增加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通过术前胃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中晚期胃癌来评价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30例中晚期胃癌,所有病例均经胃镜病理证实。术前动脉插管胃动脉灌注抗癌药1~3次不等,术后将切除的胃标本作病理切片以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组织学疗效Ⅲ级2例,Ⅱ级4例、Ⅰ级19例,总有效率为83.3%。本组切除率为93.3%,其中根治切除率与非根治切除率分别是70%和23.3%。动脉灌注后所有病例的症状均有改善。另外还分析了影响疗效的因素,其中高、中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多血供肿瘤以及超选择性动脉灌注疗效较好。结论:术前胃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中晚期胃癌可缓解症状,提高根治率,降低局部复发和转移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是中晚期胃癌术前一种重要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目的是评价脓肿引流时常规灌注尿激酶与仅用生理盐水灌洗相比能否改进治疗效果。100例需要影像引导下引流的腹部脓肿病人被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3次/d尿激酶灌注或仅生理盐水灌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期持续闭合灌洗、二期万古霉素硫酸钙植入(和)皮瓣移植治疗创伤性骨髓炎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7月—2016年1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骨髓炎有完整资料的141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性121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3.7岁(27~73岁);病程4周~19个月,平均9.3个月。其中胫骨95例(合并腓骨9例),股骨19例,跟骨15例,肱骨6例,尺骨、桡骨及髂骨各2例。创面细菌培养阳性126例,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占57.1%(72例),革兰氏阴性杆菌占35.7%(45例),混合感染占7.2%(9例)。合并软组织缺损需行皮瓣移植61例(胫骨57,跟骨3例,尺骨1例)。结果随访时间3~19个月,平均8.7个月,持续闭合灌洗治疗时间2~4周,平均2.8周;其中5例术后由于引流不畅更换1次VSD。硫酸钙人工骨4周开始吸收,8周完全吸收。术后3周拆线时,甲类愈合107例(75.9%),乙类愈合34例(24.1%),甲类+乙类愈合100%。结论彻底清创、消灭死腔、持续有效的灌洗结合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髓炎骨感染,方法简单,效果良好,避免了全身给药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但其治疗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0.
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19例患者采用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或动脉栓塞治疗。结果:DSA检查阳性19例占60%。其中肿瘤7例,动脉瘤8例。弥慢性肠黏膜病变和球溃疡出血3例,Crohn’s病1例。13例DSA检查阴性占40%。对19例(包括DSA阴性7例)采取动脉栓塞或血管加压素灌注治疗,10例得到完全止血,9例止血不彻底。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动脉血管加压素灌注和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