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回心草各极性部位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及耐缺氧作用,初步筛选其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导联生理仪观察回心草不同极性部位对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的作用;并采用常压耐缺氧、特异性心肌缺血、缺氧及小鼠断头模型,观察回心草各部位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回心草醋酸乙酯相低剂量和正丁醇相低剂量均可显著降低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的发生率、延长心律失常出现时间;还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并可使特异性心肌缺血、缺氧小鼠存活时间显著增加,其中醋酸乙酯相各剂量还可显著延长断头小鼠张口动作持续时间。结论回心草可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其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及正丁醇部分可能是有效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2.
回心草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药用植物,药用历史久远,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东北和华北地区。经现代药物学分析,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类、氨基酸类、黄酮类、甾体类、脂肪酸类、生物碱类、吡喃酮类、芳香族类化合物及其微量元素等。药理学研究发现这些化学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包括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心律失常及抗缺氧等药理作用,其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此回心草越来越受到医药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现代中药药理学和中药分离提纯技术的不断发展,回心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将得到更多的发现,其临床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文章就回心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作出综述,为回心草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滇产回心草的抗急性心肌缺血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脉造成心肌缺血的模型,动态观测Ⅱ导联心电图S-T段的变化,以S-T段上抬为指标反映缺血程度,同时检测LDH,CPK,SOD和MDA。结果:回心草显著减轻S-T段上抬,以2g/kg组为显著(P<0.05);其1及2g/kg均使心肌梗死范围缩小(P<0.05,P<0.01);LDH和CPK也有所降低,以CPK降低为显著(P<0.05);回心草还使SOD显著提高(P<0.05);MDA明显降低(P<0.01)。结论:回心草对大鼠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此效应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李彦影 《吉林医学》2011,(34):7273-7274
目的:探讨施慧达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血压、左室重构的影响及抗心绞痛作用。方法:以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定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功能,并临床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硝酸甘油的用量。结果:施慧达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降血压、减慢心率、抗心绞痛、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逆转左室肥厚等作用明显(P<0.05)。结论:施慧达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降压、抗心绞痛作用明显,且可全面阻断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梁小平  杨勇  马文英  辛渭川 《医学争鸣》2007,28(21):2011-2013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与西拉普利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血压、左室重构的影响及抗心绞痛作用.方法:以9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技术,测定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功能,并临床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硝酸甘油的用量.结果:卡维地洛与西拉普利联合应用降血压、减慢心率、抗心绞痛、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逆转左室肥厚等作用明显(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西拉普利联合应用降压、抗心绞痛作用明显,且可全面阻断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 ,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抗动脉硬化的治疗作用 ,如改善受损动脉的内皮功能 ,改善凝血-止血指标 ,抗炎及稳定斑块的作用。大量临床试验已证明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胆固醇 ,防治动脉硬化 ,减少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2]。1胆固醇与冠心病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胆固醇水平越高 ,则冠心病的发病率越高。临床试验已经显示出在冠心病患者中降低胆固醇减少死亡和心肌梗死的令人信服的益处及在无明确冠脉疾病的患者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的有益作用。著名的Framingh…  相似文献   

7.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患者指南指导下的规范用药方案~([1]),对减轻患者胸闷胸痛症状、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3])。但在临床实践中,尽管依据指南最规范的治疗,冠心病患者仍有胸闷、胸痛等  相似文献   

8.
戴畅  刘屏 《医学教育探索》2005,(12):1902-1904
我国传统医药由中医药、民族医药和民间草医草药3部分组成,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大多为传统中药,而有许多丰富的民族、民间用药尚未得到更深入地研究利用,其中具有潜在价值的创新药物资源,值得药学工作者发掘和研究。回心草是我国民族(主要是云南省少数民族)共用的传统草药,傈僳族、彝族、景颇族、纳西族等均有用药历史。回心草又称太阳草、石菊、铁脚一把伞,  相似文献   

9.
房喜昌 《大家健康》2013,(21):15-16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舒血宁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保护心肌细胞,增加心脏灌注,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和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主要是扩张动静脉血管,减轻患者静脉淤血,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患者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供血,增加患者心排出量。两者联合,改善患者组织循环及血循环的功能,使血液黏滞度降低;减轻水肿,扩张肺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肺动脉压降低而减轻右心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增加侧支循环血流量,有利于患者缺血心肌损伤的恢复从而增加心排出量。  相似文献   

10.
治疗心绞痛:复方丹参滴丸(CDDP)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和心电图异常,有效地起到祛瘀养血、活血通络、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8例具有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但心电图表现正常的患者,对其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并予以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有103例出现阳性,阳性率为61%。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可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与敏感性,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心痛膏”穴位敷贴治疗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短期疗效。[方法] 2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在中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痛膏”穴位敷贴治疗,每次6贴分贴于特定穴位,每次4 h,每日1次。对照组单纯为中西医基础治疗,无中药外敷。待1个疗程即两周后,记录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心电图变化等)、硝酸甘油用量,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 结合“心痛膏”穴位敷贴治疗可有效缓解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适症状,改善心电图、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程度减轻、发作频率下降、发作时间缩短,从而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结论] 结合“心痛膏”穴位敷贴短期治疗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青年女性冠心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主诉有胸痛的中青年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有冠状动脉病变的21例作临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中青年女性患者多以单支病变为主,且前降支病变多见。结论对有胸痛症状的中青年女性,应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冠心病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合并血糖升高患者冠脉造影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 《当代医学》2011,17(2):93-94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心病(CHD)血糖升高患者,糖尿病组、非糖尿病血糖异常组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非DM组)的冠状动脉在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率、狭窄支数等方面的差异。方法资料来源于2006年~2009年间,因心前区不适或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70%的患者252例。根据1997年WH0修订的DM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组(41例)、非糖尿病血糖异常组(空腹血糖〉6.67mmol/L,71例)及非糖尿病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6.67mmol/L,140)。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AHA)1975年分类标准评价。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血糖异常组的恶性心率失常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其余两组(P〈0.05),糖尿病组,非糖尿病血糖异常组三支及以上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血糖异常组在双支、三支及以上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非糖尿病组的单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糖尿病组(P〈0.05),与非糖尿病血糖异常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非糖尿病血糖异常组在双支、三支及以上血管病变与非糖尿病组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与糖尿病组在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空腹血糖升高是一个早期、简单的方法,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曾庆华  王林  杨亮亮 《西部医学》2013,(10):1519-1520,1523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三级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体检疑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的受检者共305例,对其行双源CT(DSCT)检查,评估检查结果。诊断为CAHD患者68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人,自行门诊治疗;观察组34人,在门诊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管理予以电话指导三级预防,每周一次。一年后比较两组入院人次、心电图及胸痛发作情况。结果对照组入院为16人次,心电图改善8人,胸痛发作50人次。观察组入院为5人次,心电图改善20人,胸痛发作20人次。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健康管理予以电话指导三级预防可明显降低CAHD患者胸痛发作次数和患者入院率,减轻了患者负担,节约了社会资源,体现了人文价值,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路优泰(圣·约翰草提取物)对冠心病一不稳定型心绞痛(UA)合并抑郁症状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路优泰300mg,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后4周观察两组间心前区疼病和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并采用SDS、HAMD抑郁量表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观察组4周内抑郁情绪及心前区疼痛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路优泰能有效的减轻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前区疼痛症状,这种治疗更有利于冠心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李曾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276-1277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8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并发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70例单纯肺心病(单一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心前区不适、心界扩大、心尖Ⅲ级缩杂音等方面均没有差异(P<0.05或0.01);典型性心绞痛、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病史、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电轴严重左偏,X线检查提示左心室增大等情况对是否合并冠心病有诊断意义(P<0.05或0.01)。结论: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心电图资料结合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等其他检查可以方便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48例不典型胸痛及可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分别在冠脉造影检查前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的诊断率上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以及心电图检查相比,平板运动试验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根据心肺运动功能检查参数(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心率/氧脉搏斜率比)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威海市立医院心血管中心经冠状动脉CT成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病人53例,所有病人接受心肺运动功能检查,记录分析病人心肺运动参数,同时记录所有病人负荷心电图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指标与冠心病诊断的相关性,选择漏诊率最低的诊断冠心病的指标。比较负荷心电图与心肺运动功能检查指标对诊断冠心病的差异。结果与负荷心电图比较,经心肺运动功能检查参数更能早期、准确的冠心病。结论相对于传统负荷心电图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可以准确的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患者ST—T改变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心心图有ST-T改变,伴有不典型胸痛时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对70例心电图有ST-T改变,伴有不典型胸痛的高现患有关临床资料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顾性分析。结果:本资料显示,70例高血压病患心电图有ST-T改变,伴有不典型胸痛时,冠脉造影证实有冠心病占40%(28/70),且以单支和左前降支病变为主。2例证实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病病程长、血压水平高,冠状动脉2支、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