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珍 《科教文汇》2011,(34):172-174
本文从幸福和幸福感的内涵出发来探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借鉴其他研究学者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成果,从不同层面认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并对当前大学生幸福感缺失进行归因。在分析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基础上,提出塑造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郑 《科教文汇》2013,(6):175-176
目的:研究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董霞修订的大学生感戴问卷,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Kessler10中文版量表,对武汉市3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3份。结果:(1)大学生的感戴水平存在性别差异(F=3.483,p<0.05),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专业类型差异(F=5.793,p<0.05);(2)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三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感戴和心理健康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43.3%的变异。结论:女大学生感戴水平高于男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工科大学生;大学生的感戴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感戴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3.
陈郑 《科教文汇》2013,(18):175-176
目的:研究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董霞修订的大学生感戴问卷,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Kessler10中文版量表,对武汉市3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3份。结果:(1)大学生的感戴水平存在性别差异(F=3.483,p〈0.05),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专业类型差异(F=5.793,p〈0.05);(2)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三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感戴和心理健康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43.3%的变异。结论:女大学生感戴水平高于男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工科大学生;大学生的感戴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感戴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郑州市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研究发现,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主观幸福感很高,参与太极拳锻炼不仅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还有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有助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尊水平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非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情况。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校本科学生施测,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否、获不同标准助学金的学生在社会支持、自尊、主观幸福感部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自尊均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并都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其中自尊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高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力度,提高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6.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整体性的评价(Dine:E,1984)。针对导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层面,多维度提出关于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对策,实践用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大学生各个方面的生活满意度,对完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谭萍  王函函  王磊  相丽辉 《科教文汇》2013,(13):191-192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整体性的评价(Dine:E.1984)。针对导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层面,多维度提出关于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对策,实践用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大学生各个方面的生活满意度,对完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河北省6所高校内选取277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付婕 《科教文汇》2016,(4):126-127
本文对淮南师范学院100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了解我校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对影响我校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不同因素提出解决对策,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在大学生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了解心理控制源三维度(内控性、机遇、有势力他人)在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炫耀性消费倾向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以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AMOS建模及Boot strap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2)心理控制源在炫耀性消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其中内控性和机遇的中介效应显著,有势力他人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炫耀性消费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作用,心理控制源的内控性和机遇维度在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大学生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指标,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对有关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期刊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揭示该领域研究现状,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慧玲 《科教文汇》2013,(28):178-179,182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大学生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指标,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对有关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期刊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揭示该领域研究现状,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介绍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及测评工具,并重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最后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李书安  赵晓敏 《内江科技》2014,35(11):111-112
<正>目的:在对高职生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考察高职生状态-特质焦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47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职生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2高职生状态焦虑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3高职男生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全国常模;4高职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少数民族众多,有着独特的地理风俗特征,因此我们以石河子大学的学生为对象,调查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妨碍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民族间的自我妨碍和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差异;城镇、农村大学生在对健康的担心上的差异显著;大学生自我妨碍与对健康的担心没有显著相关,与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等因子以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魏鹏程  饶春红 《中国科技纵横》2011,(24):348-348,35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有助于客观系统地认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寻求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的支持策略,有助于我们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人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量表法研究130名青年(其中包括在校大学生和同龄社会青年)的主观幸福感状况。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与同龄社会青年的主观幸福感并无显著差异,但在社会信心、目标价值和家庭氛围三个维度上,大学生群体的得分显著低于同龄社会青年的平均水平。研究认为,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有关,应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共同做出努力,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特质,以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2010年以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研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和讨论。结果发现:(1)高校体育课让更多的女大学生体验了消极情绪源于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和谐精神的缺失;(2)对不同程度的体育参与是否影响大学生身体的生活满意度等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尚存争议,测量工具的不一致和测量工具是否具有科学性可能是引发上述争议的原因;(3)国内外研究者对于大学生身体锻炼者的正负情绪是否相互存在显著影响等问题尚未涉入。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一直不变的一个主题就是对幸福的追求,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幸福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在心理学界,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课题。研究主观幸福感有助于改善与增强人类的生活质量。大学生是重要的社会群体,而师范大学生又往往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研究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