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用XRD方法对Fe2(SO4)3/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在Fe担载量不大于7w%时,Fe2(SO4)3单层分散在γ-Al2O3的表面上。IR检测结果表明,在该催化剂表面上L酸中心与B酸中心共存,L酸量与B酸量的比例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的Fe2(SO4)3/γ-Al2O3和Fe2O3Fe2(SO4)3/γ-Al2O3催化剂对丙烯齐聚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Fe2(SO4)3/γ-Al2O3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很大的影响。与直接将Fe2(SO4)3担载于γ-Al2O3上的制备方法相比,先担载Fe(NO3)3于γ-Al2O3上,焙烧后再担载(NH4)2SO4,再焙烧;或先用氨水将Fe2(SO4)3溶液调至pH=1.2后形成胶体、再担载于γ-Al2O3上制备的Fe2(SO4)3/γ-Al2O3催化剂的活性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些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酸性。用铝胶替代γ-Al2O3浸渍于Fe2(SO4)3溶液中,焙烧后制得的Fe2(SO4)3/γ-Al2O3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其酸量增大。当Fe2O3Fe2(SO4)3/γ-Al2O3催化剂中Fe2O3与Fe2O(SO4)3的Fe原子比为15、12、11时,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丙烯齐聚催化活性。此类催化剂上出现超强酸中心。强酸中心的增强归于Fe2O3与SO2-4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Fe2(SO4)3/γ-Al2O3对1-丁烯齐聚反应催化性能的考察,发现该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对1-丁烯齐聚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二聚物、三聚物选择性。氨不可逆吸附测定及NaOH中毒试验结果表明,Fe2(SO4)3/γ-Al2O3催化剂上1-丁烯齐聚反应是以酸催化机理进行的。通过与FeCl3/γ-Al2O3及SO2-4/γ-Al2O3催化1-丁烯齐聚反应的对比,进一步肯定了SO2-4及其与γ-Al2O3相互作用对产生新的酸中心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Fe2(SO4)3/γ-Al2O3对1-丁烯齐聚反应催化性能的考察,发现该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对1-丁烯齐聚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二聚物、三聚物选择性。氨不可逆吸附测定及NaOH中毒试验结果表明,Fe2(SO4)3/γ-Al2O3催化剂上1-丁烯齐聚反应是酸催化机理进行的。通过与FeCl3/γ-Al2O3及SO4^2-/γ-Al2O3催化1-丁烯齐聚反应的对比,进一步肯定了SO4^2-及其与γ  相似文献   

5.
F-/γ-Al2O3用于苯胺气相缩合制二苯胺,具有较高的活性,但其稳定性不好,易失活。采用稀土(La3+、Ce4+)改性F-/γ-Al2O3,均能使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提高,尤以Ce4+效果较佳。活性组份的浸渍顺序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大。用Ce4+改性F-/γ-Al2O3后的催化剂,在420℃、WHSV=0.12h-1时,二苯胺收率在30%以上的单程寿命超过80小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Fe(2/3)xNi1-xSO4-P2O5/γ-Al2O3催化剂对1-丁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n(Fe)/n(Fe+Ni)比、焙烧温度、担载量及载体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Fe)/n(Fe+Ni)=0.72的Fe0.53Ni0.21SO4复合盐,以P2O5为助剂、中孔γ-Al2O3为载体、用浸渍法担载、担载量为2.36mmol/g(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在前文所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烯烃叠合催化剂Fe(2/3)xNi1-xSo4-P2O5/γ-Al2O3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将一定配比的Fe2(SO)3,NiSo4及NH4H2PO4和H3PO4的水溶液用共浸法浸渍在孔径为9.6nm的载体γ-Al2O3上,在晨还原性气氛中、450℃下焙烧4h,所得催化人有很高的活性放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Fe(2/3)xNi1-xSO4-助剂/γ-Al2O3催化剂对丙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Fe与(Fe+Ni)的原子比和SO42-与(Fe+Ni)的摩尔比的影响及加入助剂的效果。结果表明,Fe与(Fe+Ni)的原子比为0.72和SO42-与(Fe+Ni)的摩尔比为1.4时,催化剂活性和C12=+选择性最高;助剂P2O5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催化剂最佳组成为23.1%Fe0.53Ni0.21SO4-5.75%P2O5/γ-Al2O3。采用该催化剂,在P=3.0MPa,T=60~70℃,LHSV=1~3h-1的条件下,丙烯转化率为97%~87%,C12=+选择性为66%~52%。通过NaOH对催化剂的中毒及对催化活性的关联,推测该催化剂上的丙烯叠合反应是以酸催化反应机理进行的。催化剂的NaOH中毒致死量为0.72mmol/g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Fe(2/3)xNi1-xSO4-助剂/γ-Al2O3催化剂对丙烯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Fe与(Fe+Ni)与(Fe+Ni)的摩尔比的影响及加入助剂的效果。结果表明,Fe与(Fe+Ni)的原子比为0.72和SO^-24与(Fe+Ni)的摩尔比为1.4时,催化剂活性和C^=12+选择性最高;助剂P2O5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固体酸Al_2O_3-TiO_2/SO_4~(2-)催化合成柠檬酸三正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固体酸催化剂Al2O3-TiO2/SO2-4,用于柠檬酸三正丁酯的合成试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进料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并借助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可能是由于表面存在着的B酸与L酸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NH3-TPD技术考察了NiO/Al2O3表面酸性,发现Li和La的添加使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强度和酸性中心数目低于相应的NiO/Al2O3。同时利用TG、TPO-MS、XPS等技术考察了NiO/Al2O3和LiNiLaO/Al2O3上的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积炭情况。发现Li和La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LiNiLaO/Al2O3上甲烷部分氧化反应寿命实验表明,反应连续进行200h,CH4转化率一直保持不变,这说明Li和La的添加还可以提高NiO/Al2O3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以ZrCl4和γ-Al2O2为原料,采用升华-吸附-水解法制得ZrO2/γ-Al2O3复合载体。用XRD、XPS和TEM等技术研究了ZrO2在γ-Al2O2表面上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ZrO2在γ-Al2O2表面有一分散阈值(0.062gZrO2/100m2γ-Al2O3);当ZrO3含量低于该阈值时,它以单层或工单层形式存在,当含量高于该阈值时,出现ZrO2晶相;来发现有体相化合物生成。用升华-吸附-水解法制备复合载体克服了ZrO2因熔点高难以直接分散的动力学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r-Ag/γ-Al2O3及其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BET、XRD、TPD-MS及CO氧化反应等,考察了助剂Ag对催化剂表面氧性质及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组份Ag/γ-Al2O3催化剂的氧化活性随Ag负载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Cr/γ-Al2O3的氧化活性较差,但添加少量Ag可明显提高其氧化活性,且随Ag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TPD-MS实验发现,Ag的添加明显改变了催化剂的氧吸脱附性能,增强了催化剂供氧和氧恢复的能力,与CO氧化活性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TPR方法研究WO_3/TIO_2-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PR(程序升温还原)方法研究了WO3/γ-Al2O3及WO3/TiO2-Al2O3催化剂的还原过程。结果发现,随着WO3负载量的增加,WO3/γ-Al2O3样品的WO3还原温度逐渐降低。对于WO3/TiO2-Al2O3作品,当WO3负载量较低时,具有同样的变化规律,并且比相应负载量的WO3/γ-Al2O3样品的还原温度低得多;而当WO3的负载量超过17.7%(W)后,表面WO3的还原温度反而随着WO3负载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其原因在于经TiO2调变的TiO3-Al2O3载体,Al2O3表面的强相互作用中心已优先被TiO2占据,从而使低负载量的WO3/TiO2-Al2O3样品WO3的还原温度明显降低;但在高温还原时TiO2在由锐钛矿晶型向金红石晶型转化过程中,会对WO3/TiO2Al2O3样品表面的WO3产生很强的包裹作用,从而高负载量的WO3/TiO2-Al2O3样品还原温度反而提高。TiO2的调变作用存在一个受WO3负载量制约的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15.
CH_4/CO_2重整制合成气Co催化剂上积炭的XPS/AES、TEM和XRD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XPS/AES、TEM和XRD技术对CH4/CO2重整制合成气负载型Co金属催化剂表面积炭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不同气体处理的16.0%(mas)Co/γ-Al2O3催化剂表面积炭进行XPS/AES组成分析发现,金属碳化物碳(B.E.282.5eV)是重整反应中与CO2作用生成CO的活性碳物种。这种活性金属碳化物碳还可进一步转化为惰性的丝状碳和石墨碳。T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上生成丝状碳数量顺序为:16%Co/γ-Al2O3>>9%Co/γ-Al2O3~9%Co-Ca/γ-Al2O3(m(Ca)∶m(Al)=1∶1)。这与相应催化剂上Co微晶晶粒尺寸大小顺序(30nm>15nm>9nm)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作者认为,通过提高金属Co微晶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度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地抑制丝状碳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制备方法对γ-Al_2O_3载体水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γ-Al2O3样品,并通过添加La2O3、CeO2等稳定剂对γ-Al2O3进行表面修饰。考察了在1273K的空气和水蒸汽存在下γ-Al2O3的烧结行为,经BET比表面、DTA、XRD衍射及其宽化法表征了各样品在不同烧结时间晶相、晶粒大小、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的变化。发现添加La2O3对提高γ-Al2O3向α-Al2O3的相变温度和阻滞其颈部烧结的作用比CeO2强得多。此外,采用sol-gel法制备的样品对提高γ-Al2O3的微孔稳定性及抗烧结性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对1273K下水热烧结动力学的研究发现,经sol-gel法和浸渍法制备的含质量分数为5%La2O3的载体,其烧结机理为体积扩散过程,而共沉淀法制备的载体之烧结为表面扩散机理。  相似文献   

17.
应用吡啶蒸气吸附和TPD法研究了4种Al2O3表面酸中心密度(即酸度)和酸中心强度,探讨了区别Al2O3表面酸性的可能性。结果表明,4种Al2O3的表面酸度大小顺序是:条形A>小球C>条形B>大球D;酸强度顺序是:条形A>条形B=小球C>大球D。当吸附温度在150~350℃之间升高时,吸附量相应减少,其关系曲线近似表征了酸强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该Al2O3是能量为连续指数分布和等温线为幂函数形式的不均匀表面。  相似文献   

18.
气相催化合成N-甲基吡咯烷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固体酸催化剂存在下,对气相合成N-甲基-2-吡咯烷酮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来源和制备条件的γ-Al2O3和硅酸镁(MgO-SiO2)催化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γ-Al2O3催化活性较低;硅酸铁活性较高,且其催化活性取决于MgO的含量。推荐MgO含量为14.0%(m)的MgO-SiO2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在推荐的催化体系和工艺参数条件下,收率可达94%。  相似文献   

19.
以科威特减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Ni-Mo-W/γ-Al2O3催化剂和Ni-Mo/γ-Al2O3、Ni-W/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加氢工艺的性能评价比较试验,用以检验催化加氢性能的反应包括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加...  相似文献   

20.
CVD法制备涂复TiO2的Al2O3用作HDS催化剂的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章清 《加氢技术》1996,22(3):14-20
载于Al2O3上的Mo-Co或Mo-Ni催化剂在重质石油馏分HDS中已有广泛应用,为了提高HDS催化活性,已经研究成果用CVD法(化学蒸汽沉积法)制备复合型载体(TiO2-Al2O3)作者发现,载于TiO2-Al2O3上的Mo催化剂与载于Al2O3上的Mo催化剂相比,硫芴衍生物HDS催化活性更高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