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接收的12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到95%,对照组有效率为82%。结论: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华 《吉林医学》2015,(6):1082-1083
目的:对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60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儿30例进行常规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治疗组患儿30例进行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儿没有病例因雾化吸入导致重症不适症状发生。结论:对于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进行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相比于常规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结果两组患儿在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上比较,观察组均占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中,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整体效果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在临床中可将其作为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进行对比治疗。对患儿均进行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儿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儿进行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治疗,2次/d,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患儿23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达到95.0%,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二者相比, P<0.05。结论:用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其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观察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孟鲁司特钠),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哮喘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肺部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潘庆杰 《当代医学》2011,17(29):46-47
目的探讨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2#1~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4%,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哮喘患儿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装置吸入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观察组采用空气压缩泵式雾化装置吸入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PEF 、FEV1增幅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临床疗效及PEF 、FEV1增幅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较超声雾化装置吸入可明显提高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与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于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门诊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共110例,住院部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共100例,门诊部采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住院部病房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本文门诊收治的患儿显效共46例,有效共54例,无效共10例,病房收治的患儿显效共55例,有效共42例,无效共3例。后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雾化吸入后,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的病房患儿其SaO2具有显著改善,而采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的门诊患儿无显著差异。结论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均能有效缓解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但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效果明显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9.
黄全发 《当代医学》2010,16(21):17-18
目的探索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需施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的小儿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应用非诺特罗氢溴化物加溴化异丙托品驱动雾化吸入方式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时期的30例病例应用支气管舒张药雾化吸入方式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实验组中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治愈后反复发作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7%;而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8例,治愈后反复发作1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现代儿童医学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中,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理技术的应用均具有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等优点。另外,雾化吸入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取决于吸入方法、雾粒直径、药物浓度,以及雾化器性能等因素,必须根据需要沉积在相应部位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应当临床作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儿哮喘治疗中采取不同雾化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取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改为氧驱动雾化吸入。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以及各项血清炎症因子的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针对小儿哮喘患儿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小儿哮喘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系统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显效39例,有效51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照研究在小儿哮喘治疗过程中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用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数据对比没有明显差距,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比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对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展  胡晔 《中国医疗前沿》2012,(14):81+60-81,60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以后临床上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哮喘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哮喘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负性心理,有利于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时患儿的依从性,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哮喘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哮喘患者执行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小儿哮喘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儿科门诊治疗患儿4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采用小儿哮喘常规治疗;对照组20人,在小儿哮喘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结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P0.05。对照组病人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的变化及其他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优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变化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P0.05。结论将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哮喘患儿临床规范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高,疗效切实,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并结合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比2组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小儿哮喘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中选取66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患儿。在治疗对照组患儿时应用支气管舒张药雾化吸入方式,在治疗观察组患儿时应用非诺特罗氢溴化物加溴化异丙托品驱动雾化吸入方式。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反复发作发生几率、PEF 均值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 P 值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哮喘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非诺特罗氢溴化物加溴化异丙托品驱动雾化吸入方式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反复发作发生几率较低,PEF 均值变化较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与护理。方法:85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应用舒喘灵雾化吸入,并配合严密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85例患儿44例显效,41例好转,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患儿的 FEV1、PEFR 及 FVC 均显著提高(P <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配合严密护理干预可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哮喘治疗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90例小儿哮喘患儿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三组:甲组、乙组、丙组,甲组接受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法,乙组接受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丙组接受超声雾化吸入法,所用药物均为布地奈德和博尼康尼,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对效果。结果:三组雾化吸入方式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法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种方法,并且雾化的药物不同,疗效也具有显著差别,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法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